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的指南

奥运场馆环境评估指南(试行)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工业大学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中元兴华工程公司2006年2月44 / 46奥运场馆环境评估技术指南(试行)项目下达单位:市环境保护局项目完成单位: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工业大学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中元兴华工程公司项目主持单位: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项目分工与参加人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项目分工:奥运场馆环境评估导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细则—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细则—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细则—施工扬尘控制参加人员:田 刚 明 聂 磊 钢 闫宝林夏恒霞 黄玉虎 宋光武 王海华 涛工业大学项目分工: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细则—建筑节能参加人员:中良 王皆腾 马重芳中国建材测试中心项目分工: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细则—绿色建材参加人员:马振珠 继军 汤跃庆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项目分工: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细则—园林绿化参加人员:延明 丛日晨 古润泽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项目分工: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细则—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利用参加人员:吴文伟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项目分工: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细则—噪声防治参加人员:柳至和 志勇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项目分工:奥运场馆建设项目管理参加人员: 洁 传才 宇 王纯碧目 录第一章奥运场馆环境评估导则31.前言32.总则33.评估办法5第二章奥运场馆建设项目管理71.基本要求72.绿色奥运工程资料要求9第三章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细则131.建筑节能132.园林绿化143.绿色建材154.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155.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利用176.噪声污染防治187.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198.施工期污染防治19第四章环境评估调查表22填表总说明22表D1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资料清单23表D2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项目管理24表D3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建筑节能26表D4 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园林绿化29表D5 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绿色建材32表D6 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33表D7 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利用36表D8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噪声污染防治38表D9 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41表D10 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施工期污染防治42第一章 奥运场馆环境评估导则1.前言为了在奥运场馆的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落实绿色奥运,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做出了一系列有关绿色奥运工程的专项承诺(以下简称“专项承诺”),并通过制定《奥运工程环保指南》(以下简称《环保指南》)、《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以下简称《施工指南》)等有关文件对奥运场馆提出了大量具体的“要求”。
这些承诺和“要求”是在国家(含地方,下同)现行法规、标准基础上,对奥运场馆提出的超出现行规的特殊要求和高于国家现行标准(设计标准和材料标准)的标准要求,上述绿色奥运的特殊要求和标准(以下通称“特殊需求”)需要通过项目参建单位: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单位,项目代建单位,下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备供应商在项目实施的各阶段和各环节中逐一进行落实,以保证 “专项承诺”和《指南》(包括《环保指南》、《施工指南》,下同)中的目标得以实现为了将“专项承诺”和《指南》的任务按建设阶段分解落实到奥运场馆的各参建单位,并通过评估专家对绿色奥运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和评估,实现绿色奥运的既定目标,特制定本《奥运场馆环境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2.总则2.1 编制依据(1) “绿色奥运工程专项承诺”(2) 《奥运工程环境保护指南》(3) 《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4) 国家与市现行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与办法等有关规定(5) 其它有关绿色奥运文件2.2 基本原则2.2.1 可操作原则:由于奥运场馆环保要求的严格性和奥运工程建设的一次性特点,将环境评估纳入现有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贯穿在奥运场馆设计、施工、验收、交付使用等不同阶段的现行实施、检查、监督、验收管理体系中,实施主体为奥运场馆建设项目的各参建单位。
