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木桐酒标欣赏

文档格式:DOC| 75 页|大小 2.74MB|积分 10|2022-09-26 发布|文档ID:15647167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7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木桐酒标欣赏-- 1924 --1924年,这一年在葡萄种植史上和木桐庄历史上是重要的一年在此之前,波尔多的葡萄酒都是发酵并经过橡木桶过滤后,直接卖给经销商由他们陈年、装瓶、贴标和销售,庄园主不怎么注重经销商的标签美术设计1924年,庄主决定自己在酒庄内酿酒,灌装及贴标,但依然由经销商销售,于是酒标上就共同印有生产商和经销商的名字1924年以后,由于在城堡内灌装这个变化,酒标开始成为产地及质量的保证庄主菲利普请来了广告画设计师Jean Carlu设计了1924年出产的酒的酒标,这个有才华的设计师当时只有24岁,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了一阵子以后就已经成为广告画设计大师,1918年他获得了以图案设计师Cappiello为首的评审团的肯定,夺得年度广告画设计大奖Jean Carlu早年深受立体派和几何派的影响,1920年他遇到了立体派画家Roger Souverbie,后者使他接受了Albert Gleizes的理论和黄金分割的理论;1923年在Juan Gris的影响下,他提出了自己的绘画理念——“用图形表达想法”在给木桐设计的酒标中,鲜艳的颜色和干净的线条衬托出牡羊——木桐(法语mouton意为牡羊)和羽箭——罗思柴尔德,给消费者留下很深印象。

    一经推出即大获好评自从1945年起,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酒庄开始每年在酒标的上部用一幅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作为标签的装饰这成为Mouton酒庄的标志之一,也是Mouton的精明营销手腕的一个代表很多人仅仅是为了收藏酒标而要将Mouton买齐,这一方法后来也被一些别的酒厂所效仿  1945 胜利年——菲利普.朱利昂(Philippe Jullian)  1945:1945年,为纪念同盟国的胜利,菲利普.德.罗思柴尔德男爵想出一个主意,要在罗思柴尔德木桐的酒签上增添艺术作品:就当年而论,则是一个象征庆祝恢复和平的设计他将此事委托给一位无名的青年艺术家菲利普.朱利昂(1921—1977)朱利昂作为设计师已崭露才华,后来进而成为成功的戏剧家他提交了好几幅草图,本幅是以著名的“V代表胜利”为基础,丘吉尔在战时始终用这一象征鼓舞自由力量  1946 - 让.雨果(Jean Hugo)  1946:维克多.雨果之重孙让.雨果(1894—1985)早年迷恋于舞台设计,1921年为让.科克托的《游埃菲尔塔的玛丽们》一剧设计而一举成名,遂为莱奥尼德.马西纳及法兰西剧院担任舞美设计。

    他也绘制油画及水彩,是公认的微型肖像大师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设计面具及奇装异服而著称于巴黎各团体,后迁居法国南方,撰写回忆录《趁我未忘》让.雨果在为1946年设计的酒签中采用了大洪水的故事:鸽子返回方舟,象征着第一个和平年  1947 - 让.科克托(Jean Cocteau)  1947:小说家、戏剧家、电影制片人、画家及设计家,但主要是诗人的让.科克托(1889—1963)出于其对形式完美及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热衷,属于伟大的法国古典主义传统人物由于不断向习俗挑战,他也属于超现实主义一派如佳吉列夫(Diaghilev)所说:“让使我惊讶不已!”在他的单线画中,他总要不由自主地回到他为1947年木桐酒签所用的同一个目光专注的青年之侧影原作遗失,此处之画为科克托的终生挚友——演员及画家,亦是那幅著名的侧影像的收藏者——让.马雷(Jean Marais)应菲莉嫔之请而摹绘的  1948 - 马丽.洛朗桑(Marie Laurencin)  1948:马丽.洛朗桑(1885—1965)绘画生涯的早期受立体派风格及毕加索黑色阶段的影响,卷入了当年的前卫派运动,她于1909年所绘的《阿波利奈尔及其朋友们》标明了她和那位诗人联系的时间。

