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B . 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C . 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D . 归咎 喷嚏 重峦叠障 穿流不息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当一切恢复沉寂 ,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B .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C . 爬阳台爬窗户不是一件好玩的事,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D . 科比以球技和成就,以近乎偏执的勤奋和好胜心,以及在逆境中坚强不屈的职业态度,征服了球迷3.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新形势下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B . 读了此文,我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C . 通过这次作文评比,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D . 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4. (2分)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________。
①因而残垣断壁失去部分的构图,也就容易让人通过想象获得②也许废墟和残垣断壁本身就是美,这种美与其整体建筑结构左右对称有关③不论是帕台农神庙还是厄瑞克特翁庙,我们推想它失去的部分时,不是依据实感,而是依据这种想象④我们的感动,就是看到残缺美的感动⑤这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A . ②③④①⑤B . ②③⑤④①C . ⑤④①②③D . ③①⑤④②5. (2分)下列句子原句与改句意思发生改变的一项是( ) A . 原句:谈起最喜欢的人,小李毫不犹豫地叫道:“萝卜”改句:萝卜最喜欢的人是小李B . 原句:不断提高的收入水平正推动中国人对牛肉的需求,如今牛肉的售价要比猪肉贵改句:现在牛肉价格比猪肉贵是收入增加、需求增大造成的C . 原句:难道《人民的名义》不是一部叫好叫座的文艺作品?改句:《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好的文艺作品D . 原句:我们是党的干部,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改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党员干部的职责6. (2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 )自贡日报5月17日讯(记者 冉昌龙 欧阳敏)15日至16日,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
200名佳丽在复赛中各展所长,最终,60名佳丽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决赛将挑选20人参加总决赛A . 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B . 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60名佳丽晋级决赛C . “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60名佳丽晋级决赛D . 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将挑选20人参加总决赛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 (2)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 (14分) 列子不受粟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①曰:“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乃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② , 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③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佚乐④今妻皆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辞,岂非命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者也,以人之言而知我 , 以人之言以遗我粟也,其罪我也,又将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且受人之养,不死其难,不义也;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岂义哉!”其后,民果作难,杀子阳选自《列子说符》)【注】①郑子阳者:郑国叫子阳的君王②秉:古代容量单位③拊(fǔ):拍击④佚乐:逸乐佚,同“逸”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⑴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 (________)⑵再拜而辞 (________)⑶妻子皆佚乐 (________ )⑷是死无道之人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列子不受子阳之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9. (10分)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雪暗凋旗画,________杨炯《从军行》) (2)________ ,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高》) (3)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4)________ ,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蓬莱文章建安骨,________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6)水是眼波横,________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7)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 , 饿其体肤,________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二章) (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0. (30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当节约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①一个同事,用着20年前大学时期破烂不堪的雨伞,冬天也穿着常被人嘲笑的地摊上买的便宜羽绒服,相对他不低的收入,他是节俭呢还是吝啬?如果我告诉你,他是江苏一个小山村出来的大学生,而且身体有一些残疾,童年吃了很多的苦,很早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物质的匮乏在他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那么你会说他是节俭还是吝啬呢?节俭与吝啬虽然两词褒贬截然不同,然而其间的界限却真是不易把握的②人对价值或者行为的认知来自周围环境,对于价值观的培养和接纳也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同学就是一个大环境,有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就像我的那个同事,他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嘲笑,虽然他坚定地秉持了自己的原则而一些人对“节约之星” 之类的榜样或者模范作用的抵触,才是在一个社会奉行节约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③其实调节个人与整个环境(节约型社会)的价值观问题很简单: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节俭,如何把这种观念让个人真正地接受与执行。
