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中考实用文含科技作品复习指导

文档格式:PPT| 45 页|大小 225.50KB|积分 10|2022-09-22 发布|文档ID:15492405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实用文(含科技作品)实用文(含科技作品)阅读复习指导阅读复习指导中考专题复习之七中考专题复习之七周立新周立新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4、搜集、整理文章中的有用信息;、搜集、整理文章中的有用信息;5、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7、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及作用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及作用实用文知识考点要求:实用文知识考点要求:复习指要复习指要1 1、概念:、概念:实用文(说明文)是以实用文(说明文)是以说明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2 2、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事物、或说明了什么、或说明了什么事理事理说明对象的说明对象的特征特征 :也即说明中心,是指被说明事物(事也即说明中心,是指被说明事物(事 理)区别于其他事物(事理)的理)区别于其他事物(事理)的独特独特之处事物的特征有时集中体现在一两句话里(可以出现在文事物的特征有时集中体现在一两句话里(可以出现在文 章的开头、结尾、或中间),有时需要对全文内容进行章的开头、结尾、或中间),有时需要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提炼概括提炼3 3、说明方法、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下定义、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4 4、说明顺序、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 5、说明结构、说明结构 :总分式总分式(总分总分,分总分总,总分总总分总)6 6、说明语言、说明语言 :准确准确,周密周密,简明简明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查考查题题型型: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应应对对方法方法:首先首先要分清是该文章属于要分清是该文章属于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还是还是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然后然后再寻找其说明对象。

    再寻找其说明对象1 1、事物事物说明文说明文:一般一般标题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就是说明的对象;2 2、事理事理说明文说明文:找准找准开头开头或或结尾的总结句结尾的总结句答题步骤:答题步骤:定位:细读题目要求,确定筛选范围、标准、角度,在文定位:细读题目要求,确定筛选范围、标准、角度,在文中定准区域中定准区域取舍:理解范围内的信息内涵和句子或语段间的关系,决取舍:理解范围内的信息内涵和句子或语段间的关系,决定取舍完善:按照题中要求,概括完善、调整组合就是对获取完善:按照题中要求,概括完善、调整组合就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完善并形成结论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完善并形成结论表述:按题中语言表达要求,完整有条理地表述表述:按题中语言表达要求,完整有条理地表述答题格式:答题格式:1 1、事物事物说明文说明文:指出被指出被说明事物说明事物即可即可 一般是一个名词一般是一个名词)2 2、事理事理说明文说明文:指出指出说明说明事理事理,形成一个短语,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介绍了的的(对象加内容对象加内容)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1、优化设计P108例二1小题 2、优化设计P115八、1小题 3、指导丛书P88七、1小题 4、指导丛书P92十二、1、2小题 5、指导丛书P95十五、1小题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特点)(特点)考查考查题题型型1 1:直接找出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应应对对方法方法:A A、看题目、看题目;B B、在首、在首尾尾段中找段中找;C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句);考查考查题题型型2 2:概括概括归纳归纳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物的特征应应对对方法方法:分析文章结构,抓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中心句及连接词,如,如“首先首先”“”“其其次次”“”“还还”“”“也也”“”“此外此外”等词语等词语答题格式:介绍了答题格式:介绍了的的(对象加特征对象加特征)结合以下中考题型,总结做题技巧结合以下中考题型,总结做题技巧例题、例题、苏州园林苏州园林“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010长沙市中考题)长沙市中考题)技巧分析:技巧分析:1 1、明确说明内容,需抓住说明对象和特征明确说明内容,需抓住说明对象和特征2 2、说明对象从三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抓中心句、说明对象从三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抓中心句三看首尾段三看首尾段3 3、说明对象的特征应抓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言要、说明对象的特征应抓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言要简明扼要,切记以偏盖全。

    简明扼要,切记以偏盖全4 4、模式模式:介绍了介绍了的的(对象加特征对象加特征)解答: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配合的自然美解答: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配合的自然美实战演练实战演练一、阅读一、阅读苏州园林苏州园林节选,完成练习:节选,完成练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如在画图中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如在画图中”的。

    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又是入画的一景二、指导丛书二、指导丛书P95十五、十五、1小题小题 1 1、选文第、选文第段说明的对象是段说明的对象是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考点之三:说明方法及作用考点之三:说明方法及作用 考查考查类型类型: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说明它的作用?应应对对方方 法法: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说明方法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的作用具体回答 答题格式:答题格式:1、运用、运用 了了(说明方法说明方法)2、说明了说明了的的特点特点说明方法说明方法语言标志语言标志作用作用举例子举例子列数字列数字打比方打比方下定义下定义分类别分类别作比较作比较引引 用用是是,这就是这就是,叫叫一种是一种是,另一种是另一种是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 像、是、当作像、是、当作,而、比而、比和和、相对于、相对于数词(概数、确数)数词(概数、确数)引号引号具体真切地具体真切地说明说明具体准确地具体准确地说明说明突出强调突出强调了了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说明地说明准确科学准确科学地揭示了地揭示了的的本质特征本质特征具体详实具体详实的的说明说明使说明更具有说服力使说明更具有说服力条理清楚条理清楚地说明地说明 常用说明方法的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格式作用的答题格式 举例子:举例子:1、运用、运用 的说明方法的说明方法2、具体、真切的说明了、具体、真切的说明了的的特特点3、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更有说服力。