2.2.2 可追溯性原则:规定了场馆建设相关阶段和环节的记录与其证明材料组卷的具体要求2.3 适用围 本《评估指南》适用于奥运场馆建设的前期阶段(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阶段),主要针对奥运场馆的特殊环保要求和超出现行标准的容进行评估2.4 评估容 (1) 评估“绿色奥运承诺”的落实情况(2) 评估《环保指南》的落实情况(3) 评估《施工指南》的落实情况(4) 评估其他绿色奥运要求的落实情况(5) 提出奥运工程绿色亮点项目(6) 为实现绿色奥运提供技术咨询2.5 组织实施 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由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08办”)统一协调,由市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环保局)负责组织实施,由科研单位、大学、工程公司等单位组成的“奥运场馆联合评估机构”负责具体实施联合评估机构组成和分工为: (1)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技术总负责;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施工期污染防治(2) 工业大学:建筑节能(3)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绿色建材(4) 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园林绿化(5) 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再利用(6) 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噪声防治(7) 中国中元兴华工程公司:设计、施工过程项目管理3.评估办法3.1 评估方法3.1.1 评估采取专题评估会议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进行,环保局(或委托有关评估机构)负责主持评估会议,环保局委托的评估机构负责进行现场调查。
3.1.2 评估原则上分为设计评估、施工过程评估、竣工验收评估等环节,可根据评估容的特点和落实情况适当进行调整3.2 会议评估3.2.1 奥运场馆项目的建设单位应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实填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并在评估会议召开前与时提供评估所需的相关资料3.2.2 环境评估所需资料(1)环境评估专项资料Ø “奥运工程环境评估调查表”与有关证明资料Ø 《绿色亮点项目报告》(2) 绿色奥运工程资料Ø 《奥运工程设计大纲》(目录与有关环境保护章节)Ø 设计图纸审查记录(有关绿色奥运设计的审查部分)Ø 建筑节能设计审查意见Ø 有关“园林绿化指标”的审批文件Ø 《施工组织设计》(有关环境保护的章节)与批准文件Ø 绿色奥运有特殊要求的工程物资验收资料、噪声监测资料等文件Ø 《绿色奥运工作总结报告》( 竣工验收后)(3)其他要求提供的文件 3.2.3 评估会议参加单位与人员(1)“08办”有关项目管理人员(2)环保局有关环境管理人员(3)评估机构的相关专家(4)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相关专业技术负责人3.2.4 评估会议基本程序(1) 环保局提出具体的评估要求;(2) 建设单位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实施绿色奥运的总体思路;(3) 设计单位介绍落实绿色奥运的总体设计思路;(4) 设计单位分专业对照“专项承诺”、《环保指南》、“奥运标准”(如有)分别介绍建筑节能、绿色建材、园林绿化、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利用、噪声防治、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等方面在设计中的落实情况;(5) 施工单位介绍落实《施工指南》与施工过程管理中落实绿色奥运“特殊需求”的方案或情况;(6) 监理单位介绍在施工过程中监督和检查落实绿色奥运“特殊需求”的方案或情况;(7) 各参建单位提出认为属于绿色亮点的项目;(8) 评估专家对相关文字记录进行核查,必要时对在施工程进行现场检查;(9) 评估专家提出问题,有关单位进行答疑;(10) 会议评估后,由评估机构或评估专家提出评估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环保局;(11) 评估意见和建议由环保局审查整理后提交“08办”, 由“08办”下发建设单位;(12) 建设单位应在接到评估意见后,组织相关单位对评估意见给以书面答复并提交评估机构。
3.3现场调查 3.3.1现场调查由环保局委托的评估机构组织完成,主要容为:(1)核实绿色奥运“特殊需求”的落实情况与绿色亮点项目的完成情况,收集各类文字和图片资料;(2)跟踪和检查建设单位根据评估意见进行整改的过程和结果;(3)必要时,开展现场环境监测第二章 奥运场馆建设项目管理1.基本要求1.1 按照建设项目阶段划分原则,将奥运场馆建设阶段划分为前期阶段和实施阶段,奥运场馆建设环境管理工作将针对本章提出的要求进行审查和评估 1.2 前期阶段1.2.1 建设单位应将绿色奥运“特殊需求”作为重要的容纳入项目设计大纲(设计要求等),向设计单位提供“专项承诺”、《指南》等所需的基础资料,保证设计图纸满足绿色奥运的基本要求1.2.2设计单位应按照设计大纲、“专项承诺”和《指南》等有关要施设计,并分专业将绿色奥运“特殊需求”落实在设计文件中,主要容如下:(1) 将技术、设备、措施方面的绿色奥运“特殊需求”落实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上2) 将高出国家现行标准的节能、建材、再生水“奥运标准”落实到设计文件中3)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的主要设备、材料清单中选用的设备、材料,除应按照有关规定注明其型号、规格、性能、数量等外,尚需明确绿色奥运的“特殊需求”。
