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H-66“科曼奇”侦察攻击直升机-RAH

RAH-66“科曼奇”侦察攻击直升机|RAH 1991年1月17日凌晨,在中东沙漠某处,睡梦中的伊拉克士兵被由远而近的怒吼声惊醒抬头一看,6个快如闪电的黑影正从头上擦过,她们忙不迭地向黑影送去一排排子弹,但黑影迅即隐没在黑暗的天际,只留下伊拉克士兵面面相觑 这些低空飞掠的黑影不是什么怪物,而是关掉了全部航行灯、保持无线电静默,以15m高度飞行的6架美军AH-64A"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很快,它们抵达目标区,射出10枚导弹,摧毁了伊境内一处预警雷达站和相关设施,打响了多国部队"沙漠风暴"行动的第一枪 上面介绍的主角──"阿帕奇"直升机和本文要讨论的RAH-66"科曼奇"隐身侦察攻击直升机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试想一想,若上述任务由RAH-66来实施,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呢?负责地面作战的美军地面部队,若能拥有RAH-66直升机来实施武装侦察任务,又能取得什么样的益处呢? 发展起源 1982年,美国陆军依据AH-1装直升机和OH-6侦察直升机在越南战场上的作战经验和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直升机高达2587架的惨痛教训,决心研制一个替代上述机型的"轻型侦察攻击直升机"1988年正式公布研制计划并公开招标。
因为美国陆军的需求数量庞大,要求的技术性能又很高,竞标厂商为了分摊发展风险,决定两两组合为两个竞争小组──波音/西科斯基和贝尔/麦道两种不一样的设计方案均采取全复合材料机身,主旋翼为结构大幅简化的无铰接轴承旋翼两种方案在外形上最大的不一样是机尾贝尔/麦道推出的是无尾旋翼设计,而波音/西科斯基开始并未对尾旋翼作特殊处理,以后,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提升偏航扭矩以增加直升机旋转速度,重新设计了涵道式尾桨 1991年4月5日,美国陆军选择由波音防卫/太空集团的直升机部门和西科斯基直升机部门领衔的设计小组为新型直升机的主承包商正式编号为RAH-66,并以一个骁勇善战的印第安部落的名字──科曼奇命名 波音/西科斯基小组的整个展示/验证计划连续了近5年时间,其中包含制造6架原型机波音负责制造原型机的机尾、主旋翼叶片、航电仪器及飞行控制系统;西科斯基则制造前段机身第1架原型机于1996年1月首飞,今后以2个月的间隔陆续交付其它原型机试飞工作在西科斯基企业设在佛罗里达的西棕榈泉海滩的基地进行因为国际形势改变和新技术使用太多,科研/采购费大大超出了预算,因此美军方迟迟没能下决心正式投产按1993年五角大楼的估量,全项目将耗资998亿美元,其中科研费约559亿,采购1292架需亿,平均每架3400万美元。
结果,美陆军除试验生产的几架外,1999年只订购5架用于部队使用验证,第1架将于2021年首飞正式投产推迟到2021年 打不死的"印第安战士" 有些人说,RAH-66"科曼奇"直升机是二十一世纪的"树梢霸王"你看不见它;假如你能看见它,你也击不中它;假若你能击中它,也击不落它;就算你击落了它,它的飞行员还能活着这段描述关键说的是RAH-66"科曼奇"的生存力 绕着"科曼奇"直升机四面走一圈,会产生一个感觉:实际上并没有些人设计这种飞机,而是由一群戴着眼罩的人,用浆糊和胶带把部分组件粘合起来的产物它的旋转翼低垂,机身上仰的角度几乎不合理,而且很多部位从这边或那边突出来千万不要因为这些而对"科曼奇"产生错误观念,要知道,"科曼奇"的生存性能采取阶梯式原理:首先是不被探测到;如被探测到,求不被击中;如被击中,求不坠毁;如坠毁不可避免,则求坠后能够生存 为顺应二十一世纪战场的需求,美军要求"科曼奇"直升机能在多种战场环境中,在敌方严密防空火网间进出,进行武装侦察、提供各级指挥官和友军必须的战场信息,并利用其本身火力,准确打击关键目标为达成上述目标,"科曼奇"尤其强调隐身性能设计,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隐身直升机。