    后来,她受包括博奈尔(Bonnard)及莫里斯.德尼(Maurice Denis)在内的‘纳比斯’画家集团的启迪,走向了更重装饰的风格虽然难以将她归于任何一派,但她原是将技法置于色调十分微妙、柔和简朴及热爱优美的青春面孔的色彩主义者  她为1948年的罗思柴尔德木桐所绘的酒签是酒神巴克斯的一对女祭司,脸上有着典型的稚气和庄重  1949 -安德烈.迪尼蒙(Andre Dignimont)  1949:巴黎画家安德烈.迪尼蒙经常在‘德.欧托姆涅沙龙’展出其画作,并主要通过他与弗朗西斯.卡尔科的友谊与当代文坛保持密切关系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及水彩画家,也为许多名著插图,如佩罗(Perrault)的《短篇小说》和美国的《飘》他的绘画还显示出对普通人消遣作乐、咖啡馆和集体舞、妓院和酒吧、妓女及其嫖客的偏爱他为1949年的罗思柴尔德木桐酒——20世纪的最佳美酒之一 ——所绘的酒签是用纯情的笔调勾出的一座乡村酒馆的内景  1950 - 乔治.阿努尔夫(Georges Arnulf)  1950:乔治.阿努尔夫于1921年生于摩纳哥,1951年以雕刻获罗马大奖,同年为木桐绘制酒签阿努尔夫对前哥伦布艺术深感兴趣,遂于1957年赴南美,直至1966年,他在那里钻研彩绘玻璃及壁画。

    回到法国之后,他教授绘画,作品变得益发绚丽细腻,往往将人物与植物、石头及动物相结合,均具有强烈的动感  在罗思柴尔德木桐1950年酒签中显而易见的严整的设计,属于其早期的风格:那清晰的线条和精确的透视显示了作为雕刻家的技巧,以此塑造了羊的形象  1951 - 马赛尔.韦尔特斯(Marcel Vertes)  1951:马赛尔.韦尔特斯(1896—1961)生于匈牙利,1925年定居巴黎之前,在维也纳开始了他的招贴画设计师的生涯他以一部画册《舞》(1926)奠定了自己的声誉,该书表明他是两战之间的一位目光犀利的观察家,从而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豪华出版家们的订单,其中包括科莱特的《亲爱的和流浪汉》、皮埃尔.路玉的《保索尔国王历险记》、保尔.莫兰的《欧洲保证》,以及罗曼.戈梅.德.拉.塞尔纳的《马戏场》  在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所绘的1951年酒签中,他的作品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欲,由一对男女牧人表现得淋漓尽致  1952 - 莱昂诺尔.菲尼(Leonor Fini)  1952:莱昂诺尔.菲尼(1918—1996)生于意大利,主要受前拉斐尔派及奥布里.比尔兹利(Aubrey Beardsley)的影响。

    后来,她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运动,时常回到某个反复的主题:一种神秘的性欲,雄性的造型,神话的风光她的舞台设计体现出她的作品的一种新方向她的品味、她的放肆,以及她那个多数都穿奇装异服的伙伴,引起了巴黎社会的激愤  莱昂诺尔.菲尼为罗思柴尔德木桐设计的1952年的酒签是母羊羔,如同儿童练习薄中的信笔涂鸦,却显示了她的能力,通过简单的几笔优雅而精确的勾勒,将日常的现实提高到了梦幻的世界  1953 - 百年纪念  1953:1853年5月21日,罗思柴尔德家族英国一支的一名成员纳撒尼尔.德.罗思柴尔德男爵(1812—1870)签署了一项契约,以112万5千金法郎的价额成为波亚克教区中的布朗一木桐堡、连同188英亩的葡萄园的主人他当即将该地重新命名为罗思柴尔德木桐堡为了纪念其100周年,菲利普男爵便将1953年的酒品用来纪念他的曾祖父该酒签并非出自现代画家之手,而是纳撒尼尔男爵当年的肖像  1954 - 让.卡尔祖(Jean Carzou)  1954:让.卡尔祖(1907—2000)的父母都是美国人,他曾学习建筑,1945年之后才显露画家的才华后来由于他在1953年为小罗兰的《狼》及1970年为巴黎剧院的《拉.培里肖尔》设计的舞台布景而赢得盛誉。

    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存在于严格的几何透视及用来勾画人、物的线条纠缠之间的尖锐对比其效果是高度的个性化及诗意化,从而赋予客观现实以一种幻想成分,将其超于化外  他为1954年的酒签所选的幸运之轮的比喻,使我们想到:大自然无论如何慷慨,即使在罗思柴尔德木桐,仍是难以预料的1955—  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是为木桐酒标作画的第一位大师级别画家,他和毕加索同为立体派的创始人1913年拼贴画的出现使他运用更明亮的色彩他后来的作品变得更富比喻意味:裸体像、风景画、静物,都是粗扩、扫动的曲线勾画并采用强烈的色彩雕塑、彩绘玻璃及珠宝设计都为他增添了声誉他为木桐绘制的1955年酒标,是按印刷的标准尺寸绘制的,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简练赞美了高贵的美酒    1956—   巴维尔.切利乔夫Pavel Tchelitchew(1898—1957)生于莫斯科,一九一八年在基辅就读于美术学校,到各国旅游后,与一九二三年定居巴黎三年后,他与抽象派决裂,投身新浪漫展览派,并于一九二八年为佳吉列夫(Diaghilev)的芭蕾舞《颂歌》设计布景及服装他随后成为超现实主义者,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移居纽约,他在那里遇到唐吉(Tangug)、恩斯特(Ernst)及布列东(Breton),创作了像萨尔瓦多· 达利那样的奇异幻象。

