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整合效应及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中的整合效应及风险分析---以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为例摘要:海外并购在国内就本就没有多少成功的典例,因此我国在海外并购方 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很多都是国内的并购,比如东方航空并购上海航空,是属 于典型的国内同行业之间的并购所以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就更低了,在海外并购 的很多财务问题都没有解决,财务问题带来个各种风险一直都困扰着国内企业 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无疑是给国内并购带来了喜讯,从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 开始,将并购过程中的发现的可能出现的并购前中后期的财务问题发现出来以及 解决就成了需要介绍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这一事件为例, 从并购过程的前中后三个时期分别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出现的 部分财务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找出相应的对策,对企业并购中的整合效应进行分 析关键字:并购 财务风险 整合效应Abstract: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China, there are not many successful cases, so there are serious shortcomings in China's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ny are domestic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uch as the M & A of the Shanghai airlines, is a typical merger between the domestic industry. Therefore, the success rate of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s lower, and many financial problems in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ave not been solved, and the financial problems bring all kinds of risks to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general appliances by Haier group is undoubtedly a good news for the domestic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tarting from the acquisition of general electrical appliances by Haier group, the discovery of the possible financial problem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introduced. This article is mainly from the case of Haier group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general electrical appliances, from the first three periods of the proces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o analyze the possible financial problems and how to deal with some financial problems, and then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The integration effect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s analyzed.Keywords:Merger risk integration一、企业并购的概述1、企业并购企业合并指的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形成一个报告主题 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的结果通常是一个企业取得了对其他的一个或者是多个 业务的控制权从企业合并的定义看,是否形成企业合并,除了要看取得的企业 是否构成业务之外,关键还要看有关交易或事项发生前后,是否引起报告主体的 变化报告主题的变化产生于控制权的变化在交易事项发生以后,其中一方能 够对另一方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形成子母公司关系,涉及到控制权的转移, 这一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子公司需要纳入到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从合并财 务报告角度形成报告主体的变化交易事项发生以后,其中一方能够控制另一方 的全部净资产,被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后失去法人资格,也涉及到控制权的变化及 报告主题的变化,形成企业合并不属于企业合并的范围假设有甲乙两个企业 在合并之前都各自是独立的法律主体,而且都构成业务(业务指企业内部某些生 产经营活动或资产负债的组合,这个组合具有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和产出能力, 能够独立设计计算它的成本费用或者所产生的收入,但是一般不构成一个企业、 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企业合并准则中所界定的企业合并,不包括的情形① 甲企业通过增发自身的普通股自企业乙原股东处取得企业乙的全部股权,这个交 易事项发生以后,企业乙任然持续经营。
