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完整版)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年上学期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年 月班级人数执教者教材简析本册教科书各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如下 “沉和浮”单元是从“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开始的学生对“沉、浮‘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沉、浮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沉、浮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沉、浮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热”单元是从“热起来了”引人的由液体、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的系列观察实验活动,过渡到保温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及如何保温和散热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热’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热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有关热概念的的理解 “时间的测量”单元通过对时间在流逝及各种钟、摆的研究、认识,引起学生对惜时如金的关注,发现自己不惜时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利用时间,会动手制作钟摆和分钟计时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地 球的运动”单元是学生初次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现象的探究,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现状分析第一: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接触了俩年多的科学课学习,或者说已经涉及到一定的科学教学,但是在已有基础上实施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五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已经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但是对科学课的认识和学习科学课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对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第三:对五年级的小学生的了解,大部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很少有能在教师引导主动学习的,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第四:五年级的小学生绝大部分基本不会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教学总目标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教学总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本册教材具体目标: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教学措施1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2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4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5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6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7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单元整 组 训 练 的 主 要 目 标第一单元沉和浮科学概念: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过程与方法: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单元整 组 训 练 的 主 要 目 标科学概念: 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第二单元热过程与方法: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探究奥秘的好奇心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在分类、比较等活动中,参与集体的讨论和研究,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实验活动中,严谨细致地完成实验的设计、准备,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单元整 组 训 练 的 主 要 目 标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科学概念: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通过认识科学家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过程与方法: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将先前所学的概念和技能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是重要的认识到使用多种方法验证的重要性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能收集证据,并根据证据进行推理4、从古代人们观察四季中杆影的长短这一现象,推想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4、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教 学 进 度 表单 元课 时时 间 安 排第一单元电准备课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2课点亮小灯泡第3课简单电路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第6课做个小开关第7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机动(或者单元整理与复习)2/202/252/273/33/53/103/123/19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第1课油菜花开了第2课各种各样的花第3课花、果实和种子第4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第5课种子的萌发第6课动物的卵第7课动物的繁殖活动机动(或者单元整理与复习)3/243/263/314/24/74/94/144/16第三单元食物第1课一天的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第3课营养要均衡第4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第5课面包发霉了第6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第7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机动(或者单元整理与复习)4/214/234/284/305/55/75/125/14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第1课各种各样的岩石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第3课岩石的组成第4课观察、描述矿物(一)第5课观察、描述矿物(二)第6课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第7课岩石、矿物和我们机动(或者单元整理与复习)5/195/215/265/265/286/26/46/11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考核工作6/16~6/18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
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二、教材分析: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我们会感悟到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游踪”李,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李,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当你学了这些,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典范性 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选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范作品作为教育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趣味性 本课程贴近少年儿童生活,注重兴趣培养,教材的呈现形式应符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学习形式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少年儿童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
(三)启蒙性 本课程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体现启蒙性 (四)开放性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应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参加村镇或社区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三、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教学难点: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五、教学措施:1、传统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4、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教学过程中一定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尤其是在“名人长廊”这一单元,只有搜集足够的作者的资料和作品,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本人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并引入实践。
5、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进度周次时间教学内容阶段诊断检测18.25—8.31制订教学计划 29.1—9.7《声律启蒙》(一) 39.8—9.14《声律启蒙》(二) 49.15—9.21《声律启蒙》(三) 59.22—9.28《笠翁对韵》 69.29—10.5《登金陵凤凰台》 710.6—10.12《诗词两首》 810.13—10.19《诗词两首》 910.20—10.26《诗词两首》 1010.27—11.2《诗词两首》 1111.3—11.9期中复习 1211.10—11.16期中考试 1311.17—11.23《对联》 1411.24—11.30《谜语》 1512.1—12.7《谚语与歇后语》 1612.8—12.14综合练习 1712.15—12.21《北京》 1812.22—12.28《西安》 1912.29—1.4《杭州》 201.5—1.11《南京》 211.12—1.18《洛阳与开封》 221.19—1.25《课茶》 231.26—2.1实践活动 242.2—2.6期末检测考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济南高新区火炬小学 田德伟 2021年9月7日星期三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全班共有学生18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 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 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1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七、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坡度:如图2,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坡角的正切称为坡度 (或坡比)用字母i表示,即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④最值:若a>0,则当x=时,;若a<0,则当x=时,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②抛物线的顶点在(0,0),对称轴是y轴(或称直线x=0)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7、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八、课时安排 推论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 小数乘法 ———————————————(8课时) 2、 小数除法————————————————(11课时) 3、 观察物体————————————————(3课时) 4、 简易方程 (16课时) 17 6.18—6.24 期末总复习(1)用字母表示数 (3课时) (2)解简易方程 (12课时)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
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理和复习 (1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 (2课时) A、当a>0时、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5(3)若条件交代了某点是切点时,连结圆心和切点是最常用的辅助线.(切点圆心要相连)量一量 ——————————————————(1课时) 6、 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铺一铺—————————————————— (1课时) 7、数学广角————————————————(3课时) 8、 总复习—————————————————(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