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广联达软件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汇总
...wd...多年来广联达软件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汇总 钢筋计算时的一点小常识:1、 在钢筋软件中,用〔 A 〕表示一级钢,用〔 B 〕表示二级钢,用〔 C〕表示三级钢,用〔 D〕表示新三级钢,用〔 L 〕表示冷轧带肋钢筋,用〔 N 〕表示冷轧扭钢2、 工程的抗震等级是由〔 设防烈度 〕、〔构造类型〕、〔檐高〕决定的3、 抗震等级对钢筋计算的〔锚固〕、〔搭接〕、〔加密区范围〕三方面有影响4、 钢筋10.0里计算设置中可对〔计算设置〕、〔节点设置〕、箍筋设置、搭接设置、箍筋公式五方面按实际工程需要进展调整5、 工程中,梁的支座是〔柱〕,板的支座是〔梁〕,柱是以〔根基〕为支座〔一〕绘图前的三项准备工作: 1、分图纸:把图纸分为:总说明、根基、框架柱、墙和暗柱配筋、连梁配筋、梁配筋、板配筋、构造平面图、零星〔楼梯节点等〕九大局部,对构件来说,这9局部是独立的 2、分析绘图先后顺序:首先根据总说明建设工程,把根基放在第一种构件绘图,而后是裙房局部框架柱,可以使用柱表功能。
再做墙和约束边缘构件配筋,因为墙 会是梁的支座再下来是连梁配筋,因为连梁会是次梁的支座,所以连梁放在梁的前面接下来是主梁、次梁绘制完上述的构件后,板和板配筋就很方便了,利用 点式画法或自动生成最小板,很快可以把板绘制完,再配板钢筋最后算楼梯等零星 3、建设楼层关系表:在广联达软件中,层的概念很重要,掌握了层,软件就用得差不多了,把建筑里的构件分为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水平构件分为梁、板,竖向 构件为剪力墙和柱尽量用层来控制竖向构件,非到万不得以不要用输标高来控制竖向构件我在画图之前建设一张楼层关系表,根据此表在软件中建设楼层,按总 说明在此表中标上构件砼标号,在钢筋软件里很快可以把钢筋的锚固和搭接调好此表放在电脑前,可以在汇图时随时清楚的看到自己算在哪层,因为图纸上有些构 件是按层来标示的,有些是按标高来标示的,有了这张楼层关系表,计算时很方便,不用来回推算〔二〕钢筋工程 根本思路和图形工程 根本思路1、钢筋工程 根本思路: 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首先建设轴网,因为该工程轴网有两局部组成,所以首先找准两局部轴网的交点是正确建设轴网的关键 根基:筏板不规则采用折线画法完成,其余构件定义后点画布置。
框架柱:首先做出根基局部框架柱,然后复制到上一层,通过原位标注把截面尺寸和钢筋信息不同的柱子更改正来即可画图时只要画出一层构件,其他楼层通过复制即可在绘制时灵活应用设置柱靠梁边、调整柱端头、F4等命令能快速确定出柱的位置 墙:虽然墙的层数多,但是变化很少同样采取做一层构件复制到其他层,再修改属性方法处理 约束边缘构件:做完墙后,有助于确定约束边缘构件的位置建设构件时采用建设异型构件方法处理,在坐标方格内绘制柱截面后,随即定义好插入点,方便绘图然后自定义各种钢筋,由于此局部构件录入需要一个一个箍筋录入,本次工程在此局部使用了相对较多的时间 梁:梁对比直观,只要按图纸标注录入钢筋信息即可,标注时使用梁平法表格进展标注,对跨数自动识别与图纸不一样的梁采用;设置梁支座、删除梁支座,对于同 名一样标注的梁采用应用同名梁;对于不同跨有一样的钢筋信息我采用梁跨格式刷;对于某一跨某一位置钢筋信息一样的,我又采用梁跨数据刷,减少了重复劳动, 提升了布置钢筋的效率软件自动考虑了梁与柱之间的关联,比手工算量简便很多 板:底层框架裙房局部的板形状不规则,按自动生成板来画板,这样就不容易产生板重叠的现象〔用画线来画板容易使板重叠〕。
