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内容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内容 弗兰克-赫兹实验为能级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玻尔的原子理论是一个有力支持,那么,下面是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内容,供大家阅读参考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内容1 仪器 弗兰克-赫兹管(简称F-H管)、加热炉、温控装置、F-H管电源组、扫描电源和微电流放大器、微机X-Y记录仪 F-H管是特别的充汞四极管,它由阴极、第一栅极、第二栅极及板极组成为了使F-H管内保持一定的汞蒸气饱和蒸气压,实验时要把F-H管置于控温加热炉内加热炉的温度由控温装置设定和控制炉温高时,F-H管内汞的饱和蒸气压高,平均自由程较小,电子碰撞汞原子的概率高,一个电子在两次与汞原子碰撞的间隔内不会因栅极加速电压作用而积累较高的能量温度低时,管内汞蒸气压较低,平均自由程较大,因而电子在两次碰撞间隔内有可能积累较高的能量,受高能量的电子轰击,就可能引起汞原子电离,使管内出现辉光放电现象辉光放电会降低管子的使用寿命,实验中要注意防止 F-H管电源组用来提供F-H管各极所需的工作电压其中包括灯丝电压UF,直流1V~5V连续可调;第一栅极电压UG1,直流0~5V连续可调;第二栅极电压UG2,直流0~15V连续可调。
扫描电源和微电流放大器,提供0~90V的手动可调直流电压或自动慢扫描输出锯齿波电压,作为F-H管的加速电压,供手动测量或函数记录仪测量微电流放大器用来检测F-H管的板流,其测量范围为108A、107A、106A三挡 微机X-Y记录仪是基于微机的集数据采集分析和结果显示为一体的仪器供自动慢扫描测量时,数据采集、图像显示及结果分析用 原理 玻尔的原子理论指出:①原子只能处于一些不连续的能量状态E1、E2……,处在这些状态的原子是稳定的,称为定态原子的能量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发生改变,只能是使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②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时,它将发射或吸收辐射的频率是一定的如果用Em和En分别代表原子的两个定态的能量,则发射或吸收辐射的频率由以下关系决定: hv=|Em-En|(1) 式中:h为普朗克常量 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也可以通过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相碰撞进行能量交换来实现本实验即让电子在真空中与汞蒸气原子相碰撞设汞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E2,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能量就是E2-E1初速度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的加速电场作用下具有能量eU,若eU小于E2-E1这份能量,则电子与汞原子只能发生弹性碰撞,二者之间几乎没有能量转移。
当电子的能量eU≥E2-E1时,电子与汞原子就会发生非弹性碰撞,汞原子将从电子的能量中吸收相当于E2-E1的那一份,使自己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而多余的部分仍留给电子设使电子具有E2-E1能量所需加速电场的电位差为U0,则 eu0=E2-E1(2) 式中:U0为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或中肯电位),是本实验要测的物理量 实验方法是,在充汞的F-H管中,电子由热阴极发出,阴极K和第二栅极G2之间的加速电压UG2K使电子加速第一栅极对电子加速起缓冲作用,避免加速电压过高时将阴极损伤在板极P和G2间加反向拒斥电压UpG2当电子通过KG2空间,如果具有较大的能量(≥eUpG2)就能冲过反向拒斥电场而达到板极形成板流,被微电流计pA检测出来如果电子在KG2空间因与汞原子碰撞,部分能量给了汞原子,使其激发,本身所剩能量太小,以致通过栅极后不足以克服拒斥电场而折回,通过电流计pA的电流就将显著减小实验时,使栅极电压UG2K由零逐渐增加,观测pA表的板流指示,就会得出如图2所示Ip~UG2K关系曲线它反映了汞原子在KG2空间与电子进行能量交换的情况当UG2K逐渐增加时,电子在加速过程中能量也逐渐增大,但电压在初升阶段,大部分电子达不到激发汞原子的动能,与汞原子只是发生弹性碰撞,基本上不损失能量,于是穿过栅极到达板极,形成的板流Ip随UG2K的增加而增大,如曲线的oa段。
当UG2K接近和达到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U0时,电子在栅极附近与汞原子相碰撞,使汞原子获得能量后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碰撞使电子损失了大部分动能,即使穿过栅极,也会因不能克服反向拒斥电场而折回栅极所以Ip显著减小,如曲线的ab段当UG2K超过汞原子第一激发电位,电子在到达栅极以前就可能与汞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然后继续获得加速,到达栅极时积累起穿过拒斥电场的能量而到达板极,使电流回升(曲线的bc段)直到栅压UG2K接近二倍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2U0)时,电子在KG2间又会因两次与汞原子碰撞使自身能量降低到不能克服拒斥电场,使板流第二次下降(曲线的cd段)同理,凡 (3) 处,Ip都会下跌,形成规则起伏变化的Ip~UG2K曲线而相邻两次板流Ip下降所对应的栅极电压之差,就是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U0 