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膀胱结核PPT课件

文档格式:PPT| 52 页|大小 152KB|积分 16|2021-08-25 发布|文档ID:28300595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膀胱结核大头医生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tuberculosis of bladder 类别泌尿外科/泌尿生殖系特异性感染/泌尿生殖系结核 ICD号A1 8 .8 概述 泌尿生殖系结核系继发于肺及肺外器官(胃、小肠、淋巴结)的结核病灶,肾结核占肺外结核大约2 0 %而膀胱结核(tuberculosis of bladder)是泌尿系结核的一部分,多由肾结核尿污染以及从黏膜上沿输尿管蔓延继发所致,故膀胱结核与泌尿生殖系结核同时存在,病变轻重关系到泌尿系结核的预后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是最常见的医源性感染原因 流行病学 肾结核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结核病中占首位,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2 04 0岁发病者占7 0 .9 %8 3 .1 %泌尿系统中其他器官结核病的发生多数都起源于肾结核,而肾结核多由于血源性再感染引起,然后再由肾脏蔓延到输尿管、膀胱、尿道及生殖系统膀胱结核主要继发于肾结核,少数病例可由前列腺结核蔓延而来 病因 膀胱结核是泌尿系统结核的一部分,多来自肾结核,由于结核尿的污染以及从黏膜下沿输尿管蔓延所致 发病机制 肾结核尿的污染,以及输尿管结核沿黏膜下的蔓延,使膀胱三角区很快出现充血、水肿,逐渐出现结核结节。

    三角区首先受累,并很快蔓延到膀胱全壁,结核结节融合,豆渣化,形成溃疡溃疡如果广泛侵入膀胱肌层,即使切除患肾之后,膀胱肌层中仍会发生严重的纤维化这就使膀胱肌肉丧失伸张能力,容量减少,形成结核性小膀胱膀胱挛缩膀胱结核性溃性溃疡严重时,少数病例可穿透膀胱全层,侵入及穿透其他器官组织,形成结核性膀胱瘘,如膀胱阴道瘘、膀胱直肠瘘等 发病机制也有在膀胱顶部穿孔,尿液流入腹腔,形成急腹症膀胱挛缩后,由于膀胱的容量缩小,失去调节膀胱内压的能力,内压经常处于相对增高的状态,再加容量减少,内压反复加强,造成上尿路积水另外,膀胱结核形成的瘢痕组织,可致输尿管口狭窄;还有,膀胱组织纤维化,失去括约作用而使输尿管口闭合不全,亦是造成上尿路积水改变的因素这些情况可在膀胱病变活动期出现,亦可在应用抗结核药物之后,结核病变趋向痊愈而组织纤维化之后发生 发病机制 膀胱结核累及尿道,致尿道黏膜溃疡、糜烂患者排尿终末时尿道剧烈灼痛,严重者可形成结核性尿道狭窄或尿道瘘 临床表现 除尿频外,多伴有尿痛、脓尿、血尿等,经抗结核治疗后可以好转而膀胱挛缩的症状除尿频及尿失禁外,常无尿痛、脓尿、血尿等,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不能好转,有时由于膀胱病变进一步纤维化,症状反而加重。

    并发症 严重膀胱结核的并发症包括膀胱挛缩、对侧肾积水,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结核性膀胱瘘(膀胱直肠瘘、膀胱阴道瘘)以及尿道狭窄或尿道瘘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见较多脓细胞、红细胞炎症性痉挛时,脓尿及血尿的程度与尿频基本一致,而膀胱挛缩时尿频虽显著,但尿内炎性细胞并不多尿液检查找抗酸杆菌常阳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提高检查阳性率且快速 其他辅助检查 1 .膀胱镜检查 见膀胱黏膜充血、水肿;结核结节或溃疡形成;并可见膀胱容量变小,活检可证实为结核 2 .膀胱造影 炎症性痉挛在注入造影剂时感疼痛,膀胱形状可正常,或呈折叠状且有膀胱颈部痉挛;而膀胱挛缩患者注入造影剂时不痛,仅有胀感,膀胱甚小呈圆形,边缘不光滑,不呈折叠状,重者膀胱颈部张开,后尿道扩张必要时可用鞍麻作鉴别: 炎症性痉挛在鞍麻后膀胱容量可扩大,而膀胱挛缩则仍不能扩大 其他辅助检查 3 .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时有突发腹痛,腹穿可见黄色尿液,膀胱造影有助于诊断 4 .晚期有贫血、水肿、肾功能不全等表现,IVU检查可见肾输尿管结核表现及膀胱容量变小 5 .CT检查 近年来,CT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泌尿生殖系结核的诊断,其优点是对钙化、肾脏的功能性异常和肾周扩张较为敏感,还能显示实质瘢痕和表现为低密度的干酪样坏死灶。

