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 限时规范训练 3-1-2内环境与稳态 血糖调节(含解析)中图版

文档格式:DOC| 8 页|大小 696.50KB|积分 10|2022-09-24 发布|文档ID:15575128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第2讲 内环境与稳态 血糖调节(时间:45分钟)A级 基础演练1.(2013·南京四校联考)下列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是(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解析 A、B选项描述的是稳态的调节机制,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用下,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选项属于稳态的意义因此A、B、D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 C2.(2013·潍坊、东营、淄博、滨州四市联考)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解析 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都可以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因此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A正确;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故B正确;血浆中含有多种物质如水分、血浆蛋白、无机盐等,其中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是决定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但是在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下,血浆pH维持在7.35~7.45,不会出现显著下降,故D错误。

    答案 D3.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解析 根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②与④可以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向②渗透,则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答案 B4.(2013·陕西五校三模,5)如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B.进食后的2 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C.2~3 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D.3.5 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元开始分解所致解析 血糖可转变成肝糖元和肌糖元,且肝糖元能转化成血液中的葡萄糖,但肌糖元不能再转化成血液中的葡萄糖,D错误答案 D5.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解析 根据人体的组织结构特点可知,毛细血管壁细胞内邻血浆,外邻组织液,故其内环境是②;同理可知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④。

    答案 C6.(2012·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②③⑦ B.①②③⑦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解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递质小泡在突触小体中,属于细胞内部环境;喝牛奶和口服药物(在消化道中)、精子进入输卵管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答案 A7.(2012·济南调研)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血糖、CO2、O2及尿素等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细胞属于组织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答案 D8.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解析 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弱酸盐组成的;血浆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浆后,就与血浆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钠,而过多的碳酸氢钠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答案 C9.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⑦的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④与①⑥的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①④⑥合称为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用图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④与⑥相比,⑥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图中标号[ ]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5)若该图为肝脏组织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则合成脂蛋白的场所为[ ]________________ _6)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____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①是淋巴,②是组织细胞,③是毛细血管壁,④是血浆,⑤是红细胞,⑥是组织液,⑦是细胞内液。

    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含有的蛋白质很少如若题图为肝脏组织,合成脂蛋白的场所为肝细胞;若一个人长期营养不良,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导致水分子过多的滞留于组织液中,将会引起组织水肿等等答案 (1) 蛋白质 细胞外液 无机盐、蛋白质 组织液和血浆 (2)⑤→④→③→⑥→② 6 ② 组织细胞 (3)大分子蛋白质 (4)不会 ④ 缓冲 (5)② 肝细胞 (6)⑥ 组织液 水肿10.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_______分泌增多,促进了________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_______细胞受损,导致体内________分泌减少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________直接提供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浓度调节的相关知识。

    1)低血糖状态下,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本题中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因而是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2)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即血糖浓度不能下降,而降低血糖浓度唯一的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分泌的场所是胰岛B细胞,则该机体胰岛B细胞可能受损,体内胰岛素含量偏低3)调控血糖浓度的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上进行加工、折叠、组装以及加糖基团等,在高尔基体上再进行加工,整个过程需要能量,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答案:(1)胰高血糖素 肝糖元(2)B 胰岛素(3)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ATPB级 智能提升11.(2011·上海单科,25)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中枢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解析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即免疫分子;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和脊髓答案 C12.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解析 ①与②可以相互渗透,②与③可以相互渗透,可推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正常情况下,血浆中不存在蛋白质水解酶答案 A13.(2013·合肥二模,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血红蛋白、神经递质等C.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D.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解析 饮水不足,通过调节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属于机体正常的调节过程,而不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A错误;血浆中含有CO2尿素等,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成分;B错误;内环境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才是稳态,C错误。

    答案 D14.(2013·原创题)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完全相同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解析 为了排除实验中无关变量的影响,实验前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并且保证所选家兔的生理状况相同为了不影响家兔的渗透压,激素需要用生理盐水配制由实验结果可知,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两者的生理作用刚好相反答案 D15.(2013·合肥质检)糖尿病是由于血糖调节障碍造成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Ⅱ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下图为血糖调节示意图,图中的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相应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a、b分别由胰腺中的________、________合成和分泌2)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图中的a、b作用的结果又会分别影响a、b的分泌,属于________调节。

    a和b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为________关系3)Ⅰ型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是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①过程以及其他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4)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2)反馈 拮抗 (3)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4)胰岛素不能与组织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特别提醒: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