    他为木桐设计的1956年酒标《酒渍》回复到牡羊的传统主题,表现了在葡萄种植技术控制下的自然生长的繁茂    1957—   安德烈·马松André Masson(1896—1987)深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尽管他于一九二九年宣称自己是对超现实主义“持异议的人”四十年代,他在美国鼓舞了行动绘画的早期实践者后来他回到普罗旺斯,为巴黎的剧院设计了《哈姆雷特》及《全面》的布景与道具1966年,他受命为奥迪昂剧院的天花板作画Masson在木桐1957年酒标中创作了一曲醉心饮酒的赞歌,其中那位昏醉者的身体被葡萄藤缠绕着 1958—萨尔瓦多 达利(1904—1989)在其生活及绘画上都是超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不仅是个活生生的传奇,而且毫无疑问也是一位艺术造诣高深的画家他生于卡塔罗尼亚,深爱“形而上的绘画”,于1928年被带进超现实主义运动达利的作品无论是幽默抑或恐怖,色情抑或神秘,模仿学院派抑或异想天开,都无法归类但奇特的是,木桐1958年酒标上那只动人的绵羊却具有儿童画一般的纯真的魅力   1959 —生于德国的美国雕塑家理查德.利波尔德Richard Lippold(1915—)最初从事工业设计一九四二年,他始创了线性雕塑的表现形式,用黄铜、镍或铜导线交织成网,扩大了相对柱杆之间的距离以构成空间,从而创造了三维几何图形,此举使他在美国名声大噪。

    他的作品在美国所有的大博物馆都有陈列在木桐1959年的酒标中,他用自己的抽象语言诠释了葡萄酒的颜色及葡萄藤的交直线 1960—   雅克·维永(Jacques Villon1875—1963)与雕塑家杜尚·维永(Duchamp Villon)及画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是同胞兄弟雅克·维永当年的绘画将立体主义建筑学的精确及他对光色问题的兴趣结合在一起,后来,他回归了更传统的形式他不单单是一位画家,而且始终是一位出色的色彩主义者,他在木桐1960年酒标中,成功的抓住了在葡萄藤的静态几何图形中鸟的运动1961—乔治·马蒂约(Georges Mathieu1921— )曾得到马尔罗(Malraux)的盛赞:“西方终于有了一位书法家了!”,他于一九四七年迁入巴黎这位自诩的“抒情的抽象艺术”的创始人发明了一套匪夷所思的符号系统,认为是他自己内心的原生暴力的表达他写道:“绘画只能是一场行动”—— 一场与画布的战斗,在这种战斗中,他怀着强烈的表现癖,往往在观众面前创作了具有翻转搅动的涡旋形、并且色彩极端的动感作品他亦曾尝试过设计招贴画、家具及珠宝他为木桐1961年酒标所绘的爆炸似的动感作品属于典型的Mathieu风格。

    1962 —罗贝托 马塔 艾克奥伦Robert Matta Echaurren,出生于智利一九三五年,他在巴黎加入超现实主义二战期间他在美国,受到唐吉及杜尚的影响,一九四八年返回巴黎,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的大厦绘制巨幅壁画他从内省转向斥责暴力和崇尚机械,开始绘制半机器人半木偶人的令人恐怖的世界他为木桐1962年酒标所画的扭曲的葡萄根,令人想到即将收获的硕果注意画家的说明:“它的润泽柔嫩将融化最坚硬的心 1963—伯纳德·迪富尔Bernard Dufour (1922— )曾攻读农业工程,到一九四五年才成为画家他早期的作品倾向于抽象风景,但到了五十年代晚期,他画的便是更富比喻意味的自画像:具有强烈悲剧感的男性头部及女性裸体于是便在原本总是透过记忆或梦想看到的现实上增加了一种性欲的维度:涂污的线条,镜中的映像,离奇古怪环境中的日常用品他为木桐所绘的1963年酒标同样弥漫着这种肉体之乐:葡萄及一个横陈的人体,还附着马拉梅那首《农牧神之午后》诗中的一行——“就这样我又一次吸吮了葡萄的光泽……1964— 雕塑家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4)是英国约克郡一位矿工之子,就读于王家艺术学院,从三十年代初期起他定期与超现实主义画家一起展览,自认受到布兰库希(Brancusi)及前哥伦布艺术的影响。