    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更有说服力列数字:列数字:赵州桥赵州桥“全长全长5082米,两端宽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米,中部略窄,宽9米米”1、运用、运用 的说明方法的说明方法2、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的的特点特点3、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更有说服力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更有说服力打比方:打比方:“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1、运用、运用 的说明方法的说明方法2、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点特点3、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作比较:作比较:1、运用、运用 的说明方法的说明方法2、鲜明突出强调了、鲜明突出强调了的的特点3、把、把和和加以比较,通过比较使事物的加以比较,通过比较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特征更加鲜明分类别:分类别:1、运用、运用 的说明方法的说明方法2、条理清楚地说明了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的特点3、对对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下定义:下定义:1、运用、运用 的说明方法的说明方法2、准确科学地说明了、准确科学地说明了的的本质特征本质特征引资料引资料:1、运用、运用 的说明方法的说明方法2、具体详实的、具体详实的说明说明的特征,的特征,3、引用、引用,增强增强了文章的了文章的说服力说服力。

    摹状貌:摹状貌:1 1、运用、运用 的说明方法的说明方法2 2、对对加以形象化的描摹加以形象化的描摹3 3、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作诠释:作诠释:1 1、运用、运用 的说明方法的说明方法2 2、对对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3 3、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列图表:列图表:1 1、运用、运用 的说明方法的说明方法2 2、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点特点3 3、让人一目了然,容易理解让人一目了然,容易理解下定义下定义VS作诠释作诠释下定义下定义:揭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甲是:揭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甲是乙,乙是甲乙,乙是甲作诠释作诠释:解说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解说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例题例题“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超过亿元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一句运用了一句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么解答: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说明了上海世博会规模解答: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说明了上海世博会规模之大技巧分析:技巧分析:指出方法指出方法+其方法作用其方法作用+具体说明了对象具体说明了对象的什么特征的什么特征回答模式:回答模式:“这段文字运用了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准确的(准确的/具具体的体的/生动的生动的/清楚)清楚)的说明了的说明了(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的 特点。

    特点1、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方法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下定义下定义作诠释作诠释2、分析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人不知其所以为1运用运用引资料引资料的说明方法;的说明方法;2具体详实具体详实地地说明说明桥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的更是巧妙绝伦的特点特点3引用引用唐朝的张嘉贞的话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唐朝的张嘉贞的话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强增强了文章了文章的的说服力3、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并分析其作用.(1)我国的建筑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好象故意避免似的.(2)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

    作比较作比较 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艺术特色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艺术特色.下定义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了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了“克隆克隆”的本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质特征,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1、指导丛书P84二、3小题 2、指导丛书P85三、3小题 3、指导丛书P86四、3小题 4、指导丛书P86五、1小题 时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方位:近方位:近远、前远、前后、左后、左右、南右、南北、北、低高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由主要到次要由主要到次要 由现象到本质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由抽象到具体 由原因到结果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可综合运用)年代:古年代:古今今;季节:春季节:春冬冬 一天一天:早早晚晚 考点之四考点之四:说明顺序说明顺序、结构、思路、结构、思路 考查考查类型: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应应对对方法方法:了解说明顺序了解说明顺序 1 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2 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建筑物的结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建筑物的结构构 3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年代:古年代:古今今;季节:春季节:春冬冬 一天一天:早早晚晚 方位:近方位:近远、前远、前后、左后、左右、上右、上下、内下、内外、东外、东西西 南南北北 中中 低低高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等词语)从主要到次要从主要到次要 从概括到具体从概括到具体 (一般到特殊)(一般到特殊)从总体到局部从总体到局部 从现象到本质从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由表及里)从原因到结果从原因到结果 从特性到功用从特性到功用说明顺序说明顺序VS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时的思路体现,是文章各部作者写作时的思路体现,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方式分的组合方式分为:总分式(分为:总分式(“总总分、分分、分总、总总、总分分总总”等等)并列式、并列式、递进式等递进式等说明顺序:说明顺序: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1、优化设计P116七、1小题 2、优化设计P115五、1小题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特点1、准确准确、科学、简洁、科学、简洁、严密(说明文、严密(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征);语言最基本的特征);2、生动(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生动(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考点之五考点之五:说明语言说明语言考查题考查题型型1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应对方法应对方法:抓住说明文语文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准确这一特点答题,这一特点答题,答题答题格式:格式:准确准确(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说明了事物事物的特征的特征(事理事理)。