1.2.3 建设单位在组织设计方案、设计图纸的评审工作时,应将是否满足绿色奥运“特殊需求”作为重要的评审容,并形成和保存绿色奥运评审记录1.2.4 在开工前的设计交底时,设计单位应详细说明与绿色奥运有关的设计意图,解释设计文件中绿色奥运设计的“特殊需求”1.2.5 投标文件和标底编制中应考虑绿色奥运对设备、材料、施工现场污染控制的特殊要求 1.3 实施阶段1.3.1建设单位编制的项目管理大纲和项目管理规划中,应有落实绿色奥运的具体措施、方法等有关容1.3.2监理单位编制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中应有绿色奥运管理和控制的有关容,其中应包括完善的绿色奥运管理目标、容、方法、措施等相关容,实现绿色奥运工程的目标落实、组织落实,并将高于国家现行标准的建材、节能、再生水等“奥运标准”作为关键部位或重要的分项工程进行重点控制1.3.3施工承包单位编制的奥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现场扬尘控制、噪声控制等专项实施方案,并满足《施工指南》的具体要求1.3.4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中有关绿色奥运部分容进行重点审查,并提出书面审查意见1.3.5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与 “专项承诺”和《环保指南》有关的设计变更程序,避免绿色奥运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降低标准和要求,变更绿色奥运设计的应报“08办”批准。
1.3.6 图纸会审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分专业重点审查设计图纸中有关绿色奥运“特殊需求”的容1.3.7 施工单位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凡涉与绿色奥运要求部分应在分包合同中载明相关要求1.3.8 施工单位在涉与绿色奥运的主要材料和设备加工订货工作中,应向潜在供应商明确绿色奥运“特殊需求”,对于高出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需在加工订货合同中予以明确要求,并要求材料、设备供应商在交货时提交有关满足绿色奥运“特殊需求”的书面质量证明1.3.9 监理单位在设备、材料合格供应商审查工作中,除按照有关要求审查供应商的资质、信誉、能力、业绩等方面外,尚需审查供应商是否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对于物资供应批量较大和特定装修装饰材料的供应商尚需审查其是否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未通过相关认证的不得作为奥运工程合格供应商1.3.10 监理单位在进场设备、材料检查验收工作中,除应按照市《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2002)(以下简称《监理规程》)有关规定的程序和容进行检查验收外,尚需对具有绿色奥运“特殊需求”特别是“奥运标准”要求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专项检查和验收,凡不符合绿色奥运“特殊需求”的设备和材料不予验收。
1.3.11 监理单位应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方案、噪声控制方案进行过程检查和监督,并保持检查记录1.3.12 监理单位应负责组织绿色奥运专项验收和绿色奥运专项竣工验收,凡不符合绿色奥运要求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直至符合要求为止1.3.13 监理单位应在监理月报中以书面形式向建设单位报告本期的绿色奥运工作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和整改要求1.3.14 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在其竣工验收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和质量评估报告中对绿色奥运落实情况给出评估意见1.3.15 施工单位在编制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的同时,应编制专项《绿色奥运工作总结报告》,说明绿色奥运在项目中的实施情况,并报送监理单位审核1.3.16 施工单位应建立、保持完整的绿色奥运工程资料,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两个月将全套“绿色奥运工程资料”分专项整理编目,单独组卷并装订成册,监理单位负责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查,移交建设单位长期保存,并报“08”办审查备案1.3.17 进行奥运场馆环境评估时,由建设单位负责填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资料清单》(见表D1)、《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环境管理》(见表D2),填表之前认真阅读包括本文件在的有关文件。
2.绿色奥运工程资料要求2.1 总体要求2.1.1 绿色奥运工程资料由施工单位负责整理、组卷成册,监理单位负责检查、审核,建设单位负责上报2.1.2 各奥运场馆参建单位应与时、准确、完整地填写、整理各项绿色奥运工程资料2.1.3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记录中应注明符合绿色奥运要求容2.1.4 凡涉与到高于国家现行材料标准要求的材料进场报验单上的检验结论,除应注明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材料质量标准要求外,尚应注明符合绿色奥运对材料的要求2.1.5 所有检查记录均应附有相关有效证明材料,其容和格式应符合国家和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2.1.6 工程竣工验收前由建设单位主持进行绿色奥运专项验收,并办理专项验收手续绿色奥运专项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将验收报告与“绿色奥运工程资料”(含《绿色奥运工作总结报告》)报“08办”和环保局备案2.1.7 绿色奥运工程资料(含相关有效证明资料)应包括:(1)《奥运工程设计大纲》(目录与有关环境保护章节)(2)设计图纸审查记录(有关绿色奥运设计的审查部分)(3)建筑节能设计审查意见(4)有关“园林绿化指标”的审批文件(5)施工组织设计(有关环境保护的章节)与批准文件(6)有绿色奥运特殊要求的工程物资验收资料、噪声监测资料等(7)《绿色奥运工作总结报告》2.2 绿色奥运工程资料组卷要求2.2.1 一般原则(1) 凡涉与高于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设备,其质量证明、检测报告中对应于绿色奥运标准要求的有关技术参数应注明具体数值。