    他从这两个源流发展出一种表现人体的新方式,使人们回想起古代帝王及富饶大地的原始观念他通过空洞的张口、在坚实物质中凿出深洞,赋予他那硕大的形体以生命如今,其作品已将他置于当代头流雕塑家的地位他为木桐所设计的1964年酒标中,三只由手捧着的金色的高脚酒杯唤起了某种古代盛典时的肃穆情绪1965—美国画家塔宁(Dorothea Tanning1912— )于一九六三年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展示大博物馆接触了超现实主义不久,她遇到了麦克斯·恩斯特他俩于一九四六年结婚,成为一对名人夫妻,无论在美国还是后来在法国,他们的家总是坐满了朋友及崇拜者她始终对超现实主义理论忠心耿耿,并将自己的奇思异想——庞大的花朵,衣衫褴褛、妖精似的小姑娘——带给该运动,而她从事的艺术则是各式各样:舞台设计,蚀版画及雕刻她为罗思柴尔德木桐1965年酒标绘制的“羊羔的萨拉班德舞”,真切地表达了她的灵感:一个充满了飘逸优雅的梦幻的世界1966— 画家、设计家及诗人Pierre Alechinsky生于布鲁塞尔他和他的诗友克里斯蒂安·多特利蒙一起建立了所谓的“科布拉”(科隆—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小组,旨以“巴罗克表现主义”取代已有的抽象与具象艺术间的对抗。

    他的画布上画的是一个不断处于流动状态的荒诞离奇的世界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1966年酒签所绘的“嗜酒之羊”幽默风趣,简直可从瓶中呼之欲出1967—恺撒·巴勒达西尼César Baldaccini,(1921—1998)生于马赛,一九四三年迁居巴黎1960年,他推出了他那著名的《浓缩》:碾碎的汽车以及其它受到类似遭遇的耐用消费品他为自己使用金属片辩护——“大理石过于昂贵,而旧铁片遍地都是”——,而且如同炼丹术士似的,居然成功地将其化为艺术作品1966年,他转向更柔顺的塑料,并“扩展”到聚氨脂,对我们的时代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1967年酒标绘制的构图也笑纳了当今的工业制品:长号螺母及螺栓1968—意大利画家博纳·蒂贝特里(Bona Tibertelli,1926—2000)于1950年与安德烈·皮耶尔·德·曼迪亚古斯(Pieyre de Mandiargues)结婚,他将她带进巴黎的前卫知识分子圈她的才华遂在异想天开的画面中得以发挥:巨人模样的曼德拉草根,怪异的贝壳作为一个虔诚的超现实主义者,她实践“移画印花法”或称自动绘画一九五八年她移居墨西哥,从那时起,她的作品便向抽象演化,并使用水泥及饰粉这类新材料。

    她发现她的最大成就在于由立体派所创立的一种技艺:拼贴画她为罗思柴尔德木桐一九六八年酒签绘制的嗜酒母羊,值得与莱昂诺尔·菲尼1952年设计的酒标一比1969—生于加泰隆尼亚的米罗Joan Miro(1983-1984)在一九一九年移居巴黎,并由安德烈·马松(André Masson)介绍给超现实主义者,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将他当作精神上的领袖来欢迎1924年,他奠定了自己的风格:一个具有强烈色彩、外形及象征的世界,昆虫莫名其妙的惊恐万状,然而却充满了童稚的光明及无邪他的全部作品都激发了同一个基本问题:这些在母腹中躁动的幼虫意味着黑暗的恋母情结?或只是面对着灰色的日常现实兴致勃勃地繁衍孳生?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1969年绘制的酒签的主体是一颗硕大而血红的葡萄,还包含着对罗思柴尔德家族的含蓄又聪慧的敬意:罗思柴尔德家族赛马时的代表颜色——蓝与黄 1970 --画家、版画家和雕塑家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1887-1985)生于俄国的正统犹太家庭在对巴黎进行了一次早期工作访问之后,遂于一九三二年在那里定居;二战期间住在美国他的绘画综合了犹太及俄国文化传统,是一个似在空间飘浮的世界,半属真实,半属象征。