然后再根据需要合并板、画线分割板为布置板筋作准备 楼梯及零星构件:绘图输入不能处理时,使用单构件输入法来处理,楼梯可采用选择正确的标准图输入数值计算,对于不能参数输入计算的构件采用表格输入计算,较手工计算还是方便不少 最后, 检查构件属性及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标准规定— “编辑钢筋〞;检查同类型构件的钢筋量—“查看钢筋量〞;查看对应的报表,如“钢筋定额表〞“钢筋统计汇总表〞等钢筋输入必须是绘图输入与单构件输入的有机结合构件录入完毕后,根据图纸设计说明修改计算设置汇总计算为方便对汇总出来的构件能够有一个一目了然的效果,在定义构件的时候最好把能描述的特征简练的备注在构建的后面〔三〕软件中的几种处理构件的方法1、软件互导时首层标高的处理首层地面构造标高为负值,且首层地面标高与正负零之间为浮土回填局部,在这种情况下钢筋与图形之间的互导调整调整方法为在图形中将正负零与首层构造标高 之间的高度建为一个负一层,而该层的构件只有首层的竖向构件,也就是柱墙,可以从首层复制到负一层;而首层层高需改为正负零到二层的高度,经过这样修改后 图形软件中的各层标高都会与图纸相一致。
2、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快速绘制方法:由于本工程中短肢剪力墙数量较多,若何快速绘制短肢剪力墙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我的方法是利用点加长度和旋转命令绘制,勾选旋转命令后,我们只需要在相应 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左键一次,直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长度即可,如果方向不一致,可以在旋转命令旁边输入相应的角度这样比一般用点加长度和偏移的命令最 少要点击鼠标左键两次要快的多3、板类构件绘制先按同一板厚应用自动生成最小板进展绘制,再对局部板厚不同的构件进展属性修改,完成后根据施工图纸定义受力钢筋、负筋,受力筋用“XY向布置受力筋〞功 能,直接布置,负筋用软件所提供的多种绘图方法选择进展绘制,但负筋往往是钢筋规格直径间距一样但负筋长度不同,这样只要按钢筋规格直径间距建设构件,然 后在属性编辑器里对其长度进展修改4、关于在钢筋软件中快速处理实际施工时用Φ6.5钢筋代替图纸中Φ6钢筋在汇总计算时比重设置的方法由于在实际工程施工时是用Φ6.5钢筋代替图纸中Φ6钢筋下料的,所以在计算汇总钢筋量时必须用Φ6.5的钢筋比重值计算图纸中Φ6的钢筋重量然而在钢 筋软件中如果我们将所有构件中Φ6的钢筋信息都改为Φ6.5的话,是非常麻烦的,而且还容易出错,难免有遗漏的构件。
但是如果我们转换思维,知道钢筋重量 的计算公式=下料长度×相应比重,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软件中统一将Φ6的钢筋比重值改为和Φ6.5一样的数值,这样软件在汇总计算Φ6的钢筋重量时就可以按 照Φ6.5比重计算了 〔四〕广联达在钢筋抽样中的常见问题及答疑; 1、图纸上梁的下部钢筋都是每跨进展原位标注的,但在实际施工中工程的做法是每两跨连通,针对这种情况在GGJ10.0软件要若何设置才能计算准确呢 答:现举例说明在梁原位标注时在平法表格中梁下部通长筋处第一跨中输4B25[1-2],在第三跨中输4B25[3-4]本跨中多余的钢筋在原位标注处补充输入 2、有一个工程,相邻两层梁构件的位置是一样的,且钢筋信息集中标注一样,原位标注不同,将梁从一层复制到其它层后,梁的颜色都为绿色,进展原位标注时不好识别哪道梁已经标注过,请问若何操作呢 答:我们将梁复制后,梁的颜色都为绿色,可以将梁全部选中,然后在梁的属性编缉框中将跨数删除,这时梁的颜色都为默认的粉色,这时再进展梁原位标注就可以了 3、板是异形板,但为什么板中钢筋算出的长度是一样的,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计算设置中将“板板带钢筋长度按平均长度计算〞设置成了“是〞。