    晚期肾脏病变均可显示肾积水,肾萎缩和肾钙化 6 .几种新的诊断方法 (1 )放射性核素检查对肾结核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其他辅助检查Kozia用间接放射性核素药物造影法观察结核患者血管状况,以决定治疗方案及判断治疗效果 (2 )Mochalova报道了一种诊断肾结核的新方法 : 先在患者皮下注射结核菌素5 0 U,2 4 h及7 2 h分别测定肾脏的特异性酶转脒基酶,若其活性增加2倍或2倍以上,即可诊断为肾结核 (3 )对结核诊断的研究正着重于血清学检测方法,如抗PPD-IgG的检测,Slatkin等也充分肯定了该方法的诊断价值,但各种血清学检测手段都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 其他辅助检查即使被公认为比较敏感的酶联法和放免法的检测,其阳性率亦仅为7 0 %8 0 %,特异性为9 7 .5 %,正确性为7 5 %左右 (4 )目前较先进的诊断方法当推基因诊断技术,包括核酸探针、转印指纹和聚合酶链反应最大优点是高敏感、高特异性和快速,还能检出低活力的结核杆菌和一些非杆菌异型结核杆菌该技术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推广 诊断 分析病史与临床表现: 1 .有慢性膀胱炎刺激症状,经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者。

    2 .尿液呈酸性,有脓细胞,而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者 3 .有肺结核或其他泌尿系以外结核病灶,尿液出现少量蛋白,尿液镜检有红细胞者 4 .附睾、精囊、精索或前列腺发现硬结,阴囊有慢性窦道者 首先确定患者患有泌尿系结核常有的表现,再结合临床表现可以确定膀胱结核但临床上多不典型,需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诊断虽然结核菌素试验并不可靠,但诊断泌尿生殖系结核仍有一定价值,特别是以前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病人突然转为阳性,应引起重视另外血沉也应作为筛选病人的常规检查 鉴别诊断 1 .慢性膀胱炎 也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和脓尿但尿频的程度较膀胱结核者轻,IVU表现也基本正常,无肾积水和肾脏破坏性病变,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而且无抗酸杆菌生长,经抗菌治疗后症状可缓解 2 .尿道综合征 主要见于女性,也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多伴有下腹部和耻骨上疼痛,尿中无白细胞,无抗酸杆菌生长,IVU示无肾积水和肾脏破坏性病变 3 .尿道炎 也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鉴别诊断严重者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及初始血尿尿中可有白细胞,但无抗酸杆菌生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IVU示无肾积水和肾脏破坏性病变 4 .间质性膀胱炎 也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但耻骨上膀胱区疼痛与压痛尤其明显尿常规检查多数正常,极少脓细胞,无抗酸杆菌生长,IVU示无肾积水和肾脏破坏性病变可与之鉴别 5 .腺性膀胱炎 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但IVU无肾积水和肾脏破坏性病变,膀胱镜检查无结核结节形成和黏膜活组织检查可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 膀胱结核的治疗,与肾结核治疗一样4 0年代以后链霉素、对氨水杨杨杨酸相继问世,逐渐被人们发现用药物治疗可使结核病灶获得临床上的治愈手术治疗日趋减少,而膀胱结核手术治疗就更加减少5 0年代以后,疗效高,毒性低,价格廉的异烟肼出现经过实验研究,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疗效,几乎可以治愈全部早期病变,膀胱结核的治疗方法从而起了巨大的变化1 9 6 6年利福平问世以来,由于其疗效高,副作用少,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在膀胱结核的治疗中的疗效更有所提高 治疗膀胱结核是肾结核的一部分,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治疗中还必须注意提高病人的抵抗力,如增加营养,适当休息等不论膀胱结核病变严重程度如何,都应先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然后再考虑有否指征进行外科治疗 1 .药物治疗 目前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较多,但以异烟肼、链霉素、对氨水杨杨杨酸的疗效较好,毒性较小,被称为第一线药物。

