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高三一轮复习全案

文档格式:DOC| 111 页|大小 5.43MB|积分 12|2022-04-12 发布|文档ID:7397286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高三一轮化学复习讲义(全案)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1—1. 氧化还原反应一、 氧化剂、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或偏离)电子的物质被 ,发生了 反应,该物质作 剂,具有 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至(或偏向)电子的物质被 ,发生了 反应,该物质作 剂,具有 性二、 氧化原反应的一般规律:氧化剂 + 还原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性) ( 性) ( 性) ( 性)注意:1.强弱关系:氧化剂的氧化性 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 还原产物的还原性.2.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 性,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 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具有 性,又具有 性.例1.用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Fe+CuSO4=FeSO4+Cu其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氧化性的关系是 ,还原性的关系是 .三、能正确运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1.C + O2 = CO2 2.2H2S+SO2=3S+H2O   3. 2H2O2=H2O+O2↑4.Cl2+2NaOH=NaCl+NaClO+H2O 5. 4HCl(浓)+MnO2=MnCl2+Cl2+H2O 四.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化学反应的关系:五.习题:1.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3Cl2+6KOH=5KCl+KClO3+3H2O B. 2NaCl+H2SO=2HCl↑+Na2SO4C.4HCl+MnO2=MnCl2+Cl2↑+H2O D. 2Al+Fe2O3=Al2O3+2Fe 2.已知在 2H2S+SO2=3S+H2O反应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是还原产物,H2O是氧化产物. B.H2S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2:1.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3S+6KOH=2K2S+KSO3+3H2O中;(1)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 ) A..1:2 B.2:1 C.1:1 D.3:2 (2)若在反应中,有0.6mol有KOH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有( )mol.A.0.6 B.1.2 C.1.8 D.2.4*4.能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溴的氧化性强的是( )A.Cl2+2KI=2KCl+I2 B.Br2+2KI=2KBr+I2C. Cl2+2KBr=2KCl+Br2 D.H2+Br2=2HBr*5.在8NH3+3Cl2=N2+6NH4Cl反应中,有21.3克氯气参加了反应,则被氧化的氨的质量是( )A.136克 B.13.6克 C.34克 D. 3.4克2—2、离子反应一、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中有关概念:1.电解质: .2.非电解质: .3.强电解质: 4.弱电解质: .5.电离: .注意:(1)强、弱电解质都指的是 ;(2)导电性的强弱与强、弱电解质本生 (填有关或无关);(3)有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本身并不是电解质如 。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 B.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弱C.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的关D.铁与铜丝广泛用作导线,是因为它们是强电解质E.碳酸、氨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氨气都是电解质二、 离子反应:1. 离子方程式; .2. 离子反应式的书写规则: .3. 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三、离子共存: 指溶液中的离子级大量存在,离子间不能结合形成 ,以及离子间不能发生 反应 例2.在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K+、HCO-、SO42-、OH- B.Na+、Ca2+、CO32-、NO3-C.Na+、H+、Cl-、HCO3- D.Na+、Cu2+、Cl-、SO42- 例3.在下列离子组中,能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K+、HCO-、SO42-、OH- B。

    Na+、Ca2+、CO32-、NO3-C.Na+、H+、Cl-、HCO3- DNa+、Cu2+、Cl-、SO42-四、练习题: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式:*(1)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 .(2)将NaOH溶液滴加在AlCl3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3)NaOH溶液处理制氯气中的尾气 .(4)氯水呈酸性的原因 5)在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 .(6)在少量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7)在NaHCO3溶液中加入HCl溶液 ,在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3.分别加入稀硫酸,下列离子在溶液中不明显减少的是( )A.CO32— B.HCO3— C.Ba2+ D.Al3+4.下列反应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A. 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稀硝酸与氢氧化镁反应C.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D.盐酸与氨水反应3—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要点:1. 吸热反应; 2. 放热反应: 注意:(1)吸热或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是否加热 (填写有关或无关)2)任何化学反应都存在着能量变化3)吸热或放热反应一定是在 中才能体现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是: 4.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有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无关C.化学反应都要加热才能进行 D.浓硫酸溶于水属于放热反应2)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都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说是放热反应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才能进行 B放热反应一定要加热才能进行.C.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能进行 D.有的放热反应以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第二章 碱金属2—1钠一.钠的原子结构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钠位于周期表中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 钠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的反应; 、 2.与硫的反应; 3.与水的反应: 在钠与水的反应中,有以下操作或观察到以下现象,请解释原因;现 象解 释 原 因用小刀切割,断面为银白色浮在水面熔化为闪亮的小球小球在水面游动,有嘶嘶响滴入酚酞变为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钠与酸反应,能置换出酸中的氢5.钠与盐反应不是简单的置换反应;将一小粒钠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三、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是 ,保存方法是 ,用途:1.钠、钾合金(钾含量50%-80%),在常温下呈 态,是原子反应堆的 ;2、钠运用于电光源上用作高压钠灯,是因为 ,3。

