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王猛传》阅读附答案解析及译文

《晋书王猛传》阅读附答案解析及译文 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少贫贱,以鬻畚为业猛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少游于邺都,时人罕能识也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假设无人温察而异之,问日:“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日:“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温默然无以酬之温之将还,赐猛车马,拜高官督护,请与俱南猛还山咨师,师日:“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猛乃止 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假设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假设玄德之遇孔明也及坚僭位,以猛为中书侍郎时始平豪右纵横,劫盗充满,乃转猛为始平令猛下车,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鞭杀一吏,百姓上书讼之,有司劾奏,槛车征下廷尉诏狱坚亲问之,曰:“为政之体,德化为先,在任未几而杀戮无数,何其酷也!〞猛日:.臣闻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
始杀一奸,余尚万数,假设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甘心鼎镬,以谢孤负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坚谓群臣日:“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于是赦之 猛镇冀州,坚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廉价从事,简召英俊,以补关东守宰,授讫,言台除正俄入为丞相,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坚尝沉着谓猛日:“卿夙夜匪懈,忧勤万机,假设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其见重如此 猛性刚明清肃,于善恶尤分微时一餐之惠,睚眦之忿,靡不报焉,时论颇以此少之 〔节选自?晋书·王猛传》〕 6.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假设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假设玄德之遇孔明也/ B.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假设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假设玄德之遇孔明也/ C.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假设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假设/玄德之遇孔明也/ D.苻坚将有大志/闻猛名/招之一见/便假设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假设/玄德之遇孔明也/ 7.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僭〞是超越本分的意思。
僭位〞是指越分窃据上位文中“及坚僭位〞意思是说苻坚登上皇位并不是合法的 B.?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猛下车,明法峻刑〞中“下车〞指王猛刚到任 C.“廉价从事〞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坚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廉价从事〞一句可见苻坚对王猛的信任 D.“言台除正〞一句中的“台〞指“尚书台〞,有官吏任免的权利授讫,言台除正〞是说王猛对官吏有罢免权力,某官任职后,王猛只要上报尚书台就可以除去官吏的正式任命 8.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王猛对事情有个人见解如他与桓温交谈时,指出桓温没有得到关中地区豪杰的原因,是桓温没有渡过灞水到长安,老百姓没有看到桓温的心思 B.王猛是既有判断力又能接受倡议的人如徐统征召他,他逃走不应召;他本打算辅佐桓温,但在老师的倡议下没去,最终选择了苻坚 C.王猛深得苻坚赏识王猛曾因杀一小吏而受到苻坚亲自审问,但他认为杀人确有酷政之嫌,但这也是为政的需要,最终苻坚称誉他是管仲、子产那样的人 D.王猛也有缺点他对善与恶也尤其清楚,即使受人一餐饭这样的小恩惠也要报答,但小小的怨恨他也要报复,这一点为人轻视。
