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分析XXXX1016
内 容目的目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框架基本框架 经济责经济责任任审计审计的的分析分析框架框架经济责经济责任任审计审计的的行为审计性质行为审计性质分析分析政策建政策建议议目 的 根据审计认识理论分析经济责任审计的本质属性为了解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的关系和发展趋势提供一种理论框架概念1 审计是一种认识行为审计人员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和函证等方法收集和形成证据的过程,就是对有关事实的内容或者状态进行认识的过程概念2事实有两层含义:1.Events2.informationevents 第一层指独立于认识主体的客观存在这一层含义的事实是由各种各样的事项(events)所构成的information 第二层指认识主体通过语言等所表现的、对客观存在即事项的反映这一层含义的事实是由各种各样的信息(information)所构成的财务报表和事实 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是由许多事项组成的“事实”财务报表是“事实记录、会计惯例和个人判断的综合表现”根据语言分类的信息种类 会计语言所反映的信息:如会计账簿、财务报表;非会计语言所反映的信息:如内部控制报告、各种业务报告概念3 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有一个,但通过语言等所表现的事实可能有若干个。
语言事实受认识主体的视角和价值观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认识主体的判断比如 根据1.资本维持标准2.资产评估方法 3.的不同选择,至少可以编制7种财务报表资本维持的标准 货币资本资本维持的标准 购买力资本 物理资本 资产的评估方法 分配程序 历史成本 会计估计资产的评估方法 重置成本 变现价值 概念4 事项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认识好比从混有各种要素的胶囊(作为客观存在的事项)中抽取要素,因认识主体的视角和关心所在抽取的要素不同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概念5在经济事项这个胶囊中,至少包含有2个基本要素:1.人为要素(行为):反映经济事项的行为主体的行为状况及其内容的要素;2.物量要素(交易):反映经济事项中人、财、物数量金额变化的要素人为要素的性质人为要素并不是单纯地指示当事人行动的要素,而是根据规范、责任、目的、动机 等观点抽象行为的内容,确定责任归属的要素比如从“巨额坏账”这一事项中抽取人为要素,可以形成如下有关行为的概念或者声明:“某月某日,因业务员A的顾客B倒产,对B的巨额应收账款XXX无法回收”其中含有“做出上述判断的主体(业务员A或者其上司)对该结果负有责任”的意思。
物量要素的性质物量要素是为了明确人、财、物的数量金额变化及其引起的状况或结果的要素比如 从“巨额坏账”这一事项中抽取物量要素,并用会计语言表达,可以产生如下信息:某月某日 借:坏帐准备XXX 贷:应收账款 XXX 上述信息本身只反映坏帐准备和应收账款的减少以及由此而发生的损失概念6按照审计的主题分类,审计有两大系列:1.行为审计:对审计客体的行为发表意见的审计2.信息审计:对审计客体的陈述或者认定发表意见的审计审计的主题审计的主题是指需要审计人员给出审计结论的要证明对象如果审计的目的是对审计客体的行为做出结论,审计的主题就是“行为”如果审计的目的是对审计客体所给出的信息做出结论,审计的主题就是“信息”例示 例:审计人员通过核对现金日记账和现金收付凭证对现金收支进行审计审计的主题?审计结论 1.关于现金的记账是否正确,是否可靠的意见;2.关于会计账簿是否正确,是否可靠的意见;3.关于现金的列报和披露是否恰当,是否可靠的意见;4.关于出纳员的业务执行是否恰当、正确的意见;5.关于命令支出现金的领导人的业务处理是否妥当的意见审计一般的理论框架 审计的认识对象审计的认识对象 信息事实信息事实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非会计信息非会计信息A A例:财务报例:财务报表(财务报表表(财务报表审计)审计)C C例:例:MA&DMA&D(监(监事审计)、预计事审计)、预计财务资料(盈利财务资料(盈利预测审核)预测审核)E E例:不确定事项、例: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经营能力B B例:例:会计账会计账簿簿(详细审计)(详细审计)D D例:内部控制例: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审计)、业报告审计)、业务报告(内部审务报告(内部审计)计)F F例:企业依法运作例:企业依法运作情况(监事审计)、情况(监事审计)、经管责任履行情况经管责任履行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责任方认定责任方认定直接报告对象直接报告对象 审计的命题审计的命题抽取要素抽取要素物量要素物量要素人为要素人为要素审计的主题审计的主题信息信息行为行为A领域 审计的对象是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审计的职能主要是为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提供保证B领域 审计的对象是会计账簿(查账)早期的详细审计的职能主要是查错防弊C领域 审计的对象是非会计信息,审计人员一般只以非审计鉴证的形式参与其中,如盈利预测审核日本商法第281条第3款规定,公司监事会应当在审计报告中记载董事会经营报告(有关会计的部分除外)是否根据法令和章程正确地反映了公司的状况D领域 审计的对象是用非会计语言表现的对行为的声明,如业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等内部审计和已经SOX制度化的内部控制报告审计是D领域的审计的主流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也有可能成为D领域的审计类型内部控制COSO定义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以下有关范畴类别内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由一个单位的董事会、经营者和其他成员所实施的一个过程1.经营的效果和效率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4.过程=行为的经过 E领域 审计的对象是责任方未曾提供语言声明而需要审计人员直接评价或计量的物量要素该领域和上述A、B、C和D领域不同,审计人员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对信息可靠性的保证,还包括信息本身F 领域 审计的对象是责任方未曾提供语言声明而需要审计人员直接评价或计量的人为要素。
