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模拟试卷

首都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 共50分一) A型题:(1~45题),45分 1、光镜下所见的刷状缘,电镜下是: A.中间丝 B.微绒毛 C.张力丝 D.微管 E.微丝2、下列哪一种成分具有防御保护作用:A.基质B.组织液C.胶原纤维D.网状纤维 E.弹性纤维3、心肌闰盘存在的连接是: A.紧密连接、桥粒 B.中间连接和半桥粒 C.紧密连接、缝隙连接 D.缝隙连接 E.桥粒、中间连接和缝隙连接 4、Macrophage来源于下列哪一种细胞: A.网状细胞 B.间充质细胞C. 单核细胞D.巨核细胞E.嗜中性粒细胞 5、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浆细胞 C.肥大细胞 D.间充质细胞 E.成纤维细胞 6、具有抗过敏反应和抗寄生虫作用的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中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血小板 7、骨组织内的纤维是: A.胶原纤维 B.胶原原纤维 C.肌原纤维 D.弹性纤维 E.网状纤维8、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是: A.小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施万细胞 D.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E.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9、大脑皮质的主要投射神经元是: A.蓝状细胞 B.小锥体细胞 C.星形细胞 D.大、中锥体细胞 E.水平细胞10、皮肤内的抗原呈递细胞是: A.梅克尔细胞 B.黑素细胞 C.朗格汉斯细胞 D.表皮的颗粒细胞 E.表皮棘层细胞11、循环系统的共同结构是: A.三层膜 B.胶原纤维 C.内皮 D.内弹性膜 E.平滑肌12、T 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A.淋巴窦和血窦 B.髓索和脾索 C.边缘区D.副皮质区和动脉周围淋巴鞘 E.淋巴小结 13、 脾脏过滤血液的主要结构是: A.脾小体 B.脾血窦 C.边缘区 D.动脉周围淋巴鞘 E.脾索14、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 B.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等作用 C.释放某种神经递质 D.无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E.有分裂和增殖能力15、关于胸腺上皮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 胸腺上皮细胞分泌胸腺素等激素,促进T细胞发育成熟 B.胸腺上皮细胞来源于中胚层 C.胸腺上皮细胞可形成胸腺小体 D.胸腺上皮细胞来源于内胚层 E.胸腺上皮细胞分泌微球蛋白,吸引淋巴干细胞进入胸腺16、牙本质纤维是(口腔系必答题): A.牙本质小管内的胶原纤维 B.牙本质小管内的弹性纤维 C.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纤维 D.成牙质细胞的突起 E.牙本质小管内的胶原原纤维17、消化管粘膜下层含有腺体的器官是: A.胃和大肠 B.食管和十二指肠 C.空肠和胃 D.大肠和小肠 E.食管和胃18、大肠与小肠鉴别的结构是:A.单层柱状上皮 B.杯状细胞 C.小肠绒毛 D.内分泌细胞 E.淋巴组织19、胰腺外分泌部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腺泡腔内有泡心细胞 B.为浆液性复管泡状腺C.腺泡上皮基部无肌上皮细胞 D.分泌管短,不发达 E.闰管长,分支多20、下列哪一种成分不是胰岛细胞的分泌物: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抑素 D.胰多肽 E.胰蛋白酶21、终末细支气管的特征哪一项错误:A.管壁无腺体和软骨 B.有肺泡,能进行气体交换C.上皮为单层纤毛柱状 D.上皮内无杯状细胞E.管壁有环行的平滑肌层22、构成气血屏障的结构应除外: A.II型肺泡细胞 B.连续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 C.内皮细胞的基膜 D.薄层结缔组织 E.I型肺泡细胞23、下列细胞中哪一种是神经元: A.味细胞 B.支持细胞 C.毛细胞 D.嗅细胞 E.基细胞24、肾球旁细胞将肾素释放入: A.近端小管曲部 B.入球微动脉 C.远端小管曲部 D.肾单位袢 E.