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300MW汽轮机说明书

文档格式:DOC| 122 页|大小 338KB|积分 10|2022-11-23 发布|文档ID:17091245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前言哈尔滨汽轮机厂制造的N300-16.7/537/537型汽轮机,是以美国西屋公司的30万千瓦考核机组的技术为基础,通流部分等经过合理的设计改进后的一台新型汽轮机,它保留了30万千瓦考核机组的技术特点,又通过通流部分的优化设计,使其可靠性和经济性有较大的提高本说明书仅适用于哈尔滨汽轮机厂优化设计并制造的30万千瓦汽轮机的启动、运行和维护,而对于机组在安装后的初始启动,只供参考特别是机组在非正常工况时,必须以运行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正确判断,决定是否有必要采取特殊的措施 本书中第三部分“控制方式”的编写,是以西屋公司DEH MOD Ⅱ型装置为基准,不一定与用户实际选用配置的设备相同,故只供参考 特别指出机组在最初六个月的运行期间,汽轮机应采用单阀控制方式1、汽轮机监视仪表 30万千瓦汽轮机装有本书所列的各类监视仪表,用来观察机组的启动、运行和停机状况这些监视仪表的输出量,图标记录仪进行记录1.1汽缸膨胀测量仪 当机组从冷态进入升温和带负荷状态时,温度的变化必然导致汽缸的膨胀汽缸膨胀测量仪用来测量汽缸从低压缸死点向前轴承箱方向的轴向膨胀量,前轴承箱沿着加润滑剂的纵向键可以自由移动当汽缸膨胀时,如果机组的自由端在倒键上的滑动受阻,则会造成机组的严重损坏。

    汽缸膨胀测量仪实际上是测定前轴承箱相对死点(基础)的移动量,并记录当机组起、停和负荷、蒸汽温度变化时汽缸的膨胀量和收缩量在这些瞬时工况下如果指示值出现异常现象,则运行人员应当对它加以分析在负荷、蒸汽参数和真空相似的情况下,这种仪表所指示的前轴承箱的相对位置,应该基本上是相同的 汽缸膨胀没有报警和跳闸限制值仪表指示的汽缸膨胀值应和以前在同样运行工况下的读数进行比较,若两者存在较大差异,运行人员就应该作出判断,通常可采用在低压缸撑脚,轴承箱底座与台板接触面上加润滑脂改善润滑的方法来加以处理,有时候也需要调整轴承⒉座,使之膨胀顺畅1.2转子位置测量 汽轮机装有两个转子位置测量仪,以测量转子的推力盘相对于轴承座的轴向位置,由于蒸汽的作用,推力盘对位于其两侧的推力瓦块施加轴向压力,由此引起的轴瓦磨损使转子轴向移动将在转子位置测量仪上显示出来每个测量仪都装有报警和跳闸继电器,当转子的轴向移动超越第一个预定位置时,便自动报警如果转子的轴向移动超过第二个预定位置,则跳闸继电器动作,使汽轮机跳闸停机每个转子位置测量仪上都备有两只转子位置传感器,并以“2选2”的保护逻辑以防止误跳闸 转子位置的报警值和跳闸限制值与推力轴承的间隙和它的最大推力负荷有关。

    本汽轮机推力轴承的设计间隙为0.381mm,预计最大推力负荷为4.1MPa,转子位置报警值定为转子推力盘从推力轴瓦间隙的中央位置定位,它的报警与跳闸值见“汽轮机控制设定值”如果推力轴承的间隙小于或大于0.381mm,则按间隙的实际值与0.381mm差值的一半调整报警值或跳闸值1.3差胀测量仪 当蒸汽进入汽轮机后,动静部分将随之膨胀,由于转子的质量比汽缸小,因此转子加热较快,膨胀也较快动、静部分的轴向间隙虽然允许汽轮机内部有差胀,但如果差胀超过允许的限制值,则会造成动静部分的磨损,甚至碰撞 差胀测量仪用来显示动、静部分的相对位移,它可以连续地指示汽轮机在运行中的轴向间隙,测量仪装有报警和跳闸继电器,当差胀使轴向间隙达到限制值时,继电器动作在经过一个暂态过程后,动、静部分的温度逐步趋向一致,差胀值随之减小,接着允许再改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和温度 设定的差胀报警值和跳闸值参见本说明书第一部分中的“汽轮机控制设定值”1.4转子偏心度测量 在机组停机过程中,如果上缸的温度比下缸高,则由于不均匀冷却,会导致转子弯曲,用盘车装置低速旋转转子,使转子温度趋于均匀,从而减小转子的弯曲程度 转子的这种弯曲,从盘车转速到大约600r/min时和在高转速时,分别以偏心度和振动值连续的被记录下来。

    转子偏心度测量仪装有报警信号器,当偏心度达到限制值时进行报警这种测量仪的另一个输出信号是瞬时偏心度,该信号由盘车装置上的一个偏心表指示出来,当机组正在盘车,这个表指示转子和传感器之间间隙的周期性变化 如果必须使机组停止盘车,则应该使转子弓背位于转子的下部,以减小转子上、下部分的温度梯度当偏心度测量仪的瞬时值为最小时,是转子的最佳位置注 意 偏心度传感器位于汽轮机的前轴承箱垂直中心线的顶部,其读数之最小值便是转子的传感器的最小间隙在这一位置,转子的上半部(较冷部分)处在较高的温度介质中,因此,可以减小转子的弯曲1.5振动测量仪 振动测量仪用来测量和记录当转速高于600r/min时转子的振动本汽轮发电机组的每个轴承座上装有一个震动传感器,该监视仪表将直接测量转子的振动值过大的振动值预示汽轮机可能发生事故或表示汽轮机运行不正常每个振动测量仪装有报警和跳闸继电器,当任何一个轴承上测得过大的振动值时,继电器发出相应的动作,下面是给出的振动限制值(峰——峰值),测量单位为0.01mm 满意值 报警值 跳闸值 7.6 12.5 25.41.6相角仪 相角仪显示某一特定轴承的凸起处和转子上一个参考点之间的角度关系,相角仪的正面装有一个选择开关,以供选择任何一个传感器测得的相角读数。