②企业甲支付对价取得企业乙的全部资 产,这个交易事项发生以后要,撤销了企业乙的法人资格③企业甲以自身持有 带的自残作为出资投入企业乙,取得了对企业乙的控制权,这个教会事项发生后, 企业乙任然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2. 企业合并的方式企业合并可以从合并的方式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以及新设合并(1)控股合并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取得了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企业合并之后 能够通过所取得的股权等主导被购买方的生产经营决策而且能够在被购买方的 生产经营活动中获益,被购买方在企业合并后仍然维持着它的独立法人资格继续 经营在控股合并中,由于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取得了对被购买方的 控制权,被购买方成为了购买方的子公司,在企业合并发生之后,被购买方应当 纳入购买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范围,从合并财务报表角度,形成报告主体的变 化首商股份控股合并新燕莎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控股合并例子,西单商场将并 购进行了两步,首先是西单发行股份购买首旅集团旗下的新燕莎集团的 100%股 权,但是在并过程中新燕莎集团资产体量较大,并购方案实施后首旅集团将控股 西单商场,西单商场原控股股东西友集团将成为西单商场的第二大股东。
然后是 在第一步基础上由北京国资委无偿划转方式将西单商场的原控股东西友集团和 它持有的西单商场股权划转到手里集团名下而且在看到合并后的公司的业绩重 组后的公司在融资能力显著提高、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区域优势更加明显能看出 企业的合并无论是资源上还是人才培养上都给两个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2)吸收合并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的全部资产,并且将被购买方有关资产、 负债并入购买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企业合并后,注销被购买方的法人 资格,由购买方持有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继续经 营,这类合并为吸收合并在吸收合并中,因为被购买方在合并发生以后被注销, 从购买方的角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购买方在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有关资产、 负债入账价值的确定,以及为了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对价与所取得被购买方资 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处理上海电气集团股份公司吸收合并上海 输配电股份公司就属于吸收合并上电股份原本专注于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由 于对公司这个行业的景气度有较大的依赖性,公司面临业务单一、产品单一的风 险如果电网公司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会导致待业需求增长不足,或者是 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公司成本上升,从而会导致企业经营业绩受到 重大不利影响。
而在吸收合并之后上海电气的业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再是从 事单一产品的生产开始跨电力设备、机电一体化等五个领域的生产,有效的防止 了单一行业风险对股东利益的影响同时,上电股份将下属公司股权纳入了上海 电气股权投资管理体系,有利于股权的集中,提高了公司的运行效率3)新设合并参与合并的购买方和被购买方子企业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 立一家新的企业,有新注册成立的企业持有参与合并各企业的资产、负债在新的 基础上经营新设合并顾名思义就是在几个以前存在的公司基础上,公司之间达 成协议将前公司注销而几个公司合并成一个新公司而在前几年发生的很多合并 的事件当中中交集团的新设合并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 年的 12 月 8 日中 国交通建设集团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成立,而同时注销了中国港湾建设 总公司和中国路桥总公司的法人资格而相继的在 2006 年 1 月中交集团成为了 原中港的控股股东以及成为了原中国路桥的股份实际控制人同年 10月中国交 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重组 改制并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交集团将其所持有的振华港机和路桥建 设全部股权投入中交股份。