    我们发现,人类生活的所有重大事件都是由持有孩提式的天真无邪、对生动色彩乃至农家场院家畜的热爱那种目光来观察的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1970年酒标所做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一处地方,那里虽然没有葡萄酒,却有由鸫鸟撒拨或是由母亲喂给孩子的栩栩如生的葡萄 1971 --瓦西里·康定斯基( Vassili kandinsky1866-1944)生于俄国,先后成为德国及法国公民他在抽象艺术的崛起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年轻时代的作品,看着很像他同时代的印象主义及野兽派画家的绘画,但他一直在深思一个问题,1908年他作出如下的简单归纳:“我确知主题会削弱绘画,然而,这样就会有一个骇人的深渊在我脚下敞开:该用什么来取代主题呢?”1910年在慕尼黑,他绘制了将在艺术史上永远占有一席之地的第一幅抽象水彩画用作罗思柴尔德木桐1971年酒标的是他绘于1939年的作品,属于他的“建筑学”阶段原作现悬挂于巴黎篷皮杜中心 1972 --谢尔盖·波利雅柯夫Serge Poliakoff(1900-1969)生于莫斯科,由于一九一九年的革命而被迫离开俄国,在土耳其及欧洲几个城市流荡之后,于1923年在巴黎定居,并在那里遇到康定斯基。

    他还受到罗伯特及索尼娅·德洛奈(Sonja Delaunay)色彩理论的影响从1945年起,他找到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在不规则多边形的形式中,高度组织几乎是建筑平面图的色块,其色彩有时强烈对比,有时密切相关他的画风尽管十分严整,却产生了惊人深度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所绘的1972年酒签,具有佳酿的全部品性:均衡,色泽,醇厚 1973 --1973年属于伟大的毕加索这一年,是波尔多地区葡萄酒的平凡之年但这一年的木桐酒却因两年后毕加索的去世而被红酒爱好者竞相收藏在古希腊神话中,每年春天葡萄开始发芽都举行“酒神祭”,毕加索的这幅画就是描绘酒神巴库斯与众神和女徒饮酒狂欢的情景菲力普男爵买下这幅35×35cm的画本来就是想做商标,但当时毕加索不同意,直到1975年毕加索死后,才得到他女儿的同意,在1973年份酒的商标上使用 -- 1974 --美国画家罗伯特 马塞维尔Robert Motherwell(1915-1991)原先学习哲学,后来才成为画家四十年代期间,经过一个短暂的超现实主义阶段,他转向了抽象表现主义,并与罗思科及杰克森·波洛克一起展出作品他被称作“哲学家—画家”,始终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1948年,他出版了一部论述马克斯·恩斯特的专著;1952以前,一直担任《现代艺术文献》的编辑主任,该刊将达达主义的绘画、草图及手稿凑集在一起他本人的绘画彼时已臻完全成熟,以反复纠缠的大块浓黑的形状为标志,有些介于抽象及书法之间Robert Motherwell为木桐绘制的1974酒标,是他一幅完美的典范之作1975—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8.6-1987.2.22)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他最出众的风格是透过丝网印刷手法和不断重复影像,将人物化成视觉商品,代表作包括《玛丽莲·梦露》、《金宝罐头汤》、《可口可乐》等在他为木桐1975年设计的酒标中以菲利普男爵为模特,一如既往地使用了拼贴手法,将男爵的幽默与严肃的同时表现出来    1976—皮埃尔·苏拉奇(Pierre Soulages) 法国当代著名抽象派画家他说他创作前,心里波澜不惊,好象在等待什么,他在等待自己心里的声音,等待捕捉很远的自然界里一种神秘的声音70年代他的画作以单色调-黑色占主角,有时也会使用栗色或者钴蓝,他为木桐1976年创作的酒标中有木桐庄法文的首个字母M(Mouton)和R(Rothchild)。

     1977—— 为了纪念英国王后(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英国的后裔)访问梅多克地区,而推出的纪念酒标   1978—让-保罗·里奥皮勒(Jean-Paul Riopelle)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他的油画非常地抽象,是战后先锋派的杰作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Riopelle是蒙特利尔一个自然艺术之家(Automatiste group)的成员这个团体里面都是一些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他们所谓寻找的“自然”就是自然流露,不受意识和推理的控制他为木桐设计的1978年酒标抽象地体现了收获的两个阶段他习惯运用调色刀,画面色彩厚重鲜艳,在严谨的几何图形中体现了种种冲突   1979—堂本尚郎(Hisao Domoto),是第一个受邀为木桶创作酒标的日本艺术家1928年出生在京都普通家庭,他工作的灵感天马行空,不遵循一般的理论1979年的木桐酒标,是他第三阶段风格的鲜明实例,这个时期他的画作都是基于有节奏的运动和循环原理来表现 “一连串的反应”,鲜明的辐射状的颜色混合着液体的流动,显得生动活泼 1980 --汉斯·哈同(Hans Hartung),抒情抽象派的先锋他在少年时,喜欢在练习本上涂画雷雨中的闪电,这对他日后成为一名艺术家影响深远。