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汞原子经历极短时间就会返回基态,这时应有相当于eU0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由式(2)得 eU0=hν=h·c/λ(4) 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λ为辐射光波的波长 利用光谱仪从F-H管可以分析出这条波长λ=253.7(nm)的紫外线 附:几种常见元素的第一激发电势(U0) 元素 钠(Na) 钾(K) 锂(Li) 镁(Mg) 汞(Hg) 氦(He) 氖(Ne) U0/V 2.12 1.63 1.84 3.2 4.9 21.2 18.6 实验要求 1)测绘F-H管Ip~UG2K曲线,确定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1)加热炉加热控温。
将温度计棒插入炉顶小孔,温度计棒上有一固定夹用来调节此棒插入炉中的深度,固定夹的位置已调整好,温度计棒插入小孔即可温度计棒尾端电缆线连接到”传感器”专用插头上,将此传感器插头插入控温仪后面板专用插座上接通控温电源,调节控温旋钮,设定加热温度(本实验约180℃),让加热炉升温30min,待温控继电器跳变时(指示灯同时跳变)已达到预定的炉温 (2)测量F-H管的Ip~UG2K曲线实验仪的整体连接可参考图3,将电源部分的UF调节电位器、扫描电源部分的”手动调节”电位器旋钮旋至最小(逆时针方向)扫描选择置于”手动”挡微电流放大器量程可置于10-7A或10-8A挡(对充汞管)待炉温到达预定温度后,接通两台仪器电源根据提供的F-H管参考工作电压数据,分别调节好UF、UG1、UG2,预热3~5min (a)手动工作方式测量缓慢调节”手动调节”电位器,增大加速电压,并注意观察微电流放大器出现的峰谷电流信号加速电压达到50V~60V时约有10个峰出现在测量过程中,当加速电压加到较大时,若发现电流表突然大幅度量程过载,应立即将加速电压减少到零,然后检查灯丝电压是否偏大,或适当减小灯丝电压(每次减小0.1V~0.2V为宜)再进行一次全过程测量。
逐点测量Ip~UG2K的变化关系,然后,取适当比例在毫米方格纸上作出Ip~UG2K曲线从曲线上确定出Ip的各个峰值和谷值所对应的两组UG2K值,把两组数据分别用逐差法求出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U0的两个值再取平均,并与标准值4.9V比较,求出百分差若在全过程测量中,电流表指示偏小,可适当加大灯丝电压(每次增大0.1V~0.2V为宜) (b)自动扫描方式测量将”手动调节”电位器旋到零,函数记录仪先不通电,调节”自动上限”电位器,设定锯齿波加速电压的上限值可先将电位器逆时针方向旋到最小,此时输出锯齿波加速电压的上限值约为50V,然后将”扫描选择”开关拨到”自动”位置当输出锯齿波加速电压时,从电流表观察到峰谷信号锯齿波扫描电压达到上限值后,会重新回复零,开始一次新的扫描在数字电压表、电流表上观察到正常的自动扫描及信号后,可采用函数记录仪记录记录仪的X输入量程可置于5V/cm档,Y输入量程可按电流信号大小来选择,一般可先置于0.1V/cm档开启记录仪,即可绘出完整的Ip变化曲线 注意事项 (1)实验装置使用220V交流单相电源,电源进线中的地线要接触良好,以防干扰和确保安全 (2)函数记录仪的X输入负端不能与Y输入的负端连接,也不能与记录仪的地线(⊥)连接,否则要损坏仪器。
(3)实验过程中若产生电离击穿(即电流表严重过载现象)时,要立即将加速电压减少到零以免损坏管子 (4)加热炉外壳温度较高,移动时注意用把手,导线也不要靠在炉壁上,以免灼伤和塑料线软化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内容2 实验题目: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器材:F-H实验管、恒温加热电炉、F-H实验装置、示波器 实验内容: 1.熟悉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条件 该实验装置由F-H管、恒温加热电炉及F-H实验装置构成,其装置结构如下图所示: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EUPMS_1.000桌面3.jpg F-V管中有足够的液态汞,保证在使用温度范围内管内汞蒸气总处于饱和状态一般温度在100 ºC至250 ºC并且由于Hg对温度的灵敏度高,所以温度要调好,不能让它变化太大灯丝电压控制着阴极K发射电子的密度和能量分布,其变化直接影响曲线的形状和每个峰的位置,是一个关键的条件 2.测量Hg的第一激发电位 1)起动恒温控制器,加热地F-H管,使炉温稳定在157 ºC,并选择合适的灯丝电压,VG1K=2.5V,VG2p=1.5V,Vf=1.3V 2)改变VG2k的值,并记录下对应的Ip值上(每隔0.2V记录一个数据)。
3)作数据处理,作出对应的Ip-VG2k图,并求出Hg的第一激发电位(用逐差法) 3.测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1)调节好相关的数据:Vp=8.36V,VG1=1.62V,VG2k=0~100V,Vf=2.64V; 2)将相关档位调到自由档位,在示波器上观看得到的Ip-VG2k图,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有六个以上的波峰)再将相关档位调到手动档位 3)手动改变VG2k的值,并记录下对应的Ip值上(每隔0.05V记录一个数据) 4)作数据处理,作出对应的Ip-VG2k图,并求出Hg的第一激发电位(用逐差法) 4.得出结论 原始数据: 1. Vf=1.3V VG1K=2.5V VG2p=1.5V T=157ºC 求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的数据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2. Vp=8.36V VG1=1.62V VG2k=0~100V Vf=2.64V 求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的数据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数据处理: 1. 