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探究

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探究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转型一方面产生了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大量的留守学生留守学生特别是他们中的中学生的教育管理直接影响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甚至国家的未来文章作者以所在农村中学为样本,提出并尝试了如何教育管理好留守中学生的措施,同时,对更好的解决留守学生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留守中学生;教育管理;难题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05-02 加强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合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众多的留守学生,是将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加强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许多留守学生因为失去了父母的约束,学习成绩下降,在不利因素的鼓惑和引诱下,甚至早早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涉及到社会治安问题,还涉及到未成年人成长的深层次问题;加强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同时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担负着道德建设主阵地的学校来说,贫困学生、问题学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和难点所在,抓好了留守学生和问题学生的德育工作,对于学校的育人工作乃至祖国建设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我校位于淮河南岸,留守学生生源辐射淮河两岸,人数多达61人,为了把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五年如一日,每学期开学之初,我校就及时召开留守学生专题会义,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一)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第一负责人,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建立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学生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学校设立留守学生亲情电话、关注留守学生健康心理 (三)创设“心灵港湾”活动信箱 鼓励学生给老师同学写“哨悄话”纸条,为师生搭建起彼此了解、互相沟通的有效平台,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四)开展“亲情互动”活动,架设交流、沟通的桥梁 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为了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经常让他们能与父母面对面地谈话、交流并组织留守儿童父母配合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与爱心妈妈谈心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让他们在与父母的交流中找回亲情,感悟真情,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 (五)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学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学生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学生食堂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学生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学生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六)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学生成长日记凡在校的留守学生,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学生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生活情况;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七)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学生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的学生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八)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学生,学校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时常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学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一)加强对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 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主阵地的作用,规范留守儿童之家图书管理借阅制度,抓好课外活动等日常工作,让留守学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学生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对贫困留守学生的资助工作 班级对留守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以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丰富课余生活,创造和谐关爱的成长环境 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学校组织留守学生开展各项活动。
每周安排“留守之家”三次开放时间,让留守学生在活动室自由活动,增进彼此感情,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馨组织书法、乒乓球、跳绳、篮球等兴趣小组,每周二、周四下午,由教师进行对留守学生辅导训练组织留守学生开展为亲人写一封信的感恩教育活动,并将书信邮寄给该生在外打工的家长举办一次留守学生生日聚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校这个大集体的温暖举办留守学生元旦联欢会2011年12月30下午4:00,由我校政教处、团委组织的留守学生联欢会如火如荼地火热进行,一个多小时的联欢活动中,该校25名留守学生参与表演了诗朗诵、小合唱、给爸爸妈妈读信、踩气球、新年许愿等精彩节目,61名留守学生在这里亲身感受到了节日的欢庆气氛和暖洋洋的家的感觉 三、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上的难题 交通隐患:农村留守学生上学途中大多骑自行车上学,沿途所经过的道路几乎是村村通公路,公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共处其中,给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闲暇时间上的隐患:中学农村留守学生由于其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精力不济,双方代沟纵横,使得在放学后的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管理成了空白相当一部分学生跻身网吧、游戏厅甚至与不良社会成员为伍;尽管学校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尽可能做到防患未然、防微杜渐,但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食品安全上的隐患: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由于居家较远、监护人管理不力等综合因素,大多是一日三餐在外面吃饭,而不少学校基于成本、人力等方面的考虑,没有开办学生食堂,这就为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以上所述问题必须从培育祖国未来建设人才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谋求各级政府和工商、交通、村镇街道等各部门联动,持之以恒,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将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富有成效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