2) 凡提供的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委托检验报告)上应有计量认证、质量认证印章3) 凡提供复印件证明资料时,均须在复印件上加盖报验单位项目部印章,并注明抄件人和抄件日期4) 质量证明、合格证等资料要求字迹清晰,不得出现涂改、模糊不清等现象,绿色奥运有关资料均按照市《监理规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以下简称《资料规程》)执行2.2.2 工程物资不仅要满足国家法规、标准的要求,部分物资还要满足绿色奥运的要求,在该物资的“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监理规程》A4表)“承包单位检验意见”一览中,应对照奥运“专项承诺”、《环保指南》等文件,注明是否符合绿色奥运要求和提供有关有效证明具体要求见表2-1:表2-1 “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绿色奥运要求工程物资名称绿色奥运要求(√为需要)①②③④⑤混凝土、水泥、钢筋、钢材、玻璃、门窗等大宗工程材料√√有节能、隔音要求的外部门窗,有隔音要求的部门窗√√√灯具、电控设备√√用量较大的装修装饰材料√√需要满足“奥运标准”(有害物资限量)的装修装饰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墙涂料、胶粘剂(溶剂型胶粘剂、水基型胶粘剂) 、木制家具、壁纸、聚氯乙烯卷材地板、地毯(含地毯衬垫与地毯粘合剂),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资的装修装饰材料等√√√√用量较大的卫生器具与附件√√节水器具:水龙头、淋浴器喷头、坐便器√√√低噪声设备:冷却塔、电梯,功率较大的水泵、风机、空压机 √√√√制冷设备(冷媒)、消防器材(灭火剂)√√√注:① 供应商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并提供证书复印件;② 供应商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并提供证书复印件;③ 优先选用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的供应商并提供证书复印件;④ 供应商提供其他环保认证或有效监测报告;⑤ 在空白处以签字笔或钢笔注明“符合绿色奥运要求”并加盖申报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公章,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2.2.3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为落实《施工指南》等有关文件要求所采取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施工噪声防治的方法、措施和手段等容在“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监理规程》A1表)“承包单位审核意见”、“监理单位审核意见”中,应专门注明“符合绿色奥运要求”的容,或在空白处以签字笔或钢笔注明“符合绿色奥运要求”并加盖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公章2.2.4 电梯、冷却塔、动力站房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应对噪声防治效果进行测试,监理单位对其进行复核,并做到:(1)施工单位应认真填写“填写噪声测试记录”(《资料规定》表C6-56);(2)在有关“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资料规定》表C6-2)的“试验记录”中、“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资料规定》 表C6-3)的“试运转与调试结论”中,应注明噪声测试结果2.2.5 建设单位提出的《绿色亮点项目报告》等文件,应包括采取的措施、量化数据等详细容第三章 奥运场馆环境评估细则1.建筑节能1.1 制定本评估细则的主要依据为:《奥运工程环保指南—建筑节能》(简称《节能指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国家标准)》(GB50189-2005)(《节能国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市地方标准)》(DBJ01-621-2005)(《节能地标》)、《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93)、“绿色奥运专项承诺”(简称“专项承诺”)等有关建筑节能控制方面的条款。
1.2 在奥运场馆建筑工程中应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策略,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1.3本细则所涉与的评估容重点为考察奥运场馆建筑的能源消耗状况和建筑节能/供能技术的先进性1.4在评估容中并未详细要求但在《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建筑节能》中涉与到的国外建筑节能的先进技术,同样列入评估围1.5 本评估 “基础数据”部分所涉与的容属于《节能国标》或《节能地标》中有强制性要求的重要条款,也是《节能指南》中规定必须达到相关要求的基本容1.6 本评估“其它信息”部分所涉与的容属于《节能指南》中推荐并鼓励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和目标其它信息”中某些容属于“专项承诺”中必须实现的目标,也是本评估的重点考察容1.7奥运场馆参建单位所提供的技术支撑材料(设计说明书、图纸等),应包括达到《节能指南》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以与本场馆能源消耗状况、供能技术先进性的说明1.8 参建单位应根据本细则认真如实填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建筑节能》,填表之前要认真阅读本章第1.1条所列文件在的有关文件1.9 需要参建单位提供的文件和资料(1)节能设计审查意见(如有)(2)工程设计中关于建筑节能落实情况的说明材料(图纸、设计说明书等)(3)填写完毕的《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建筑节能》(见表D3)2.园林绿化2.1 制定本评估细则的主要依据为:《奥运工程环保指南—园林绿化》、《公园设计规》(CJJ48—92)、《城市绿化条例》、《市城市绿化条例》(修正)、《市区绿地系统规划》、《市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比例实施办法》(京政发[1990]71号)、《关于市城市绿地植物种植的若干意见》(京政办发[2001]55号)、“绿色奥运专项承诺”等有关园林绿化方面的条款。