    用钠与熔融的TiCl2反应,可得到金属钛,是利用了钠的 例1.将11.5克金属钠投入88.5克水中,反应完毕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若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20g/ml,则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多少? 四.练习:1.下列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钠质软,是电、热的良导体 B.钠能从硝酸铁溶液中置换出铁C.熔融态的氯化钠通电后生成氯气和钠时,钠离子被氧化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2.下列有关钠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钠可作高压钠灯,用于照明 B.钠可于制过氧化钠C.钠、钾合金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D.钠可将钛、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将钠投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能生在沉淀的是( )A.HCl B.FeCl3 C.CuSO4 D.Ca(HCO3)24.将Na2O2和NaHCO3混合,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后,排出气体物质后,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A.Na2O与Na2O2 B. Na2O2与Na2CO3 C. Na2CO3 D. Na2CO3与 NaOH5.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作灭火剂的是( )A.水 B.砂 C.泡沫灭火剂 D.液态二氧化碳6.钠原子与钠离子比较具有相同的( )A. 核外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化学性质 D.焰色反应7.做焰色反应所用的铂丝,每次做完后都要( )A.用滤擦干后才能使用 B.用水多洗几次C.用稀盐酸洗涤后再灼热到酒精灯颜色相同为止D.先用稀盐酸洗涤,后用水洗涤2—2钠的化合物一、 Na2O与Na2O2的性质比较:名称 Na2ONa2O2色、态是否碱性氧化物生成条件稳定性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与CO2反应的方程式是否有漂白性用途相互转化关系二、 NaOHNaOH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无色晶体,具有碱的通性,其中NaOH与二氧化碳反应的量不同,生成的产物也不同,试写出在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和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 。

    三、 Na2CO3与NaHCO3名 称Na2CO3NaHCO3俗名色、态溶解性稳定性与少量或过量的盐酸反应(写离子反应式)与碱氢氧化钠反应(写离子反应式)相互转化主要用途例1.向一支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 ,主要的原因是 ,离子反应式 ,同时还有两个原因是 例2.向两支盛有饱和Na2CO3 与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同浓度的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前者现象是 ,离子反应式 后者现象是 ,离子反应式 四、 练习:1. 一小粒钠放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最后得到的固体是( )A.NaOH B.Na2O C.Na2CO3 D.NaHCO32.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CO2 B.Al C.Na2CO3 D.NaHCO33.下列各物质中(括号内为杂质)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是( )A.Na2O(Na2O2) B.NaHCO3(Na2CO3) C.Na2CO3(NaHCO3) D.NaOH(NaHCO3)4.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水完全反应后,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最小的是( )A.Li B.Na C.K D.Rb5.将100克K2CO3与KHCO3的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时,生成二氧化碳1.32克,此混合物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 )A.24.3% B.40% C.50% D.60%2—3 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包括 等元素,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在周期表中处于 族,是一类 性极强的元素。

