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阑尾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阑尾炎作为外科常见急腹症,病情进展迅速,若未能及时诊治,极易引发严重并发症深入了解其症状表现,并掌握科学的治疗方法,是有效应对该疾病、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所在阑尾是与盲肠相连的细长管状器官,其管腔狭窄,粪石梗阻、淋巴滤泡增生、阑尾扭曲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管腔堵塞,使阑尾内压力升高,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典型的阑尾炎症状具有特征性演变过程发病初期,患者多先出现中上腹或脐周疼痛,这种疼痛由内脏神经反射引起,定位模糊,疼痛性质常为隐痛或胀痛,可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发作临床统计显示,约 80% 的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此类疼痛,这是由于阑尾管腔梗阻后,管腔内压力不断上升,刺激阑尾平滑肌强烈收缩,进而引发痉挛性疼痛 随着病情发展,炎症逐渐累及阑尾浆膜层和壁层腹膜,疼痛会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一过程通常在发病数小时后出现,约 70% - 80% 的患者会呈现转移性右下腹痛这一典型表现当炎症波及壁层腹膜时,因其受躯体神经支配,能够准确定位疼痛,所以疼痛最终固定在右下腹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 1/3 交界处)此时疼痛转为持续性,且程度加重,按压麦氏点会出现明显压痛,松手瞬间疼痛加剧,即反跳痛阳性。
这是因为按压时炎症部位的腹膜受到刺激,松手时腹膜迅速回弹,再次刺激炎症区域所致除了腹痛这一主要症状,阑尾炎患者还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发病早期,恶心、呕吐较为常见,多为反射性,呕吐物一般是胃内容物,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表现这是由于阑尾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其正常蠕动节律被扰乱若炎症累及盆腔,刺激到直肠和膀胱,患者可能出现腹泻、里急后重感及排尿疼痛例如盆腔位阑尾炎患者,常因炎症对直肠的刺激,频繁产生便意,却无法顺畅排便全身症状在阑尾炎的发展过程中也会逐步显现初期,患者体温大多正常或仅有低热,一般不超过 38℃ ,这是机体对炎症的应激反应当阑尾出现化脓、坏疽或穿孔,炎症扩散,体温会显著升高,可超过 38℃,同时患者还会伴有乏力、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若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细菌及其毒素大量入血,就会引发感染性休克,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阑尾炎,其症状具有独特性小儿阑尾炎因儿童阑尾壁薄,大网膜发育不完善,难以包裹炎症阑尾,病情进展极为迅速,早期就可能出现高热、频繁呕吐,且腹痛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老年阑尾炎患者由于机体反应能力较弱,腹痛、发热等症状往往不明显,但阑尾血管多存在硬化现象,容易发生坏死、穿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妊娠合并阑尾炎时,随着子宫增大,阑尾位置发生改变,腹痛部位也相应变化,而且炎症不易局限,容易扩散在诊断阑尾炎时,除了依据上述症状表现,还需结合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体格检查中,除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外,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等特殊体征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如结肠充气试验,医生按压患者左下腹部降结肠,若气体传至盲肠和阑尾引发右下腹疼痛则为阳性;腰大肌试验中,患者左侧卧位,右大腿后伸出现右下腹疼痛,提示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闭孔内肌试验里,患者仰卧,右髋和右大腿屈曲并向内旋转,出现右下腹疼痛,表明阑尾靠近闭孔内肌辅助检查方面,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腹部超声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CT 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更高,能清晰显示阑尾形态、周围渗出及穿孔情况,但因其费用较高且存在辐射,通常不作为首选检查项目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绝大多数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式,尤其是对于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以及出现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以去除病灶,防止感染扩散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操作直观,适用于各种复杂病例;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多数阑尾炎患者的首选术式,但遇到复杂病情时可能需中转开腹。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全身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以及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初期,主要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等不过,在非手术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一旦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转为手术治疗阑尾炎症状表现多样,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初期患者常出现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种转移性右下腹痛是典型症状,但约 1/3 患者会出现非典型疼痛,如直接右下腹疼痛或全腹痛,容易与胃肠炎、尿路结石混淆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低热(体温多在 38℃以下),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医生需通过望触叩听等体格检查判断麦氏点压痛、反跳痛,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影像学检查(超声发现肿大阑尾或 CT 显示阑尾周围渗出)进行全面诊断治疗方案选择需根据病情分级:对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可采用抗生素保守治疗;但当出现阑尾穿孔、坏疽或形成脓肿时,应优先考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配合抗感染、补液治疗,同时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此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粘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