2.2 本细则所评估容主要为奥运场馆的园林绿化,评估阶段为场馆的整个建设过程包括场馆的设计、施工以与后期使用2.3 场馆的园林绿化应以创造优美的绿色环境为基本任务,实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强调整体性、统一性,以达到最优的生态和景观作用2.4 除奥林匹克公园的场馆外,其他场馆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本场馆的绿地率达到40%以上2.5 提倡垂直绿化和包括建设屋顶花园、广场绿化在的人工地盘绿化,以提高绿化覆盖水平2.6 认真选择适宜绿化品种,贯彻生物多样性原则,充分考虑市地区气候特点和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以地区乡土植物为骨干 2.7 保证绿地具有长久的绿化效果,并为大树、古树的形成创造条件2.8 充分考虑绿地在紧急情况下疏散人流和作为缓冲区的作用,人流相对集中的区域,要合理布置集中绿地2.9 绿地应设有雨水收集利用设施,采用节能、节水、环保的浇灌方式2.10 人流集散休息广场、露天停车场等各类场地,宜选用透气透水的铺装材料和施工工艺2.11 奥运场馆参建单位应根据本细则认真如实填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园林绿化》,填表之前要认真阅读本章第2.1条所列文件在的有关文件2.12 需要参建单位提供的文件和资料(1)工程设计中关于园林绿化的说明材料(图纸、设计说明书等)(2)填写完毕的《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园林绿化》(见表D4)3.绿色建材3.1 制定本评估细则的主要依据为:《奥运工程环保指南—绿色建材》,《墙涂料有害物资限量》(GB18582)等国家与行业标准,“绿色奥运专项承诺”等有关绿色建材方面的条款。
3.2 本细则所评估容为奥运工程中所采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和室外装饰装修材料,重点为室外装饰装修材料,评估阶段为场馆的整个建设过程,包括场馆的设计、施工以与后期使用3.3 建材的选用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部分指标还要符合《奥运环保指南》提出的环保要求 3.4是否通过ISO9000和ISO14000体系认证,是选择奥运工程建材生产企业的重要依据3.5 优先选择采用废弃物资替代天然资源为原料的建材3.6 临时设施应充分考虑可循环利用的原则,使用再生或可再生的建材3.7 奥运场馆参建单位应根据本细则认真如实填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绿色建材》,填表之前要认真阅读包括本章第3.1条所列文件在的有关文件3.8 需要参建单位提供的文件和资料(1)场馆设计与施工中关于绿色建材选用落实情况的说明材料(图纸、设计说明书等)(2)填写完毕的《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绿色建材》(见表D5)4.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4.1 制定本评估细则的主要依据有:《奥运工程环保指南—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CJ 164-2002)(以下简称《节水器具》)、《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建设部1998年12月20日批准)、《市人民政府令第155号 市节约用水办法》、《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绿色奥运专项承诺”等有关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方面的条款。
4.2 本评估围主要为:奥运场馆工程所涉与的节水措施,污废水与雨水资源化措施,奥运再生水水质标准落实情况 4.3 对具体的奥运场馆,如有第4.2条未涉与、但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其他水资源保护问题,同样属于本评估围4.4 本细则适用于奥运场馆的整个建设过程,包括场馆的设计、施工以与后期使用4.5 奥运场馆的给排水设计应体现绿色奥运理念,实现节水和水资源再利用的承诺4.6 奥运场馆不得采用国家已经或准备淘汰的用水器具和给排水管材,积极推广再生水的使用,设计说明必须提供该工程的设计节水效率4.7 奥运场馆卫生器具必须采用节水型,所选用卫生器具的性能指标应满足《节水器具》与《环保指南》的要求给排水设计必须积极选用性能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先进的措施,并应对选购的卫生器具提出具体规格要求4.8 奥运场馆应采取有效措施,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供水压力,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3MPa4.9 奥运场馆应采取有防止供水管网泄漏的有效措施,管网漏失水量控制在10%之4.10 奥运场馆应采用节水型绿化浇灌技术利用再生水进行绿化浇灌时,应有防止再生水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各类技术和管理措施。
4.11 奥运场馆应采取各类有效措施实现污水资源化市政中水无法达到的场馆,应建立污水就地处理系统,冲厕、绿化浇灌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污水资源化4.12 奥运体育馆与屋顶面积较大的体育场,应设立屋面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条件许可的,应有设置空调冷凝水等其他废水资源化设施4.13奥运场馆参建单位应根据本细则认真如实填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填表之前要认真阅读包括本章第4.1条所列文件在的有关文件4.14 需要参建单位提供的文件和资料(1)市政中水落实情况说明(2)工程设计中关于节水器具、废污水资源化、雨水资源化落实情况的说明材料(图纸、设计说明书等)(3)填写完毕的《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见表D6)5.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利用5.1 制定本评估细则的主要依据为:《奥运工程环保指南—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利用》、《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72号)、《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车辆运输泄漏遗撒的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116号)、 “绿色奥运专项承诺”等有关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利用方面的条款5.2 本细则所评估容主要为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利用,评估阶段为场馆的整个建设过程。