    1.7零转速指示器 零转速指示器装有几只继电器,当机组达到零转速时,这些继电器动作在前轴承箱内装有两个单独的保护通道,为了防止误动作,每个通道的输出继电器与2选2逻辑线路连接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用来向盘车发出投入信息,并用于报警1.8转速指示仪 转速指示仪使用一只零转速继电器作为输入装置,一个转速的模拟输入信号与记录仪相连,连续记录汽轮机的转速,另两个继电器作为附加输出,它们分别对应两个各不相关的预定转速当转速超越某一预定值时,相应的继电器动作,以控制盘车装置,排汽缸喷水装置和顶轴装置2、蒸汽和金属热电偶 下表中热电偶的安装位置表示在“高-中压缸热电偶位置”图中项号热电偶号热电偶位置测温对象说明1718TC3010TC3202蒸汽室内壁(左)蒸汽室内壁(右)金属与“启动时主蒸汽参数”图标相对照,从主汽阀向调节阀控制切换之前,均匀加热蒸汽室1920TC3030TC3040蒸汽室外壁(左)蒸汽室外壁(右)金属用以保证蒸汽室内、外壁温差不超过83℃ 21TC3050第一级金属(调节级后)金属与第25项中压隔板套金属温度相比较后确定:(a) 采取冷态启动还是热态启动(b) 如果冷态启动,则确定转子加热时间(见图表"冷态启动转子加热规程")(c) 如果热态启动,则确定达到额定转速的升速时间(见图表"热态启动推荐值")2324TC3070TC3080第一级蒸汽(1号)第一级蒸汽(2号)(调节级后)蒸汽与第21项对照,将实测温度和本说明中所预定的温度相比较25 TC3091中压隔板套金属与每21项的温度比较后确定(a)采取冷态还是热态启动(b)如果冷态启动,则确定转子加热时间2728TC3210TC3220高—中压缸端壁(调端)高—中压缸端壁(电端)金属与第29项比较,经监测汽封区转子金属与汽封蒸汽间的温差(见图表"汽封蒸汽温度推荐值")29TC3230高压汽封蒸汽(高中压汽封公用集汽管)蒸汽指示汽封蒸汽温度,并与第27 28项两项温度进行比较3031TC3240TC3250中压主汽阀进口 (左)中压主汽阀进口 (右)蒸汽当温度达到最低值260°С时,开始计算转子加热时间(见冷态启动转子加热规程)各中压主汽阀进口最大温差为14°С323334353738TC3260TC3270TC3320TC3330TC3440TC3450`高压缸下部排汽区 (调端)高压缸上部排汽区 (调端)中压缸下部排汽区 (电端)中压缸上部排汽区 (电端)中压缸下部排汽区中压缸上部排汽区金属进水检测热电偶,在所述温度区成对使用,当下缸温度比上缸温度低42°С时即报警当下缸温度比上缸温度低56°С时,即停机.可参见“汽轮机进水”一节36TC3331中压缸下部排汽区蒸汽用于ATC程序进行中压转子应力计算3940TC3760TC3770高压主汽阀进口1# (左)高压主汽阀进口2# (右)测定每一个高压主汽阀进口处的蒸汽温度,各主汽阀进口处的最大温差为了14°С1516TC3110TC3120低压缸排汽口 (调端)低压缸排汽口 (电端)蒸汽用以报警和记录低度压缸排汽温度,79°С报警,121°С为极限值,允许持续时间为15min°С,如果超过期作废121°С必须紧急停机.17TC3500低压汽封蒸汽蒸汽用以监视低压汽封蒸汽温度,如果温度超过计划177°С或低于121°С,即予报警3、汽轮机控制设定值3.1润滑油压名称说明标注设 计 参 数备 注MPaKg/cm²主油泵在额定转速下的出口油压A1.67-1.7617-18交直流危急油泵投入时的吸口油压A0.0686-0.3730.70-1.40在额定转速下的进口油压A0.0686-0.30990.70-3.16辅助油泵高压密封油备用油泵出口A0.83-0.908.44-9.14交流润滑油泵工作油压A0.09611-0.12360.98-1.26直流危急油泵工作油压A0.09611-0.12360.98-1.26交流顶轴油泵工作油压A8.27-10.3484.36-105.4压力整定值(在机组额定转速下)润滑油工作油压A0.09611-0.12360.98-1.26机械超速和手动跳闸杆1#安全阀0.69-0.767.03-7.73机械超速和手动跳闸杆2#安全阀0.86-0.938.18-9.94超速保护跳闸设定值3300rpm标注A-在调整油压之前,油温必须大于或等于心不甘32°С,所有压力值均在汽轮机中心线处读得。

