当前位置首页 > 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 职业培训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装配式PC建筑安全培训

文档格式:DOCX| 7 页|大小 13.15KB|积分 20|2022-11-07 发布|文档ID:168010275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装配式 PC 建筑安全培训截至2015年底,全国范围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构件生产工厂 已达1 00余家,产业化基地50余家,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 湖南、河北、安徽、上海、辽宁、北京等地,参与企业主要集中在中 东部, 中西部也在快速发展上海地区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体量逐年 递增,由2013年的2140000 m2,逐步增加到2014年3100000 m2, 201 5年6000000 m,全部累计落实装配式建筑总量己超过10000000 m2o但由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构件采用工业化批量预制、机械化 施工,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建设方式以及生命周期建设管理方式上 有着一定差异性,其优势主要体现于如下几方面 :1)质量生产环节 控制,现场作业环节少,节省材料;2)现场湿作业少,环保;3)机 械吊装,施工效率高,节省人工等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改变了现浇建筑的建造方式,使得设计、 施工、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粗放型施工和管 理习惯难以在短期内转变,另外,现有的设计、施工相互割裂,产品、 生产监管各自为政的建设模式,也产生很多问题和矛盾尤其对于安 全生产来说,现场的施工衔接流程、作业防护等, 己显现诸多风险, 而装配式建筑具有大构件、快节奏的施工特点,一旦造成事故,后果 将是比较严重的。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分析2.1 安全生产管理特点1 )管理制度建设:2015 年,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出台了《装配整体式 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要点(试行)》,围绕施工现场的安 全管理,提出相应的要求,明确无据可依的,通过专家论证来解决; 风险较大的,通过暂缓施工来调整,以解决燃眉之急但目前在实际 执行过程中,还有难以控制的地方2)规范编制:2014 年国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颁布,2015年 6 月, 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标准设计体系第一批设计图集颁布;上海从201 0 年开始相继颁布了设计、验收、节点图集等地方性规范,2015 年《装 配整体式混凝土公共建筑设计规程》颁布从这些情况看,国家在装配式建筑上也在逐步完善和形成标准体 系,但是还与目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情况不相匹配,尤其是安全管理、 技术有较大欠缺,仅DGJ 08-2117-2012《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 及质量验收规范》中包含部分通用性的安全规定(和其他类工程差别 不大,实际上,其装配式机械、临边防护、操作架、吊具、临时支撑 等均有完全不同的技术特征) 3)人员管理:目前从事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各方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指挥人员 等均按普通工程配备,企业大多采用内部培训、观摩的形式,边施工, 边摸索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方法和要点,存在经验缺乏、标准掌 握不清等情况,行业协会等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的培训、观摩相对较少; 吊装作业人员缺少高处作业技能培训。

    2.2 安全生产技术特点1)预制构件生产: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构件供应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土地资 源问题, 目前较多构件生产厂家选址邻省预制构件从构配件厂生 产、运输至施工现场是否及时,影响着后续工序能否按施工计划正常 展开构配件厂所生产的预制构件的质量,尤其是吊点、设备附墙、拉 结点(为了保障构件吊装的精准性、附墙拉结设置的精准性,应将预 制构件的相应位置明确标注在构件上)等隐蔽工程,对后续安全生产 的运输、装卸、吊装等施工有着极大的影响但目前的结构设计、监 理驻场验收,构件进场验收,关注点还在成品质量上,注重成品保护, 标识标记、验收内容等较少考虑施工安全2)预制构件运输:由于构件体型大,标准化运输方式对运输车辆及减振措施作出要 求,将影响运输效率,给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还会出现运 输超宽、超高现象,所以也涉及到了运输过程中安全问题;到达施工 现场时,堆场承载力要求、构件堆放要求和短途驳运路线平面布置也 与常规施工不同,其涉及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也有所增加3)施工方案制订:总平面布置要考虑行车、驳运线路,施工组织需合理安排构件吊 装顺序,吊装与现浇施工的流程配合;吊装需要的防护时间较短,传 统的操作架体成本高,且与吊装之间相互还有影响,故脚手架、临时 支撑等均需要制订较多特定的技术方案。