    其他如氨硫脲(thiosemicarbazide)吡嗪酰胺(pyrazinamide)、卡那霉素(kanamycin)、环丝氨酸(cycloserine)、紫霉素(viomycin)等,这些药物效果不及第一线药物,毒性亦较大,仅在结核菌对第一线药物产生抗药性时方始采用,故称为第二线药物 治疗利福平(Rifampicipicin)、乙胺丁醇(Ethambutol)系较新的药物,由于其疗效较高,毒性较小,近年来已倾向于取代对氨水杨杨杨酸而列为第一线药物 (1 )常用抗结核药物,简单介绍如下: 异烟肼(isoniazid,INH): 口服后12 h血清浓度达最高峰,半衰期为6 h,2 4 h血中仍可测到有效抑菌浓度,由于结核杆菌生长繁殖周期较长,又经证明药物疗效和血清高峰浓度有关,而与持续浓度关系不大,故一般用药剂量以每天3 0 0 mg,1次顿服为宜 治疗此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故可长期服用甚至连续服用数年异烟肼吸收后迅速渗入组织,对纤维化及干酪化病变亦易渗入透过,其主要副作用为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据认为与维生素B6排出增加或干扰维生素B6 (吡哆醇)代谢有关因此服用异烟肼应同时服用维生素B6 51 0 mg,以防副作用。

    链霉素(streptomycin): 肌内注射后1 h血清浓度最大,3 h后下降5 0 %,约6 0 %9 0 %经肾自尿内排出,在pH 7 .77 .8时作用最强,pH低于5 .56 .0时作用明显减弱,如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增强其疗效 治疗经链霉素治疗的结核病灶易倾向于纤维化其主要副作用是对第对脑神经的影响,尤其是前庭支有的用药后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抢救比较困难,亦难以采用皮肤试验加以预测 对氨水杨杨杨酸(p-aminosalicylic acid): 服药后12 h血浆浓度可达高峰,46 h后血中仅存微量,每天剂量81 2 g,分34次服用本药单独应用疗效较差,但能加强链霉素及异烟肼抗结核杆菌的作用,并能使抗药性延迟发生,三者联合应用有利于发挥治疗作用 治疗本药对肾功能影响小,其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由于单独应用疗效差,并有胃肠道反应,现有逐渐被利福平、乙胺丁醇取代的趋势PAS不宜与利福平合用 利福平(Rifampicipicin,RFP): 此药对细胞内外旺盛生长的结核杆菌均有作用,杀菌力强其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比链霉素、对氨水杨杨杨酸及乙胺丁醇强,和异烟肼的作用近似。

    由胃肠道吸收,单次口服6 0 0 mg后24 h出现峰值,1 2 h血清浓度仍较高,其主要排泄途径是胆道,又可在肠内重吸收,因此血清内半衰期长 治疗3 0 %由肾脏排出与其他抗结核药无交叉抗药性,副作用为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增高、黄疸等一般与异烟肼或乙胺丁醇合用,可相互增强作用,且能延迟结核杆菌耐药性的发生此药必须空腹服用,不宜与其他饮料或食品同服,服药后1 h方可进食 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 对各型结核杆菌均有抑菌作用从胃肠道吸收较快,口服后24 h血浆浓度出现峰值,在血中存留时间较长,2 4 h后由肾脏排出5 0 %但很少在组织内积聚,因此比较安全 治疗该药吸收及组织渗透性较好,即使干酪纤维灶也能透入耐药菌株产生较慢,约需数月与异烟肼或利福平同用,可延长使用期其主要副作用为迟发的球后视神经炎,但为可逆性并与剂量有关剂量一般为每天2 5 mg/kg,1次口服或分服,2个月后减少至1 5 mg/kg,这一剂量很少出现毒性作用该药对其他抗结核药无交叉耐药性,目前趋向于取代对氨水杨杨杨酸,作为利福平的配伍药 (2 )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国际防痨协会(IVAT)和我国结核病防治会议推荐,按照下述原则用药,效果将更为满意。