4、在GGJ10.0中在汇总方式选择“按中轴线汇总〞,但汇总计算后查看某一构件的计算结果,仍和按“外皮汇总〞结果一致,没有减掉弯曲调整值,是什么原因 答:选择按“中轴线汇总〞后,软件对减掉弯曲调整值后的计算结果只在“报表〞中表达,在绘图界面下“编缉钢筋〞是不显示这种结果的 5、在工程中对计算设置进展了修改,但发现某一构件的某一条修改错误,现在需要对这一条恢复默认值,当点击“恢复〞功能按钮时会对当前构件的所有属性起作用.但我只想修改其中的一条属性时,请问可以若何操作 答:【恢复】按钮是恢复当前构件所有属性,如果只想恢复其中一条属性时,选择当前行,然后点击右键会弹出“恢复当前行默认设置〞这个按钮,点击就可以了 6、在根基中根基梁的拉筋在属性中已经输入,但汇总计算后查看计算结果,报表中没有拉筋信息,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对于这种情况造成的原因是在“计算设置〞-“箍筋设置〞-“单肢箍页面〞-“是否输出〞后面的对勾没有勾选,勾选后就可以计算出量了 7、在工程中新建标准层时输入2-4,但查一下计算结果仍是按一层计算的钢筋量,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 标准层建错了。
应该在楼层编码位置输入标准层2-4在楼层名称处输入是不会计算的 8、实际工程设计中主梁与次梁、次梁与次梁间是以截面尺寸判断支座关系的,软件的梁支座判断与实际工程设计相符吗 答:软件中梁支座识别规则为非框架梁以框架梁为支座,假设都是非框架梁,则宽梁是窄梁的支座、高梁是低梁的支座,如果宽高均相等L字相交、十字相交时,可在“工具〞--“选项〞--“其它〞中进展设置是否互为支座 9、软件GGJ10.0里板构件没有面筋只有底筋和负筋,现在要计算板负筋下的马凳筋,请问若何处理? 答:在板里输入马凳筋的信息,如在板负筋中按照软件默认信息计算时,马凳筋是按照左标注和右标注各一排乘以间距计算钢筋的,如左右标注不是一排,需要自已要输入排数软件就会按照马凳筋间距乘以排数再进展计算 10、两个人对量时,输入的是同一道梁,且钢筋信息和抗震等级设置的都一样,但是汇总后的计算结果,两道梁的钢筋量不一样,请问一下是什么原因? 答:在核对钢筋量的时候,对于两个工程的量除了检查钢筋信息和抗震等级外,还需要检查砼标号,因为加上砼标号这三项会直接影响锚固、搭接值,所以这些都需要检查 11、对梁进展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后,汇总计算后出来的计算结果只有主筋的钢筋量却没有箍筋的钢筋量,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因为在编辑梁集中标注的时候修改箍筋信息时,把箍筋信息后边的箍筋肢数去掉了。
如 A8@100/200(2) 修改之后 A8@100/200 丢了箍筋肢数了,所以没有箍筋的钢筋量12、若何操作才能使斜梁按如以以下列图所示中的斜梁节点构造来计算,并且在工程图纸中这两道斜梁是按一道梁来计算的 答:在软件中操作时先把这根梁按分两段画,画好后点击工具栏中“修改梁顶标高〞按钮后,对这两道梁照图进展标高设置,设置好后选中这两道梁,点击工具栏中“合并〞按钮,这样软件就会按照一道梁来计算了13、 当我们在实际工程中遇到软件里没有提供这种型号的钢筋时,若何办 答:我们可以在工程设置——钢筋比重设置中找一个在这个工程中用不到的钢筋,把它的比重改为想要算的钢筋的比重例如:要计算某一工程中的预应力钢绞线, 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工程没用到的螺纹30的钢筋的比重改为预应力钢绞线的比重这样我们工程的钢筋重量就可以计算出来了14、由于误操作导致某一楼层全部构件与其它楼层错位时若何处理 答:一个楼层的全部构件与其它楼层的构件错位,由于误操作致使这个楼层的坐标原点与其它楼层不同,可以点击菜单栏“工具〞-“设置原点〞后,点击图上轴线左下角即图上的1-A轴相交处〔软件默认左下角为坐标原点〕。
15、 工程汇总后,查看剪力墙钢筋的计算结果,按照〔墙高度-起步距离〕/间距+1=水平筋根数,发现某一段墙体水平筋一侧多算了两根,为什么 答:这种情况一般是这段墙体钢筋的下一层没有剪力墙钢筋,这样本层的墙体钢筋就会重新生根,按照梁上墙来计算,那两根钢筋是在梁内的水平定位钢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