包括场馆的设计、施工以与后期使用5.3 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奥运场馆施工、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全部实现分类收集,并尽可能地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部分按照市政要求运往指定消纳地点5.4 奥运场馆的施工应达到以下要求:(1)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均应设置各自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2)施工现场设置的垃圾收集设施,保持清洁、完整,垃圾站附近与运送垃圾的道路上不应有遗撒的垃圾;(3)为减少一次性废物,施工人员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4)施工拆除物应尽可能就地回用;(5)含有害物质的拆除物宜由专业单位负责处置,并经相关部门认可5.5 合理布设垃圾分类收集装置,根据周围环卫设施条件合理确定是否设立垃圾集中站,尽量利用区域或市政已有的设施进行垃圾集中处置5.6 废弃电池、墨盒与电子废弃物等应单独收集5.7 场馆应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为减少一次性杯子与瓶装水,场馆观众区应设置直饮水系统5.8 比赛废弃物应妥善设立收集和回收系统5.9 临时设施应充分考虑可循环利用的原则,使用再生或可再生材料制作5.10奥运场馆参建单位应根据本细则认真如实填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固体废弃物处置和利用》,填表之前要认真阅读包括本章第5.1条所列文件在的有关文件。
5.11需要参建单位提供的文件和资料(1)工程设计中关于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的说明材料(图纸、设计说明书等)(2)填写完毕的《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见表D7)6.噪声污染防治6.1 制定本评估细则的主要依据为:《奥运工程环保指南—噪声防治》、《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市环境噪声功能区规定(2004年调整后的规定,各区县政府、环保局已公布)、《体育建筑设计规》(JGJ31-2003),《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体育馆声学设计与测量规程》(JGJ/T131-2000)、《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GB/T50356-200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GBJ87-8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建设部2004年颁布)、“绿色奥运专项承诺”等有关噪声污染防制方面的条款6.2 本细则所评估容主要为噪声污染防治,评估阶段为场馆的整个建设过程包括场馆的设计、施工以与后期使用6.3 场馆的建筑声学、扩声系统设计与场馆部的声环境密切相关,亦属于本评估的工作围。
6.4 场馆的噪声控制设计应从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并与音质设计、扩声设计同步进行6.5 如比赛场馆对外环境的影响超过所属环境噪声功能区要求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应采取经济适用的降噪措施6.6 如外界噪声对场馆正常运行有影响,场馆应采取经济适用的隔声措施6.7 比赛场馆与其附属房间的通风空调管道应安装消声设备,且保证通风顺畅和功能需求,各进出风口噪声应符合相关标准6.8 施工场界噪声状况需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不满足要求的,须采取经济适用的降噪措施6.9 奥运场馆参建单位应根据本细则认真如实填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噪声污染防治》,填表之前要认真阅读包括本章第6.1条所列文件在的有关文件6.10 需要参建单位提供的文件和资料(1)工程设计中关于噪声污染防治落实情况的说明材料(图纸、设计说明书等)(2)填写完毕的《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噪声污染防治》(见表D8)7.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7.1 制定本评估细则的主要依据为: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奥运饭店服务环保指南》、“绿色奥运专项承诺” 等有关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方面的条款。
7.2 本细则所评估容为奥运工程中所采用的制冷系统和消防系统,评估阶段为场馆制冷系统和消防系统的设计、设备采购和建设过程,以与设备的后期使用维修过程7.3 制冷和消防设备的选用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部分指标还要符合绿色奥运的“特殊需求”7.4 制冷和消防设备的生产企业应通过ISO9000和ISO14000体系认证7.5 奥运场馆参建单位应根据本细则认真如实填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填表之前要认真阅读包括本章第7.1条所列文件在的有关文件7.6 需要参建单位提供的文件和资料(1)场馆设计与施工中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选用落实情况的说明材料(图纸、设计说明书等)(2)填写完毕的《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见表D9)8.施工期污染防治8.1 制定本评估细则的主要依据为:《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72号)、《市城市房屋拆迁施工现场防治扬尘污染管理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37号)、《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车辆运输泄漏遗撒的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116号)、“绿色奥运专项承诺”等有关扬尘控制方面的条款。