    治疗 按照规律用药(每天或间歇,1次服用或分次服用规定剂量,饭前或饭后) 联合应用药物 持续足够的时间 常规疗法的缺点是疗程较长,少数患者不能坚持用药及规律用药,而导致病变复发,或尿检查结核杆菌及脓尿持续阳性由于利福平及异烟肼为完全的杀菌药,应用利福平及异烟肼的两期疗法,即开始强化阶段,随后继续巩固阶段,疗效很高,用药期少于1 2个月也是如此,展现出短期疗法的新局面美国胸科学会1 9 7 9年提出了9个月为1疗程的二联用药方案,第1个月每天用药: 治疗异烟肼3 0 0 mg,利福平6 0 0 mg,以后8个月每周2次,每次用量,异烟肼9 0 0 mg,利福平6 0 0 mg,他们用以治疗肺结核5 0 0例,9 6 %治愈此方案同样适于泌尿生殖系结核,并认为疗效会更佳一般用药期限在1 2个月以内,根据临床结果决定停药或进行外科治疗 目前停药的标准如下: 全身情况明显改善,血沉正常,体温正常;排尿症状完全消失;反复多次尿液常规检查正常;尿浓缩法查抗酸杆菌长期多次检查皆属阴性;X线泌尿系造影检查或膀胱镜检查病灶稳定或已愈合;尿培养、尿动物接种查结核杆菌示阴性;全身检查无其他结核病灶 治疗用药至少1年方可达到此项标准,用药两年比较安全可靠。

    在停药后应作长期观察,定期检查尿液及泌尿系造影,至少随访5年 2 .手术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使手术治疗的地位有所改变,以往许多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现在可通过非手术疗法但是Fischer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即使经过平均9个月的抗结核治疗,仍有5 2 %的外科标本可见到新鲜的结核病变因此,外科手术仍有着重要的地位至于手术时机问题,比较公认的是正规抗结核治疗46周后进行 治疗手术方式也多种多样,从Gow 1 9 8 1年统计的资料看,在所有术式中,切除性手术逐渐减少,重建手术相应增多手术方式根据病肾破坏情况可考虑: 病灶清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等不论采用何种手术,术后仍应继续用药,参照前述标准停药 预后 早期治疗肾结核,防止膀胱发生严重结核病变,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预防 预防泌尿生殖系结核的根本措施是预防肺结核,由于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美国防病中心(1 9 8 9 )提出2 0年内消除结核病的战略规划,人类可能运用新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法来消灭结核病,主要的措施如下: 防止感染状态发展成临床疾病,以往采用异烟肼每天3 0 0 mg对新近与结核病患者有紧密接触及其他有可能发展成结核病的群众进行预防治疗,用后结核病发病率下降,减少了疾病的传播。

    通过短程化疗的应用,发现间歇用药亦可取得类似每天用药的效果,实验研究采用利福平与吡嗪酰胺每周2次,用药2个月即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发展成结核病,如采用这种方 法进行预防治疗,则仅用药1 0余次即可大量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预防研究结核菌的种、属特异性(genus-species specific)、表面抗原,制造单克隆抗体并生产结核菌特异性DNA探针以便对结核病作出早期诊断1 9 9 8年Cole等确定了结核杆菌DNA的序列,以结核杆菌DNA制作的疫苗在鼠的实验中,不仅具有预防结核的作用,并可用作治疗,消灭药物治疗后残留下来的结核杆菌,这一突破性进展,将加速控制并消除人类的结核感染 基本介绍 膀胱结核常由肾结核演变而来结核性膀胱炎多数患者的最初症状为尿频,以后尿频逐渐加重并伴有尿急、尿痛、血尿 排尿从3 -5次/日逐渐增加到1 0 -2 0余次/日,如果膀胱症状加重,粘膜有广泛溃疡或膀胱挛缩,容量缩小,则排尿每日达数十次,甚至尿失禁,病人十分痛苦 诊断膀胱结核须具备以下几点:膀胱结核 1、肾结核病史; 2、显著尿频,每次尿量甚少,重者有尿失禁; 3、上腹部可触及肿大肾脏; 基本介绍 4、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症状; 5、膀胱造影示膀胱容量缩小,呈园形,边缘不规则,造影剂可经输尿管口返流到输尿管和肾盂。