该领域是真正的“行为审计”的领域审计对象涉及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企业依法运作情况、经管责任履行情况、业务执行情况、等等责任方认定 责任方对其责任范围内的业务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价或计量后形成和给出的认定例外*1 信息审计的审计对象不一定都是责任方认定,直接报告业务也可能是对信息发表意见的审计,如持续经营能力审计(F领域)直接报告对象 责任方未曾给出认定因而需要审计人员直接评价或计量,或者在观念上自行确定审计命题的对象例外*2 行为审计的审计对象不一定都是直接报告对象,基于责任方认定业务也可能是对行为发表意见的审计,如内部控制报告审计(D领域)会计账簿的两重性既是用会计语言表现的行为事实,是责任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为了履行经管责任所提供的记录又是用会计语言表现的交易事实,是责任方对其责任范围内的业务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价或计量后形成和给出的认定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 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十条第十条*1 审计机关实施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通过对其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审计,分清企业领导人员本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第十条*2 在审计的基础上,查清企业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与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目标责任制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分清企业领导人员对本企业资产、负债、损益不真实、投资效益差,以及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第十条*3 查清企业领导人员个人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与财务收支有关的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的问题审计的主题1.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经管责任履行情况(第十条*2)2.个人奉公守法情况(第十条*3)审计的方法通过对其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审计,分清企业领导人员本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第十条*1)经济责任审计的分析框架 审计审计的的认识对认识对象象信息信息事实事实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会会计计信息信息非会非会计计信息信息A A: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真实性评价真实性评价)C C:经济责任说明:经济责任说明(各项经济指标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完成情况 )E E:经济、效率、效果:经济、效率、效果(效益性评价)(效益性评价)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B B:财务会计资财务会计资料(合法性评价)料(合法性评价)D D:经济责任说明经济责任说明(遵守国家财经法(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的情规和廉政规定的情况)况)F F:经管责任:经管责任(直接责任、(直接责任、主管责任)主管责任)个人奉公个人奉公守法情况守法情况财务收支审计财务收支审计 合规性审计合规性审计舞弊审计舞弊审计经济责经济责任任审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性质 针对经管责任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审计模型 经济责任审计是借助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合规性审计和舞弊审计实现审计目的的复杂系系统。
行为审计行为审计财务收支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经济效益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合规性审计 对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活动是否遵循了约定的程序、规则或条例所进行的审计监督舞弊审计 针对被审计对象有无舞弊行为,并查明发生舞弊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审计行为复杂系 复杂系是一种复合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由于系统的非线性变化和接续条件的原因,任何单独的系统都无法预测系统未来状态所可能显示的举动或机能比如,生物的自律机能、自我组织,多自由度混沌性、学习联想记忆等都是复杂系的典型性质Complex systemsComplex systems are defined as compound dynamical systems whose behavior and features cannot be predicted because of their nonlinearities and connecting conditions.This emergence of behavior is not possible for a single dynamcal system,therefore,connection,coupling,compounding are keywords of this theory.Emergence of rhythm in biological systems,self organization,chaotic properties in high degrees of freedom,learning and associative memory are example features of complex systems.