    他偏爱体现疾速的线条的感觉,用炭笔或毛刷捕捉瞬间在小小的尺寸上,色块伸展开来,覆盖了整张画布的表面,体现深度和能量,画布上长长的黑色抓印,同时体现了反抗和紧要关头的解放 1981 --阿尔曼·费尔侬戴(Arman Fernandez),尼斯的画家和雕刻家,1960年他与伊夫·克来因(Yves Klein) 和 皮埃尔·雷斯坦利(Pierre Restany)共同建立了新现实主义学派,此学派反对抽象美学概念,着重表现日常事物他著名的“愤怒系列”,毫不夸张地表现了物体的爆炸,特别是乐器的爆炸,乐器的零件散落各地这个时期他经常表现小提琴爆炸的主题,为木桐设计1981年酒标就是该画的彩色版 1982 -- John Huston-- 1983 --Saul Steinberg -- 1984 -- Yaacov Agam-- 1985 --保罗·德尔沃(Paul Delvaux),创作了两个天真的小女孩们站在一起,凝视,触摸并品尝一串葡萄的场景体现了他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不再是重现外部世界并记录下真实的形象,而是发掘自身生活深处的亲切、秘密诗歌,庙宇,月亮,马路或公共广场,无家具的房间,在这些经常出现于他画中的环境中,我们看到同一类型的妇女:她们年青漂亮,时而裸体,时而穿着镶有花边和树叶的衣服,或者大褶长裙。

    1986 --贝尔纳·塞如内(Bernard Séjourné),海地天才画家他的作品与他的同胞的天真风格不同,充满神秘和精致该年酒标的创作选用了古代文化中的形象,刻画了三个有黑人特点的白人面具,画中妇女半闭的眼睛,纤长的脖子,贝壳与异国的花朵,在当时数先锋作品人们可以在水粉色彩与迂回的曲线中感受到梦幻的甜美 1987 --汉斯·艾里尼(Hans Erni)瑞士画家,这年是飞利浦男爵作为庄主的最后一年此年酒标体现了艺术家的肖像画天分,画的是1987年的男爵形象,并把他的形象与木桐的标志牡羊结合在一起,作者写道:献给我的父亲,木桐的革新者,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并祝贺木桐第65个丰收季代表了画家最大的敬意 1988 --1988—凯斯·哈宁(Keith Haring)1980年代期间纽约派中最主要的领导人物他对于街头到处可见的涂鸦和波普的一些艺术家作品有浓厚的兴趣美国波普艺术家汤姆·奥登斯(Tom Otterness)的作品《渡渡鸟》那种具有卡通角色的欢乐趣味的特征对他影响很大哈宁的作品充满了非常欢乐的小人物形象,也有大量的性象征形象,描绘的手法非常流畅而简单、明确、游戏娱乐感很强他的许多作品都被称作《无题》。

    他的“小人”形象目前也被广泛地应用在服装、室内装饰、广告设计上可谓是涂鸦文化的一代宗师1988年的酒标以木桐的标志——羊为题创作,体现了这个住在纽约下城东村的艺术家的标志性风格——小小的印章线条式简笔画-- 1989 --1989——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德国画家,1938年生于德国的萨克森,1958年20岁时穿越柏林墙从东德到了西德巴泽利兹对绘画的纯粹图像因素感兴趣,而有意忽视叙事性和象征性从1969年开始,他开始改变主题,画处于混乱世界中的人形他经常画上下倒置的人体,在这样的画中,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似乎颠倒了这种遵循象征主义的新的绘画视角,带给公众感官带来一种全新的改革而且巴塞利兹的作品很大,高达两米的水彩画在他的作品中十分常见这一风格也成为他的典型风格为木桐创作的1989年酒标,结合了木桐的标志性形象羊和1989年的大事——柏林墙的倒塌,画家在酒标上用德语写道“另一边现在也属于我们了” 1990 --1990——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英国画家,于1909年10月28日出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后来移居英国Bacon的绘画风格曾深受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影响,并受到后来兴起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熏陶。

    他本人也是葡萄酒爱好者作品描述的是一个怪异闪光的舞蹈似的动作作家一直坚持自己的流派——在一种在分娩或垂危时才有的扭曲形状中表现孤独、裸体或肌肉的力量画面底色是深色,一只有力量的手臂拿着一杯酒,动作痉挛收缩的像是哈哈镜里才有的影像 1991 --1991年的木桐酒标由日本画家出田节子(Setsuko Ideta)创作,画中隐喻了葡萄酒的一生:先是一束开的花,之后是果实成熟,由人们收割,然后变成了酒作品是他的典型风格:静物绘画,排成一排静静的五颜六色的物体 1992 --1992——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丹麦色彩画家他的作品很难归于某一特定的艺术门类1957到1964年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目标是成为一名地质学家,他曾参加过无数次的远征考察队,足迹遍布整个北欧和格陵兰岛这段经历对于艺术家的人格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仍然在他的创作中清晰可见1962年,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开始绘画创作,整个60年代,他一直参与西方后现代流派——激浪派(Fluxus)艺术运动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认为自己首先并且主要是一位绘画艺术家,但他还广泛涉猎其他的艺术门类,诸如雕塑、素描和版画制作。

