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细则
幕墙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细则目 录第8章 幕墙工程 18.1预埋件(后补埋件) 18.1.1预埋件位置偏位 18.1.2后补埋件不符合要求 28.2龙骨 38.2.1龙骨位置偏差 38.2.1龙骨焊接存在的问题 48.2.3龙骨安装存在问题 58.3石材幕墙 68.3.1原材料缺陷 68.3.2石材背栓及开槽不符合要求 68.3.3石材安装不符合要求 78.5玻璃幕墙(框架幕墙) 88.5.1垫块、压块不符合要求 88.5.2玻璃幕墙平整度、垂直度等不符合要求 98.5.3玻璃幕墙开启扇不符合要求 98.6玻璃幕墙(大玻璃幕墙) 108.6.1大玻璃钢槽不符合要求 108.6.2玻璃安装不符合要求 108.6.3夹具施工不符合要求 118.9保温、防火、避雷 128.9.1防火保温材料不符合要求 128.9.2避雷设施不符合要求 138.10打胶 138.11表面清理 14第8章 幕墙工程8.1预埋件(后补埋件)8.1.1预埋件位置偏位 1、现象:预埋件位置与轴线位置偏差 2、原因分析:土建结构偏差;预埋件放置时位置错误;预埋件固定不牢固,浇筑砼时跑位3、防治措施:土建施工过程中,对于偏差大的部位及预埋件应及时处理。
预埋件安放前,在模板上先画出埋件位置标记,底埋可用铁钉固定、侧埋可用钢丝绑扎固定,且合模前对埋件位置要复查8.1.2后补埋件不符合要求1、现象:后补埋件与结构接触不紧密;后补埋件用锚栓外露长度不符合要求;后补埋板位置结构打孔过多;补强钢板与后补埋板间焊接不牢 2、原因分析:结构面不平整;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差;结构钢筋位置影响;检查不到位 3、防治措施:埋件与结构之间的间隙可用细石砼或砂浆填塞密实后补埋件一侧加补强钢板,并与原钢板焊接连接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及锚栓的使用说明打孔,且在钻孔设备上做出标记,以防止孔打深焊接人员要有特殊工种上岗证,并要进行现场考核,合格后才能作业8.2龙骨8.2.1龙骨位置偏差1.现象:主龙骨位置偏差过大;龙骨竖框的垂直度、横梁的水平度偏差较大;次龙骨间距和标高不满足要求2.原因分析:定位放线不准;未在主龙骨上按分格做标记,或放线错误,工人随意施工,质量意识差3.防治措施:主龙骨应先挂线、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安装施工次龙骨安装前,先在主龙骨上做标记,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次龙骨安装做好技术交底,明确允许偏差范围8.2.1龙骨焊接存在的问题1、现象:钢龙骨焊接中防锈漆刷不到位,镀锌层破坏后不防腐处理;焊缝质量不符合要求;焊渣不敲干净就做防腐。
2、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不按图纸及规范施工;工人技术水平差3、防治措施: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焊接严格按规范要求将钢材表面做防腐处理,交底到位,所有焊接部位均应敲净焊渣漏出金属光泽后,焊口满刷防锈漆焊工持证上岗,并选用技术好的工人进行施焊,正式焊接前采用样板通过制8.2.3龙骨安装存在问题1、现象:铝合金幕墙横梁与立柱接缝大;不同金属材料(钢角码与铝立柱)接触部位无防腐垫片;插芯长度不够,钢插芯与钢立柱焊接;转接件螺栓未拧紧,铝龙骨组装时用镀锌螺钉;横梁翘尾巴 2、原因分析技术交底不到位,下料错误,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偷工减料;立柱分格大、横梁短,工序验收不仔细;螺栓孔大于螺栓直径3、防治措施(1)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严把进场材料质量验收关,工序应严格按规范允许偏差项目验收;(2)按图施工,按规范要求采用不锈钢螺钉或自钻自攻钉,加设防腐垫片,角码以及立柱打孔时要与螺栓相配套3)对龙骨分格应进行严格验收,实测实量,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加强施工过程中过程检验8.3石材幕墙8.3.1原材料缺陷1、现象石材缺棱掉角,有色差、暗裂、色斑等缺陷2、原因分析石材进场未仔细验收或验收走过场,且在安装前,未进行排板;石材在搬运、存储过程中受到硬物的磕碰;石材开槽加工时不加软垫且石材未清理就安装;石材缝中的螺母稳固石材不取出或取出破坏石材边角。