    3.2高压抗燃油说明设计参数备注MPaKg/cm²高压抗燃油母管最小压力(带负荷)12.14126.5卸载阀正常卸载油压14.48147.6安全阀动作油压16.20165.2蓄 能 器 充 氮 压 力高压蓄能器充氮压力8.9691.4再回减到8.2884.4低压蓄能器充氮压力0.212.11再回压力0.161.68油箱中的工作油温(℃)37~60压力传感器标记名称刻度范围输出备注(mA)XDTP主蒸汽压力0-19.61MPa0-200Kg/cm24-20XDIP第一级压力0-14.71MPa0-150Kg/cm24-20XDOPC中压缸排气压力0-1.47MPa0-15Kg/cm24-20XDCP冷凝器压力0-1.10MPa0-76cmHg4-20XDHPE高压缸排气压力0 -4.90MPa0-50Kg/cm24-20XDGS汽封蒸汽压力0-0.12MPa0-1.2Kg/cm24-203.3.主汽阀油动机行程升程控制器输出电压关阀6.35mm5V预启阀全开31.75mm8V主汽阀全开235±63mm10V3.4监视仪表差胀――发电机端(LP*)记录仪刻度0-50mm整定值ATC流程图(9-11)选择输入电压(记录仪表或DEH)记录仪读数(mm)转子伸长(正差)跳闸跳闸极限值11.798.94报警报警极限值11.949.70冷态5.0825.4转子缩短(负差)报警跳闸极限值25.2326.16跳闸报警极限值25.3826.92转子位置(推力轴承跳闸)记录仪刻度表0-25mm整定值发讯头间隙(mm)ATC流程图(9-11)选择输入电压(记录仪及DEH)记录仪读数RP1A及RB1BRP2A及RP2B通道1(调速器向)跳闸2.54――跳闸极限61.00.25(调速器向)报警2.66――报警极限61.50.381零位整定3.56――――5.01.27(发电机向)报警4.39――报警极限58.52.16(发电机向)跳闸4.57――跳闸极限592.28通道2(调速器向)跳闸――2.54――――――(调速器向)报警零位整定――――2.663.56――――--――――――(发电机向)报警――4.36――――――(发电机向)跳闸――4.57――――――*推力盘以推力轴承的工作面和非工作面间的中心线定位偏心报警值0.0762mm0.508mm危险值振动报警值0.125mm0.508mm危险值0.254mm汽缸膨胀转速继电器设定值14-1/SD不励磁8-4000RPM14-2/SD励磁>=600rpm3.5薄膜接口阀 在高压抗燃油供油压力为13.79MPa(140.6Kg/cm2)(表压),自动停机润滑油压降到0.35MPa(3.52Kg/cm2)(表压)时,薄膜接口阀打开。

    在高压抗燃油压力为0帕表压,自动停机润滑油压升到0.12MPa(119Kg/cm2)(表压),薄膜接口阀关闭3.12DEH控制器设定值主蒸汽压力控制器设定值为――主蒸汽压力额定值的90%;中压缸排汽压力(KW比较设定值)――80%;电超速跳闸设定值(ETS)――设定到机械超速跳闸转速或偏小1~2r/min;超速保护转速设定值(OPC)――额定转速的103%调节级叶片运行推荐值1 概述1.1 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30万千瓦汽轮机,设计成具有顺序阀(部分进汽)运行的能力这种控制方式使机组具有最佳的热经济性在整个负荷控制范围内,可以达到最低热耗值但是,这种控制方式也会使调节级(第一级)叶片处于最恶劣的工作条件下运行因为在部分负荷下,与单阀(全周进汽)运行相比较,调节级承受较大的机械载荷和压降1.2 调节级叶片使叉形叶根用销钉与转子连接在冷加工和装配时,叶片与转子间接触面上的机械载荷不是均匀的这会在接触面上引起很高的局部应力当部分进汽方式运行时,特别当初始启动时发生不正常的压力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局部应力将会更大但是,转子和叶片之间连接部分的载荷,在长时间的温度和周围介质的作用下,将趋向均匀。

    也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以后,载荷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调节级叶片的安全可靠性1.3 在部分负荷下,调节级叶片在全周进汽的运行方式下比部分进汽的运行方式承受较少的载荷此外在部分负荷时叶片处于较高的温度下工作,这对于叶片和转子的连接部分达到均匀的机械载荷分布也是有利的2 运行建议2.1 为了提高调节级叶片的汽轮机,装有下面所列转子和调节级叶片的汽轮机,至少要经过六个月的全周进汽的初始运行2.1.1 所有新转子,包括原配转子,备用转子和替换转子2.1.2 所有新装调节级叶片的内转子2.2 如果机组已经经过两个月以上的全周进汽方式运行,并且主蒸汽温度和压力是稳定的,则在其余的初始运行时间里可以部分进汽方式运行,但是要有下列限制:2.2.1 在至少两个阀门全开的高负荷下,汽轮机可以在允许变化范围内的任意主蒸汽压力下运行2.2.2 在少于两个阀门全开的部分负荷下,应该用滑压方式来改变负荷另外,汽轮机可以以全周进汽方式在规定的允许变化范围内任意主蒸汽压力下运行2.3 六个月后,汽轮机可以不受2.2.2条的限制3 汽轮机阀门控制方式的变换3.1 汽轮机配备有单独的调节执行机构。

    因此,可以以全周进汽变换为部分进汽方式反之亦然3.1.1在具有阀门管理能力的30万千瓦机组上,按下控制盘上适当的按钮,便可完成进汽方式的切换 ,且这一改变可以在机组带负荷时进行蒸汽参数的允许变化范围一般所说的汽轮机功率,性能,蒸汽流量,转速和压力控制,都是指在额定蒸汽参数下运行而言的但是,汽轮发电机组可以在本节所述的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波动范围内运行这些允许的参数波动是为了运行中进行事故处理然而这种非正常的运行,特别是压力和温度同时波动,应当尽可能减少1. 进汽压力在任何12个月的运行期内,主汽阀的进汽压力应控制并保持其平均压力不超过额定压力的105%在保持这个平均压力的同时,在不长于控制所要求 的时间内,平均压力还不超过额定压力的106%在非常工况下,进汽压力瞬时波动的峰值,不允许超过额定压力的30%并且在12个月的运行运行期内,这些超过105%额定压力的瞬时压力波动时间的总和不得大于12个小时2. 再热压力高压缸的排气压力,不允许超过当高压缸的进汽在正常参数下达到最大流量,而压力又为105%额定压力时的排气最高压力的25%3. 进汽温度在任何12个月的运行期内,主蒸汽温度的平均值不允许超过主蒸汽的额定温度。