主要内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企业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置情况;企业收益时分配;与上述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 被审计的企业领导人员向审计组提交的书面材料包括:(一)企业领导人员职责范围;(二)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与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目标责任制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三)企业领导人员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的情况;(四)应当向审计组说明的其他情况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 第六条 真实性评价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遵守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情况,以及相关会计信息与实际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和业务经营活动成果相符合的程度作出的评价第七条 合法性评价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所作出的评价第八条 效益性评价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评价经济是指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做到了节约;效率是指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果是指经济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行为审计的一般特征 信息审计的特点 定义:对审计客体的陈述或者认定发表意见的审计 方法:命题论证型方法 保证的种类:积极保证 问题所在:如何确定有效的审计程序和客观的判断标准 命题论证型 从基本命题中引出一组可观察命题,通过证明可观察命题进而证明基本命题的方法。
命题的引出 具体审计目标1 存在和发生 具体审计目标2 完整性 公允反映 权利和义务 股价和分摊 列报和披露命题的展开F/S项目金额金额重要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帐户性质重要综合重要性B/S货币资金 10,000现金本公司A子公司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 1,000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票据 10,000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35,000应收账款国内应收账款国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400预付账款-存货8,000产成品-存货跌价准备-其他流动资产1,500内部往来-积极保证 审计人员以所形成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在审计意见中明确肯定基本命题成立(或不成立)的审计意见表达方式称为积极保证行为审计的特点 定义:对审计客体的行为发表意见的审计方法:事实发现型方法 保证:消极保证 问题所在: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对当事人的行为优劣进行评价事实发现型 在确定的范围内(e.g财务收支)实施审计程序,如果发现了与基本命题相反的事实,则在审计报告中记载该事实,如果没有发现,则记载“在已实施的审计程序的范围内没有发现所查事实”的方法消极保证 审计意见只表达“在所实施的审核程序的范围内没有发现否定基本命题成立的重要问题或事项”。
因为审计结论既没有肯定基本命题,也没有否定基本命题,所以被称为消极保证行为审计的属性需要就评价标准达成共识通常被授予较大的权限 往往缺乏确定的审计命题只能提供消极保证受伦理道德的影响较大潜在的审计风险较大潜在的审计风险较大评价标准 需要对当事人的行为优劣进行评价,因此,在社会上、组织上或者当事人之间就评价标准达成共识是行为审计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 行为标准应该是事前制定的,经过当事人达成共识(表现为程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当事人照章办事,接受审计人员根据规章制度作出的评价权限 由于行为规范和有关评价特定行为是非的标准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因此,行为审计往往被授予较大的权限以保证当事人接受审计结论但这样又会出现审计结论是否公正、由谁、如何监督审计人员的问题审计命题 由于经济活动带有复杂系的性质,行为的评价或计量很困难,行为审计通常是一种责任方并没有给出认定,需要审计人员直接评价或计量审计对象,确定审计命题的直接报告业务即使审计命题可以确定,但审计命题的范围、如“经济责任”的范围往往比较宽泛因而模糊在缺乏相应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判断标准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自行确定审计命题,非常容易被误解为“个人对个人的审计”,遭到打击报复。
client随意性 缺乏确定的审计命题或者审计命题的范围模糊不确定,意味着审计人员必须自己判断并决定审计对象的领域,也意味着审计的责任范围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更意味着审计风险这可能引起审计人员对积极实施行为审计蹉跎不前消极保证 因为审计命题的宽泛性和模糊性,行为审计不可能对行为判断的是非提供“积极保证”,只能提供“消极保证”这使得行为审计的效果极不稳定伦理道德影响行为审计不仅对被审计人是一种很大的威慑,对审计人员也是很大的心理负担对行为的评价往往被误解为“个人对个人的人格评价”行为审计是否有所作为,与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心理负担对行为的评价往往被误解为“个人对个人的人格评价”,在审计报告中言及个人的责任给审计人员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对行为的判断也需要应用重要性原则,在缺乏明确的判断准则的情况下进行“重要性判断”,对审计人员是很大的心理负担归纳 行为审计的制度建设不仅仅要解决审计程序和判断标准的问题,还牵涉到行为标准和伦理判断的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不难知道,行为标准和伦理判断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问题这是行为审计发展困难的原因所在,也是建立经管责任审计模型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特征对公司治理的贡献 直接解除经管责任 缓解道德风险 亡羊补牢贡献1 经济责任审计的结论是有关部门据以评价被审计人的经管责任履行情况,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信息来源。