    2.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填下表的递变规律;元素LI、Na、K、Rb、Cs原子半径密度熔沸点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失电子的能力结论二、焰色反应1.焰色反应 钠为 ,钾为 在做钾的焰色反应时,要用 观察,这是因为 2.焰色反应的保存;焰色反应通常保存在 或 中二、 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锂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K2O2C.从锂到铯密度逐渐减小 D.从锂到铯熔沸点逐渐减小2.相对其它金属而言,碱金属具有特征的性质是( )A.优良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能C.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D.较强的还原性 3.金属钠比钾( )A.金属性强 B.还原性弱 C.原子半径大 D.熔点低 4.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活泼 B.它们都是强还原剂B.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R2O. D.它们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5.在无色透明溶液中,加入Na2O2后,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同时产生白色沉淀 ,则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A.Cu2+ B.Mg 2+ C.Ba2+ D.Fe3+6.2.3克溶于100克水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等于2.3% B.等于4% C.大于2.3%,小于4% D.小于2.3%7.将5.36克Na2CO3.XH2O置坩埚中加热至恒重时,质量减少至3.24克,则x值为 .第三章 物质的量3—1物质的量一、 几个概念:1. 物质的量: 注意: (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国际物理量之一2)物质的量只适用表示物质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不适用于宏观物质3)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2.摩尔: ;用 表示,符号 注意:(1) 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这里的微粒指的是构成物质的 .如1摩尔水分子中含有NA个 这种微粒.(2) 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微粒时,一定要指明是原子、还是分子或离子等。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任何纯净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B.在1000C时,1molO2中约含有6.02×1023个微粒C. 1mol任何物质中都含有约6.02×1023个微粒D. 在40C 时,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水分子,其水的体积为18 ml.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2O分子中含有NA个微粒 B.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克C.28克CO与44克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之比为1:1D.摩尔是一个物理量3.阿佛加德罗常数; 用 表示.注意;(1)阿佛加德罗常数是如何确定的? 2)阿佛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 .4.摩尔质量: .注意:(1).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用 表示.(2). 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区别.(3)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二、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 n=N/NA=m/M三、 练习:1.m g某气体含有N个分子,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m / N B.m /MA C.Nm /NA D.NA m /N2.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6.02×1023CO2个分子,其物质的量是0.1摩尔.B.1molH2O g/mol.所含有的电子数为8NA..C.1molNa做还原剂时可提供2 NA.个电子.D.1摩尔的氦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B.1molO2的质量为32 g/mol.C.2molH2O的摩尔质量是1molH2O摩尔质量的2倍.D.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4.已知1克氧气中含有x个氧分子,下列数值与阿佛常数的值最接近的是( )A. x /16 B.x /32 C.16x D.32x5.物质的量相同,且都由分子组成的不同物质,一定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 B.原子数 C.电子数 D.质量6.对相同质量的SO2与SO3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C. .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5. D. 含硫原子个数比为1:1.3—2 气体摩尔体积一、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与 有关,其中,若所含的微粒数相同时,固体(液体)的体积大小主要由 来决定,气体的体积大小主要由 来决定。

    二、 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是 用 表示,单位是 2.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指 它是气体摩尔体积的特例注意:(1)状态; , (2)状况: ,(3)定量: , (4)数值: 3.阿佛加德罗定律:(1)阿佛加德罗定律是 2)阿佛加德罗定律有关的推导公式; a.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c.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比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d.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e.同温同体积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4.求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1)M=22.4×p (2)D=PA/PB=MA/MB三、 练习:1.在标况下,等体积的下列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A.Cl 2 B.H2 C.O2 D.CO2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和氮气,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密度 C.摩尔质量 D.分子数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已知B的体积大于A,则它们的摩尔质量的关系是A.MA>MB B. MA

    3—3物质的量浓度[复习要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1.物质的量浓度是 ,单位是 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区别: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定 义溶质表示溶液表示计算公式单位相互换算关系注意:(1)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少 , 与 不变,但所含溶质的多少发生了改变2)浓溶液在稀释为稀溶液时,溶液中所含的 不变二、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换算关系;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粒子数N0气体体积(标况)V溶液体积V三、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溶液1.主要的仪器有: 2.配制的主要步骤有: 3.有关配制中的误差分析:(1)天平的砝码生锈: (2)溶解时烧杯未用水洗涤3)转液时,有部分溶液溅出 (4)容量瓶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0C5)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6)定容时俯视刻度线7)容量瓶用水洗净后,未烘干。

    (8)摇匀时有少量的水溅出,再加水定容请将以上误差分析中造成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偏大的是 ,(填序号,以下相同),偏小的是 ,无影响的是 四.练习:1.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HCl气体溶于100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的密度为b g/ml,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2.配制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问需要密度为1.84 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3.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为S克,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p g/ml,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玻璃棒 C.胶头滴管 D.试管5.下列操作可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A.移液时,有部分溶液溅出. B.未将溶解的烧杯和玻璃棒洗涤C.定溶时,加入水至刻度线2-3cm处,不再加水D.溶解溶质时,有部分溶质未溶解完.6.使用胆矾配制0.1mol/L的硫酸铜溶液,正确的操作是(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克溶解在1L水中B.称取胆矾25克溶解在1L水中.C.将25克胆矾溶于水后,再稀释为1L溶液D.将16克胆矾溶于水后,再稀释为1L溶液.7.实验室欲配制100ml2mol/LKOH溶液,试问;(1) 用不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 200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 100ml容量瓶 F.玻璃棒(2)配制时应称取KOH 克.下列的操作的顺序是 .(及字母填写)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转移(3)若用200ml 0.5mol/L H2SO4溶液与上述所配制的溶液反应完全后,在反应后混合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的颜色为 .8.计算:在标况下,将500 L HCl气体溶于是1 L水中(水的密度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09 g/ml,求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复习4—1 氯气[复习要点]一、氯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氯在周期表中位于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其最外层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较强的 性其单质的电子式为 二、氯气的性质:1、氯气是一种 色,有刺激性的 气体,能易化成液氯,能溶于水2、氯气、硫与变价金属铁和铜反应的区别:(用化学反应式表示)或举例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 3、氯气与水的反应(1)氯气溶液于水,得到氯水,呈 色,溶解的氯气少量与水反应,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氯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含分子有 、离子有 例1.氯水中含有多种物质,表现出多种性质,下列叙述中,请选择是氯水中主要物质所表现出的性质:①Cl2 ②HCl ③HClO ④H2O1)氯水呈酸性: (2)氯水具有漂白性: 3)在氯水中加入镁粉,有气体产生: 4)氯水具有强氧化性: 。

