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籽油编制说明

国 家 标 准 制 修 订 项 目 编 制 说 明 项目名称: 亚麻籽 油 项目编号: 20140350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起止年限: 2015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 一、意义和必要性 亚麻籽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的油料作物,亦称为胡麻籽,属亚麻科亚麻属植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全世界亚麻籽的总产量在 300万吨以上,我国亚麻籽的总产量约 50万吨,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加拿大,位列世界第二 [1]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亚麻籽的营养保健功能引起了极大重视 亚麻籽 和亚麻籽油 富含 多不饱和脂肪酸 α 亚油酸 α],是保证人体和大脑正常工作的重要不饱和脂肪酸, 在降低血液胆固醇和血脂,预防心 脑血管疾病,预防糖尿病,清除人体过氧化物,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 十分重要的 作用 [3, 4]亚麻籽中除了含有丰富油脂外,还 富含 木酚素、维生素,以及酚酸类、植物甾醇类、黄酮类等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不仅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还具有抗癌、抗炎症、抗肿瘤等功能,因此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 注 [5]。
我国亚麻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是区域性特色鲜明的油料作物亚麻籽油是产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食用油脂,其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比其他植物油更合理,其保健性远远超过其他种类的植物油,北美 早 已经开始以亚麻籽油来代替昂贵的深海鱼油,降低获得不饱和脂肪酸的成本,从而更好的让广大消费者受益 [6]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总供给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 ,但自给率不到 40%发展油料生产 ,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 ,是国家食物安全的重大战略 现 行有效的 《亚麻籽油》国家标准 由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牵头修订 , 代替 1987 版 标准, 于 2008 年 11 月 颁布 , 2009年 1 月起 实施 作为 亚麻籽 油产品生产、检验和评定 质量 的技术依据,该标准 对规范我国 亚麻 籽油生产 与市场 , 保障消费安全, 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8 年以来, 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胡麻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新品种选育的目标除优良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等外,提高品种中 α 是育种家们追求的重要品质指标 ,在亚麻籽油产品宣传中都以其高含亚麻酸所具有的功能进行宣传,消费者也已接受和认可 。
现行有效的标准规定,亚麻籽油中 α 量范围为39% 下限规定过低 , 为掺杂其它低价值食用油提供了方便, 不利于 规范亚麻籽油市场,不同 含量 α 油市场售价趋于一致,不能有效鼓励和刺激高含量 α 品种的推广应用;二是 随着新品种的不断育成和推广,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发生了较大变化,现有标准存在不适用的情况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 保障 亚麻籽 油的质量 和消费 安 全,结合 7 年来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 提出 该标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的 要求 二、工作简况 2015 年 5 月 13 日 , 国家 粮食局 下达《 亚麻籽 油》国家标准制订计划 (质检办便函 [2015]26 号 ) ,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技术工作组十分重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随后发文“关于做好2014 年和 2015 年油料油脂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通知”根据质检办便函 [2015]26 号 文件,《亚麻籽油》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由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以下简称油料所)牵头完成,根据油料及油脂技术工作组的要求,油料所随即 成立了《 亚麻 籽油》标准 修订 工作 组 ,开展如下工作 。