出球微动脉25、关于肾小体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 肾小体尿极与远端小管曲部相通 B.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 C.肾小体有球内系膜细胞,可吞噬沉积在基膜上的物质 D.出球微动脉两端分别与毛细血管相连 E.肾小体血管极处有球旁复合体26、感受旋转运动刺激的结构是: A.壶腹嵴 B.球囊斑 C.椭圆囊斑 D.位觉斑 E.螺旋器27、关于睾丸支持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 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核仁明显 B.能吞噬精子形成时脱落的胞质 C.支持细胞间可存在紧密连接 D.能合成雄激素,促进精子发生 E.细胞呈锥体形,基部附于基膜,顶端达腔面28、肾上腺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于:A.近曲小管 B.近端小管直部 C.细段 D.远端小管曲部和集合管 E.乳头管 29、关于神经垂体的功能哪一项是正确的:A.是分泌释放激素的场所 B.释放的激素调节垂体的功能 C.垂体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D.产生和分泌黑素细胞刺激素E.是贮存和释放室旁核和视上核激素的场所 30、中肾旁管在女性发育为:A.卵巢旁体 B.卵巢冠 C.阴道下部D.阴道 E.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穹隆 31、胎盘绒毛间隙内含有:A.胎儿血 B.母体血 C.羊水D.组织液 E.胎儿和母体混合血 32.腭的大部分来自:A.外侧腭突 B.正中腭突 C.上颌突D.下颌突 E.内侧鼻突 33、泄殖腔的演变哪一项错误:A.由尿直肠隔分隔 B.背侧份为原始直肠 C.腹侧份为尿生殖窦 D.原始直肠发育为直肠和肛管上段 E.尿生殖窦发育为尿道和外生殖器 34、先天性脐疝形成的原因是:A.脐腔未闭锁 B.卵黄蒂未退化 C.尿囊未退化D.卵黄囊基部退化 E.尿生殖窦未闭锁 35、第三对咽囊分化形成:A.下一对甲状旁腺和胸腺上皮细胞 B.上一对甲状旁腺和胸腺上皮细胞C.甲状腺和旁腺 D.扁桃体和甲状腺 E.甲状腺和胸腺 36、肾小管起源于:A.前肾管 B.生后肾原基 C.中肾管D.输尿管芽 E.尿生殖嵴 37、由输尿管芽演变的结构,哪一项错误:A.输尿管 B.肾盂 C.肾小管D.集合管 E.肾盏 38、心管发生于:A.口咽膜头端的内胚层 B.口咽膜前面的中胚层 C.口咽膜头端外胚层 D.脊索腹侧的内胚层 E.口咽膜附近的胚外中胚层39、参与膜性室间隔形成的结构是:A.第1房间隔和心内膜垫组织 B.第2房间隔和心内膜垫组织C.室间隔肌性部形成 D.左右球嵴和心内膜垫组织E.主肺动脉隔向下延伸形成40、下列哪一种细胞不是来源于神经嵴:A.肾上腺髓质细胞 B.皮肤的黑素细胞 C.施万细胞D.卫星细胞 E.星形胶质细胞41、正常时,次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是在:A.排卵时卵巢内 B.受精时卵巢内完成 C.受精时输卵管内D.排卵时输卵管内 E.受精时子宫内完成 42、原始生殖细胞来源于: A.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 B.尿囊的内胚层 C.卵黄囊的内胚层 D.生殖嵴表面上皮 E.初级性索43、胚胎早期的神经管由内向外依次为: A.室管膜层、套层和边缘层 B.套层、边缘层和室管膜层C.边缘层、套层和室管膜层 D.室管膜层、边缘层和套层E.套层、室管膜层和边缘层44、唇裂形成的原因是: A.上颌突与同侧的外侧鼻突未愈合 B.下颌突与同侧的内侧鼻突未愈合 C.上颌突与同侧的内侧鼻突未愈合 D.正中腭突与同侧外侧鼻突未愈合 E.下颌突与同侧的外侧鼻突未愈合45、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 A. 肌浆网 B. 胞质内的小泡群 C. 终池 D. 纵小管 E. 横小管(二)X型题:(46~50题), 5分 46、下列哪些细胞间存在缝隙连接:A.上皮细胞间 B.心肌细胞间 C.骨细胞间D.神经细胞间 E.平滑肌细胞间 47、合成胶原纤维的细胞有:A.成纤维细胞 B.软骨细胞 C.成骨细胞D.间充质细胞 E.平滑肌细胞 48、下列哪些细胞属于合成和分泌蛋白旺盛的细胞:A.浆细胞 B.成骨细胞 C.成纤维细胞D.间充质细胞 E.胰腺泡细胞49、合成和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有:A.睾丸间质细胞 B.睾丸支持细胞 C.肾上腺皮质细胞D.卵泡膜的膜细胞 E.黄体细胞 50、参与颜面形成的结构是:A.内侧鼻突 B.上颌突C.外侧鼻突D.下颌突 E.额鼻突二、简答题(按括号内的要求简要回答):每题4分,共20分。
