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难点为了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近日,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广东省社科联?学术研究?杂志社和广东儒学研究会共同主办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来自香港、澳门以及内地十多个省市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与会者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尺度及其当代价值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首先对“中国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根本但又十分重要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问题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限定在传承层面的,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开展角度而言的优秀这要求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具备继承和开展的功能,具有开展的连续性;其次要具备断裂和创新的特质,能够和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衰颓的观点决裂,并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中实现文化创新就“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评判标准而言,应当从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三元合一的视角融合角度进行,既强调文化发生开展的民族因素、张扬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又要注意到民族文化在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文化精神之间的相应和落差,同时要以全球意识张扬先进的世界文明,反对文化割据,反对狭隘民族主义。
对某种文化优秀与否的评判,应综合考虑其理论价值与社会作用,防止简单结论广州大学程潮教授认为不能以是否具有开展的连续性来确定某种传统文化是否优秀,他阐发了“显学〞和“绝学〞〔“正学〞和“异端〞〕在具体时期的对立关系和在历史长河的转换关系,指出要以历史的眼光而不是以某一时期的价值取向去断定文化优秀与否江西南昌航空学院平飞副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标准确实定,不仅取决于优秀文化本身,还取决于文化主题的实践与需要及其时代的开展变化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具体阐释方面,会议成果颇多华侨大学王四达教授讨论了道法家政治思想对传统治道的超越及其局限,认为其“治在道,不在圣〞的政治理念实现了对旧有治道的框架的超越,把中国政治思想推进到一个新高度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杨海文编审指出,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只要心存文化守成情怀,就有可能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表现出某种一致性;孟子“尚诗书〞的文本解读方法表达的正是20世纪思想家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智慧,这赋予我们当代研究者面对民族文化传承任务的方法论支持广东商学院刘季冬副教授分析王弼注?老子?后,认为王弼从儒、道两家思想的契合点出发,构建了新的哲学思想体系,这启示我们在世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寻找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促进当代我国吸收、融合各种文化,创造新文化。
西南交通大学唐眉江副教授从身心安排的角度,阐发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生态价值,认为儒家和道家的安身立命之道,能够有力地淡化消费主义文化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支配,改变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为解决生态危机作出切实可行的奉献会上,广东云浮市委书记黄强博士以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文化实践者的身份,同与会人员交流了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管理社会的一些经验和思考,认为慧能和谐思想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有助于幸福云浮的建设黄强博士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藏,找准其中的当代价值,用之得当,可以有力地推动绿色生态开展,推动人的全面开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开展,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