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科学学科试题卷(I)卷.doc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科学学科试题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A . 银B . 铁C . 铝D . 锌2. (2分)一颗铁质的小螺丝掉入细小狭长的小洞中,使用下列方案不能取出小螺丝的( )A . B . C . D . 3. (2分)如图是机场的安检人员用手持金属探测器检查乘客的情景,当探测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物体中就会产生电流,如果能检测出这种变化,就可以判定探测线圈下面有金属物体了图中能反映出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科学现象或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 图甲: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说明长柄是N极B . 图乙:对着话筒讲话,相连的扩音机中会发出声音,利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C . 图丙:使用试电笔时,用指尖抵住上端的金属帽会发生触电事故D . 图丁: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先熔断,所以家庭电路中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5. (2分)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OB . FeC . O2D . CO6. (2分)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铁185毫克,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 A . 分子B . 原子C . 离子D . 元素7. (2分)下面是一些常见危险品的消防安全标志,在装运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张贴的是( )A . B . C . D . 8. (2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构成分子的粒子是( )A . 原子B . 质子C . 中子D . 电子9. (2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根据一定标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下列分类方法不合理的是( )A . 物质构成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B . 纯净物可分为化合物、氧化物和单质C .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分别有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D . 金属材料包含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10.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试电笔可以检测出家庭电路的零线和火线B .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接在零线上C . 可以用湿毛巾擦点亮的电灯D . 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内部没有电子11. (2分)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瓶口有大量白雾C . 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D . 取少量氢氧化钠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1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就是碳的相对原子质量B .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克C .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D .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氧原子的质量为16克13. (2分)木糖醇(C5H12O5)具有较好的防龋齿特性.下列关于木糖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木糖醇中含有22个原子B . 木糖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 木糖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2:5D . 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4. (2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 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B .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C . 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只有排斥力D . 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15. (2分)非诺洛芬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化学式为C15H14O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非诺洛芬由3种元素组成B . 一个非诺洛芬分子中有32个原子C . 非诺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2D . 非诺洛芬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3二、 填空题 (共9题;共38分)16. (4分)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表示:(1)2个氢原子: ________,(2)蔗糖分子: ________ ,(3)氢氧根离子: ________,(4)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17. (3分)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请回答:(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A . 分子的数目增多了B . 分子变小了C .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D .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18. (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 (3)硫酸亚铁是由________和SO42-构成的 (4)标注出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9. (9分)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化学.(1)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干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它是一种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热水器运行成本低,能实现________填“光﹣电”或“光﹣热”)转换.(2)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人体含量最高的元素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________(填“A”或“B”).A.贫血 B.甲状腺疾病(3)蒸馒头、炸油条等要用到纯碱.纯碱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________(填离子符号);纯碱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以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陶瓷时,发生如下反应:Al2O3+N2+3C2X+3CO,其中X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 20. (7分)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另一黑色固体G在无色气体D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 (1)写出以上物质的化学符号: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A、B混合得到C、D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其中B起________作用,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G+D﹣H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1. (1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________构成的.22. (4分)请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2Fe3+:________ (2)3SO32-:________ (3)2OH-:________ (4)5CO32-:________ 23. (2分)如甲图,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判断电源的左端为________极(填“正”或“负”);如乙图若将小磁针如图所示置于通电螺线管附近,开关闭合瞬间,小磁针会________时针旋转(填“顺”或“逆”)24. (4分)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一层是________ (2)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的内部结构很相似,蛋壳对应________;蛋白对应地球的________;蛋黄对应地球的 ________三、 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23分)25. (5分)小华将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铜线)绕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铁钉上,制成了简易电磁铁甲和乙,按图连接好电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请你结合该实验中的具体情况,完成下面的内容.(1)通过观察电磁铁________的不同,可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不同2)将甲乙串联的目的是________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3)检查电路连接完好,小华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乙两个铁钉都不能吸引大头针,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A . 重新绕制电磁铁B . 更换电源C . 拆除滑动变阻器D .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26. (6分)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在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7. (5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A中若红磷用量不足,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远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图B中实验运用了________的研究方法,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改变; (3)图C中反应后天平示数减少,你认为该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4)图D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热水里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 (5)图E中实验中生成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8. (2分)某小组同学用小磁针、条形磁铁等按图(a)、(b)的方法,探究了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及方向。
接着他们又用相同的方法,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及方向,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c)、(d)、(e)所示 (1)分析比较图中的(d)与(e)小磁针偏转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比较图中的(b)和(d)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9. (3分)卢瑟福用a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的实验,推翻了汤姆生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但通过该实验的下述三种现象(如图),不能获得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结论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现象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1)请你根据原子结构知识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①现象1的原因: ________②现象2的原因:________(2)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________30. (2分)甲、乙两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了。
对于小磁针转动的原因,两同学有如下假设:甲:因为导线通电会发热,造成导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对流运动使磁针偏转乙:因为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磁场对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请据此回答:(1)没通电时,静止小磁针的N极总会指向地理的________填“南方”或“北方”)(2)两同学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他们调换电池的正负极,闭合开关,如果甲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预计应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四、 分析计算题 (共3题;共11分)31. (2分)如图甲所示是测电笔的结构,当用它插入插座的左孔时氖管不亮, 插入右孔时氖管发光,则说明火线在插座的________孔测电笔内部有一个大电阻,它的作用使人使用的时候处于安全状态若测电笔氖管发光放电时的电流为 0.36 毫安,人体的安全电压为 36 伏, 则当测电笔的笔尖接触家庭电路的火线时要使人能处于安全状态, 此大电阻的阻值至少应为多少欧?(不计氖管发光时的电阻)________32. (2分)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你计算:(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2)黄酮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33. (7分)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
将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1=3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为30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1)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________相连(均选填“A”或 “B”)2)图甲中线圈下端P的磁极是________极(选填“N”或“S”)3)请计算说明,环境温度在什么范围内时,警铃报警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9题;共38分)16-1、17-1、17-2、18-1、18-2、18-3、18-4、19-1、20-1、20-2、20-3、21-1、22-1、22-2、22-3、22-4、23-1、24-1、24-2、三、 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23分)25-1、25-2、25-3、26-1、26-2、27-1、27-2、27-3、27-4、27-5、28-1、28-2、29-1、29-2、30-1、30-2、四、 分析计算题 (共3题;共11分)31-1、32-1、32-2、33-1、3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