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冬不按”辨正100字

文档格式:DOCX| 2 页|大小 12.61KB|积分 18|2021-01-13 发布|文档ID:1975888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冬不按”辨正100字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故冬不按,春不鼽衄”一句话,常用来引证为推拿按摩的禁忌症,所论虽多,但临床却见疑本文从字义、语境和医理三个角度,引证诸家言,重点论述“不”字的含义、本段文章的主旨和 历史 延续情况,从而论证此句话并非说明推拿禁忌证 素问按推拿冬不按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对整个中医学而言,是开山扛鼎之大作,历代各科均奉为圭臬,推拿按摩之学也不例外《内经》中所论述的推拿按摩之事甚多,有讲医理的,有讲手法的,有讲作用的,当然也有讲禁忌的而前人所论及《内经》中有关谈推拿禁忌证的,基本源于《素问金匮真言论》的“故冬不按,春不鼽衄”一条,从唐王冰注解《素问》开始,“冬不按”中的“不”字就理解为否定副词所以 现代 研究 者往往引出此条作为讲述推拿禁忌症的意思但这个“不”字是否真是作否定副词解释呢?本文依据古代汉语语法和虚词的有关 内容 ,和前人有关注解《素问》观点,并略附己意,从词义、上下文环境、医理三个方面对这句话作辨正 毕业 问题 的提出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有一段这样的论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1] 引文中“故冬不按,春不鼽衄”一句常常被视作讲述推拿禁忌症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内经》注释,唐代的王冰也是这么理解的:“然扰动筋骨,则阳气不藏,春阳气上升,重热熏肺,肺通于鼻,病则形之,故冬不按,春不鼽衄[1] 一些现代学者在研究《内经》对推拿按摩的指导和贡献时,也都这么认为如“推拿在时节的运用方面,《内经》认为冬季最好不要进行扰动阳气的活动……”[2]“《内经》还提出了推拿的注意事项《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告诫人们,冬天易伤阳气,在冬季不要作过度的活动[3]“《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告诫人们冬季冬天阳气伏藏于阴,此时不宜过度的活动[4] 毕业 但是也有不同的看法,日本学者森立之就认为“冬不按”中的“不”为无意义的虚词,到底孰是孰非,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作 分析 从字义分析 “不”的本义,从甲骨文上看,为“花蒂”的意思,引申为“开始”,“最大”之意。

    数字最大的是“一”,所以下加一横为“丕”,形成“坯、胚”等字,其义都是最早、最原始的而依照“花蒂”的样子,象形而成“杯”等字[5] 虚字所出,本是实字,例如“之”字象形为“到达”,“亦”字象形为“腋窝”,“於”字象形为“旌旗飘扬”,所以“不”字也不例外 世人所熟悉的“不”字,常为否定副词,这一用法,起源很早,例如:《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礼记中庸》:“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但上古汉语,“不”也作无意思的虚词,等同于“丕”字,“丕”字作无意义的词,在句首的例如:《尚书酒诰》:“丕若有夏历年《逸周书皇门》:“丕承万子孙在句中的例如:《尚书酒诰》:“女丕远惟商考成人,宅心知训《尚书召诰》:“其丕能于小民不”通假“丕”,在上古之文中很常见,例如:《诗经大雅文王》:“帝命不时”,郑玄笺云:“不时,时也《尚书多方》:“尔尚不忌凶德《礼记射义》:“幼壮孝帝,耄耋好礼……不在此位也[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冷瑟的风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