    但专项方案依据目前也不足,如脚手架主要以传统现浇混凝土结 构外防护设施优化改良,缺少结合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防护措施 及相应标准,尤其是如爬升附墙连接、固定架等机构与预制构件连接 稳定性方面缺少依据及设计标准目前专项方案大多通过专家论证把 关4)现场施工作业: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作业相比较,装配式建筑存在构件进场堆 放、高空吊装作业、临时支撑固定、套筒灌浆施工等作业环节,安全 把控关键点明显增加3 主要存在的问题随着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发展逐步加速,安全风险控制难 度也随之提升,主要原因在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建造与传统 的现浇结构建造施工存在一定的差异,管理理念不同与此同时,装 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体系较多,在技术标准尚未统一完善的情 况下,导致参建单位的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在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建筑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中,建设单位普遍 面临构件供应管理落后、质量难以把控的难题,总承包单位难以实施 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构件厂信息化程度低、构件生产信息分散 在管理制度以及现场实施上仍然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隐患,具体如下 3.1 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不完善1)安全的政策措施、规范标准未及时跟进,与装配式建筑发展 不匹配。

    目前,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研究组织已经成立,但其中缺乏安 全类的机构和专家,缺乏安全生产的专题系统研究,这也是到目前为 止,有关设计、施工质量规范标准陆续出台,但涉及安全的政策措施、 规范标准缺失的重要原因2)监管模式需要调整大量的预制构件生产、运输和吊装,将 安全监管往前延伸到材料、设计预控;横向监管涉及技术监督局,甚 至跨地域,现有的安全监管模式无法满足界面清晰、针对性强、突出 装配式建筑重点难点的要求3)装配式建筑安全资金保障措施不健全装配式建筑需要起重 机械、构件堆场、大量专项方案论证等费用,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安全 文明施工措施费无法满足实际需求4)成熟的、专业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及施工作业团队缺失; 管理和操作等多层次的教育培训考核机制尚未建立,装配式建筑参建 各方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一线工人的技术 培训系列工作未开展;高处辅助吊装作业的操作工人的高处作业证书 培训考核尚未理顺3.2 配套的规范标准体系缺失1)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规范缺失,各方相关管理 职责、制度,管理工作标准,工作流程不明确2)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专业技术标准,包括安全防护、 模板支撑、脚手架、机械机具等装配式建筑专用标准缺失;现场安全 生产技术指导依据不够。

    3)适合装配式建筑安全技术、管理和作业的培训教材尚无编制 计划税率、税款、含税总价等3.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尚有盲点 目前各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职责不明,具体如下:1)建设单位: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较难配足;建设单位自供的预制构 件,生产安全、生产进度保障往往难以监管2)设计单位: 目前注重构件本身设计,未介入施工安全、施工影响、施工深化 等方面,吊点、附墙点、拉结点设置、地下室顶板加固等较多设计未 考虑或确认,现场服务、指导缺失3)监理单位: 监理的内容、与施工进度的匹配度等与传统的不同4)施工总包单位: 施工总包单位的工艺流程,尤其总包和专业分包的管理界面设定 应调整; 日常巡视仅靠安全员已难以满足要求,应注重各岗位协调、 配合和衔接同时,施工现场预制构件堆放、临时支撑设置、驳运、吊装、现 场防护、工序衔接等诸多关键环节的安全风险识别、策划和监控力度 不足4 结语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在人、机、料、法、环各方面都存在一定 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则可能导致较大安全事故为推进装配式建筑施 工的发展,实现工业化、绿色化发展目标,进一步规范装配式建筑施 工,提高管理水平,把控建设全过程的安全风险,应着力从装配式建 筑施工的全过程入手进行分析,加快明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难点与要 点,落实政策与规范,为装配式建筑发展保驾护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maritime6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