    诊断依据 1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和脓尿尿频为进行性逐渐加重早期终末血尿,严重时全程血尿脓尿有时呈米汤样 2尿液检查 尿液中有大量红细胞和脓细胞如无混合感染,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结核菌培养6 0阳性 3X线检查 排泄性尿路造影,8 5显示一侧肾脏结核病变晚期病例有对侧肾积水,肾功能减退膀胱造影见膀胱边缘毛糙,不光滑膀胱造影见膀胱容量缩小膀胱结核在5 0毫升以下,部分病人对侧有膀胱输尿管回流 诊断依据 4膀胱镜检查早期输尿管口周围有水肿充血和结核结节,逐渐蔓延到三角区和对侧输尿管口,甚至到全膀胱结核结节破溃,形成肉芽创面,有坏死出血病变粘膜与正常膀胱粘膜之间有明显界线 治疗方法 膀胱结核的治疗,与肾结核治疗健康搜索一样4 0年代以后链霉素、对氨水杨酸相继问世,逐渐被人们发现用药物治疗可使结核病灶获得临床上的治愈手术治疗日趋减少,而膀胱结核手术治疗就更加减少5 0年代以后疗效高毒性低,价格廉的异烟肼出现经过实验研究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疗效健康搜索,几乎可以治愈全部早期病变膀胱结核的治疗方法从而起了巨大健康搜索的变化健康搜索1 9 6 6年利福平问世以来由于其疗效高,副作用少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在膀胱结核的治疗中的疗效更有所提高。

    治疗方法膀胱结核健康搜索是肾结核的一部分健康搜索,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治疗中还必须注意提高病人的抵抗力,如增加营养,适当休息等不论膀胱结核病变严重程度如何,都应先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然后再考虑有否指征进行外科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较多,但以异烟膀胱结核肼、链霉素对氨水杨酸的疗效较好,毒性较小健康搜索,被称为第一线药物,其他如氨硫脲(thiosemicarbazide)吡嗪酰胺(pyrazinamide)、卡那霉素(kanamycin)、环丝氨酸(cycloserine)紫霉素(viomycin)等,这些药物效果,不及第一线药物毒性亦较大,仅在结核菌对第健康搜索一线药物产生抗药性时方始采用故称为第二线药物利福平(Rifampicin)乙胺丁醇(Ethambutol)系较新的药物由于其疗效较高毒性较小健康搜索,近年来已倾向于取代 对氨水杨酸而列为第一线药物 治疗方法 (1 ) 常用抗结核药物简单介绍如下: 异烟肼(isoniazid,INH)健康搜索:口服后12 h血清浓度达最高峰,半衰期为6 h,2 4 h血中仍可测到有效抑菌浓度由于结核杆菌生长繁殖周期较长又经证明药物疗效和血清高峰浓度有关,而与持续浓度关系健康搜索不大,故一般用药剂量以每天3 0 0 mg,1次顿服为宜此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故可长期服用甚至连续服用数年。

    异烟肼吸收后迅速渗入组织对纤维化及干酪化病变亦易渗入透过健康搜索其主要副作用为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据认为与维生素B6排出增加或干扰维生素B6 (吡哆醇)代谢有关 治疗方法因此服用异烟肼应同时服用维生素B6 51 0 mg以防副作用 链霉素(streptomycin):肌内注射后1 h血清浓度最大,3 h后下降5 0 %健康搜索约6 0 %9 0 %经肾自尿内排出,在pH7 .77 .8时作用最强,pH低于5 .56 .0时作用明显减弱如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增强其疗效经链霉素治疗的结核病灶易倾向于纤维化其主要副作用是对第对脑神经的影响,尤其健康搜索是前庭支有的用药后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健康搜索抢救比较困难,亦难以采用皮肤试验加以预测 治疗方法 对氨水杨酸(p-aminosalicylicacid):服药后12 h血浆浓度可达高峰,46 h后血中仅存微量每天剂量81 2 g分34次服用本药单独应用疗效较差,但能加强链霉素及异烟肼抗结核杆菌健康搜索的作用并能使抗药性延迟发生,三者联合应用有利于发挥治疗作用本药对肾功能影响小,其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由于单独应用疗效差并有胃肠道反应现有逐渐被利福平乙胺丁醇取代的趋势PAS不宜与利福平合用 利福平(Rifampicin,RFP):此药对细胞内外旺盛生长的结核杆菌均有作用,杀菌力强其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比链霉素、对氨水杨酸及乙胺丁醇强,和异烟肼的作用近似。

