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B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①CO(NH2)2 ②NH4H2PO4 ③KCl ④NH4NO3 ⑤KNO3.A.②⑤B.③⑤C.④⑤D.①②③2 . 对反应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会有气泡产生3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钨用于做白炽灯的灯丝B.铜用于做导线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一氧化碳用于炼铁4 . 已知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液的正常pH范围是0.9-1.5,如果不断加水把胃液稀释,则胃液的pH值与加水量关系图正确的是( )A.AB.BC.CD.D5 . 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B.消毒酒精C.生理盐水D.碘酒6 . 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浓溶液一定饱和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C.洗洁精和汽油都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和汽油具有乳化功能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8 . 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A.酒精溶液B.盐酸C.碘酒D.硝酸钾溶液9 .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10 .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研究物质的便捷途径。
现有以下物质:①食品保鲜膜;②火碱;③纯碱;④硝酸钾;⑤铝制易拉罐;⑥黄铜;⑦矿泉水瓶;⑧磷酸二氢铵;⑨生铁对以上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属于复合肥的有:④⑧B.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有:①⑦C.属于金属材料的有:⑤⑥⑨D.属于碱的有:②③11 . 下列图像反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Mg、Fe反应B.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D.用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12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是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3 .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甲CO、CH4气体鉴别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乙Na2CO3(NaOH)溶液检验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丙HCl(H2SO4)固体除杂加入适量BaCl2溶液丁MnO2、KCl 固体分离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A.甲B.乙C.丙D.丁14 . 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探究铁的生锈与水有关C.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D.鉴别NH4Cl和NH4NO3溶液15 .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H2+O22H2OB.Zn+H2SO4=ZnSO4+H2↑C.2KClO3 2KCl+3O2↑D.KOH+HCl=KCl+H2O16 . 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与如图曲线相符的是 ( )序号甲乙ACuSO4溶液铁粉BH2SO4溶液锌粒CHCl溶液NaOH溶液DCaCl2溶液Na2CO3溶液A.AB.BC.CD.D17 . 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水周”。
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做法违背该主题的是A.大力宣传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太湖、阳澄湖等湖泊减少围网养殖C.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禁止向河道倾倒垃圾D.餐馆洗菜、洗碗水直接排入马路上的雨水窨井18 . 生活中接触到的下列物品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A.羊毛衫B.塑料三角板C.橡皮D.玻璃水杯19 . 在Fe、稀H2SO4、NaOH溶液、CuCl2溶液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个数是( )A.2B.3C.4D.5二、多选题20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CH4中是否含有H2将气体点燃B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C除去CaO混有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D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硬度将其相互刻画A.AB.BC.CD.D三、填空题21 .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⑴锌元素__________; ⑵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_22 . 化学研究小组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进行实验:称取15.0g此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盐酸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图(如下):(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g;(2)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3 . 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请回答:(1)橡胶密封圈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在天宫二号中用到的T形密封圈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2)生活中人们喜欢用铝制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难生锈,铝制品难生锈原因是____3)为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将大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4)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24 . 图1装置左管带孔的燃烧匙内盛有足量的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1)关闭K3,打开K1和K2,除了右管液面下降,还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在K1的导管口处用橡皮管连接图2的_____(填"a”或“b”)端收集气体3)按图3进行实验,用橡皮管与K1相连接并点燃尖嘴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4)为了使反应停止,正确的操作是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5)用上图部分仪器,组装一套与上面装置有相同优点的装置,用编号表示组装的装置___。
25 .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组兴趣实验(a、b管的体积相等,夹持装置已略去).(1)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2)2NaOH+MgCl2=Mg(OH)2↓+2NaCl;(3)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关闭K,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90℃的热水至图中虚线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管中的现象是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对比a、b管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4)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关闭K,分别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体积的氢气于两管中.再将镁条和大理石分别置于a、b管口内,向烧杯内逐滴加入浓盐酸,a、b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其中a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待两管内液体恰好全部排出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一段时间后,打开K,此时观察到a、b管中的现象是_____.26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1)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_____;(2)集气瓶底部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3)反应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4)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_____;(5)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红磷燃烧,_____,使瓶内气体减少,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作用下,烧杯中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又因为_____,所以进水量约占瓶内水面以上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6)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五、简答题27 . 为了验证铝、银、铬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已知化学反应:①2Al+3CrSO4=Al2(SO4)3+3Cr②Cr+2AgNO3=Cr(NO3)2+2Ag③Ag和H2SO4不反应(1)根据上述反应,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写出铬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三种药品也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这三种药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科学探究题28 .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探究Ⅰ: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确实能发生反应方案1)测定稀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发现pH减小了,但仍然大于7,小组中有的同学认为根据这个测定结果可以认为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经过讨论后,他们向溶液中又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 小于7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稀盐酸过量方案2)借助于无色酚酞试液药品仪器)①取(选填“A”或“B”)中试剂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②用胶头滴管向①中溶液滴加稀盐酸,红色消失;③用F蘸取②中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白色固体产生思考拓展)(1)如不使用酸碱指示剂,进一步确认步骤③中的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的方法是:;(2)探究步骤②中无色溶液中稀盐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兴趣小组同学又分别选取了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铁粉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分析并判断: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①取样,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盐酸过量②取样,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稀盐酸过量③取样,加入少量铁粉稀盐酸过量方案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上述设计方案中,不正确的是(填“①”、“②”或“③”),错误的原因是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方案以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你选用的试剂是3)探究Ⅱ: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下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结合生成水七、计算题29 . 为了测定某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往5g硝酸银溶液中滴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共生成0.287g沉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CaCl2+2AgNO3=2AgCl↓+ Ca(NO3)2]计算:(1)参加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____________2)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多选题1、三、填空题1、2、3、四、实验题1、2、3、五、简答题1、六、科学探究题1、七、计算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