    在保持这个平均温度的同时,主蒸汽的温度不允许超过额定温度8℃在12个月的运行期内,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主汽阀的进口温度不允许超过额定温度14℃,累计时间不超过400小时此外,在12个月的运行期内,主蒸汽温度在每15分钟之内的波动,不允许超过额定温度28℃,或累计时间超过80小时在保持上述允许温度下,通过任何一个主气阀的蒸汽与同时通过其它主气阀蒸汽的温度不允许超过14℃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这个温度允许高至42℃,但最长时间为15分钟,且这种情况至少要相隔4个小时4. 再热温度在任何12个月的运行期间内,中压缸进汽温度的平均值不允许超过再热蒸汽的额定温度,在保持这个平均温度下,再热温度不允许超过其额定温度8℃在12个月的运行期间,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再热汽温度不允许超过其额定温度14℃,累计时间不超过400小时此外,在12个月的运行期间内再热汽温度在每15分钟之内的波动,不允许超过额定温度28℃,或累计时间超过80小时在保持上述平均再热汽温下,通过任何一个再热进汽区域的汽温与同时通过其它进口区域的温差不允许超过14℃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这个温差允许高至42℃,但最长时间为15分钟,且这种情况至少要相隔4个小时。

    5. 高—中压合缸进汽参数的限制与主蒸汽进口和再热蒸汽进口位于同一个汽缸的情况下,在额定工况下,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温差不得超过28℃,在非正常工况下,此温度可以允许高至42℃,但仅限于再热汽温度低于主蒸汽温度一般来说,这此限制是在接近满负荷时使用,当负荷减少时,再热温度将低于主蒸汽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当接近于空负荷时,温差可达83℃,短暂的温度周期性波动应予避免汽轮机蒸汽纯度蒸汽中存在有害的带腐蚀性的杂质,会使汽轮机零部件因化学腐蚀,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 而损坏杂质的沉积还会因为降低叶片效率,扰乱压力分布和堵塞阀门中的汽封和间隙而引起事故为了避免重大事故,为了避免重大损坏,长时间的停机以及昂贵的维修,则必须严格控制汽轮机的蒸汽纯度此外,为了保证在管道和设备的化学清洗过程中杂质不进入汽轮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为使蒸汽纯度能够获得最佳控制,建议连续地对高压缸进汽中地钠,氯化物,阳离子导电率及氧进行分析,如果采用分析锅炉用水的方法来控制蒸汽的纯度,则必须了解并考虑机械的和气态的携带物及疏水,减温水的化学成分等对化学浓度的影响如果在高压缸进汽口之后向蒸汽注入化学药物或补充水,则为保持蒸汽的纯度,在注入点前应对蒸汽进行补充分析。

    注入水应使用与凝结水同质量的水从汽轮机运行的观点来看,氨水,环已基聚合物以及状态线可用于PH值的调整表1给出了在汽轮机蒸汽中杂质的推荐限制值表中相应于正常运行的值,是为汽轮机可靠运行的值,是为汽轮机可靠运行给出的推荐值这些值代表了在汽轮机的干蒸汽区内,蒸汽中的杂质浓度低于其要求的溶解度极限值时限制值表中相应于极限状态的值是不希望出现的,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将它调整到正常状态,电厂应尽可能使蒸汽保持较好的纯度注正常运行极限状态两周24小时控制参数阳离子导电率,微姆/cmb,c<0.30.30.50.5~1.0溶解氧,PPbb,c<1010~3030~100钠 PPbb,c<55~1010~20氯化物 PPbb,c<55~1010~20二氧化硅PPbb<1010~2020~50铜 PPba<2铁 PPba<20Na/PO4克分子比a,c2.3~2.7亚铁酸盐和硫酸盐d 任何上限的运行应该避免,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注解:a 每周至少对典型值进行一次分析 b 用于通过连续地直接分析主蒸汽的冷凝水的化学控制,或根据锅炉水和机械及汽态携带物质进行复算。

    c 建议连续地进行分析 d 对于含量极微不可查之成分,至少每周分析一次 e 使用于磷酸盐水处理的机组运行限制及注意事项1、 一般注意事项1.1 在蒸汽进入气轮机之前,应根据转子金属的初始温度来决定采用冷态启动或热态启动机组启动程序“起动和变负荷推荐值”一节中作详细说明1.2 当机组按冷态启动程序启动时,转子的加热时间可由“冷态启动转子暖机规程”曲线确定但必须指出,由转子的初始金属温度确定的这段时间不得缩短,即使是在危急情况下,运行人员急于想使机组很快并网,也是如此对于在暖机时间允许的转子加热转速范围参见图表“汽轮机转子保持推荐值”1.3 当机组按冷态启动程序启动时,要控制主汽阀进口的蒸汽参数,使第一级蒸汽温度不允许比第一级金属温度高110C,或低于56C,参见“热态启动推荐值”曲线1.4 低压缸叶片的共振转速范围示于图表,“汽轮机转速保持推荐值”中,当汽轮机在升速阶段,如果有必要保持转速则必须注意转速不可在共振转速范围内停留如果转速落入了共振区,则应将转速降到共振区之下1.5 为使蒸汽室在由主汽阀切换到调节阀控制之前得到充分加热,蒸汽室的内壁温度(由内部热电偶测得)应等于或高于主汽阀前蒸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这样可以防止因控制方式转换至调节阀控制而使蒸汽室腔内压力升高,而形成水滴这个加热过程在主蒸汽压力高时比较难以实现,这是因为当蒸汽通过主汽阀的予启阀时由于节流而产生较大的温度损失,“启动时主蒸汽参数”曲线表示了压力和温度的关系,为使蒸汽室温度达到预期值,则主汽阀前的进汽参数必须按该曲线进行控制,例如,当主蒸汽压力为6.9MPA(70KG/cm2)时,主蒸汽温度至少需要375C,由此可见,在启动时而希望采用压力较低的蒸汽1.6 蒸汽室内壁热电偶和外壁热电偶温度最大不得超过83C1.7 在汽轮机运行期间,应经常观察蒸汽和金属温度热电偶的限值,参见“蒸汽和金属热电偶”一节1.8 调节阀的开启顺序必须严格按“汽轮机控制设定值”一节中的规定,如果按其他顺序开启,会因起调节级叶片事故1.9 汽轮机运行不允许其一侧蒸汽室上的主蒸汽阀开启,而另一侧或蒸汽室上的主汽阀关闭,这条限制对于很短时间例外,例如为进行阀杆卡塞检查时1.10 汽轮机运行不允许其一侧再热主汽阀开启,而另一侧的关闭这条限制对于很短时间例外,例如为进行阀杆卡塞检查时1.11 如果采用再热喷水减温,则必须注意下列运行工况。