求Hg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将在实验中记录下的数据,以点的形式描在x-y坐标上,并用平滑曲线连接后得到的图形为: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得到的七个峰值(Ip),对应的UG2K依次为:U1=7.0V , U2=11.6V , U3=16.0V , U4=21.0V , U5=25.8 V, U6=30.6V , U7=35.6V . 设Ux为Hg的第一激发电位,则有下列式子(逐差法): 4*Ux1=U5-U1=25.8V-7.0V=18.8V, Ux1=4.7V; 4*Ux2=U6-U2=30.6V-11.6V=19.0V, Ux2=4.8V; 4*Ux3=U7-U3=35.6V-16.0V=19.6V, Ux3=4.9V 则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4.8V. 不确定度分析: uA=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u0.68=1.32*uA=1.32*0.06V=0.08V. 则Ux=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u0.68=4.8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0.08V. 2. 求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将在实验中记录下的数据,以点的形式描在x-y坐标上,并用平滑曲线连接后得到的图形为: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得到的六个峰值(Ip),对应的UG2K依次为:U1=3.00V , U2=4.15V , U3=5.35V , U4=6.60V , U5=7.90V, U6=9.20V . 设Ux为Hg的第一激发电位,则有下列式子(逐差法): 3*Ux1=U4-U1=6.60V-3.00V=3.60V, Ux1=1.20V; 3*Ux2=U5-U2=7.90V-4.15V=3.75V, Ux2=1.25V; 3*Ux3=U6-U3=9.20V-5.35V=3.85V, Ux3=1.28V 则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1.24V. 不确定度分析: uA=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 u0.68=1.32*uA=1.32*0.023V=0.030V. 则Ux=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u0.68=1.24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0.030V. 结论:由此可得,Hg的第一激发电位UxHg=4.8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0.08V,而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为UxAr=1.24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弗兰克赫兹实验 - zhou198865 - zhou198865的博客0.030V。
思考题: 说明温度对充汞F-H管Ip-VG2k曲线影响的物理机制 答:,在一定温度下(一般在发100 ºC至250 ºC),才可得到合适压强的汞蒸气,这时汞原子的密度也是合适的汞蒸气对温度非常敏感,如果温度不在合适范围之内,会影响到汞原子在F-H管内的密度如果温度较低,会导致F-H管中汞原子的密度较小,就进一步为汞原子专门提供与电子碰撞,这就使得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变大,电子有机会使积蓄的能量超过4.9V,从而使高激发态的激发概率迅速增加,会Ip有了对应的峰,并在Ip-VG2kr 曲线上有对应的峰,出现高激发态时的电位,这就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如果温度较高,汞管内的密度较大,使电子每次能量到达4.9eV时,有足够大的概率与汞原子发生能量交换,使得电子的速度重新回到零,并需要重新加速,直到再次到达4.9eV,又与汞原子发生能量交换…….始终都在在基态和第一激发态之间,并且在Ip-VG2K曲线中会表现出有多个峰值,并且都是处在第一激发态上则会使所以说,在实验中对汞的温度也有一定的讲究:过高时,则在Ip-VG2k曲线上会出现多个峰;过低则会使得出现高激发态上的峰值,在图中表现为,两个峰值的距离会加大。
实验心得: 1. 实验过程中,开始时使用的仪器,在调好了相关数据后,进行读数时,发现数据变化很小、,这就增大了读取数据的误差后来换了一台仪器,读取时,电流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的幅度变大,这就大大减小了读取数据的误差,也使得实验中测量Hg的第一激发电位较为准确所以我觉得在实验开始时调整好实验仪器,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2. 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定下心来实验中读取数据有的时候是一件很枯燥单调的事,当需要读取的数据很多时,容易变得浮躁,使得会出现读取错误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冷静自我,一心一意地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把需要实验的步骤做好这很重要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