1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以鬻畚为业 鬻:卖 B.及坚僭位 僭:超越本分 C.猛下车,明法峻刑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D.劝课农桑,教以廉耻 劝:奉劝 1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说明王猛“细事不干其虑〞“谨重严毅〞的一组是〔 〕 ①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②扪虱而言,旁假设无人 ③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 ④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 ⑤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 ⑥微时一餐之惠,睚眦之忿,靡不报焉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④⑥ 14.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王猛见桓温时,一见面就谈时事,边捉虱子边谈,不拘小节,并指出桓温没有得到关中地区豪杰的原因是桓温没有渡过灞水到长安,老百姓没有看到桓温的心思 B.徐统想招纳王猛为己用,而王猛胸怀大志,没有容许苻坚听说王猛的名声后派人招,两人一见如故,志趣十分相投 C.王猛做了始平令后,鞭杀了老百姓上书状告的一名官吏,招有司的弹劾囚车把他押解到监狱后,由苻坚亲自审问 D.王猛认为自己被信任,就应不辱君王之命,严明法制,明察好坏,把残暴势力毁灭光。
苻坚听后称誉了他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惟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5分〕 〔2〕臣闻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5分〕 参考答案 12.D 劝:激励催促 13.A ③是说苻坚和王猛在谈论到历代兴亡大事时所见相同③⑥不属于题干范围不属于题干范围 14.C 表述不正确,原文“鞭杀一吏,百姓上书讼之〞是因以鞭刑处死一个官史,百姓上诉控告他,而非“鞭杀了老百姓上书状告的一名官吏〞所以选C 15.〔1〕只有徐统见到他认为他很奇特(认为他与众不同),召他做功曹他逃避没有应召,于是隐居在华阴山 〔2〕我听说主管一个安宁的国家当用礼治,而治理一个动荡的国家当用法治陛下不认为我无能,把政务繁难的县交给我治理,我当为贤明的君主除去凶恶和奸猾之徒 参考译文 王猛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县〕人年幼时家境贫寒,以卖畚箕为生学识广博,好读兵书,谨慎稳重严肃坚毅,气概雄强高远,不为琐事萦怀,假设不是志趣相投之人,基本不与交往,因此浮华之士都轻视与讥笑他但王猛悠然自得,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王猛年轻的时候到邺都游历,当时很少有人能赏识他。
只有徐统见到他认为他很奇特,召他做功曹他逃避没有应召,于是隐居在华阴山王猛胸怀辅佐帝王创业的大志,收敛了羽翼等待机会,察看形势然后行动桓温入关的时候,王猛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见他,谈论天下的大事,边捉虱子边谈,好似旁边没有人似的桓温看着他,觉得他是个奇才,问道:“我奉皇上的命令,率领精锐的军队十万人,主持正义讨伐叛逆,为百姓根除凶暴的奸人,可是三秦大地的英雄豪杰没有人前归附,这是为什么呢?〞王猛说:“您不怕千里路远,深入奸人横行的地方,离长安只有咫尺之遥,却不渡过灞水,老百姓不知道您的心思的缘故啊〞桓温黯然不语,没有应对的话桓温即将撤军的时候,赏赐给王猛车马,授予他高官督护的官职,请他和自己一起到南方去王猛回到山里向老师请教这件事,老师说:“你和桓温难道能同时建功立业?在这里就可以得到富贵,为什么要远行呢?〞王猛于是没有去 苻坚有统一天下的大志,听说王猛的名望后,召见他,一见面就如平素知己,谈论历代兴亡大事,好似不同的符牌却刻有相同的符文一样,所见相同,就如刘备遇到了诸葛亮到了苻坚登上皇位,任命王猛做中书侍郎当时始平县地方豪强不守法度,任意胡为,抢劫与偷盗纷行,于是就调任王猛为始平县令王猛到任之初,宣示法令,严刑治理,明察善恶行为,严厉约束地方豪强。
因以鞭刑处死一个官吏,百姓上诉控告他,有关官员也上奏弹劫,诏令用刑车将他押送交廷尉立案查究符坚亲自审问他,说:〞当政的基本,是以道德感化作为首选,你到任不久却杀人无数,这是多么的残暴啊!〞王猛说:〞我听说主管一个安宁的国家当用礼治,而治理一个动荡的国家当用法治陛下不认为我无能,把政务繁难的县交给我治理,我当为贤明的君主除去凶恶和奸猾之徒刚杀了一个奸贼,其余的尚有上万,如果陛下认为我不能除尽凶暴之徒,维护法律制度,我岂敢不甘心受刑,为我辜负了陛下而谢罪但因残暴施政的罪名所受的刑罚,我实在不敢承受〞苻坚对众大臣说:“王景略的确是管仲、子产那样的人啊!〞于是赦免了他 王猛镇守冀州,苻坚任凭王猛在六个州之内斟酌事势所宜,可自行处理而不必上奏,选拔任用才能杰出者,用补充关东地区的郡守和县令的缺员,授职之后,只要上报台阁正式行文任命即可不久,入朝担任宰相,王猛主管政事公平,流徙放逐了不尽职的官员,选拔隐居和不得志的人才,重用贤能的人才,对外加强军备,对内崇尚儒学,激励催促百姓从事耕织,进行正直和知耻的教育,没有人有罪却不被刑惩的,没有人有才却不被任用的苻坚曾经悠然地对王猛说:〞你日夜勤劳,毫不怠惰,为日常纷繁的政务担心、辛劳,有了你,我就如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一样,将可以终年悠闲自得了。
〞王猛就是如此地被看重 王猛性情刚劲明察清正严肃,对于善与恶尤其清楚地位低下时,受人一餐饭这样的小小的恩惠,没有不报答的;怒目相视这样的小小的怨恨,没有不报复的当时的舆论因此相当地轻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