8.2 由于施工污染防治特别是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此除“奥运专项文件”外,其他有关施工现场管理的文件,亦为本评估的技术依据8.3本细则所涉与的评估容主要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为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废水等其他污染防治工作,同样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亦属于本评估的工作围8.4 奥运场馆环保措施所需资金必须得到充分保证并与时拨付,施工单位在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落实的前提下,应按照有关要求做好资料收集和上报工作8.5 施工现场施工标志牌和制度板应容齐全、版书规、外表整洁,并悬挂在施工现场出口处的显著部位8.6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设立专门从事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绿色工地”监督员,主管环保工作的管理人员应熟悉环保专业知识、现场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8.7在建筑拆除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采取密闭施工等各类有效的扬尘控制措施8.8 施工过程严禁抛撒垃圾与任何可造成扬尘污染的物料清理施工垃圾必须搭设密闭式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垃圾道和吊运容器不得出现垃圾泄漏现象施工现场设立的密闭式垃圾站应保持清洁、完整,垃圾站附近与运送垃圾的道路上不应有遗撒的垃圾。
8.9 运输车辆应采取各类有效防止泄漏遗撒的措施8.10 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间应设置符合标准的分隔设施,并满足以下要求: (1)围档材料应选择砌筑物、金属定型材料,或其他硬质材料;(2)高度不得低于2.5米;(3)除砌筑围档外,须砌筑不低于50厘米高、防止泥土外溢的墙基底脚并抹光8.11 施工单位应积极采取各类有效措施和先进设备,防止运输车辆二次扬尘污染,并满足以下具体要求:(1)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前,必须将车辆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不得车轮带泥行使;(2)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出口处侧,铺设长度不小于25米、宽度不小于出口处宽度的硬质路面;(3)设置相应的排水和泥浆沉淀设施;(4)排水水质应符合市政管道的排放标准,直接排入环境的应符合相应接纳水体的排放标准;(5)宜采用可以实现废水再生回用、加压冲洗的洗车装置8.12 施工现场所有行车道路的路面都应该采取硬化措施,在清扫路面和有车辆通过时应采取洒水等抑尘措施8.13施工现场所有裸露地面、易扬尘物料应采取包括以下容在的扬尘防治措施:(1)加盖防止扬尘污染的遮盖物,并保证遮盖物的完好性;(2)喷洒覆盖剂,并保证定期补喷,出现破损时应采取妥善的补救措施;(3)水泥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应当在库房存放或严密遮盖,并保证库房或遮盖物的密闭性。
8.14 其他需要评估的容:(1)施工中使用风钻、电锯、电磨、混凝土搅拌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工序,必须采取喷水、隔离等抑尘措施;(2)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炊事炉灶和冬季取暖锅炉等必须使用清洁燃料;(3)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与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资8.15 奥运场馆参建单位应根据本细则认真如实填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填表之前要认真阅读包括本章第8.1条中所列文件在的有关文件8.16 参建单位应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文件(1)填写完毕的“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施工大气污染防治”(见表D10)(2) 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环保容(3)《施工指南》“绿色施工管理”第(六)条中要求收集、整理、和上报的有关资料(4)拆除工程环境保护方案(《施工指南》二(九)第四章 环境评估调查表填表总说明(1) 奥运场馆各参建单位应认真如实填写《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填表之前应认真阅读本《评估指南》,以与包括《评估指南》各章节编制依据在的有关文件2) 《调查表》可以用钢笔、签字笔填写,也可以提交电子版需要加盖的公章可以是各单位项目部门的公章。
3) 随同《调查表》提交的证明材料,应真实、有效、完整和齐全,并满足本《评估指南》第二章中“绿色奥运工程资料要求”的有关规定4) 《调查表》针对的是整个奥运场馆的建设过程,被评估工程不涉与或暂时未涉与到的评估容不需要填写,但应在备注或该栏目中注明原因表D1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资料清单工程名称建设单位代建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填表人/填表时间 年 月 日序号资料名称提供情况备注1《奥运工程设计大纲》①有 无2设计图纸审查记录 ②有 无3建筑节能审查意见 ③有 无4有关“园林绿化指标”的审批文件有 无5《施工组织设计》与批准文件 ④有 无6已经完成的绿色奥运工程资料,与证明资料⑤, 卷 份有 无7《奥运工程环境评估调查表》 份有 无8《绿色亮点项目报告》有 无9《绿色奥运工作总结报告》 ⑥有 无10其他提供的文件:建设单位(代建单位)审查意见⑦: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公章)填表说明:① 可仅提供目录与有关环境保护的章节;② 可仅提供有关绿色奥运设计审查的部分;③ 如没有,请说明原因;④ 施工组织设计可仅提供有关环境保护的章节;⑤ 尽量提供;⑥ 竣工验收后的环境评估时提供;⑦ 表容情况属实与否。