"科曼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比现在其它任何直升机的全部小得多为达成隐身目标,"科曼奇"在外形设计方面无所不用其极机首整流罩为带角平面边缘形状,含有散射雷达波的作用;轻易形成较强雷达反射信号的机炮在不使用时可水平向后旋转180°,收藏在炮塔后方的整流罩内;机身两侧可分为斜上和斜下的两个平面,和绝大多数直升机的圆柱形机身迥然不一样,其作用不言自明;采取内置式武器舱和收放式起落架设计;发动机进气道在机身两侧上方,为埋入式设计,进气口下半部设有可关上的盖板;主旋翼桨毂和桨叶根部可加装整流罩,甚至连桨叶形状全部经过精心设计除了在外形上下工夫,"科曼奇"还广泛利用复合材料,所使用的复合材料占整个机身结构重量的51%,是现在世界上使用复合材料最多的直升机 "科曼奇"直升机的全部关键部件全部是双余度的,不可能采取双余度的部件也有其它部件遮挡这使它在被打掉尾桨后能继续飞行,前风挡玻璃能承受重的大鸟以278km/h的时速撞击机体外的电缆切割器可预防直升机低空飞行时撞击电缆"科曼奇"能以6m/s的下降速度作"粗暴"着陆,以10m/s的速度垂直撞击地面时,起落架、座椅和可压皱结构能逐层吸收撞击能量,飞行员在这种情况下仍能生存。
同时,坠毁传感器和易断连接器会立刻切断电气系统,隔离燃油系统,从而预防发生火灾假如机身扭曲,舱门打不开,飞行员可按钮炸开舱门逃生RAH-66的机体结构能承受的加速度,能抵抗、口径弹药的射击,甚至在遭到少数23mm炮弹攻击时,仍能继续使用 强劲有力的动力系统 和"阿帕奇"比起来,RAH-66的机身平滑多了其机首部位装有探测系统,下方则为1门20mm3管旋转机炮后三点式轮式起落架可折收于机身之内,其中主起落架在空中运输时,含有"曲膝"的功效,能够方便地塞进运输机内机身两侧主轮舱的后方则为内置式武器舱,使用时可打开2台T-800涡桨发动机在机身后上方,用于带动5叶式主旋翼、风扇式尾桨和电气系统"科曼奇"的水平尾翼可向下折叠,有利于运输机的装载作业RAH-66的机身尺寸略小于"阿帕奇",其空重却减轻了约1t武器舱门打开后,也可用于内部维修作业机头罩亦可向左打开,便于进行探测器的维修和弹药舱的补给"科曼奇"采取优秀的5叶式无轴承复合材料主旋翼,其翼面负荷低,操纵性能好,还可降低旋翼转速,以降低噪音和震动,加之8片复合材料桨叶的涵道风扇式尾桨,使"科曼奇"能做急速转弯、高速侧飞和倒飞和快速俯仰和滚转动作,其机动性能优于通常直升机。
这对直升机空战和对地攻击时躲避地面炮火全部有相当大的帮助 燃油供给系统装有惰性气体产生装置,可预防直升机坠毁后造成燃油起火爆炸在实施非隐身需求的作战任务或进行远程布署时,"科曼奇"最多可在加装的短翼下携载4具副油箱,一次携带的总油量达成4548L,航程最远可达2334km,这对"科曼奇"的自行布署能力来说相当主要 涵道式尾桨 尚在概念设计时,两个设计小组均为"科曼奇"设计了独特的尾部反扭矩装置,这关键是为了满足陆军对RAH-66的一项性能要求──常高度、常空速下在6秒内转向90°,也就是所谓的"突转"波音/西科斯基的涵道式尾桨设计不仅达成了此项要求,甚至能够在3秒内完成这个动作除此之外,这种比较少见的涵道式尾桨能够连续承受极高的滚转动作而不致疲惫损坏 涵道式尾桨是一组可在地面调整的翼片组,8片宽弦叶片,弦宽约为178mm,调整的范围为°它的翼梢速度为184m/s,可降低噪音信号另外,为了降低噪音,尾桨中轴支架的大小和偏心位置也经过优化设计 座舱设计 永立潮头 "科曼奇"采取串列双座式驾驶舱设计,前座为飞行员,后座为武器操作员坠机时,"科曼奇"的飞行员座椅能够承受/s的沉坠速度,以保护飞行员的安全。