这是经济责任审计通过直接解除经济责任对公司治理所做出的直接贡献经济责任审计所带来的“恐怕被发现”的效果具有预防舞弊和错误的作用:“被发现”这种威胁可以打消舞弊及违法的念头,从而缓解道德风险这是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发挥威慑作用对公司治理所做出的贡献贡献2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揭露错误、舞弊及违法行为具有直接监视的作用这是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发挥“亡羊补牢”功能对公司治理所做出的贡献贡献3解除免除“责任的解除”是指“确认责任已履行后,继续行为的进行”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不完全知道关于代理人行动的信息,具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无知,采取不正当的行动妨碍资源有效分配的风险存在的问题缺乏评价标准依赖于国家权威 审计命题过于宽泛消极保证引起期望差距潜在的审计风险相对较大潜在的审计风险相对较大缺乏评价标准尽管经济责任审计有法律为准绳,也有审计程序规范但法律并不是关于具体行为的标准,国家审计规范也不是评价特定行为是非的判断标准依赖于国家权威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可以弥补对标准缺乏共识的缺陷但是,依靠权威以保证行为当事人接受审计人员的评价这种制度,不仅存在着对审计人员个人品格过于依赖的问题,也存在着对审计结论讨价还价的可能性。
审计命题的宽泛“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命题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宽泛、边缘模糊的一般命题体系而且,在“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这样的表面含义的背后,还存在着“领导人员的个人行为如何”这样的含义在缺乏相应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判断标准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自行确定审计命题,不仅对审计人员是很大的心理负担,而且还非常容易被误解为“个人对个人的人格评价”,招致对审计人员的打击报复client对消极保证的误解行为审计所能提供的保证只能是“消极保证”但是,审计人员往往根据“事实发现型”审计结果给出“积极保证”型的审计结论比如,没有对离任领导任期内全部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就评价为“离任领导在任期内没有个人经济问题”,等等期望差距审计委托方或者是审计报告的利用者以及审计研究者,往往着眼于经济责任审计在经济监督中的积极作用,不能正确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消极保证”性质这种“期望差距”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所在,也是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化的重要因素推论从行为审计的性质来看,建立社会认可的经济责任标准以及行为评价标准可以说是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制订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为标准以及行为评价标准很困难审计理论框架的启发 根据审计一般的理论框架,如果能够把“行为审计”转化为“信息审计”或者“准信息审计”,就可以用信息标准和信息评价标准取代行为标准和行为评价标准。
转化的意义 较之制订行为标准和行为评价标准,制订信息标准和信息评价标准的现实可能性要高的多本质上,评价信息的标准只有两个:即真和假建议 把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定位在内部控制 以常规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取代合规性审计 以定期绩效审计取代效益性评价 把财务收支审计分解为常规财务报表审计和常规监事审计 将个人奉公守法情况的审计界定为针对常规审计中所发现问题的舞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框架 审计审计的的认识对认识对象象信息信息事实事实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会会计计信息信息非会非会计计信息信息A A:财务报表审财务报表审计计(社会审计(社会审计力量)力量)C C:绩效审计绩效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内部审计机构)构)B B:财务收支审财务收支审计计 (监事会)(监事会)D D:内部控制报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告审计(社会审(社会审计力量)计力量)F F:内部控内部控制审计制审计(国(国家审计机关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机构机构舞弊审计舞弊审计(国家审(国家审计机关)计机关)经济责经济责任任审计审计内部控制和经管责任 内部控制目标与经管责任 内部控制审计的对事不对人效果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1.经营的效果和效率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4.资产保全5.经管责任的内容监督监督信息和沟通信息和沟通控制活动控制活动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控制环境控制环境经营的效果经营的效果和效率和效率财务报告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可靠性合规性及资合规性及资产保全产保全业业务务单单位位A业业务务单单位位B活活动动2活活动动1经管责任的内容保全管理责任保全和管理被托管资源的责任,包括管理经济资源:1.不因丢失、盗窃及灾害蒙受损失的责任2.不因谬误和舞弊蒙受损失的责任3.不因低效率和浪费蒙受损失的责任 会计责任向委托人报告说明经济资源的经营状况及结果的责任 在有关经济资源增减变动时,取得和保存证明该业务的存在及内容的凭证,根据凭证进行会计记录,编制会计报告的责任。
内部控制审计=经管责任审计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意味着经管责任得到了诚实、认真地履行从理论上来说,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有效地确定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行为和过程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或者说“系统”以内部控制取代经管责任作为审计的主题,也就是以“过程评价”或者说“系统评价”取代“行为评价”行为评价和过程评价 本质上,过程=行为的经过,系统=行为的结果,“过程评价”/“系统评价”=“行为评价”效果上,“行为评价”需要审计人员直接参与“责任判断”,而“过程评价”、“系统评价”中审计人员只需要判断“过程”、“系统”的合理性内部控制审计可以缓和行为审计内在的“对行为优劣的评价”所引起的审计利害冲突client内部控制报告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属于直接报告业务 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业务 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可以化“行为审计”为“信息审计”内部控制报告的对象范围 COSO报告:单位内部使用的内部控制报告,可以是针对内部控制目标中任何一项的内部控制,也可以是关于所有目标的内部控制SOX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的情况质量与分工 由社会审计力量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在复核内部控制报告审计报告的基础上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和分担审计压力。