二、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案例介绍1、并购双方简介(1)海尔集团海尔集团在我们的影响中就是在小的时候开始就经常听到的一个品牌,而给 我们的记忆是海尔兄弟这一对善于冒险的兄弟给我们的同年也留下了很深的印 象而给我第一次最深印象的海尔集团是在上课上老师给我们看过一个关于海尔 砸冰箱的事件海尔集团 1984 年成立于青海,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全球大型家电 第一品牌无论是谁都不能想象以前的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能够 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家喻户晓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光光是 2016 年的海尔全 球营业额达到了2016 亿元相比于同行业而言增长了6.8%利润达到203 亿元 海尔集团的成长过程可以相继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4 年到 1991年) 为名牌战略第二个阶段(1991 年到 1998 年)为多元化战略第三阶段(1998 年到 2005 年)实施国际化战略第四阶段(2005 年到 2012 年)全球化品牌战 略发展阶段第五阶段(2012年到 2019 年)网络化战略,因为到目前的情况来 看网络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轻视的一道力量,所以海尔集团也不会局限于 传统市场销售,继而打通网络销售。
海尔集团的目标是由一家传统家电生产企业 转变为一家服务整个社会的创新平台所以现在的海尔集团正处在第五阶段网络 化战略阶段,网络化的市场相对于前面几年网络发展不发达的年代来说,现在的 企业发展基本上都会去追寻网络化发展,网络化发展不仅能够方便企业传播自身 的企业产品文化,而且多元化的网络企业有更多的选择发展方向海尔集团的发 展也是将自身的发展更新一步到了网上这也是时代的选择2)通用家电通用家电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旗下的业务部门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家 电制造商之一,通用家电的历史背景可以说是很庞大的,通用家电是一个真真实 实的百年老店主要的生产领域就是洗衣机、厨房电气等 400 多种家电产品在庞 大的历史背景下,通用家电发展到 2015 年整个公司也成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生 产基地通用家电在同行业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以及竞争力,并且拥有着丰富的 行业经验、卓越的研发水平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在美国一个评定团做过品牌知 名度调查,通用家电位居第一名所以在海尔收购通用之前可以说通用家电就是 美国的电气行业的一个象征2.并购过程从表1 可以看出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经历了一个较短的时间过程,因为从 以往的并购案例分析来看,并购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
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之 前,通用家电还收购了三洋、斐雪派克等公司,能在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这个 案例中就能看出海尔在并购中有扎实的基础表 1:海尔并购通用家电过程2016年1月14日海尔和通用家电签署协议2016年1月15日海尔发布与通用家电达成收购协议,海尔将准备使用54亿 美元购买通用家电相关资产2016年3月12日海尔收购通用家电前期工作完成2016年3月31日海尔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以99%的通过率通过2016年6月07日通用家电提供了它的秘书执照,并且海尔并购通用家电完 成本次交易2017年1月10日海尔与通用家电根据协议调整并购交易价格,并且价格定 位了 56亿美元3. 并购动因(1)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大力推进海尔集团外延式发展在海尔集团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 年,成立时间其实 相对于很多的百年企业等较晚,虽然海尔在国内的名声是一步步的得到了光大消 费者的认可,但是对于很多的发展国家来说就存在很多的竞争威胁,比如美国的 通用家电百年老店、日韩的三星松下等等在国际上都占有很大的名气所以,如 果海尔集团想要进一步的进入国际市场,加快企业的发展并购三洋、斐雪派克、 通用家电等国外企业逐渐扩大企业的国际势力就成了海尔集团的首要选择,而且 从并购通用家电的结果来看,也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现在海尔集团的海外市场销 售额已经占到总销售额的 20%左右,海尔集团中国制造的名牌也越来越被更多的 国际顾客所认可2)获得品牌效应在最近的几年看来,家电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上良好的品牌形象 能够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往往消费者购买一件产品时是购买的产品的品牌, 成为了其他企业所无法代替的地位,所以有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就可以说一个企 业的市场占有率得到了保障而且现在的家电企业品牌效应也越来越显现出来不 同区域的市场被不用的品牌所占据比如美国的通用家电、韩国的三星等都是一个 市场的代名词除此之外,人们的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的 改变,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品牌,导致很多消费者购买商品是只 选择品牌而不是去选择产品海尔集团的海外知名度虽然达到了 60%,但是相对 于欧美等国际高端市场,海尔的品牌效应还是低于本国内的高端品牌通用家电 在美国是一个百年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客户忠诚度海尔在进 军美国市场后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宣传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基础,但是相对较低, 而通用家电的出售刚好给了海尔这个机会,通用家电在美国的知名度很高而从 海尔收购通用家电之后的情况来看,海尔的品牌知名度在美国大幅度上升。