    5)用氯水进行杀菌消毒: 6)制氯气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尾气: 7)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例2.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 4.漂白粉是由组成的 ,其中有效成分是 ,写出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家庭使用漂白粉漂白衣物的化学方程式: 四、 氯气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的原理: 2.装置图:(书69页)3.收集气体的方法: 4.尾气的处理: 5.若要检验集气瓶是否收满氯气,可用 方法来检验五、Cl-的检验方法:在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

    六、练习:1.下列反应中,能产生棕色的烟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钠在氯气中燃烧C.铜在氯气中燃烧 D.氢气在氯气中草药燃烧2.下列物质中,能与硝酸银溶液作用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KClO3 B.KBr C.KI D.氯水 3.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可通过( )A.水 B.氢氧化钠固体 C.饱和食盐水 D.生石灰 4.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当有4mol的氯化氢发生氧化反应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是( )A.22.4L B.11.2L C.44.8L D.89.6L 5.在利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的反应中,消耗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与作还原剂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 )A.1:1 B.1:2 C.2:1 D.4:1 6.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抽取纯净干燥的无水CuCl2回答下列问题:(1) 仪器按上图连接好后,在添加药品前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2) 装置B的广口瓶中盛有 (写名称),其作用是 ;装置C中盛有 (写名称),其作用是;装置E的作用是 。

    3) 待充分反应后,装置D的玻璃管中的剩余物呈 色,冷却后将制得的产物配成饱和溶液,溶液呈 色复习4—2 卤族元素[复习要点]一、卤族元素包括 等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族,其最外电子层上都有 个电子,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二、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颜态密度溶沸点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对应水溶液的酸性最高氧化物的通式最高氧化物对应水溶液的酸性原子半径氧化性三、有关的检验:1.X—的检验方法(F—离子除外)及现象: 2.I2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五、 练习:1. 甲状腺肿的病人应多吃海带,这是因为海带含有丰富的( )A.碘 B.铁 C.铜 D.氯2.下列物质①干冰、②食盐、③氯化钙、④碘化银中,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金属钠应放入煤油中 B.实验室使用的氯水应新制C.液溴应放在带胶 的棕色瓶中 D.过氧化钠、氧化钠不能露置在空气中4.把氯水加入到碘化钾溶液中,再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后,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下层为紫红色溶液 B.上层为紫红色溶液C.下层为橙红色溶液 D.上层为橙红色溶液5.铁、铝分别足量的盐酸反应,若生成的气体在相同的条件下体积相同,则铁与铝的关系是A.质量之比9:28 B.物质的量之比2:3C.质量之比28:9 D.物质的量之比1:36.某碱金属mg,与足量的水全部反应后,生成气体bmol,则该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a/b B.2a/b C.a/2b D. 2a/3b7.在某溶液中,有Cl-、Br-、I-物质的量之比是1:2:3,欲使其比例变为3:2:1,需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应是原溶液中I-物质的量的( )A.1/2 B.2/3 C.3/4 D. 1/38.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所用的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A. Cl2、O2 B. H2、Cl2 C. H2、CO2 D. CO2、O29.有四种固体物质,NaCl、NaBr、KI、Na2CO3、可用一种试剂就将它们区别出来的是( )A.硝酸银溶液 B.稀硫酸 C.氯水 D.浓盐酸10.在含有KCl、KBr、KI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然后将溶液蒸干、灼烧后所得到的固体是( )A.KBr B.KCl C.KBr、KCl D.KCl、Br2、I25—1原子结构复习要点一、 原子的结构1.简述原子的结构?2.原子构成的表示方法为 。