"科曼奇"还装有化学武器探测装置,可发出早期警告,预防飞机进入污染区内若直升机必需在遭到核生化武器污染的地域实施任务,其驾驶舱则设有双重过滤增压系统,乘员座舱和航电舱均可加压,飞行员在不穿戴防护衣和防护面罩的情况下即可参与作战 "科曼奇"的前后座舱的配置大致相同,机组组员的正前方都有2个203mm×152mm的大型多功效液晶显示器,其中右方为彩色显示器,显示数字式移动地图、战术情况及夜间作战战况;左方则为单色图像显示器而前舱在2个多功效显示器的下方还多了一个飞行控制面板和键盘在大型多功效显示器的两侧,还有2个89mm×52mm单色多用途液晶显示器,用以显示燃油、武器及通讯系统状态 "科曼奇"装有2台高速任务电脑,使任务资料处理愈加快速,目标探测和分类速度较以往的系统快7倍,和"阿帕奇"直升机相比,科曼奇的反应时间缩短了95%每台处理器全部包含可更换的模块,假如其中一个失效,处理器能够重新再建构这些模块"科曼奇"装有综合式通信导航识别航电系统,具有兵种间兼容能力"科曼奇"装备的其它航电系统包含:空载目标移交系统、雷达测高计、姿态及航向参考系统、多普勒测速系统、激光陀螺仪、敌我识别器和雷达预警接收器。
新武器 新面孔 不太夸张地说,"科曼奇"几乎能够摧毁它所能找到的任何种类的目标"科曼奇"的武器系统为1门XM-301型3管20mm旋转机炮及500发炮弹,在机身两侧下方的内置式武器舱,舱门上各装有3个发射架,可选挂"海尔法"反坦克导弹、"毒刺"空空导弹及"海神"-70型70mm火箭发射巢等武器 在设计之初,设计者就深切体会到在"科曼奇"直升机上使用远程反坦克导弹的必须性早在"轻型直升机"计划的细节要求中,就强调了它的武器系统中必需包含全新的反坦克导弹罗克韦尔国际企业和马丁・玛丽埃塔企业负责开发生产这种全新导弹,这就是AGM-114"海尔法"导弹"科曼奇"直升机可在同一战场、同一时间,发射多枚"海尔法"导弹,攻击多个目标,每枚"海尔法"导弹必需"知道"要攻击哪一个激光光点,所以它只会攻击某个闪烁特定数字信号的激光光点,而这个信号则是由发射这个激光光点的飞机设定的"科曼奇"另外一项有趣的功效是能够连续发射导弹,相互间隔时间很短,假如射手准备攻击3辆~4辆并排在一起的坦克,它能够发射第一枚"海尔法"导弹攻击第一辆坦克,然后快速攻击另一辆坦克,接着又攻击旁边的坦克,直到全部坦克全部被摧毁,或是打光机上全部导弹为止。
万一"科曼奇"没有"毒刺"导弹可用,"海尔法"甚至能够被看成空空导弹使用,假如像直升机大小的飞行器被海尔法导弹击中,将必死无疑! 战场之雾的发明者+消除者 "科曼奇"最终将替代美军现在在编的各型AH-1武装直升机和OH-58A/C/D侦察直升机在古今中外的战场上,战场指挥官均为一样一件事所苦恼,那就是无法实时掌握正确的敌军动态,造成作战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这种情况称为"战场之雾"而身为战争工具的一个,"科曼奇"在战场上除了本身具有的强大火力使其成为有效的攻击武器外,因其具有良好的隐身设计,使敌人防区迭遭渗透,到处受击,却难于应付,"科曼奇"本身成了"战场之雾的发明者",而其配置的性能优越的探测系统和网络通讯系统,让"科曼奇"本身和后方的指挥人员均能即时获取必须而准确的战场信息,得以做出相对正确的判定和下达正确的命令,对敌军发出强大而准确的打击,就某种程度而言,"科曼奇"实现了指挥官对战场信息的渴望,因此我们也可将"科曼奇"视为"战场之雾的消除者"由此可见,未来"科曼奇"投入现役后,除了在战术层面大展所长外,其影响将有望扩及至军事战略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