而且 在其他的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也提升3)获得核心技术家电企业本身就是密集型的制造业,如果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高端,那么 这个企业就占据了市场竞争优势,占据市场优势就意味着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发展 潜力得到了提升而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家电产品的质量、外观设 计、功能等要求越来越高,最重要的是用户体验度而且现在推崇节能环保,社 会对于环境压力越来越重视,美国重新定制了技能环保新标准,提高了市场准入 门槛,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以及智能化成为了家电行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海 尔集团虽然有这自己的发展渠道、发展技术而且在技术水平上加大了研发投入, 但是很多的高端技术还是跟不上通用家电通用家电经历过了百年的发展,无论 是技术水平还是核心技术都高于海尔集团海尔集团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参考其他 高端企业的商品,缺乏高端核心技术海尔集团收购通用家电之后除了获得了通 用家电的品牌效应以外,还获得了通用家电的设计水平、研发技术以及高端核心 技术资源通用家电本身就具有一个 600 多人的研发团队,而且研发周期不断缩 短同时通用家电的知识产权也在逐年增加,获得了 1000 多项专利通用家电 的节能环保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海尔集团收购通用家电之后显著的提高了整 体的研发水平。
通过通用家电在业内的一流研发水平以及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了 海尔在智能家电领域的领导地位4)发挥协同效应所谓协同效应,简单的来说就是T+l>2”的效应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等不 同环节、不同方面、不同阶段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家电行业涉 及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首先,通用家电在美国具有 庞大的分销中心,覆盖了美国 90%的邮政区域通过并购,海尔集团可以把自己 的品牌和通用家电进行整合将自身的生产线完善,构建多元化生产线其次通过 并购海尔集团可以节约采购成本,如往年一些高端的技术只能在国内使用,国外 的采购和国内分别采购并购之后采取集中采购全球采购协同策略能够提高议 价能力降低成本最后是研发以及技术资源的共享,在上一个并购动因中分析过, 并购通用家电后,将通用家电庞大的研发团队和海尔集团的研发技术相互整合采 取互补的方式,实现研发资源和高端技术的共享现在的海尔集团整体研发水平、 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5)巩固市场地位海尔集团从成立到现在的三十多年时间能够发展到如今的地位不可谓不迅 速,但是相对于国外的市场来说,遇见了很多的阻碍比如进入美国电器市场, 由于通用家电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很难进入主流渠道。
这对于海尔而言就不利于 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所以,海尔集团想要占据海外的市场份额只能是走跨国 并购这一条路,通用家电无论是国际地位以及公司规模都达到了海尔的需求条 件从并购之后的结果来看,海尔集团在美国的市场地位已经是逐渐上升能够应 对来自各品牌的挑战三、并购后的整合效应1.并购后的财务业绩分析从表2 中能够得出数据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最 后算出了近五年的销售毛利率,从表 2 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海尔收购通用家电之前 有一段时间是处于销售毛利率增长阶段,表明在并购之前海尔的盈利能力还是处 于上升阶段,能够给公司带来较好的收益而在 2014年到 2016 年这段时间,企业 的盈利能力还是有一段下降趋势,能给企业带来盈利能力的下降的原因分析是因 为企业在并购之前做的准备工作,海尔集团收购通用家电本身的资金运行会导致 企业在这一段时间内存在短缺反观从 2016 年到 2017 年9 月这一段时间来看海 尔集团的销售毛利率得到了缓慢的上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016 年并购完成之 后再加上经过了一段缓冲期,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逐渐的提升,企业能在较短 的时间能把并购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得以解决,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企业的合并导 致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提升。