    其中,A表示为 ,Z表示为 3.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数量关系:(1)电量关系:核内质子数= =原子序数 = 2)数量关系:质量数(A)= +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因是由于 ;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这种不同的区域,我们称为 ,共有 层,从内向外,依次叫 ,每层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 个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 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 层,n值越大,说明电子的能量越高2)核外电子的运动:原子核外电子是围绕原子核作高速无规则的运动,描述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频率(机会的多少),称为 三、正确表示1-18号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绘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O2- 、S 、C 、F- Na+ 、Al 、Cl- 。

    四、 电子式:1.电子式的定义: 2.能正确运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或形成过程:(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结构:HCl 、 H2S 、 CO2 、Na2O 、Na2O2 、Na2S 、NH3 、Cl2 、 O2 、 CH4 MgBr2 、NH+4 2)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HCl: 、H2S: CaCl2: 、Na2S 五、 练习:1.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20272Pt,这里边种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是: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2.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它的原子核中有中子161,质量数为272,该原子的质子数为:A.111 B.161 C.272 D.433 3.X原子的核电荷数为n,X2-离子与Y3+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原子的质子数是:A.n+1 B.n-2 C.n+3 D.n+54.某元素A与B,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n,A2+与B2-少8个电子,则B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A.n+6 B.n+8 C. n+4 D.n+105.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充满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关于这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 B.分子数相同 C.质量相同 D.中子数相同5—2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复习要点]一、 元素周期律1.定义; 。

    2.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1) ;(2) ;(3) ;(4) 3.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 二、元素周期表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即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其中主族有 个3.元素的性质与周期表中的位置密切相关:(请填写下表的递变规律)性质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原子半径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主要化合价4.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1)元素: 注意:a.要是同一种元素,质子数必须相同; b.质子数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2)核素: 。

    注意:一种原子就是一种核素,可以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6O、17O、40K、40Ca3)同位素: 注意:要互为同位素,必须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如:39K与40K、37Cl与35Cl4)同素异形体: 注意:同素异形体必须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白磷与红磷、O2与O3例1:在下列的微粒中,用番号按要求填空:①73Li、 ②147N、 ③4020Ca、 ④11H、 ⑤3919K、 ⑥31H、 ⑦4019K ⑧金刚石、⑨红磷、⑩石墨、⑾白磷、⑿活性炭(1).上述微粒中,有元素 种,核素有 种2).互为同位素的是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例2.下列对40K与40Ca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互为同位素 B.核内中子数相同 C.质量数相同 D.核内电子相同四、 铝及铝的化合物:写出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式: 、 、 、 、 、 。

    五、 练习题:1.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数为277下列关于该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112B.该 原子中中子数为165,电子数为112C.该原子的质量为该原子的质量为12C原子质量的D.该原子的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的277:1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都是同种元素的原子B.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D. 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结构3.X、Y、Z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原子的层中有4个电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3YZ4 B.X4YZ4 C.XYZ4 D.X2YZ44.A、B都是主族元素,A元素位于B的下一个周期,且A原子的最外层比B原子的最外层少一个电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元素的最高正价比B的大 B.A原子的半径比B的大C.若A、B都有是金属元素,A原子的金属性一定比B原子强D.若A、B都有是非金属元素,A原子的氧化性一定比B原子强5.A、B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A>B,它们可以形成AB型化合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可能在同一周期 B.A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C、A元素可能在周期表中第IIA或IVA族 D.A、B不可能在同一主族6.下表列出了8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答下列问题:主族周期IAIIAIIIAIVAVAVIAVIIAO2①3②③④⑤⑥4⑦⑧(1)这8种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

    2)②③⑦三种元素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其中碱性最强的碱是 3)④⑤⑧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其中稳定性最强的是 4)元素⑤与⑧两者的核电荷数之差是 5—3化学键[复习要点]一、 化学键1.定义: 2.化学键种类的比较:离子键共价键定义成键微粒成键的实质实例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的形成过程二、电子式:注意: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的不同1.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结构:①HCl , ②CaCl2 , ③Na2O , ④Na2O2 ,⑤Na2S , ⑥N2 , ⑦NH3 ,⑧KOH ,⑨CO2 ,⑩H2O2 2.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1)HCl: , (2)H2O: ,(3)Na2O: , (4)Na2S: ,(5)MgCl2: , (6)CO2: 。

    三、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1. 非极性键: 2. 极性键: 例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例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NaOH B.Na2O2 C.Na2S D.MgCl2三、 练习:1.已知X元素与Y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9,X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中有6个电子,则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性是( )A.离子化合物Y2X B.共价化合物YX2 C.离子化合物Y2X2 D.共价化合物Y2X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都能形成离子键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飞扬的歌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