表D2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项目管理工程名称项目总进度填表人/填表时间 年 月 日序号项目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实施情况1将绿色奥运“特殊需求”纳入《奥运工程设计大纲》是 否①2将“特殊需求”落实在设计文件中是 否①3将奥运节能、绿色建材标准落实在设计文件中是 否①4将绿色奥运“特殊需求”作为设计图纸评审的重要容是 否①5投标文件中考虑到绿色奥运对设备、材料,施工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控制的要求是 否①6在项目管理大纲和项目管理规划中制定了落实绿色奥运的具体措施是 否①7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制定了落实绿色奥运的具体措施是 否①8施工单位在主要工程物资的加工订货过程中,向潜在供应商明确提出了绿色奥运的要求是 否①9监理单位在审查工程物资供应商的资格时,将是否通过IS09000和IS014000作为审查容是 否①10监理单位对进场工程物质的检查验收中,充分考虑了绿色奥运的“特殊需求”是 否②11电梯、冷却塔、动力站房安装完毕后,对噪声防治效果进行了测试是 否③12施工单位建立了绿色奥运工程资料专项技术档案是 否④建设单位(代建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公章)设计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公章)施工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公章)监理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公章)填表说明① 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可仅提供和环境保护有关的部分;② 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应包括“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 (复印件)等相关资料;③ 提供“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等有关资料;④ 提供档案目录与相关证明材料。
表D3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建筑节能工程名称分项进度填表人/填表时间 年 月 日一、基础数据序号项目设计值设计依据评估结论1体型系数2窗墙面积比3屋顶透明部分与屋面之比4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4.1屋面4.2外墙4.3非透明幕墙4.4单一朝向外窗4.5透明幕墙4.6屋顶透明部分5遮阳系数5.1外窗玻璃的遮阳系数5.2外窗外遮阳的遮阳系数5.3透明屋顶遮阳系数6电驱动冷水(热泵)机组:水冷 风冷 蒸发冷却 活塞式/涡旋式 螺杆式 离心式6.1额定制冷量(kW)6.2性能系数7集中空调系统:7.1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量(m3/h)最小新风量热回收新风量7.2全空气直流式空调系统风量(m3/h)总送风量热回收风量7.3空调系统新风比二、其它信息序号项目有无实施情况1外墙保温2外遮阳3室空气净化处理技术4地源热泵空调/供暖5水源热泵空调/供暖6热冷电三联供7自然通风8自然光照明技术(光导管)9高效节能光源照明10蓄热供暖11蓄冷空调12太阳能供热水13太阳能发电14太阳能照明15地热能供暖与梯级利用16风能发电17变流量空气调节系统18分层空调19建筑能耗模拟分析20变频技术采用的其他建筑节能措施:建设单位(代建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公章) 设计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公章) 施工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公章) 监理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公章)填表说明① 填写实施方案,如外墙:240mm红砖+40mm聚苯板外墙保温;再如外窗:Low-E中空玻璃6(Low-E)+A6+6;② 说明外遮阳方案;③ 在此处填写该项目的设计值;④ 说明实施面积与保温材料;⑤ 说明外遮阳方案;⑥ 说明技术方案与处理量;⑦ 说明规模与主要技术数据;⑧ 说明实施面积并给出图纸号;⑨ 说明蓄能份额;⑩ 说明实施情况。
表D4 奥运场馆环境评估调查表—园林绿化工程名称分项进度填表人/填表时间 年 月 日序号项目容备注1乡土植物情况是否以乡土植物为主: 是 否主要乡土植物名称:其他主要植物名称:2植物多样性乔木(种类)灌木(种类)草本(种类)3园林绿化指标场馆建设总面积(m2)场馆绿地面积(m2)绿地率%4苗木规格常绿乔木(棵)落叶乔木(棵)树高小于4m树高4~6m树高大于6m胸径小于8cm胸径8~12cm胸径大于12cm5病虫害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天敌生物制剂光诱捕热诱捕色诱捕 低毒 药剂中毒药剂高毒药剂6地下设施有如有,简述绿地地下设施设置情况(包括数量、功能、占地面积、覆土厚度等):无7屋顶绿化简单式(m2)花园式(m2)8应急疏散集中绿地有如有,简述基本情况(包括面积、位置、方便人流疏散的措施等):无9裸露地面面积(m2)采取的覆盖措施:10 广场、停车场地面铺设总面积(m2)简述广场、停车场地面铺装情况(包括面积、铺装材料、铺装工艺等):11古树名木保护有如有,简述采取的措施:无12灌溉用水自来水中水雨水有 无有 无有 无13雨水收集如有,简述采取的措施:14浇灌方式漫灌喷灌渗灌是 否是 否是 否15绿地照明电能太阳能其他是 否是 否16植物生长总体状况优(打√)良(打√)差(打√)自评估专家评估自评估专家评估自评估专家评估17景观总体状况优(打√)良(打√)差(打√)自评估专家评估自评估专家评估自评估专家评估18绿化工程竣工时间建设单位(代建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