表 2:海尔集团并购前后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年一 /时20132014201520162017.9营业总收入8,648,772.36& 877,544.45& 974,832.0411,906,582.5211,918,961.36营业总成本& 094,105.348,227,633.94& 452,608.1811,366,263.6011,336,428.44营业利润616,854.34773,658.10645,231.78711,755.47758, 832.48净利润555,128.34669,226.22592,208.95669,133.43808,758.63平均存货700,233.105706,176.13793,525.8751,163,467.451,670,736.36平均应收账款461,884.48523,672.22646,318.05921,531.621,333,328.39流动资产4,954,700.895,947,451.595,486,724.016,951,618.908,203,567.07非流动资产1,146,885.081,553,194.1121,091,343.276,173,910.136,241,298.83资产总和6,101,585.977,500,645.717,596,067.2813,125,529.0314,444865.90流动负债3,800,567.174,162,805.673,978,331.447,345,285.517,619,352.93数据来源:新浪财经表 3:海尔集团销售毛利润指标年份20132014201520162017.9销售毛利润0.06410.07320.05820.04540.0489数据来源:新浪财经表 4 :海尔集团各年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单位:次年指标20132014201520162017.9存货周转率11.5611.6510.659.776.79应收账款周转率18.7216.9513.8912.92894数据来源:新浪财经从表 4的存货周转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中,可以看出从无论存货周转率 还是应收账款周转率都是出于下降趋势,在 2013年到 2016 年这几年期间,几年 的下降趋势虽然都出于下降趋势,但是下降的趋势都不是太大,相对于 2016 年 到 2017 年而言,这一年下降趋势是最大的,追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这一年时 间内海尔集团正处于并购阶段,所以导致了海尔集团的财务上存在一定的滞后, 企业的营运能力下降较大。
而前面的几年企业的下降趋势查看了海尔集团前几年 的建树,前面下降的原因是海尔集团正处于收购三洋以及斐雪派克公司,所以导 致了在并购通用家电之前就存在营运能力下降的趋势但是也能看出在收购三洋 以及斐雪派克之后到并购通用家电之前存在过一个缓冲期,这一段时间的营运能 力还是处于下降趋势,所以并购这两家并没有给海尔集团带来更大的营运能力提 升从表2的数据可以得出从2013年到2017年9 月这一段时间各年的流动比率 分别为 1.30、1.43、1.38、0.95、1.08.流动比率能够从侧面表示出一个企业的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但是能从各年的流动比率可 以看出的是,相比于前三年而言,海尔集团的流动比率下降较大,所以能从侧面 反映出在2016 年到 2017 年之间,由于收购通用家电,企业的流动资产变得滞后, 其原因是通用家电规模巨大,而且通用家电的主要业务是在美国,各方面的整合 存在很大的困难海尔集团收购也借款收购,所以企业的偿债能力下降,但是 2017年相对于 2016 年来说,企业的偿债能力得到了提升,表明企业的整合得到 了较好的结果表 5:海尔集团各期增长率指标f 年份2014201520162017.9营业收入增长率(%)2.6451.09632.6670.104总资产增长率(%)22.931.27272.93710.052净利润增长率(%)20.55-11.50812.98920.867数据来源:新浪财经能从表5 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三个指标可以 看出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
表五表明海尔集团在 2014 年到 2017 年四年的发 展能力在并购之前的几年企业的2014年到2015年一年之内存在过大幅度的下降 趋势,从海尔集团的经历来看,由于海尔受到了国内家电下乡政策以及节能家电 补贴政策短时间内的发展能力下降而之后的并购通用家电也导致过发展能力下 降,其余时间都是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2、并购后非财务业绩评价(1)市场占有率在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之前,海尔并购过三洋和斐雪派克等大型国际品牌,从 往年的市场占有率看,海尔在国际上的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为 9.8%,额并购通 用家电之后,海尔集团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到了10.3%从海尔的国际大型家电器 零售量看来,海尔的并购通用家电提高了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通用家电在美国 的国际影响力是巨大的,海尔集团在并购之后将属于通用家电的市场份额纳入旗 下,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海尔集团的市场扩展到了北美市场2)技术进步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提高研发速度,通用家电拥有600 多人的大规模高经验研发团队,在 2017 年一年时间内,海尔集团就荣获了 10项 IF 设计奖,成为了大型家电品类中获奖最多的企业并购后的一年之内, 海尔集团研发力大大提高,通用家电强劲的基础给予了海尔集团坚强的后盾,让 海尔集团在发展路途中时时做到了领先一步,多种创新,让海尔集团的发展时刻 走在前沿。
并购风险分析1、 并购前存在的风险分析(1)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风险在企业的并购中,信息不对称是很多并购都存在的现象,很多的公司不会 将内部的信息公开,一部分原因是想防止企业内部信息泄露,另一方面是为了减 少收购方不再收购公司通用家电提供的报表就存在着利用某些财务政策对财务 报表做出修改,隐瞒部分真实信息,但是海尔集团早在几年前就有过收购打算, 再加上海尔额集团也是从事于家电行业,所以对通用家电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并 购前做过详细的调差2)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带来的风险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种类多样,不同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 果海尔在选择评估方法时选择了内部收益率法和市盈率法内部收益率法能得 出的结论是公司的发展能力值不值得去并购,但是到底要花多少钱去并购就不是 内部收益率法能够计算出来的而市盈率法对于当时的国内并不是太普遍,不能 够熟练的运用,所以只能是当做辅助而海尔选择的两种方法刚好能够提供企业 需要的资料结果2、并购中存在的风险分析(1)融资风险并购过程中,企业的融资过程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资本结构的变化从而带给 企业财务风险海尔集团在并购通用家电时采用的是贷款并购,虽然贷款并购会 给海尔带来沉重的偿债压力,但是相对于企业的内部流动资金的流动而言,企业 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并没有太大的降低。