    另外,他还制作过电影,写过许多本书以及诗歌和批评性散文其设计和建造的公共及私人建筑遍布欧洲1992年酒标中,画家用弯曲的线条画出一只盛满深红液体的酒杯,酒杯四周用不同颜色象征了阳光,葡萄园的葡萄藤 1993 --1993——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法国当代著名画家,1908年出生于巴黎他一生从未进过艺术学院学习,他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始终不渝的艺术信念而获得成功在现代派艺术大行其道的西方,他始终不向时尚妥协,坚持用写实的手法表达自己作为现代画家的真实感受,他的人物画、静物画和风景画,都是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思考和描绘的产物Balthus为木桐创作的1993年酒标,使用了他作品常用的主题:一个有着成熟眼神的少女,有着不同寻常的优雅人们可以感受到事物的内心世界,在凝视画布的那一刻在心内感受到一丝永恒 1994 --1994——卡雷尔·阿佩尔(Karel Appel)是第一个为木桐创作酒标的荷兰画家,画风粗犷而艳丽,接近美国抽象表现主义风格,作品有《自由的呼喊》、《女人与鸵鸟》酒标作品描述了一对饮酒后的夫妇绕着绘有图腾的瓶子四周跳快步舞的场景,就像感受到了葡萄酒的生命力。

    1995 --1995——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apies 生于1923年),西班牙著名当代抽象艺术家, 为战后重要的欧洲艺术家之一作为生活在“二战”之后的新一代艺术家,塔比埃斯一向重视绘画艺术的纯粹感与对绘画语言的探索他有时会走出二维的平面,尝试三维空间里的其它艺术形式,然而又不会远离其创作故有的痕迹故有时评论家会把他的作品归类为“物体绘画”塔比埃斯创作态度严谨,视材料为独特的语言形式,也视形式与技巧为单一的研究课题,力图赋予抽象的绘画一种诗意般的理性他的作品对抽象语言和物质材料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为数众多的中国艺术家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年的作品描绘的是一个很难控制的混乱局面,两颗心,一只鼻子,一只眼睛,一只耳朵混在一起画家自己命名这幅画为《血流成河的战场》 1996 --1996——中国画家兼书法家古干,为木桐创作了1996年的酒标他也是书法艺术的创新者,首创在书法中使用色彩的墨,使之更有装饰效果作品使用了五个不同的心形象征图案,每一个图形都有自己的颜色这幅作品在富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又很有寓意,名叫《心连心》在画中,作者使用了流传千年的中国的书法元素 1997 --1997——庄主菲利宾女伯爵邀请她的朋友尼基·德·圣法尔(Niky de Saint Phalle)创作1997年的酒标,作者绘制了一幅寓言画似的场景:从阳光到盘子,一张贪吃的嘴和一双伸开的手,表现了用餐时的愉快,一条蛇横穿整幅画,比伊甸园里诱惑夏娃的那条蛇还有诱惑力,正在向画中人物推荐一瓶葡萄酒。

    1998 --1998——墨西哥画家鲁菲诺·塔马约(Rufino Tamayo)曾在1990年答应为木桐创作一幅酒标,但不幸地他在1991年就去世了然而,他的家庭希望完成这个他未完的心愿,于是在他的画作中选出了一幅用作1998年的酒标画作描写的是在淡红色的阳光下,一个握着酒杯的男人干杯的场景,这是墨西哥普遍的一种宗教仪式画面寓意在蛮荒时代,人们就已被葡萄酒这人生之乐所征服1999 --1999——雷蒙·萨维那(Raymond Savignac),法国著名招贴画大师,他的作品闻名世界1987年成立的国际招贴画展组织,便以他的名字设立了“萨维那奖”他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艺术家,从法国比克(Bic)到法航, 从 Dunlop轮胎到百事可乐都有他的作品画面中木桐的象征小羊,冲着画面外的观众狡黠地一瞟,好像是邀请人们加入到享受葡萄酒的乐趣中来简单线条的描绘,活泼对比性强的颜色,干净的背景,狡黠的眼神,充分表现了作者的风格 2000 --2000——当年的酒标是木桐堡酒庄纪念千禧年的特别版庄主菲利嫔女男爵特地从木桐堡葡萄酒艺术博物馆挑选了一个16世纪镀金奥斯伯格羊(Augsburg Ram)的小雕像作为当年的主题。