④首要原则是“和谐”和谐意味着不与环境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例如:一个人可以有一些漂亮的,可以穿很久的衣服,用不着总是衣着破旧以彰显自己的节俭;也不用过分痴迷易变的时尚或者名牌节俭是一种意识,一种与他人的共识,一种默契,存在于社会与个人的集体意识之中任何时代都有穷奢极欲的人,然而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追求浪费,并把这种炫耀式追求和个人的财富地位相联系时,这个社会便存在问题!“节约型社会”需要解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节俭”的问题,这也是建立大众节俭意识的过程⑤而如何完善地建立“节约”的标准,是一个非常细化的庞大事业,需要点点滴滴的行动,简单的口号与教条化教育无法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2005年夏天,6家民间环保组织发起了“26℃空调节能行动”就是一个非常细节化的行动,而且效果非常显著当人们从身体健康以及整个环保与节约意识中懂得这个道理时,行动起来就快捷有效了2006年“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也是这种细化的教育活动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同事的新居,看到洗衣机的下水管搭在一个大水桶上,问起他,他才解释说是把洗衣机的排水存下来可以冲厕所用当时我很惊讶,因为我平时并没有感觉到自己身边这个并不张扬的人竟有这样很细节化的节约意识,从那之后我对他便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绝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我相信只有在很小的事情上真正形成了一种普遍意识时,一切便都是自然而然了⑥回到“节俭还是吝啬?”当人们认为你怎样的时候,那就是怎样,这就是公共意识!如果进一步,如何让人们认为我是节俭而不是吝啬呢?说大呢,那是社会的事情,老百姓呢,毕竟省了不少钱啊(还不会被人们背后说是吝啬鬼),这才是“节约型社会”对普通个人的真正好处大有大的思想、计划和考虑,小有小的算盘和实际生活,让节约的观念和行动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像春雨般地“润物细无声”,才是最实际和最现实的做法而要不要“节约之星”的漂亮帽子,就变得不甚重要了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开头讲同事的事,有什么作用?(3)文章第④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第⑤自然段运用同事新居中洗衣机的下水管搭在一个大水桶上的论据,是要证明什么观点?你能从生活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5)文中说节俭“毕竟也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你能写出有关节约的古诗文或者格言吗?(6)电视台要制作“当节约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的公益广告,请你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构思新颖,最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1. (25分)阅读《风筝》,回答后面问题。
风筝王安忆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手中的风筝①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②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③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 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便只能跳脚了④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得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⑤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个散文。
想来母亲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之后不久,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⑥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⑦再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⑧人长大以后,说话行事,总被别人夸:“你爸爸妈妈教养得好有所不足,总被别人说:“给你爸爸妈妈宠坏了似乎长大成人,对于我们做儿女的来说,自己是一点功绩也没有的。
或许也对-----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老师总说:“和你姐姐一点不像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一周三次上英语课开始只能敷衍应付,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搏斗着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英语没管好,画画的天赋也给管没了倒是那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做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1)本文从儿女的视角写了妈妈的“管”与“不管”以及自己当时的感受,阅读全文,填写下表:妈妈对“我”的“管”与“不管”“我”的感受辅导“我”“换算”嫌她多事①好奇难熬劝“我”写散文②③总不如她给“我”写信,表示随“我”去了④(2)“跳脚”的意思是指脚用力踏地,文中“我”两次跳脚(第④段,第⑦段加线词语)这一动作反应“我”当时怎样的心理?(3)文章写了妈妈对“我”从“管”到“不管”的过程,妈妈“管”我和“不管”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文中画线句“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应怎样理解?(5)通读全文,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2. (15分)综合性学习。
为了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60周年,班级开展“我爱祖国”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1)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言稿,画线句有一个词语用的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一把黄土塑造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这奔腾不息的黄河,用它甘甜的乳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儿女几千年奋斗的峥嵘岁月,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改成(2)下面是一位同学介绍的一则新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中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 首都北京盛大的庆典活动让广大网民胸中的爱国激情来了一次大爆发新闻跟帖和各大论坛成了他们表达爱国热情的渠道网民张某留言:“别看咱个子不高,可看 着子弟兵们雄壮的军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就有一种瞬间高大起来了的感觉,我骄傲!”而网民“龙城”的留言说出了很多网民的心声:“作为中国人,生在这个 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3)班级选择了歌曲《大中国》作为此次活动的总结,请结合所给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一) (二)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兄弟姐妹都很多 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景色也不错 永远那个永远那个我要伴随她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 ……理由: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初中三年,你的学校或班级一定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篮球赛、拔河比赛、元旦晚会……这些活动也肯定给你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运动员的飒爽英姿、啦啦队的加油喝彩、表演者的一笑一颦……请你回忆参加过的一次活动,自拟题目,写一则有特写镜头的通讯。
要求:①拟写一个恰当的题目;②能够相对完整地记述活动过程并具体描述活动中某一场景;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如有需要,请用A,B,C代替;④不少于600字不抄袭本试卷中阅读文段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1、7-2、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1、8-2、8-3、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9-1、9-2、9-3、9-4、9-5、9-6、9-7、9-8、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0-1、10-2、10-3、10-4、10-5、10-6、11-1、11-2、11-3、11-4、11-5、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2-1、12-2、12-3、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