    按照最大工况的热平衡(包括5%超压),必须测量再热减温喷水量,此测得水量以最大计算工况热平衡包括5%)超压),必须测量再热减温水量,此测得的水量以最大计算工况热平衡所得的主蒸汽流量之百分数来表示,而负荷必须以1%喷水量从这个热平衡所示负荷下降0.6%1.12 避免再低于5%额定负荷下运行必须时也可以允许再甩主负荷后带厂用电运行,但是要注意下列条件:1.121要保持“空负荷和低负荷运行指导“图标中规定的再热温度和低压缸排汽压力的限制值1. 122低压缸的排汽温度不得超过“低压缸排汽和排汽缸喷水“一节中规定的各种限制值和参考值1. 12所有监视仪表的读数,都应在允许(报警)极限范围内,要特别注意胀差的读数在各读数迅速变化或连续变化的情况下,要及时来采取措施,以避免超过允许值,这些措施包括停机或减负荷以达到安全运行工况1.13 当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如果DEH控制柜的柜门开着,则不得在其附近或同一个机房内使用除电话外的手提无线电装置例如,当控制柜门开着时,一个5瓦的话筒会引起调节阀开度10-15%变化1.14 汽轮机可以连续运行在5%超压的最大运行工况(非保证工况)给出的各种工况下运行,采用下列措施汽轮机可以非正常工况下运行1. 141切除给水加热器1. 142再热喷水量大于热平衡的给量1. 143以汽动给水泵切换到电动给水泵1. 144减少热平衡给的热空气的抽汽量上述非正常工况只要循环发生变化,便引起通流部分的蒸汽流量超过设计流量。

    因此,如果不足够的减少负荷来防止出现超越设计工况,将最终导致汽轮机的损坏,特别是叶片的损坏在超越最大允许设计负荷——有时用“最大允许极限负荷”来表示时,低压缸最后三级叶片尤容易损坏在其他运行资料中,规定了各种运行规则,以指导运行人员在某些非正常工况时为了避免事故而采取降低负荷的方法1.15 对于非额定蒸汽参数下机组的运行,可参阅“蒸汽参数的允许变化范围”一节1.16 下列情况要时使汽轮机甩负荷和跳闸如果主蒸汽压力控制器未投入运行来自汽包锅炉的主蒸汽压力降到额定压力的90%(对于直流锅炉取95%);或者在蒸汽温度或再热汽温度降低66度以上时,如果主蒸汽压力控制器统入运行,可参考“停机规程”一节1.17 汽轮发电机17 汽轮发电机组不允许出现倒拖状态运转过×,这种现象应限于一分钟以内,以防止汽轮机叶片因鼓风而过热,并且在任何时候也不允许故意使机组处于倒拖状态下运行1.18 超速跳闸机构18 超速跳闸机构1.181 机组每次大修或前轴承箱维修,可能影响机组跳闸的设定值,因此,当重新启动时应对机组进行超速试验,以保证超速跳闸机构的正常动作,除特殊情况需提前检查外,超速试验应定期每半年进行一次试验。

    1.182 超速机构的试验程序详见“冷态启动规程”一节1.183 超速跳闸的设定值规定在“汽轮机控制设定值”一节中1.184超速跳闸机构见“机械超速跳闸说明”1.19在机组停机期间,除在’“停机时盘车装置的运行’一节中的说明外,要使盘车装置保持运行1.20当汽轮机静子处于静止状态时,不得进入蒸汽1.21 当现场进行以锅炉出口到汽轮机的主蒸汽管道水压试验时,可考虑用两种方式,一是在主蒸汽阀前设置堵板,二是在主汽阀前设置闸阀,采用那种方式由设计院和用户商定2. 汽轮机的扁周波运行为了防止叶片共振,汽轮机应避免扁圆周运行长时间的在某各偏离设计值的周波下运行,将会引起叶片过大的动应力使叶片产生疲劳裂纹,偏离周波运行的允许数值和时间规定在“非额定周波下的汽轮机运行”曲线上3. 轴封系统3.1 轴封供汽必须具有不小于14摄氏度的过热度3.2 盘车之前不得投用轴封供汽系统,以免转子弯曲3.3 低压缸轴封供汽温度不得低于121摄氏度不得高于177C,建议轴封系统温度调节器设定在149摄氏度3.4为了防止转子的轴封部位由于热应力而造成损坏,当机组在启动和停机时,要尽量减小轴封和转子表面间的温差,在各种温度下使转子由于热应力而开始产生裂纹的估算的循环次数,可以从“汽封蒸汽温度推荐值”曲线中查的。

    建议转子循环疲劳能力为10000次3.5 在热态启动时,若用辅助锅炉向轴封供汽,则应保证蒸汽予转子的最大温差在允许范围内4. 低压缸排气和排气缸喷水4.1 在轴封供汽之前,不得开启真空泵和轴封供汽风机4.2 排气缸喷水置于自动控制下,当转子的转速达到600转/分开始喷水,直到机组带上15%的负荷为止,在机组启动期间控制开关必须放在“自动”位置该开关还应设有一个“手动位置4.3运行人员必须确信,当汽轮机转速高于3转/分钟,排气缸喷水控制阀要通水4.4当排气缸喷水切除时,如果机组继续运行,则低压排气缸温度极限值为79摄氏度(报警值),或15分钟内的短时间运行不得超过121摄氏度如果达到121摄氏度,则应立即紧急停机加以处理 注 意当排气缸喷水投入时,虽然不会有过高的排气温度,但是低压通流部分仍可能有高的温度,为避免叶片温度过高,有必要注意背压的限制值 4.5 低压排气缸在空负荷流量,冷凝器低背压以及排气缸喷水切除的情况下,不希望出现过热现象当冷凝器在高背压时,将使得低压缸产生过热,当机组在额定转速低于空负荷流量时,如果机组允许处于倒拖运行状态,也将会产生过热4.6 如果低压排气缸的蒸汽温度达到79摄氏度,则运行人员必须以增加负荷或改善真空来降低该温度。