    2000年木桐堡酒瓶没有贴酒标,而是由技艺精湛的工匠运用先进的镀金技术直接在玻璃酒瓶上刻了这只羊的形象,使得整瓶葡萄酒成为一件精美的收藏品 2001 --2001—— 罗伯特·威尔森(ROBERT WILSON)1941年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在德克萨斯和布鲁克林大学学习雕塑和建筑他多元化的艺术爱好表现在多方面:绘画、家具设计、装置艺术和戏剧1995年上映了由他自导自演的独白剧《哈姆雷特》,他还在纽约附近建造了实验剧场“水磨中心”在为木桐2001设计的酒标中,艺术家用绿色表达了葡萄嫩芽,金色代表阳光,红色和紫色分别代表葡萄酒成熟的阶段,在颜色中有若隐若现庄主菲利嫔女男爵的线条形象-- 2002 --2002 ——卡巴可夫(ILYA KABAKOV)莫斯科观念艺术家,他在当时是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他艺术生涯开始于70年代,到80年代时他的装置艺术在西欧已经很有名气了其中最有名的装置艺术《洗手间》还受邀参加了德国第9届卡塞尔文献展《洗手间》展示了他当时在俄国各地的洗手间里收集的物品,这些物品在一个搭建的毗邻的男女卫生间内展示,这间卫生间被故意安排成起居室和卧室的格局,这样的格局是当时苏联两人间公寓的典型户型。

    他用冷嘲热讽的艺术手法让观众了解到苏联的公有体制逐渐让位给私有制的事实在为木桐创作的2002年酒标中,他表达了自己对于用透视手法将图形和多维空间结合在一起的偏爱,他将这幅画命名为OKHO(俄语:窗户),在空间的尽头,艺术家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世界:无尽的旋转,无数的翅膀轮廓将人们带领到酒瓶深处的梦幻天堂 2003 --2003 ——众所周知,自1945年以来,木桐堡酒庄每年都会邀请一位知名的画家为木桐堡酒设计酒标木桐2003年佳酿更是一个期待,因为这将标志着一个酿酒家族五代人经营木桐酒庄150年的历史1853年5月11日,罗思柴尔德家族的英国分支血统纳撒尼尔﹒罗思柴尔德男爵(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正式拥有了木桐罗思柴尔德男爵酒庄,从1853年到2003年已经有150年的时间为表达敬仰与缅怀之情,现任庄主罗思柴尔德菲利嫔女男爵决定将酒标的全部内容都用于描述那个历史性的年份和纳撒尼尔﹒罗思柴尔德男爵(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木桐酒庄的第一代主人标签的背景显示了当年契约转让酒庄合约的部分内容,这份合约至今仍妥善保存在木桐葡萄酒艺术博物馆,象征着罗思柴尔德男爵家族和伟大的波尔多葡萄酒几个世纪以来故事的起始。

    2004 --2004——尊贵的查尔斯王子正在步入20世纪伟大艺术家的行列,2006年11月他的一幅水彩画被木桐酒庄选作2004年份酒的新酒标查尔斯王子是位声名在外的水彩画家,喜好描绘巴尔莫勒尔堡(Balmoral),山多利根(Sandringham)以及国内外其它王室居所附近的田园风光木桐酒庄所选的这幅水彩画描绘的是蔚蓝海岸大区(Cote d’Azur)安提布岬(Cap d’Antibes)的松树查尔斯王子并没有特意为木桐酒庄作画,是木桐酒庄庄主菲丽嫔·德·罗斯柴尔德女男爵(Baroness Philippine de Rothschild)自己把它选作酒标木桐酒庄的发言人接受采访时表示,选择查尔斯王子的水彩画是为了纪念2004年举办的英法友好协约(Entente Cordial)签署100周年该酒标上刻写着:“庆祝英法友好协约签署100周年,查尔斯2004.” 2007年2月23日~3月10日,木桐酒庄在纽约曼哈顿中心举办“木桐酒标绘画原作展”,并为查尔斯王子这幅水彩画举行揭幕仪式,他这幅画被安置在毕加索的《酒神祭》旁边 2005 --2005——著名雕塑家吉赛帕·帕诺内(Giuseppe Penone)。

    这位意大利的艺术家1947年降生在著名酒乡皮尔蒙特省的Garessio小城年轻时,帕诺内曾求学于都灵,在此期间,他成为了意大利“贫困艺术”运动的领导者之一2004年,帕诺内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举办了他的个人作品回顾展在帕诺内的艺术生涯中,他一直在寻求植物世界与人体的联系,他认为这个联系将会揭示出两者之间物质的实质性在他给木桐酒庄绘制的2005年份酒标图中,他试图想将种植者手指所散发的生命力,通过葡萄叶延伸到饮者的手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沈阳哈登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