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折叠动点问题

矩形折叠动点问题矩形的折叠问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① (10哈尔滨)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痕为EF,若∠ABE=20°,那么∠EFC’的度数为 °. ②(10 江西)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点E 是AB的中点,点G是BC上的一点,∠BEG>60°,现沿直线EG将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纸片上的点H处,连接AH,则与∠BEG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A.4 B.3 C.2 D.1 ③(10 青岛)把一张矩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B和点D重合,折痕为EF.若AB = 3 cm,BC = 5 cm,则重叠部分△DEF的面积是 cm2. ④(11 绵阳)如图,将长8cm,宽4cm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C重合,则折痕EF的长为_____cm.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1 - 第①题图 第②题图 第③题图 第④题图 ⑤(10 荷泽)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AD=3,折叠纸片使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折痕为DG,记与点A重合点为A',则△A'BG的面积与该矩形的面积比为 1111A. B. C. D. 12986⑥(10 连云港)矩形纸片ABCD中,AB=3,AD=4,将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边CD上的B’处,折痕为AE.在折痕AE上存在一点P到边CD的距离与到点B的距离相等,则此相等距离为________. ⑦(10 吉林)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E、F分别在AB、CD上,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A、D分别落在矩形ABCD外部的点A’,D’处,则整个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 ..A.18cm B.36cm C.40cm D.72cm 第⑤题图 第⑥题图 第⑦题图 矩形折叠类综合题 1.如图,矩形A1B1C1D1沿EF折叠,使B1点落在A1D1边上的B处;沿BG折叠,使D1点落在D处且BD过F点. (1)求证:四边形BEFG是平行四边形; (2)连结B1B,判断△B1BG的形状,并写出判断过程.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2 - 2.如图,矩形OABC OA、OC的长满足:|OA-2|+(OC-23)2=0. (1)求B、C两点的坐标. ⑵把△ABC沿AC对折,点B落在点B1处,AB1线段与x轴交于点D,求直线BB1的解析式 ⑶在直线BB1上是否存在点P使△ADP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 A B O D C x B1 EC3.如图,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折痕AE=53cm,=FC3,求矩形ABCD的周长. 44.如图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张矩形纸片OABC,O为坐标原点,A点坐标为,C点坐标为,D是BC过上的动点,现将△COD沿OD翻折,得到△FOD;再在AB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将△BDE沿DE翻折,得到△GDE,并使直线DG、DF重合,⑴如图二,若翻折后点F落在OA上,求直线DE的函数关系式; ⑵设D,E,求b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 y yD D B C B C F O G E A x O G F E A x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3 - 5.将一矩形纸片OABC放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C在x轴上,OA=6,OC=10. 如图①,在OA上取一点E,将DEOC沿EC折叠,使O点落在AB边上的D点,求E点的坐标; 如图②,在OA、OC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F,将DE¢OF沿E¢F折叠,使O点落在AB边上的D¢点,过D¢作D¢G//y轴,交E¢F于T点,交OC于G点,求证:TG=AE¢. 在⑵的条件下,设T(x,y),①探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如图③,如果将矩形OABC变为平行四边形OA¢B¢C¢,使OC¢=10,OC¢边上的高等于6,其他条件均不变,探求:这时T¢(x,y)的坐标y与x之间是否仍然满足⑶中所得的函数关系式?若满足,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写出你认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 y y y A D B A D¢ A¢ D¢¢B B¢ E E¢ E¢¢ T¢ O C x O G F C x O G¢ F¢ C¢ x 图① 图② 图③ 矩形动点类问题—— 研究课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4 -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1. 如图,矩形ABCD中,AB=1,AD=2,M是CD的中点,点P在矩形的边上沿A→B→C→M运动,则△APM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下图中的 yy DC11OO 1233.5x1233.5xBA Pyy AB第1题图 1O12C33.5x1O12D33.5x2.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过点C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CB和CA,垂足为B和A,若点P从O沿OB向点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运动,点Q从B沿BC向点C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运动. 如果P、Q分别从O、B同时出发, 试求:经过多少时间,△PBQ的面积等于2个平方单位; 线段PQ与AB能否垂直?若能垂直,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yACMOPQBx3题图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5 - 4.(10广东东莞)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边长AB=6,BC=4,点F在DC上,DF=2.动点M、N分别从点D、B同时出发,沿射线DA、线段BA向点A的方向运动,当动点N运动到点A时,M、N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连接FM、MN、FN,当F、N、M不在同一直线时,可得△FMN,过△FMN三边的中点作△PQW.设动点M、N的速度都是1个单位/秒,M、N运动的时间为x秒.试解答下列问题: ⑴说明△FMN ∽ △QWP; ⑵设0≤x≤4.试问x为何值时,△PQW为直角三角形?当x在何范围时,△PQW不为直角三角形? ⑶问当x为何值时,线段MN最短?求此时MN的值. DPMQAN图BAMQN图BWPWFCDFC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6 - 5.(11 聊城)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8cm,点E、F、G分别从点A、B、C三点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点E、G的速度均为2cm/s,点F的速度为4cm/s,当点F追上点G时,三个点随之停止移动.