    4.7 当排气缸温度喷水投入时,高背压运行会引起通流部分的高气温,因此运行人员必须注意在这种情况下的运行不要发生低压缸动静之间出现不允许的胀差或径向膨胀4.8 在排气温度较高下运行,要特别注意当时的差胀,振动和轴承金属温度变化等在喷水装置切除时,可由排气缸上的温度计或热电偶测定温度,如果排气温度已达到报警值79摄氏度,则运行人员必须采取下列任何一个措施来降低这个温度4.81 改善真空4.82 如果机组在低负荷下运行,则应使负荷增加到15%的额定负荷4.83 如果机组还未并网,则将机组降至暖机转速4.84 如果机组处于暖机转速,则应回到盘车转速4.85 投入喷水装置4.9 排气缸喷水调节阀由一个旁通阀,此阀只在调节阀故障和维修时使用,旁通阀只开大到保持计算的喷水压力,见“汽轮机控制设定值”一节 特 别 注 意为了避免汽轮机在启动时发生故障,当不需要投入排汽缸喷水装置时,这个旁通阀不得打开4.10 图表“空负荷和低负荷运行指导”给出了空负荷(额定转速)和5%负荷下排气压力和再热汽温度间的关系如空负荷(额定转速)下再热温度为482摄氏度,图表规定排汽压力极限值为0.05KG/cm24.11 真空跳闸设定值间“汽轮机控制设定值”一节。

    4.12真空破坏4.12.1 低压缸要同时破坏真空4.12.2 机组只要在跳闸或正常停机时无意外情况发生,真空应一直保持到惰走至额定转速的10%或到盘车投入为止如果遇到危机情况,则要求主汽阀关闭后立即破坏真空,在跳闸停机后,一般不希望立即破坏真空,这是因为排气部分介质的密度突然增加会产生一个制动作用而引起叶片事故如果由必要缩短惰走时间去减小机组可能发生的事故,则在机组跳闸以后应该立即破坏真空跳闸后要求立即破坏真空的例子有:交流电源断电,直流电源断电,润滑油断油,推理轴承引起的跳闸,汽缸进水,动静部分的摩擦以及机惰走时振动大4.12.3 下列情况在任何转速下不得破坏真空a、 汽轮机跳闸停机前b、 主汽阀关闭前c、 发电机解列前d、 汽轮发电机组在正常惰走前4.12.4 如果机组已并网,以及主汽阀虽然关闭但其转速仍保持匀速额定转速,则不得破坏真空这种情况出现在机组处于倒拖状态下运行4.12.5 如果机组虽然甩去负荷,但仍由调速系统保持额定转速而带厂用电,则不得破坏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主汽阀并没有关闭,或虽然发电机已从电网解列,但机组并没有在正常惰走4.12.6 如果轴封供汽切断,一旦出现上述4.12.2的情况,则要立即停机并破坏真空。

    4.12.7 在轴封供汽停止以前,为了不使冷空气通过温度较高的轴封和转子进入汽轮机内部,真空应尽快降低4.13 机组的负荷在10﹪~100﹪额定负荷范围内,允许最高背压为0.19kg/㎝²在更低负荷和额定转速空负荷的情况下,实际上只需要降低的背压在这种情况下的运行应按照图表“空负荷和低负荷运行指导”中的规定忽视规定的背压极限值,可能会造成叶片损坏或汽轮机动静间摩擦,而导致汽轮机部件的严重损坏5、 汽缸进水5.1 冷水进入热汽缸中,会引起动静部分磨损,机组振动和热经济性下降,如果情况严重,则必须停机检修损坏的零件运行人员必须保证汽轮机的酥疏水孔,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以及抽汽管道的疏水孔在机组启动时是畅通的此外,运行人员还应保证电厂系统,包括给水加热器,锅炉蒸发器系统,以及再热减温减压系统正常运行5.2 进水检测热电偶成对的安装在汽缸上(上、下半缸各一只),以监视所选择部位的汽缸上、下部的金属温差汽缸上部与下部的允许最大温差为56℃,下缸温度较低,当温差达到42℃时报警,超过56℃应立即停机 温差的突然增大,说明外缸底部积水这时要立即检查并打开所有疏水阀检查所有可能引起汽轮机进水的各个系统,包括给水加热器,锅炉蒸发器系统,再热汽减温减压以及主整齐管道及抽汽管道上的疏水管道。

    注 意如果没有要求汽轮机停机的信号只是或其他事故停机信号则汽轮机可在上述56℃温差下维持运行这样做是为了让运行人员有一定时间排除已进入汽轮机内的积水,并且利用通过汽轮机的蒸汽的热量,矫正已发生变形的静止部件但必须立即停机5.3 运行人员必须熟悉“汽轮机进水”一节中的内容否则无法处理紧急情况6 疏水阀6.1 汽轮机所有疏水阀在正常情况下均为自动动作的但是,如果有必须进行手动时,则这些疏水阀以及影响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其他疏水阀必须;6.1.1 在机组停机但尚未冷却之前,必须呈开启状态6.1.2在机组启动及汽封供汽之前呈开启状态6.1.3为了排放再热主汽阀前的疏水,为机组负荷有增加到10﹪额定负荷之前,必须保持开启状态6.1.4为了排放再热调节阀后的疏水,在机组负荷增加到20﹪额定负荷之前,必须保持开启状态6.1.5与机组负荷降至10%额定负荷时,打开再热主汽阀前的疏水阀,并在该负荷一下一直保持开启状态6.1.6当机组负荷降至20%额定负荷时,打开再热主汽阀后疏水阀,并且在该负荷以下一直保持开启状态6.2 在主要疏水阀开启之前,要避免破坏真空。

