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建设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建设实践 邱仁义[摘要]随着新兴技术在物流业的广泛应用,让物流更加智慧化尤其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对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转型升级提出更高要求鉴于福建省智慧物流人才需求短缺问题,进行智慧物流人才改革试点,创立物流专业品牌特色[关键词]产教融合;智慧物流;专业建设;特色;实践2021[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1〕13-0199-020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职业教育培养依托于产业是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高校应跳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其进行优化改革,与企业深入协作,积极参与同企业的合作工程,建立校企协作平台,以行业开展、岗位诉求为导向,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的职业人才,从而突出专业特色1智慧物流开展现状与趋势1.1政策推动智慧物流快速开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指出基于互联网的物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成为行业开展的新动力【1】新一代人工智能开展规划?,指出加快推荐智能物流,加快智能化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智能物流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建立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2】。
福州市“十三五〞物流业开展规划?强调大力开展智慧物流,以智慧物流为龙头,引领产业融合开展,创新驱动物流业、制造业、商贸业、信息业共创开放协同开展的新优势【3】由此可见,以政策为导向的,传统物流行业向以先进物流技术为根底的智慧物流转型升级已经势不可挡1.2智慧物流引领物流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2021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达3380亿元,同比增长17.36%预计2021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5850亿元,同比增长19.6%【4】以先进物流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智慧物流将再造物流产业新结构,引领物流产业转型升级1.3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慧物流领域的优势日益显现我国智能物流设备市场容量由2021年的684亿元已开展到2021年的862亿元,预计2021年将到达1360亿元,年增速在20%以上大数据、无人车、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已相对成熟,将广泛应用于仓储、运输、配送、末端配送等各物流环节2福建省物流管理〔智慧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问题2.1福建省物流管理〔智慧物流〕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结合福建省产业特点及福建省智慧物流人才需求的趋势,福建省现阶段物流人才输出情况,尤其智慧物流人才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2021年福建省制定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政策,包括物流网络建设、物流信息化、物联网技术、物流技术研发与应用等专业人才,对应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十分紧迫2.2福建省院校物流管理〔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福建省中高职院校对物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停留在对仓储、运输、配送等根底操作技能的培养上,对现代信息技术、智能设备、自动化设备应用相关操作技能培养较为欠缺;福建省本科院校对物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侧重于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物流管理根底知识及方法的培养,对智慧物流前沿技术、理念的内容涉及较少,从内容上与产业开展脱节整体来看,福建省院校物流管理〔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从企业物流管理〔智慧物流〕专业相关岗位需求分布情况来看,厦门与福州需求最大,分别占比50.99%与28.41%;泉州占比13.36%,其他各市人才需求较少这是由于福建省经济结构决定物流需求,物流需求决定物流人才需求,如图1所示3物流管理专业定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于2021年9月开始招生,2021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闽台高校“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与台湾高校合作办学。
2021年被评为福建省示范专业,2021年被被评为福建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福建省物流类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福建省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拥有福建省一流水平的校内物流综合实训中心,专业建设水平居于福建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前列2021年进行智慧物流人才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如下3.1专业定位针对以上智慧物流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可为智能制造企业、新零售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培养适应智慧物流开展趋势的“复合型、技术应用型〞物流人才,既了解物流业务,又能够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相关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不仅能完成智慧仓储、智慧运输以及智慧物流全程可视化管理等工作任务,又能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智慧仓储、智慧运输及物流客户管理等方面的决策工作3.2就业面向从事智慧物流大數据初级分析、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操作、仓储作业操作、组织仓储业务方案的实施、库存管理、编制配送作业方案、执行配送作业、选择运输方式、运输调度等相应工作能够熟练掌握运用智慧物流方面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处理,熟练掌握智慧物流中实际操作工具4建设特色专业的探索实践4.1校企融合,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福州市商贸效劳行业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整合行业资源,建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联盟【5】,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效劳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方针,以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以及新型产业集群开展对物流人才的客观需求,调整专业定位,进行智慧物流方向改革试点建设。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输送适应区域经济开展需要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与合作企业合作共同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依不同岗位梯级培训,完善工学结合模式,真正为物流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4.2校企对接,改革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专业调研精准化调研,明晰专业定位,摸清“海西〞区域物流行业企业的职业典型工作,以物流效劳“能力进阶〞为主线,构建智慧物流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建设,推行“一课双师〞和校企互兼互聘,校企共建核心课程,建设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根据企业用人岗位需求和实际需要,将工作流程与技术标准转化为实战工程教学案例、实战工程开发;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4.3强化实践,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参照企业生产环境,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内智慧物流实训中心,满足校内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物流技能竞赛、企业设备、技术、师资培训的需要;继续与省内龙头物流企业盛辉物流、高速物流等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于一体的高水平示范性校外教学基地;加强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制度化管理,加强校外跟岗〔顶岗〕实习管理,完善学生实习平安管理与保障体系。
4.4内培外引,培育双师专业教学团队实行“四大工程〞,“双师工程〞——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不断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国际化工程——选派骨干教师赴国际一流水平高校访学,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逐步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视野;骨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下企业、优秀教师指导、提携式教研和科研、担任工程负责人、外出学习和考察培训、学历晋升、职称晋升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名师工程——引进高层次兼职专业带头人,不断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4.5发挥优势,全面提升效劳产业开展的能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责任感、团队协作意识、职业技能等,培养行业急需人才;利用实训基地的智慧物流设施设备,面向社会和行业开展智慧物流人才培训;提升效劳社会开展的能力,充分发挥省级物流类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优势,面向其他院校开展师资培训,实现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优质、创新,并与兄弟院校及合作企业共享主要参考文献【1】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Z].2021-07-29.【2】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开展规划[Z].2021-07-20.【3】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州市“十三五〞物流业开展规划[Z].2021-01-26.【4】集团.2021-2022年中国智能物流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开展趋势报告[R].2021:75-76.【5】桂德懷.效劳智能制造的智慧物流人才供求状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9〕:8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