设移动开始后第t秒时,△EFG的面积为S. 当t=1秒时,S的值是多少? 写出S和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若点F在矩形的边BC上移动,当t为何值时,以点E、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F、C、G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 6.(11福州)已知,矩形ABCD中,AB=4cm,BC=8cm,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垂足为O. (1)如图10-1,连接AF、CE.求证四边形AFCE为菱形,并求AF的长; (2)如图10-2,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沿DAFB和DCDE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自A→F→B→A停止,点Q自C→D→E→C停止.在运动过程中, ①已知点P的速度为每秒5cm,点Q的速度为每秒4cm,运动时间为t秒,当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 ②若点P、Q的运动路程分别为a、b(单位:cm,ab¹0),已知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a与b满足的数量关系式. AEDAPEDAEPDOBFQFQFCBC图10-2 BC备用图 图10-1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7 - 7.( 11 衡阳)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AB=m(m>4),点P是AB边上的任意一点,连结PD,过点P作PQ⊥PD,交直线BC于点Q. (1)当m=10时,是否存在点P使得点Q与点C重合?若存在,求出此时AP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连结AC,若PQ∥AC,求线段BQ的长 (3)若△PQD为等腰三角形,求以P、Q、C、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m的取值范围.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8 - 几何综合测验 代数几何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的综合题大多以代数几何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其解题关键点是借助几何直观解题,运用方程、函数的思想解题,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由形导数,以数促形,综合运用代数几何知识解题. 1、将两块大小一样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得它们的斜边AB重合,直角边不重合,已知AB=8,BC=AD=4,AC与BD相交于点E,连结CD. (1)填空:如图a,AC= ,BD= ;四边形ABCD是 梯形. (2)请写出图a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3)如图b,若以AB所在直线为轴,过点A垂直于AB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10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保持ΔABD不动,将ΔABC向轴的正方向平移到ΔFGH的位置,FH与BD相交于点P,设AF=t,ΔFBP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值范围.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9 - 2、 正方形ABCD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当M点在BC上运动时,保持AM和MN垂直, 证明:Rt△ABM ∽Rt△MCN; 设BM=x,梯形ABCN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N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ABM ∽Rt△AMN, 求此时x的值. 3、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边长AB=6,BC=4,点F在DC上,DF=2。
动点M、N分别从点D、B同时出发,沿射线DA、线段BA向点A的方向运动,当动点N运动到点A时,M、N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连接FM、FN,当F、N、M不在同一直线时,可得△FMN,过△FMN三边的中点作△PQW设动点M、N的速度都是1个单位/秒,M、N运动的时间为x秒试解答下列问题: 说明△FMN∽△QWP; 设0≤x≤4试问x为何值时,△PQW为直角三角形?当x在何范围时,△PQW不为直角三角形? 问当x为何值时,线段MN最短?求此时MN的值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10 - 4、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且AB=AC,点D在弧BC上运动,过点D作DE∥BC,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AD、BD. 求证:∠ADB=∠E; 当点D运动到什么位置时,DE是⊙O的切线?请说明理由. 当AB=5,BC=6时,求⊙O的半径.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B、 C三点,且-=5. =-++经过A、3、 求、的值; 4、 在抛物线上求一点D,使得四边形BDCE是以BC为对角线的菱形;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BPOH是以OB为对角线的菱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并判断这个菱形是否为正方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11 - 6、如图所示,E是正方形ABCD的边AB上的动点, EF⊥DE交BC于点F. 求证: ADE∽BEF; .当取什么值时, 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4, AE=,BF=大值. 7、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已知AB∥CD, AD⊥DB,AD=DC=CB,AB=4.以AB所在直线为轴,过D且垂直于AB的直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求∠DAB的度数及A、D、C三点的坐标; 求过A、D、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L. 若P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的点,那么使PDB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有几个?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12 - 8、 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 求A、B、C三点的坐标. 过点A作AP∥CB交抛物线于点P,求四边形ACBP的面积. 在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过M作MG轴 与轴交于A、B两点,与轴交于点C. 于点G,使以A、M、G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CA相似.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否则,请说明理由. §1.3.1矩形的折叠问题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