3、防治措施(1)加强对石材的进场验收工作,剔除超过规范要求的板材;并且在石材安装前应进行排板,挑出色差严重的石材;(2)石材在搬运、存储过程中应注意成品保护,在开槽加工时加软垫以防止磕碰,采用硬质木块做垫块,干挂胶固化后及时取出8.3.2石材背栓及开槽不符合要求1、现象石材背栓松动不牢、漏挂,垫片太薄;石材开槽过宽、距板边距离小,开槽有效长度短,锚入深度不够;槽口内清理不到位,灌胶不饱满2、原因分析 钻孔过大或背栓上的垫片脱落;技术交底不到位,背栓挂件与竖龙骨矛盾处方案不明确,施工人员安全、质量意识差3、防治措施(1)按照设计及幕墙系统本身的要求选用合理的钻头;(2)安装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要求石材开槽宽度控制在6~7㎜之间,保证孤形槽的有效长度不小于80mm,一般情况下,挂钩锚入深度在10~12㎜;(3)灌胶前应将槽口内的石粉清理干净,干挂胶应饱满,并对重点部位重点检查,严格控制质量验收程序8.3.3石材安装不符合要求1、现象石材安装完成面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不符合要求;板缝宽窄不一,不符合设计要求;干挂胶和密封胶污染石材表面;不锈钢挂件与次龙骨连接使用普通焊条,挂件螺母拧紧程度不够且无弹垫。
2、原因分析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安装过程中未挂线施工,偷工减料,工人操作不当,质量意识差3、防治措施(1)石材在上墙安装前,应按照图纸分格分别设置竖向钢丝线、横向鱼丝线,以控制板材的平整度及板缝宽度;安装过程中重点部位重点检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加强对工人的成品保护意识;大面施工前应做样板,无污染后方可正式使用,密封胶要有证明无污染的试验报告8.5玻璃幕墙(框架幕墙)8.5.1垫块、压块不符合要求1、现象明框(半隐框)幕墙垫块数量及长度不够,压块数量或压板固定点数量不足2、原因分析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偷工减料,质量意识差3、防治措施技术交底要到位,按图施工,每块玻璃下应设置数量不应少于两个、长度不小于10㎝的硬质橡胶垫块,且固定点间距不小于300㎜,距边部不小于180㎜,加强质量检查8.5.2玻璃幕墙平整度、垂直度等不符合要求1、现象面板平整度、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幕墙分格缝宽窄不一;扣盖接口处错台;副框组角块挤压不牢或者型材下料不规则,玻璃组框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隐框幕墙的玻璃附框与横梁和立柱不在一个平面 2、原因分析技术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差,验收不严格3、防治措施施工前应做好完善的技术交底,按图进行加工、施工,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8.5.3玻璃幕墙开启扇不符合要求1、现象开启扇开启不灵活、角度过大、脱落,胶条未压紧,密闭性能差2、原因分析风撑或铰链不配套,位置不当,扇框加工尺寸偏差大,锁点位置不当,胶条不配套;横梁与立柱外表面不在一个面上;因型材壁薄,导致合页、风撑拉出,上旋窗挂钩处无限位措施,技术交底不详细,工人质量意识低,安装过程中图省力,风撑电钻打孔时,钻孔太大,螺丝无法拧紧3、防治措施(1)做好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大面施工前应做样板,确定风撑(铰链)的位置后在大面施工,应保证开启扇开启角度不大于30度,开启距离不大于30㎝(2)挑选配套的五金,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锁点,并按照节点图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进行抽检8.6玻璃幕墙(大玻璃幕墙)8.6.1大玻璃钢槽不符合要求1、现象大玻璃钢槽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玻璃肋钢槽位置偏差,上下不在同一垂直面;大玻璃槽弯曲未调直且钢支座位置偏移2、原因分析技术交底不到位,未按规范要求选用材料,施工过程中未挂线,工人质量意识差3、防治措施(1)按照图纸要求使用材料;(2)玻璃槽使用前应进行调直(3)使用仪器定位后,在安装过程中应挂线安装,并随时检查8.6.2玻璃安装不符合要求1、现象大玻璃垫块位置偏差,安置不平整,玻璃缝、玻璃两边嵌入量及空隙不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大玻璃不在同一平面内,玻璃肋与大玻璃不留缝,而是直接将玻璃肋紧靠在面玻上;玻璃肋底座后不加垫块,玻璃肋处结构胶不均匀光洁;吊挂横梁不平直且长孔位置偏差,开孔过大。