1、Lymphoid Nodule(分布、结构、功能)2、胃底腺壁细胞(分布、结构和功能)3、Synapse(类型、结构、功能)4、Implantation(定义、位置和过程)5、黄体(形成、结构和功能)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叙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类2、 叙述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叙述肝小叶的结构与功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 B 2. A 3. E 4. C 5. B 6. A7. A8. B 9. D 10. C11. C 12. D 13.E 14. C15. B 16. D 17. B 18. C 19. D 20.E 21. B22. A 23. D 24. B 25. A 26. A 27. D 28. D29. E 30. E 31. B 32. A 33. E 34. A 35. A36. B 37. C 38. B 39. D 40. E 41. C42. C43. A 44. C 45. E(二)X型题 46. ABCDE 47. ABCE 48. ABCE 49. ACDE 50. ABCDE二、简答题1、Lymphoid Nodule(分布、结构、功能)。
淋巴小结分布于淋巴结的浅层皮质和脾的白髓结构:以B细胞为主密集而成的球形的淋巴组织功能活跃的淋巴小结中心浅染,可见细胞分裂相,称生发中心发育成熟的淋巴小结的生发中心可分为暗区(生发中心内侧聚集着较大而幼稚的B细胞)和明区(生发中心外侧聚集着中等大的B细胞),生发中心周边为小淋巴细胞,在近被膜侧的小淋巴细胞常聚集成帽状结构,称小结帽功能:产生B细胞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2、胃底腺壁细胞(分布、结构和功能) 分布:胃底腺的颈部和峡部结构:细胞体积大呈圆锥形,细胞核圆形居中,胞质嗜酸性电镜下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细胞内分泌小管 小管腔面有大量的微绒毛,扩大小管的表面积小管周围的胞质有光滑的小管和小泡,称微管泡系统,是分泌小管膜的贮备形式胞质内还有大量的线粒体、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等线粒体为壁细胞的合成功能提供能量功能:壁细胞分泌盐酸,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形成胃蛋白酶盐酸也有杀菌作用人的壁细胞还分泌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物,有利于回肠对维生素B12吸收,促进红细胞的生成3、Synapse(类型、结构、功能)类型:包括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结构:(1)电突触是通过缝隙连接直接传递电信息。
2)化学性突触:电镜下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组成突触前成分是轴突终未的膨大部分,主要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小泡组成突触前膜为轴突终未与后一神经元相接触的细胞膜,比一般细胞膜略厚突触小泡呈圆形或椭圆形,其内含有乙酞胆碱、去甲肾上腺素或肽类等神经递质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狭窄间隙,含有糖蛋白和一些细丝状物质突触后成分是后一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与突触前成分相对应的局部区域该处的细胞膜增厚,为突触后膜,含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当神经冲动抵达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贴附在突触前膜上,以胞吐方式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引起后一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功能:传递神经冲动4、Implantation(定义、位置和过程)定义: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植入开始于受精后的5~7天,完成于11~12天位置:正常植入于子宫底或体部植入过程:包括4步骤(1)黏附:内细胞群侧的滋养层与子宫内膜接触黏附2)滋养层外延生长:与内膜接触的滋养层得到营养物质,分裂增殖并向周围扩展3)侵入:分裂增殖并向外扩展的滋养层细胞,分泌蛋白水解酶分解子宫内膜,形成缺口,胚泡从此处侵入子宫内膜。