    此项规定并不适用于需要立即破坏真空的紧急情况,也不适用于用户的主蒸汽管道疏水阀6.3 在初始启动过程中,机组在盘车,转速和负荷保持期间(一般在10%—20%负荷以下),要注意查看并记录每根疏水管道上的压力表读数如果任何管道的压力超过了连接该管道的最低压力源的压力,就应使机组停机,并排除故障7 监视仪表7.1 机组从盘车转速开始到冲转之前,用手提式千分表在轴承挡油环测定转子的晃动量不得大于0.025mm(峰-峰值)此外,转子偏心度不得超过0.076mm(峰-峰值)7.2 转子得轴向位置以正常推力轴承间隙.0.381为准,从推力定位间隙中心(每个方向)算起,0.889mm报警,1.02mm跳闸要注意转子位置随时间得变化上述限制值用于相应得初始设定值,对于特殊得报警和跳闸值可查阅“汽轮机控制设定值”一节7.3 振动限制值(峰-峰值)7.3.1 0.076mm为满意值7.3.2 0.125mm为报警值(如果振动式连续得和属于不平衡型得,应查原因)7.3.3 0.254mm跳闸或采取其他合适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变化转速或负荷等)7.4 差胀限制值,见“汽轮机控制设定值”7.5 汽缸膨胀记录器不设有“报警”或“跳闸”功能8. 汽轮机轴承和油系统8.1 轴承金属得温度限制值8.1.1 根据进油温度,油量,轴承尺寸机及轴承载荷等不同汽轮机轴承巴氏合金温度一般在66摄氏度-107摄氏度之间。

    巴氏合金温度得报警值为107摄氏度高于此温度得运行应小心地监视,直到找到原因为止当金属温度超过113℃时,汽轮机应跳闸注 意 当轴承温度变化不定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是要停机进行原因分析,检查轴承并进行必要的检修,根据缺陷的大小使之符合“停机时盘车装置的运行”一节中的有关规定8.1.2 推力轴承巴氏合金的温度范围是从略高于进油温度到99℃,主要决定于推力的大小报警值为99℃,跳闸值为107℃报警和跳闸之间的运行应小心的监视,直到查处原因为止8.2 轴承低油压的报警值和跳闸值见“汽轮机控制设定值”一节8.3 油温限制值8.3.1 如油箱的油温低于10℃,不得启动电动润滑油泵8.3.2 在油箱的油温未达到21℃以前,不得投入盘车装置,21℃是汽轮机运行的最低油温8.3.3 轴承出口油温应不超过82℃报警值为77℃,跳闸值为82℃8.3.4 汽轮机在运行时的正常油温为38℃至49℃,当汽轮机启动时,切断冷油器的水源,使油温升至上述范围内8.3.5 在汽轮机运行时,应使冷油器的连通阀呈开启状态,确保备用冷油器内充满油而可随时投入使用8.4 排烟机8.4.1在汽轮发电机组启动和运行时,发电机闭式密封油箱和汽轮机油箱的排烟机必须投入使用。

    8.4.2 排烟机把烟气(氮气和空气)从润滑油系统中抽出,并防止油雾沿转子外漏至大气,使整个汽轮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系统中形成并保持一个很低的负压8.4.3 发电机和励磁机油系统中的烟气,由密封油系统的排烟机排出8.4.4 当汽轮发电机组运行时,排烟系统失灵,一些氢气油雾或润滑油有可能经挡油环外泻到汽轮机房内在这种情况下,汽轮发电机组应立即停机,直到排烟系统重新恢复使用为止8.5 顶轴油泵有关注意事项可查阅顶轴装置说明书9. 事故电源当汽轮机冲转后在任何转速下运行时,备有一个可靠的事故电源是很重要的机组通常具有两种轴承润滑油泵,一种是交流电动油泵,另一种是直流事故备用油泵在事故状态下,例如交流电源发生故障时,需要有一个事故电源连续供电,至少维持到机组从惰走到安全停机为这些油泵提供连续和因电源中断而造成机组损坏,应由用户负责如果以蓄电池作为事故电源,它的容量必须能使事故油泵维持45到60分钟额定功率,在机组从惰走到停机期间保持供油, 否则不得起机蓄电池必须经常检查,以保证机组安全在用直流电源进行机组惰走之后,或用直流电源试验应急设备及系统(例如直流事故油泵)后,必须检查蓄电池是否还冲住足 注 意直流事故油泵及其压力开关试验后应立即关闭,并将开关转向“自动”位置。

    10. 汽轮机旁路系统10.1 当主断路器(油开关)闭合时,第一级压力和高压缸排气压力的比值不应小于1.8,推荐报警值为1.8,跳闸值为1.710.2 机组带旁路运行期间,由热电偶测得的高压缸排汽温度不得超过404℃,跳闸值为427℃10.3 当转速在稳定控制状态下,注意保持中压调节阀在部分开启位置如果汽轮机转速超过其设定值,则阀门应缓缓关闭一旦转速恢复,则中压调节阀仍旧到部分开启的位置此阀门开度可以在DEH司机操作盘上来观察或用CRT进行显示10.4 甩负荷后,如果汽轮机在空载流量下运行,再热冷端压力在10分钟内必须降至8.4㎏/㎝²如果负荷增加到10%以上,则在任何特定的负荷下,再热冷端压力应为该负荷对应下的正常期望的压力值10.5 机组投旁路系统时的启动,再热冷端压力应该限制到8.4㎏/㎝²但是,随着进口压力的降低,旁路的容量也在减小,这将限制了再热冷端压力11. 其他11.1 根据起吊装置说明中的图示,起吊汽轮机的主要部件是必须采用规定尺寸的钢丝绳,紧线螺丝及吊钩11.2 蒸汽压力和温度的记录应保持完整,任何相对于正常值的波动需及时的加以分析和处理这一点对于在任何给定负荷下的蒸汽压力分布尤为重要。