    治疗方法由胃肠道吸收单次口服6 0 0 mg后24 h出现峰值,1 2 h血清浓度仍较高,其主要排泄途径是胆道又可在肠内重吸收因此血清内半衰期长健康搜索3 0 %由肾脏排出与其他抗结核药无交叉抗药性副作用为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增高、黄疸等一般与异烟肼或乙胺丁醇合用,可相互增强作用且能延迟结核杆菌耐药性的发生此药必须空腹服用,不宜与其他饮料或食品同服健康搜索服药后1 h方可进食 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对各型结核杆菌均有抑菌作用从胃肠道吸收较快,口服后24 h血浆浓度出现峰值,在血中存留时间较长,2 4 h后由肾脏排出5 0 %但很少在组织内积聚健康搜索因此比较安全健康搜索该药吸收及组织渗透性较好健康搜索,即使干酪纤维灶也能透入 治疗方法耐药菌株产生较慢健康搜索约需数月健康搜索与异烟肼或利福平同用,可延长使用期其主要副作用为迟发的球后视神经炎但为可逆性并与剂量有关剂量一般为每天2 5 mg/kg,1次口服或分服膀胱结核2个月后减少至1 5 mg/kg,这一剂量很少出现毒性作用该药对其他抗结核药无交叉耐药性,目前趋向于取代对氨水杨酸,作为利福平健康搜索的配伍药 (2 ) 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国际防痨协会(IVAT)和中国结核病防治会议推荐,按照下述原则用药效果将更为满意。

    治疗方法 按照规律用药(每天或间歇1次服用或分次服用规定剂量,饭前或饭后)健康搜索 联合应用药物 持续足够的时间健康搜索 常规疗法的缺点是疗程较长,少数患者,不能坚持用药及规律用药,而导致病变复发,或尿检查结核杆菌及脓尿持续阳性,由于利福平及异烟肼为完全的杀菌药应用利福平及异烟肼的两期疗法即开始强化阶段随后继续巩固阶段,疗效很高,用药期少于1 2个月也是如此,展现出短期疗法的新局面美国胸科学会1 9 7 9年提出了9个月为1疗程的二联用药方案第1个月每天用 药:异烟肼3 0 0 mg,利福平6 0 0 mg,以后8个月每周2次每次用量,异烟肼9 0 0 mg,利福平6 0 0 mg,他们用以治疗肺结核5 0 0例9 6 %治愈 治疗方法此方案同样适于泌尿生殖系结核并认为疗效会更佳一般用药期限健康搜索在1 2个月以内根据临床结果决定停药或进行外科治疗 目前停药的标准如下: 全身情况明显改善血沉正常体温正常; 排尿症状完全消失; 反复多次尿液常规检查正常; 尿浓缩法查抗酸杆菌长期多次检查皆属阴性; X线泌尿系造影检查或膀胱镜检查病灶稳定或已愈合;尿培养、尿动物接种查结核杆菌示阴性; 治疗方法 全身检查无其他结核病灶用药至少1年方可达到此项标准用药两年比较安全可靠。

    在停药后应作长期观察定期检查尿液及泌尿系造影至少随访5年健康搜索 2、手术治疗有效的药物治疗使手术治疗的地位有所改变,以往许多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现在可通过非手术疗法但是Fischer的健康搜索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健康搜索即使经过平均9个月,的抗结核治疗,仍有5 2 %,的外科标本可见到新鲜的结核病变 因此,外科手术仍有着重要,的地位至于手术时机问题,比较公认的健康搜索是正规抗结核治疗46周后进行手术方式也多种多样从Gow1 9 8 1年统计的资料看,在所有术式中健康搜索 切除性手术逐渐减少重建手术相应增多手术方式根据病肾破坏情况可考虑:病灶清除术、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等 治疗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手术,术后仍应继续用药参照前述标准停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阳春雪浪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