4)上皮修复:胚泡侵入子宫内膜后,由周围的上皮增生延伸,封闭缺口,植入完成3、 黄体(形成、结构和功能)(1)形成: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塌陷,在LH的作用下,卵泡壁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体积增大,分化为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称为黄体颗粒细胞分化为粒黄体细胞,膜细胞分化为膜黄体细胞2)结构:这两种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结构特征,细胞内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管状嵴的线粒体,还有脂滴和黄色脂色素3)功能与发育:粒黄体细胞主要分泌孕酮,而膜黄体细胞与粒黄体细胞协同作用分泌雌激素若排出的卵未受精,黄体发育14天左右退化,称月经黄体黄体退化由结缔组织代替形成白体若排出的卵受精,在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黄体继续发育,称妊娠黄体,除分泌雌激素和孕酮外,还分泌松弛素,其可松弛子宫平滑肌,有利于维持妊娠三、问答题1、叙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类(10分) 功能: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有一些神经元尚具有内分泌功能结构: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胞体呈球形、锥体形、梭形、梨形和颗粒形等神经元的细胞膜在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中起重要作用神经元的胞体包括细胞核和周围的胞质胞体是整个细胞的代谢和营养中心。
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呈球形,核膜清楚,核仁大而明显,染色质细小而分散,着色浅,呈泡状细胞核周围的细胞质称核周质,除含一般细胞器外,还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尼氏体光镜下呈嗜碱性颗粒或小块状电镜下,由密集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分布其间的游离核糖体组成,表明胞体具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功能神经原纤维在银染标本上呈棕黑色细丝,在胞体内交织成网,在突起内平行成束电镜下,由神经丝和微管组成,起细胞骨架作用,并参物质运输神经元的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类,树突是自胞体发出的较短的突起,多分支其内部结构与胞体基本相似,但无高尔基复合体树突表面常有许多棘状或小芽状突起,称树突棘,是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向胞体方向传导神经元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呈圆锥形,称轴丘轴丘和轴突内不含尼氏体轴突未端分支较多,称轴突终未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向轴突终末分类:(1)按突起的数目,可将神经元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三种2)按功能可将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接受体内外刺激,将信息传向中枢运动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细胞和腺细胞,调节他们的功能活动。
中间神经元为多极神经元,位于前两者神经元之间,起信息加工和传递作用3)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化学性质可将神经元分为:胆碱能神经元、胺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和氨基酸能神经元等2、叙述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10分) 三胚层的形成:(1)原条的形成:第3周初,上胚层细胞迅速增殖,并不断向胚盘一端中线处迁移,形成一条增厚的细胞索,称原条原条形成可确定胚的头尾方向,形成原条的一端为胚体的尾,相对的一端为胚体的头端原条头端膨大称原结,中央的凹陷称原凹,其余的原条中间形成浅沟称原沟2)胚内中胚层的形成:原条的部分细胞经原沟向深部迁移,在上下胚层之间,迁移增殖扩展,形成一细胞层称胚内中胚层胚的头尾各有一区域无中胚层,内外胚层相贴分别称为口咽膜和泄殖腔膜3)内胚层形成:原条的另一部分细胞进入下胚层,并完全置换了此层的细胞,形成一层新的细胞,称内胚层4)外胚层:当中胚层和内胚层形成后,上胚层改称外胚层 三胚层分化:(1)外胚层:原结的细胞增殖,在胚体中轴的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一条细胞索 ,称脊索脊索诱导外胚层的细胞增殖形成神经板,神经板中央形成浅沟为神经沟,其两侧隆起的细胞称神经褶,神经褶的细胞在胚体中线愈合成神经管,并向头尾两侧延伸,最终形成胚体背侧的封闭神经管。