    11.3润滑油系统要保持清洁和无水建议在长时间停机以后,在油箱底部抽出少量的油,因为在底部可能沉积着水和杂质,如能将油分批抽出经处理后,再投入系统则更好11.4漏油既影响文明生产,又带有危险性,在高温蒸汽管道附近会引起火灾,因此应及时处理漏油现象11.5 要使轴承油封周围和下部的整个区域保持干净,没有灰尘保温材料片或其他能吸油、易燃或助燃的物质和碎片下列区域要进行清扫:连接杆,座架,通道,操作平台,基础上部和位于汽轮机底座,轴承箱下的容易积聚碎片的管道在上述区域内的保温不部件(管道及汽缸)应加合适的罩壳,以防保温层吸油11.6 排污孔是为了排净在轴承箱,低压导流环和每个低压缸下形成的坑窝与这些排污孔相连的用户接口位于每个低压缸的下部,因为油可能通过排污孔与废水一起被排出,所以这些地坑应注意防火必须清理轴承箱坑窝中的油泥和有机物残渣,并打开排污孔为了保证排污孔不堵,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此检查包括注入5升干净水到排污孔的每个坑窝里去,并确认水能排净和畅通断路器快速重合闸.注 意在排除电网的多相故障时,由于从电厂引出的输电线中的断路器采用快速重合闸,会产生比发电机端的相间故障大得多的主轴瞬时扭矩,给汽轮发电机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不推荐使用.在排出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厂输电线上的断路器采用快速重合闸,会产生接近于但不起过发电机端的相间故障的主轴扭矩.因此应避免采用快速重合闸的方法.但是,由于故障地点和严重程度的不同,任何故障所产生的瞬时扭矩是很难确定的,而且故障大多数是属于单相接地,因此快速重合闸对于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来说又被认为是需要的.在采用快速重合闸方法之间应该确定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每次事故所耗损的转子寿命.快速重合闸是指在断路器重合闸之前除了保证故障弧不再闪出和排除暂时故障外,不增加附加的时间延迟,也就是20—30个周期.发生超运行限制值的故障,这时机组必需停止运行,因此运行人员必需掌握处理这种意外情况的方法,为了迅速采取措施使汽缸上下半的温差控制在56℃以下有必要必要推荐自动保护方法.下面假定疏水阀或隔离阀均可电动远控或自动控制来加以说明,这些说明也适用于手动阀,但是为了尽量减少故障而必须采取行动的情况下,手动阀是来不及的,如果采用自动则一步步地按照规程可以避免误操作,由于加热器引起进水事故最多,因此运行规程主要考虑加热器的水完了.加热器的基本隔离规程1.9.1 关闭抽汽管道上的隔离阀1.9.2 打开抽汽管道和汽轮机的所有疏水阀1.9.3 检查所有隔离阀和疏水阀是否在正确位置1.9.4 将加热器水位降低到正常水位1.9.5 确认和清除事故的原因1.9.6 如果不能很快确定事故的原因,只要在下列情况下机组还可以运行.a. 上下缸的金属温差小于42℃,从而表明水已从汽轮机中排出.b. 在抽汽管道中彻底排出了水c. 没有带缺陷的设备以及对有缺陷的设备完全进行隔离以防止事故再发生则机组可以安全运行d. 所有监视仪表的读数,特别是金属温度,偏心度,振动和差胀都表明参数满足机组运行的要求e. 汽轮机和截止阀加热器侧所有抽汽管道疏水阀打开f. 不存在任何防碍机组运行的故障和有必要拆除一个以上汽轮机零部件进行立即修理的迹象.1.10如果不注意所装的保护设备和发出的报警信号可能造成偶然性的进水事故,如果进水事故发生后,过快的重新启动机组,将有可能造成严重事故,以致使机组停机半年以上,所以运行人员必须认识到一旦进水事故已经发生或出现将发生进水事故的迹象.要在24小时或更长时间内重新安全地启动机组是不可能的.2.疏水系统2.1所有汽轮机的疏水阀和其他影响汽轮机安全的疏水阀必须2.1.1当机组停止运行时应将疏水阀打开直到汽轮机冷却为止.2.1.2在机组运行前和向汽封系统供汽前,疏水阀必须打开2.1.3在机组负荷增加到10%额定负荷之前,再热主汽阀前各疏水阀应保持开户状态2.1.4在负荷升到20%额定负荷之前,再热调节阀后各疏水阀应保持开启状态2.1.5在机组负荷减到20%额定负荷时,应打开再热调节阀后的所有疏水阀,负荷小于20%额定负荷时一直保持开启状态.2.1.6在机组负荷减到10%额定负荷时应打开再热调节阀前的所有疏水阀,负荷小于10%额定负荷时一直保持开启状态.2.2在所有疏水阀开启以前要避免破坏真空,但这个建议不适用于危险情况下立即破坏真空,也不适用于用户的主蒸汽管道的疏水阀.3.主蒸汽系统3.1如果有信号表明来自锅炉的水正进入或即将进入汽轮机时应立即停机3.2主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应在机组启动时保持开启直到金属温度和锅炉参数都表明系统中不存在水或不可能形成水而注入汽轮机为止3.3主蒸汽压力调节器不要长期停止使用这是因为这种调压器停用时如果锅炉压力下降,它的积水可能性增大,从而对汽轮机造成较大的危害,通常这个装置只有在机组启动和主蒸汽压力小于额定值而升负荷时的情况下,才停止使用3.4主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在汽轮机跳闸后应立即打开,如果这个操作与锅炉推荐的运行规程相矛盾,应由电力设计院进行协调3.5当锅炉熄火后,不得向汽轮机送蒸汽4.再热器减温装置4.1如果系统失灵,由于喷水不足而危及汽轮机时,应立即使汽轮机跳闸,如果因水过量出现问题,则应按照再热前蒸汽管道中带水的运行规程4.2在额定转速空负荷下一般不需要减温喷水,所以当机组不带负荷和跳闸时,喷水阀,旁路阀,截止阀应自动关闭.如果锅炉厂允许在低负荷下中断减温喷水,则在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