2、原因分析对规范、图纸熟悉程度不够,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过程中未挂线,工人偷工减料,质量意识差,质检人员验收不严格3、防治措施(1)施工前应熟悉规范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垫块数量及其位置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布设,玻璃肋应保持肋与面板之间保留6~8㎜的缝隙,或按图施工;(2)吊挂横梁安装时要拉线,材料进场时要加强验收,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在工程中使用;(3)玻璃安装过程中,选用技术好的工人进行操作,并随时对板缝进行检查调整8.6.3夹具施工不符合要求1、现象夹具穿过横梁不加垫块或垫块不防腐处理,拧紧程度不符合要求;安装夹片时玻璃板面不清理干净就上结构专用胶,夹具专用胶搅拌不均匀2、原因分析技术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差,图省事3、防治措施(1)加强过程中的检查,夹具紧固时用扭矩扳手进行检测,达到设计值;(2)夹片安装前应用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清理玻璃,然后在打结构胶,夹具专用胶使用前要搅拌均匀8.9保温、防火、避雷8.9.1防火保温材料不符合要求1、现象防火、保温材料接缝不严,固定不牢固2、原因分析托板固定不牢固,钉少,且与基材粘接不牢,工人质量意识低3、防治措施(1)基材应保持干净、干燥,在粘接;(2)防火保温材料应封堵严密。
8.9.2避雷设施不符合要求1、现象避雷钢筋焊接长度不符合要求,避雷铜索与立柱连接不牢固,立柱竖向避雷连接点处铝立柱上的涂层未打磨2、原因分析工人质量意识低,偷工减料3、防治措施铜索固定前,应将铝立柱上固定点处的涂层打磨掉,加强对工人的质量教育,安装完后,及时认真的进行检查、验收8.10打胶1、现象打胶厚度不符合要求,胶缝表面不光滑,缝边有毛刺;密封胶与板材粘结不严密、开裂,渗漏或雨水渗漏;横梁立柱结构处密封胶变黄;胶中硅油渗出,污染板面2、原因分析泡沫棒较细,塞入深度过深或过浅,基层清理不干净;胶质量差或超过有效期,打胶时温度超过允许范围,打胶过程中刮胶不实,有开口部位,胶体内存在空气,胶缝深度过大,造成三面粘接;没贴美纹纸或美纹纸贴的不实,导致胶向美纹纸内渗撕美纹纸时粘连胶,刮刀面不平整,工人操作水平低,刮胶时手不稳,质量意识差;垫片质量不合格,与胶起化学反应3、防治措施(1)在打胶前应将板缝内的灰尘、污物清理干净,并且在打胶过程中应保持基层干燥,对于特殊部位,应刷底漆,在横梁与立柱之间不放垫片留1~1.5mm的缝隙,然后直接打胶处理,或采用三元乙丙垫片2)胶在使用前应检查其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打胶时的温度宜控制在5~35度之间,采用小圆棒(直径略大于缝宽)进行添塞,使胶形成两面粘接,打胶工序应作为关键工序进行控制,要选用技术好的工人进行操作,并且在施工前,应着重交底,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在确认胶对石材无污染后先做样板,合格后在大面打胶,刮胶时先刮横缝,再刮竖缝。
8.11表面清理1、现象幕墙表面被污染物污染,有划痕、凹坑;清洗溶液对面板污染2、原因分析成品保护不到位,清洗剂与面材不配套3、防治措施(1)上下作业面交叉施工时,必须注意对下部成品的保护;(2)拆脚手架、吊蓝运动及搬运材料等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损伤墙面;(3)大面积清洗前,应先用清洗溶液在废面板上做实验,确保溶液对面材无污染后,再大面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