神经管两侧的外胚层融合形成体表外胚层神经管愈合时,神经褶的细胞迁移形成神经嵴神经管分化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垂体和视网膜等;神经嵴分化为周围神经系统及肾上腺髓质等结构体表外胚层,分化为表皮及其附属器官、角膜、内耳膜迷路、腺垂体的上皮等; (2)中胚层:位于脊索两侧的中胚层增殖形成细胞索称轴旁中胚层,以后分为节结状称体节体节分化为皮肤的真皮,大部分中轴骨骼及骨骼肌轴旁中胚层外层称间介中胚层,主要分化为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中胚层最外侧的为侧中胚层,口咽膜侧的侧中胚层融合形成生心区,发育形成心脏其余的侧中胚层形成胚内体腔、脏壁和体壁中胚层胚内体腔形成胸腔、心包腔和腹腔脏壁和体壁中胚层分别形成消化、呼吸系统和体壁的骨骼、肌肉、血管和结缔组织3)内胚层:随着胚体由盘状变为圆柱体,内胚层形成原始消化管,被包入体内原始消化管分化为消化系统和下呼吸道与肺的上皮、中耳、甲状腺和甲状腺旁腺、膀胱等的上皮组织3、叙述肝小叶的结构与功能(15分) 结构:(1)肝板:肝板由肝细胞单行排列成板状,凸凹不平,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板上有孔肝细胞体积大,呈多面体形细胞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核染色浅。
肝细胞的细胞器发达,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滑面内质网,有多种酶系,参与合成胆汁、糖原、低密度脂蛋白等;参与胆红素、脂类和激素的代谢和固醇类激素的灭活;有解毒作用高尔基复合体参与肝细胞的合成、分泌活动溶酶体消化肝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和过剩物质微体为有膜包被的大小不等的小体,内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清除过氧化氢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线粒体也很多,为肝细胞提供能量2)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的腔隙内血窦腔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有孔,细胞间隙大,内皮外无基膜血窦壁的结构特点有利于血浆的通透和与肝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血窦腔内有肝巨噬细胞和大颗粒淋巴细胞肝巨噬细胞形态不规则,有丝状伪足肝巨噬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成员,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杀伤肿瘤细胞;处理和传递抗原大颗粒淋巴细胞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肝癌细胞3)窦周隙:是肝细胞与血窦内皮之间的间隙,血浆透过血窦壁进入窦周隙,肝细胞的血窦面有大量的微绒毛,伸入窦周隙,浸于血浆中,有利于物质交换窦周隙内有散在的网状纤维和贮脂细胞,贮脂细胞形态不规则,有突起,电镜下贮脂细胞胞质内有许多脂滴,内含有维生素A贮脂细胞在病理情况下产生网状纤维4)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中央,管壁由内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但无平滑肌,管壁上有许多血窦开口。
5)胆小管:是肝板内相邻肝细胞之间局部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电镜下胆小管腔面有许多微绒毛伸入腔内,胆小管周围的肝细胞膜形成紧密连接、桥粒、缝隙连接等连接复合体,起封闭胆小管的作用 功能:(1)有合成功能,合成多种蛋白质、胆汁、糖原、低密度脂蛋白等(2)参与脂类、激素、胆红素的代谢,激素灭活功能3)有解毒作用4)贮存维生素A (5)有防御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