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滴定分析1
第二章 滴定分析第一节 滴定分析的条件和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2.掌握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3.了解滴定分析的种类及原理教学重点:1.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2.掌握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教学方法:自学辅导 讲授教学过程:自学第一节十分钟,完成下列问题1. 什么是滴定分析法?2.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有什么区别?3.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有什么要求?4. 滴定分析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板书]一、基本概念 滴定分析法:将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根据标准溶液浓度和用量计算出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叫滴定分析法 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滴 定:将标准溶液从滴定管逐渐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里的过程 化学计量点:所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正好按化学式完全反应(即物质的量相等)滴定终点:为确定等量点,通常在待测溶液中加入一种指示剂,当滴定至等量点附近时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停止滴定的点叫滴定终点滴定误差:终点和等量点不一定正好符合,由此而造成的误差叫滴定误差或终点误差,其大小取决于滴定反应和指示剂性质、用量。
[板书]二、滴定分析的分类 按滴定反应类型的不同分:1.酸碱滴定法 2.氧化还原滴定法 3.沉淀滴定法 5. 配位滴定法[板书]三、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没有副反应)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反应必须迅速完成3.滴定反应要求在瞬间完成4.有比较简单可靠的确定终点的方法如有适当的指示剂[板书]四、滴定分析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被测组分含量在1%以上的分析,有时也用于测定微量组分,误差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 五、滴定分析的方式 1.直接滴定法:用标准溶液直接进行滴定,利用指示剂测试指示化学计量点到达的滴定方式 举例:2.返滴定法:在被测定物质中先准确加入一定过量的标准溶液,反应完成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返滴剩余的第一种标准溶液,从而测定被测组分的含量举例:3.置换滴定法:将被测物和加入适当过量的试剂反应,生成一定量的新物质,再用一标准溶液来滴定生成的物质,由滴定消耗量,反应生成的物质与被测组分的定量关系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举例:4.间接滴定法:某些被测组分不能直接和滴定剂反应,但可通过其他的化学反应,间接测定其含量。
举例:小结: 1.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2.掌握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3.滴定分析的种类 4.滴定分析的适用范围 作业:P31T1(1)(2)(3)[板书设计]第一节 滴定分析的条件和方法一、基本概念 1.滴定分析法: 2.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3.滴 定: 4.化学计量点:5.滴定终点: 6.滴定误差 二、滴定分析的分类 按滴定反应类型的不同分:1.酸碱滴 2.氧化还原滴定法3.沉淀滴定法 4. 配位滴定法三、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没有副反应)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反应必须迅速完成3.滴定反应要求在瞬间完成4.有比较简单可靠的确定终点的方法如有适当的指示剂四、滴定分析的适用范围 1. 适用于被测组分为1%以上的常量组分分析,有时采用微量滴定管也可用于测定微量组分 2.测定的相对误差通常为0.1%-0.2%五、滴定分析的方式 1.直接滴定法 2.返滴定法 3.置换滴定法 4.间接滴定法作业:P31T1(1)(2)(3) 教学反馈:作业评讲:第二节 标准溶液教学目标:1.掌握标准溶液的表示方法 2.掌握基准物的条件,并会判断。
3.掌握标准溶液的两种配制方法工作任务:让学生能在工作中配制标准溶液教学重点、难点:2.掌握基准物的条件,并会判断 3.掌握标准溶液的两种配制方法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滴定分析法?分为哪几类?滴定分析法的要求是什么? 2.标准溶液的定义是什么?[引入]如何配制标准溶液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板书]一、标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示 1、 物质的量浓度[提问]公式如何表示?[板书]二、标准溶液的配制1、直接配制法: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物质溶于适量水后转移到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根据物质质量和容量瓶体积计算出准确浓度[讲解]配制过程 计算、 称量、溶解、转移 → 容量瓶 → 计算浓度 由于标准溶液的浓度要求必须准确,因而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有一定要求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叫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的必备条件: (1)纯度高(99.95%以上) (2)组成恒定且与化学式相符NaB4O4·10H2O (3)稳定性高,在配制和储存中不发生变化4)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使称量相对偏差较小。
[提问]为什么?(5)使用时溶解[举例]基准物:无水碳酸钠 邻苯甲酸氢钾 重铬酸钾 氯化钠 氯化钾等[提问]为什么氢氧化钠不是基准物?2、间接配制法(也叫标定法) 不符合基准物质要求的化学试剂先配成接近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再用基准物质或标准溶液来测定其准确浓度这个过程叫标定 标定一般要求至少做2~3次平行测定,标定的平均相对偏差不大于0.2%举例:1.盐酸溶液的配制[小结]1.基准的条件2.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业]P31T1(4)T3(1) 板书设计第三节 标准溶液一、标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示 1.物质的量浓度二、标准溶液的配制1、直接配制法: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物质溶于适量水后转移到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根据物质质量和容量瓶体积计算出准确浓度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叫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的必备条件: (1)纯度高(99.95%以上) (2)组成恒定且与化学式相符NaB4O4·10H2O (3)稳定性高,在配制和储存中不发生变化4)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使称量相对偏差较小5)使用时溶解2、间接配制法(也叫标定法)教学反馈:第三节 滴定分析的计算教学目标:掌握滴定分析的计算方法、步骤教学重点:计算方法与步骤、计算公式的推导工作任务: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要会一些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解,练习教学过程:一、 计算基本原则注:A为滴定剂 B为待测物质 aA+bB=dD+eE nB = b/a *nA (1)[讲解]推导过程 二、计算示例:(一) 两种溶液之间据(1)得:cB.VB = b/a *cA . VA (2)(二) 溶液与固体之间mB/MB = b/a *cA . VA (3)求试燕的质量分数公式: b/a *cA . VAMB ω= (4) m求试样的质量浓度化式: b/a *cA . VAMB ρ= (5) V[例1] 中和25.00ml 氢氧化钠溶液 ,用去c(HCl)==0.1050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 26.50mL。
求该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已知:c(HCl)==0.1050mol·L-1 V(NaOH)=25.00ml V(HCl)=25.00ml求:c(NaOH) ρ(NaOH)解:化学方程式为:分析:为两种溶液之间的计算说明:解题过程略,学生可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求解[练习1] 中和25.00mL、c(NaOH)==0.2000mol·L-1的溶液用去硫酸20.00mL计算:(1)c(H2SO4), (0.125)(2)20.00mL这种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浓度[例二]现有2000mL浓度为0.1024 mol·L-1 的某标准溶液欲将其浓度恰好调整为0.1000 mol·L-1,问需加入多少毫升水?分析:为两种溶液之间的计算[练习2] 现有200 mL浓度为0.1024 mol·L-1 的某标准溶液欲将其浓度恰好调整为0.2048 mol·L-1,问需蒸馏多少毫升水?[例三]欲配制c(Na2CO3)=0.1000 mol·L-1的碳酸钠标准溶液250.00mL,应称取基准碳酸钠多少克?[分析]为溶液与固体之间的计算,用公式(3)[例4] 不纯的碳酸钾试样0.5000g完全中和时耗去0.1064mol·L-1HCl 27.31mL。
计算试样中K2CO3的W质量分数[练习三]称取工业硫酸1.740g,以水定容于250.00mL容量瓶中,摇匀移取25.00mL,用0.1004摩尔每升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消耗32.41mL求试样中的H2SO4的质量分数?[小结]掌握四种基本计算公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作业]P31T (2)(3)(4)(5)(6)(7)备注:本节正常要用三到四课时,据学习的基础较差,可能还需加2课时作业评讲要一课时教学反馈: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