    考查题考查题型型2 2 :从文中找出一个体现说明文语言从文中找出一个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应对方法应对方法:抓住说明文语文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准确这一特点答题,这一特点答题,答题答题格式:格式:准确准确(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说明了事物事物的特征的特征(事理事理)考查题考查题型型3 3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答题答题格式:格式:(1 1)不可以2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考查题考查题型型4: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答题格式:格式:(1)表态(删还是不删)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定性如:“比较比较”“几乎几乎”“相当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大约”“可能可能”“左左 右右”等表估计,等表估计,“多多”“有余有余”等表数量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科学性性、科学性考查题考查题型型5:指代指代“这些条件这些条件”、“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同样同样道理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应对方法应对方法: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最近的一句话的一句话应找出所代内容为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应找出所代内容为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话,或一个语段句话,或一个语段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其中的一部分表程度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比较、几乎、相当表估计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大约、可能、左右、可算表时间表时间:当时当时表范围: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一切、部分、全部表频率:表频率:经常、常常经常、常常技巧分析:技巧分析:1、表态:不能删、表态:不能删2、分析原因:解词、分析原因:解词+带词解句带词解句+去词解句去词解句+体现了语言的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性 解答:不能删解答:不能删大约大约”表示估计,更切合实际表示估计,更切合实际的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总建筑面积,去掉后,意思就太的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总建筑面积,去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绝对了,不够准确,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析、分析“我国的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几乎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一句一句 中中“几乎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分析:分析:1不能去掉;不能去掉;2因为因为“几乎几乎”表示程度,是接近表示程度,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3去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去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4体现了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3、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句中的句中的“极少极少”能否删去?为什么?能否删去?为什么?答:答:1不能删去,不能删去,2因为因为“极少极少”一词表范围,说明使一词表范围,说明使用彩绘很少用彩绘很少3如果删去,就表示全部,不附合实际如果删去,就表示全部,不附合实际4“极少极少”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1、指导丛书P85三、4小题 2、指导丛书P86五、2小题 3、指导丛书P88七、3小题考点之六考点之六:概括概括信息信息 考查题型考查题型:概括概括提炼相关信息提炼相关信息 应对方法应对方法:提取要点: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

    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抽象说明: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综合归纳: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内容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1、中考指导丛书P86四、1、5小题 2、中考指导丛书P87六、1、2、4小题 3、中考指导丛书P89九、1小题 4、优化设计P112二、1、3小题考点之七考点之七:文文句(句(段段)作用作用 考查题考查题型: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应对方法应对方法: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1 1、结构、内容作用:、结构、内容作用:a a开头开头段段(句)(句)引出下文、引出下文、b b中间中间段段(句)(句)承上启下、承上启下、c c结尾结尾段段(句)(句)总结全文总结全文/前文。

    前文d d有时文章有时文章的的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说明事理的作用2 2、结合说明方法谈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明(作用)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1、指导丛书P84二、1、2小题 2、指导丛书P89八、3小题考点之八考点之八:补写相关语句补写相关语句 考查题考查题型型1 1: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连在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相连贯贯 应对方法应对方法: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空格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是要补写中心,要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分析文段的内容再思考考查题考查题型型2 2: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请你运用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补写一段话应对方法应对方法: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补写内容紧扣所说明的事物,并且准确合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理地使用上文中的说明方法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1、指导丛书P83一、1小题 2、指导丛书P87六、4小题 3、指导丛书P91十、3小题考点之考点之九:九:拓展题型拓展题型 考查题考查题型: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点看法或设想等应对方法应对方法: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1、指导丛书P91十一、4小题 2、指导丛书P94十四、5小题 3、优化设计P115六、3小题综合练习综合练习阅读阅读苏州园林苏州园林节选,完成练习:节选,完成练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如在画图中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又是入画的一景综合练习:阅读综合练习:阅读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完成练习:完成练习:1 1、选文第、选文第段说明的对象是段说明的对象是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4_(4分分)2 2、选文第、选文第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4?(4分分)3 3、所选文段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所选文段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第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其作用是什么作用是什么?(6?(6分分)4 4、第、第段加点词段加点词“往往往往”能否去掉能否去掉?为什么为什么?(3?(3分分)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排比;一气呵成,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为达到其一致要求,是如何设计园林的。

    排比;一气呵成,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为达到其一致要求,是如何设计园林的总分结构;作比较,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不讲究对称总分结构;作比较,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不讲究对称2分分)不能去掉不能去掉往往往往”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2分分)用在这里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河用在这里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河道都安排有桥梁,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真实性道都安排有桥梁,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真实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