1) 收集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技术资料, 包括 世界粮食计划署 ( 2011年 5月颁布实施的《 化精炼亚麻籽油生产技术规范》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 ( 10加拿大谷物委员会《亚麻籽分级指南》、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亚麻籽油标准规范》等,同时收集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 20余篇 2)针对现行《亚麻籽油》标准实施情况,起草标准 修订 草案,在国家 胡麻产业技术体系 工作会议上进行 专家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3)深入甘肃、宁夏、山西、河北等主产省亚麻籽油加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标准的修订要求 在上述基础上,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主要修订内容与依据 1、 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列于 下 表 序号 修订前内容 修订后内容 1 标准名称:亚麻籽油 标准名称:亚麻籽(胡麻) 2 原标准第二章 导语按 导语按 3 原标准第二章 引用 21项标准 引用 34项标准,增加的标准包括 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等,同时原标准中引用的标准按新的现行有效标准的名称修订 4 原标准第三章,术语和定义,第四章,分类。
对原油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浓香亚麻籽(胡麻)油,并进行定义 5 原标准第五章 修订后 特征指标进行了修改,增加浓香亚麻籽(胡麻)油质量指标,浸出成品亚麻籽油减到一个等级,对卫生指标有强制要求的指标如不涉及指标值修改则予以取消 6 原 标 准 第 五 章 , 不 皂 化 物 为≤ 15g/ 修订后不皂化物为 ≤ 20g/ 原标准第五章,特征指标中脂肪酸组成为: , , , 13 ,12 , 39 修订后为 , , , , 10 , 二十碳及以上脂肪酸≤ 8 原标准第五章,表 2以色泽、水分、酸值、过氧化值和加热试验为分级指标将压榨成品亚麻籽油分为两级,表 3以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加热试验、含皂量、冷冻试验、溶剂残留量为分级指标将浸出成品亚麻籽油分为四级 减少指标项数, 取消加热实验,压榨成品油增加冷冻实验 9 原标准第五章, 修订后,合并 为食品安全要求,增加 760、 762、 763的要求 10 原标准第六章检验方法和第七章检验规则 修订后分别对文字和内容做适当修改和编辑 11 原标准第八章标签标示 修订后标签要求增加 8050,产品名称规范化,增加标注内容,其他做文字和你做适当修改和编辑。
12 原标准第九章包装、储存和运输 文字和内容做适当修改和编辑 2、 主要 修订依据 1) 关于产品名称等问题 在我国亚麻籽主产区,都把亚麻籽叫做胡麻,胡麻油也是当地居民主要的食用油,标准没有涵盖在甘肃、宁夏、山西、内蒙等地特别喜欢那种经炒籽 压榨具有浓浓香味的胡麻油,标准也没有涵盖和涉及 2) 引用标准由 21项增加至 34项根据标准修改后的要求,增加标准引用数量 3) 原标准规定的术语和定义均属通用型术语和定义 新修订增加亚麻籽(胡麻)香油 这是考虑到主产区人们喜欢食用香胡麻油而设置 4)对原标准第 4章分类进行了增加 5) 原标准特征指标 碘值从 1640015500g,不皂化物从 ≤ 15g/ ≤ 20g/订 的理由如下: ① 碘值 参考 的碘值指标; ② 不皂化物主要由天然维生素 E、植物甾醇和多酚等微量营养成分组成,适当增加限量标准有利于适度精炼技术推广,提高油的营养价值 6)脂肪酸组成作如下修订:十四碳及以下脂肪酸≤ 棕榈酸( ) , 硬脂酸( ) , 油酸( ) , 亚油酸( ) , 10 亚麻酸( ) , 二十碳及以上脂肪酸≤ 其中, 从 13订为 从 12订为 10 从 39订为 修订的理由如下: 标准起草小组收集了全国主栽亚麻品种 32个,并进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测定 (见表 1) ,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范围分别为 有企业反映通过在一些特定地域种植的亚麻籽其最高亚麻酸含量达到 这也是目前我国报告的最高亚麻酸含量 。