SEC的定义 由企业管理层设计和监督的、受企业的董事会、经营者和其他管理人员影响的、旨在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以及对外公开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政策和程序:政策和程序1.保持合理的详细记录以准确、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交易和处置;2.合理保证交易得到必要的记录以使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收入和支出均在经营者和董事会的授权下进行提供;以及3.合理保证预防或者及时发现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未经授权的资产购买、使用和处置管理层 经营者 财务主管或 执行类似职务的人员绩效审计的积极意义 以组织整体为单位的绩效审计具有提出改进意见、改善公共责任的积极作用 更能通过集体管理责任的评价和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间接地确定个人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管理责任 管理:促使特定的对象按照管理主体所意图的状态或者方向变化的活动 特点:管理主体自身并不直接从事具体业务活动,而是将必须完成的工作分派给别人,对工作的结果承担责任责任和效益 在国有企业文化背景以及民主集中制的公司治理原理下,根据效益性评价的结果评价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并不现实特别是在内部控制不健全的单位,界定个人对经济效益的责任非常困难。
界定个人责任的困惑1.“有作为”并不都可被看作是行为,有时候“无作为”却可能是重大的行为,如在管理上缺乏起码的关注和技能也可能引起责任问题2.一个单位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和领导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艺术有关,但政治素质和领导艺术对经济责任的贡献往往无法评价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是通过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间接地确认经管责任是否得到履行的程序作为信息审计,即使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存在问题,只要不影响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审计人员仍然出具无保留意见财务报表审计和舞弊舞弊和违法等行为一般都会牵涉到为了隐瞒事实而故意歪曲会计记录,从而导致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舞弊和违法行为对财务报表公允性的证明是一种危险因素,查找舞弊或违法行为也是财务报表审计的职责之一代理关系和舞弊审计 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委托受托关系中,当事人在彼此承认对方的诚实性,相互信赖的前提下,要求各自履行契约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尽管审计具有缓解道德风险的作用,在委托代理契约中增加舞弊审计的条款,将破坏双方的平等关系作为证明仪式的审计 审计在经管责任履行中的本质作用是“履行经管责任的例行程序”舞弊审计应当要有的放矢财务收支审计的意义 财务收支审计是考核经管责任的重要手段 财务收支审计更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根据财务管理主体的分工还是根据权限和责任一致的原则,出资人或者出资人代表应该是财务收支审计的主体。
财务管理的主体 财政机关 出资人 经营者 关于企业财务通则(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http:/ 主管财政机关是企业财务的最高主管职能机关,对企业实施财务管理属于以全社会企业为对象、以社会经济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为目标的宏观财务管理出资人 企业投资者是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本安全与投资回报,围绕资本投入、运营、收益来进行经营者 企业经营者是企业投资者的代理人,对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发展和资本增值,围绕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来进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代表国务院向其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派出监事会监事会的组成、职权、行为规范等,依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第三十五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所出资企业财务进行监督,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第三十七条 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告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第三条 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MOMODA POWERPOIN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Fusce id urna blandit,eleifend nulla ac,fringilla purus.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感 谢 您 的 下 载 观 看感 谢 您 的 下 载 观 看专家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