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其它相关建筑施工文档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

文档格式:DOCX| 4 页|大小 12.96KB|积分 20|2022-09-22 发布|文档ID:15512509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唐诗宋词选读》之唐朝文学常识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少与李峤、 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王勃 (649或650〜676),字子安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 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杨炯(650〜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官至盈川(属今四川)令 有《盈川集》杨炯诗风: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 健債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 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诗篇不多, 所写《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均表现出了雄健风格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 玉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有《陈伯玉集》传世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 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其诗描写细腻, 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其《春江 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张九龄(678-740), 又名博物,字子寿,广东人,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 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

    有《曲江集》他的五言 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 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李颀(690-751),居河南曾任新乡县尉,晚年在帮乡隐居有《李颀集》 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诗内容丰富,以边 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其诗格调高昂,风格豪放,慷慨悲凉,擅写各种体裁, 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孟浩然 (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王维合称为"王孟"以 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张九龄镇守荆州时,招 为幕世称“孟襄阳”王维(701—761),字摩诘(ji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 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 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 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 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高适(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官至散 骑常侍,世称“高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与岑参并称“高岑”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其诗歌尚质主理, 雄浑悲壮。

    岑参(c^nshdn)(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荆州市)人官至嘉州 刺史,世称岑嘉州与高适并称“高岑”,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 李白亦自诩)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 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 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 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谥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 称杜少陵,杜工部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 称其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 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应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 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 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 《垂老别》。

    韦应物(737〜792),因曾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左司、韦 江州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后人每 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 疾苦的政治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 如画,为后世称许有《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韩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 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 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 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有《昌黎先生集》在思想上是中国“道 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世称“柳河东”因 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 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 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代中晚期著 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交流文章)甚多,并称 “刘白”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官至刑部尚书与其好友元稹(zhen)齐名,并称“元白”晚 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并称“刘白”他的诗歌理念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属今河南)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 称唐代“三李”有《李长吉歌诗》是中唐重要的作家因为政局混乱及自身 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既有昂扬奋发之气,也有感伤低 沉之情;既有热烈奔放的抒怀,也有凄冷虚幻的意境;既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也有及时行乐的颓唐他在同时代的韩、孟、元、白诸家之外别树一帜,启迪 了晚唐的诗歌创作。

    但由于过分标新立异,也有的作品晦涩险怪李贺诗受楚 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利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 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因而被称为“诗鬼”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 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 旖旎绚烂;造语奇隽,凝练峭拔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 称“小李杜”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和杜牧合 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 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 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 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 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有《李义山诗集》赵嘏(gu),与杜牧善,杜牧赞赏他的“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因此人称“赵倚楼”官渭南尉,有《渭南诗集》温庭筠(yun)约(812—866),晚唐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 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 人亦称为“温八叉”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 名,并称“温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taidaqu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