与原标准相比,棕榈酸和硬脂酸范围不变,收集的 32个品种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在标准范围内;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范围根据 32个品种的测定结果适当修订另外,增加十四碳及以下脂肪酸和二十碳及以上脂肪酸含量范围规定,有利于标准的执行 表 1 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 序号 棕榈酸 % 硬脂酸 % 油酸 % 亚油酸 % 亚麻酸 %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次对特征脂肪酸组成中的亚麻酸指标进行大幅度提升,主要是我们检测采用纯的亚麻籽(胡麻)生产的油除极个别外基本没有低于45%的,指标值过低为掺杂其它低价值油脂提供了条件此外在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个体 经营者将菜籽和亚麻籽混合压榨,声称也是纯亚麻籽油或胡麻油,这不利于维持行业健康发展的秩序目前育种科学家的一个育种目标也是提高亚麻酸含量,这为提高亚麻酸含量的下限创造了条件 7) 制定了冷榨亚麻籽 (胡麻 )油和亚麻籽(胡麻)香油指标 目前很多企业强调冷榨油,认为冷榨油比传统压榨油更有营养,虽然目前科学研究并不能肯 定冷榨油营养价值就高,但这种探索是值得进行鼓励的。
既然如此就制定质量指标对产品进行规范 胡麻香油或者香胡麻油在我国广大胡麻主产区的消费者都非常喜爱, 没有香味的胡麻油他们认为是假货,本次 也 就提出质量指标进行规范 8)关于成品亚麻籽油的技术指标修改,我们也取样进行了大量实验,酸价和过氧化物指标都能满足卫生标准的强制要求 表 2 亚麻籽油的酸价 序号 酸价( g) 序号 酸价( g) 序号 酸价( g) 序号 酸价( g) 1 7 5 0 8 6 1 9 7 2 0 8 3 1 9 4 2 0 5 3 1 6 4 2 3 亚麻籽油的过氧化值 序号 过氧化值( 序号 过氧化值( 序号 过氧化值( 序号 过氧化值( 1 7 5 0 8 6 1 9 7 2 0 8 3 1 9 4 2 0 5 3 1 6 4 2 ) 合并 原标准 加 760、 762、763的要求 按目前描述要求和习惯修订 10)关于 技术指标 取消加热试験, 加热试験是检查油脂脱磷脂是否彻底,而目前研究磷脂是一种功能活性物质,由于亚麻籽(胡麻)油是高不饱和油脂,不提倡长期用于炒菜油,加热实验没有必要 。
11)关于压榨油增加冷冻实验, 冷冻实验可以观察油脂是否加入了其它高融点油脂(特别在南方市场销售的时候),还有在冬季销售亚麻籽(胡麻)油如有浑浊或沉淀,消费者会质疑产品质量,为生产企业维持良好的产品形象,故 需要 冷冻实验 12)关于将成品油列为一个等级,主要是考虑成品油都是要经过精炼(或半精炼),既然精炼产品还分等级就为操作带来问题,作为消费者当然希望产品质量越高越 好,分为不同等级,那么低等级的产品是好还是不好?不好界定作为国家标准,只要提出一个食用安全卫生的最低要求就可以了这也给企业进一步产品质量和营养水平提高留出空间 13) 对标签标注进行了细化,特别是要求增加亚麻酸和亚油酸标注 关于标签增加亚麻酸和亚油酸标注,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够直观了解亚麻籽(胡麻)油的特征指标情况,亚麻籽(胡麻)其最显著特点是其高含量的亚麻酸,亚麻籽(胡麻)油一直也是强调其高含亚麻酸具有的功能,在标签上进行标注非常有必要,由于是特征指标只在型式检验时进行检测并进行换算,并不会给企业带来 成本增加等 问题,不过也希望企业保持原料来源的稳定性 四、 预期社会 经济效益分析 亚麻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 ,亚麻籽油是产区人民喜爱的食用植物油,其富含 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三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本标准修订后以亚麻籽油中α量作为分级指标,并提高α 范围值,既 符合现有产品的实际情况,又 能引导市场和消费,促进高α 量亚麻品种的培育,提高亚麻籽油产品品质和营养价值,进而推动亚麻产业发展,为增加我国油料供给提供支撑,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五 、标准“三性”分析 针对我国 现行亚麻籽油国家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现有产品品质状况,提出本标准修订的征求意见稿 , 技术内容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黄海浪 , 张水华 . 亚麻籽的营养成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J].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06, 27(6): 147[2] S. of of of J]. J 1990, 67(2): 79[3] , , et a of J]. in 2011, 51(3): 210[4] B, , M, et in of of of J]. of 2012, 89(8): 1495[5] A, T, et in J]. of 2007, 26(1): 66[6] 王利华 , 霍贵成 . ω 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学作用 [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32(1):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