而且考虑到偿债能力,海尔集团还考 虑过发行新股以及出售部分股份来筹集资金2)支付风险传统的支付方式现金支付、股权支付、杠杆支付以及混合支付而海尔集 团并购通用家电采用的是现金支付,50 多亿的庞大金额,如果海尔集团只以本 企业的资金支付会给企业带来很严重的资金滞后,所以采用了贷款将贷款金额 一并现金支付交付了并购资金,并没有只使用自身资金3、并购后存在的风险分析(1)资产负债的整合风险很多企业在并购之前对于被并购方的负债情况不了解,会导致新的并购风 险,从而导致企业反向并购或者并购失败在并购之前,通用家电合并报表资产 负债率为 55.46%,其中的不良资产与长期负债可能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海尔 集团在并购之前对于通用家电的资产负债了解不够彻底就会导致很大影响海尔 集团在并购之前对于通用家电的信息掌握比较了解,所以并没有出现较大的错 误2)财务组织整合风险很多企业的并购失败是出在合并之后的财务整合上,可能一个公司与另一个 公司的公司环境存在差异,会导致公司内部矛盾严重海尔和通用家电属于两个 不同国家的企业,所以会导致企业内部环境有很大差异,工作方式也会存在差异 如果海尔集团不及时采取科学的财务制度,以后的工作就无法顺利展开。
所以海 尔以及通用家电形成的董事会一下设专业委员会负责财务整合重组公司责任分工明确来应对整合风险五、结语总之,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财务风险,企业要提前进行分析企业 在并购前要全面掌握目标企业的信息,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价值评估;在并 购过程中确定合理的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并购完成后及 时处理资产负债,确定合理的财务战略从海尔集团并购通用家电的案例来看, 这也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并购方案,无论是并购金额达到了 50 多亿,还是大型 的跨国并购以及并购风险的应对在并购中海尔集团将并购前中后的各个阶段的 风险都考虑了进去,及时的采取了应对方案参考文献[1] 王凯•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规避J].中国证券期货,2013 (06) , (Sl):132[2] 张颖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2(02): 16-18.[3] 赵玥.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06): 110-113.[4] 李光斗.张瑞敏:这是一次完全不同以往的并购[J].中外管理,2016(10): 48-49.[5] 邱莉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以海尔并购GE为例[J].商,2016 (31):106-107.[6] 蔡恩泽.从海外收购看海尔缺失[J].社会观察,2009 (7): 54-55[7] 陈培尧•海尔国际化战略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1 (4): 159[8] 陈莹莹•大品牌频频并购,白色家电进入全面整合期[N].经济日报,2008[9] 程达军•基于CREM理论的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动态循环模型[J].商业研 究.2014(6):66-171[10] 高玉玲•联想集团跨国并购整合的绩效与风险: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J].国 际贸易问题,2010(9):65-71[ 1 1 ]龚小凤.跨国并购战略整合风险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J] .中国乡镇企业会 计,2013(7):11-13[12] 管述学.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整合模型及实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4:35-38[13] 郭建鸾郝帅•跨国并购目标企业文化整合的影响因素与耦合机制研究J].中 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08-114[14] 韩立丰•并购变革背景下团队断层特征与整合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15] 候隽•中国家电黄金十年高速成长[J].中国经济周刊,2012 (38):38-41[16] 景步云•联合技术公司研发管理模式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2009[17] 李诗田•邱伟年.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跨国并购[J].国际经济探究,2015(7): 99-108[18 ]贾镜渝.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33-36[19] 刘荣英•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新特点与战略研究[J].企业活力,2006(11): 56-57[20] 魏江•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后整合管理[J].中国科学,2001(12):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