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家的宋子文]金融家

[作为金融家的宋子文]金融家 从不到30岁开始筹备并担任广州中央银行行长,到34岁出任南京政府首任中央银行总裁,宋子文是民国金融史上筚路蓝缕的银行家不但如此,一度想做“中国摩根”的宋子文,提议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投资企业——中国建设银企业1935年白银风潮最烈时,就任中国银行董事长,执掌中国最具实力的银行 从1924年出任广州央行行长,到1944年辞去中行董事长,二十年间,宋子文叱咤金融界,无人出其右,在中国银行界存有最高地位 当央行总裁 1928年11月1日早晨,上海外滩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南京政府党政军各界要人、外国驻沪使节、金融界名流,包含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陆续来到这里九时整,中央银行的盛大开幕式在外滩15号盛大举行 这是南京政权成立后上海金融界最重大的事件国民政府运转一年多,资金缺乏使中央银行迟迟没能成立,直到1928年6月二期北伐完成后,财政部长宋子文全力筹备,召集全国经济会议和全国财政会议专门讨论,主持制订条例章程,筹集开业资本,选定外滩行址 开幕式上,蒋介石亲自向获任央行总裁的宋子文授印,并致训词宋子文在答词中强调:中央银行执全国最高金融大权,直辖于国民政府作为国家银行,中央银行不以营利为目标,而在统一全国币制、统一全国金库、调剂全国金融。
年纪轻轻即出任政府财长、央行总裁要职,宋子文凭借的是实力,而不只是“两朝国舅”的身份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并在花旗银行供职过的宋子文,1917年回国后,在汉冶萍企业和上海金融界爬摸滚打近六年,1923年南下投身革命,担任孙中山英文秘书,开始步入政坛,将其所学西方财政金融理论用于中国的实践 1923年4月,宋子文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央银行筹备员随即,宋子文确定央行条例、章程和组织规程,第二年8月,广州中央银行开业,宋子文任行长,孙中山亲自出席并致训词国民革命军北伐推进到长江流域后,1927年1月,汉口中央银行开业,宋子文兼任行长 广州、汉口中央银行所辖范围有限,并非全国性的中央银行1928年,在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璈拒绝把中行改组为央行后,宋子文负责成立了南京政府新的中央银行 以前,央行职能部分由在华外资银行行使——发行货币,经理外债、保管税款,控制汇兑和金融市场晚清设置的户部银行和大清银行、北洋政府时期行使央行职能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均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于一身,商业银行业务扩张、中央银行职能不彰 宋子文就任央行总裁后,采取一系列方法,加固央行作为国家银行的地位:将中行、交行改组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和发展实业的专业银行,迈开了政府绝对控制中、交两行的步伐;从外资银行手中收回关税、盐税税款保管权;设法扩大央行的货币发行额;加强对通常商业银行的监督和控制…… 以研究宋子文著称的历史学家吴景平说:“宋子文的这些方法,实际上是国民党政权对全国金融业实施统制的开端,而且成为以后官僚资本快速膨胀的主要前提,同时也真正确立了宋子文本人在中国银行界的最高地位。
做“中国摩根” 1933年4月,主张严格预算制度和发行垫款政策的宋子文,和东征西讨大肆扩张军费的蒋介石发生冲突,宋主动请辞央行总裁10月底,因内政外交问题和蒋介石分歧加大,宋子文辞去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之职,均由孔祥熙继任 政坛失意,宋子文决计弃官就商,以另一个方法崛起她开始主动提议成立投资银行——中国建设银企业当初全球最著名的投资银行,是美国的摩根企业,宋子文表示自己有做“中国摩根”的志趣还在行政院副院长兼财长任上时,宋子文就曾计划由中外合资成立一家投资企业,内、外资各占二分之一,筹措1亿元资本额,但遭到日本强烈反对及干预此时,宋子文将方案改为由我国资本组成,企业成立后再设法让外资投资详细项目 中国建设银企业对外声称是“私营商业企业”,但它的筹建现有蒋介石的点头,也有孔祥熙的支持1934年4月中旬,当企业正在筹建时,行政院副院长兼财长孔祥熙向媒体表示:宋子文及她本人加上央行、中行等,将以1000万元的资本合组银企业,企业为专以沟通中外间投资和建设事业的金融机构5月31日,宋子文在上海召集企业提议人会议,提议人名单囊括了当初我国最著名的金融巨子企业的股东和董、监事,不是政府财经高官,就是商业银行巨擘。
大股东包含中行在内的13家大型中资银行,中行认股五分之一即200万元;小股东则有宋子文、孔祥熙等政界要人和金融界名流,宋子文本人认股25万元 据张家璈透露,宋子文原拟自己担任董事长,弟弟子安任总经理,以后蒋介石指派孔祥熙为董事长,宋子文之弟子良任总经理不过,孔大事不问,决议者仍然为实施董事宋子文所以,这家官商合办的企业被视为宋氏家族的事业 抗日战争爆发前,银企业打入我国证券市场,经办印花税、承募企业债券;引进和创新外资投资沪杭甬铁路等多条铁路建设;参加企业投资,各项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北洋时期被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称为“中国摩根”的梁士诒,在1920年前后曾联合北京十余家银行合组投资企业——中华银企业,代募国家债票和企业债款然而,当初中资银行资力有限,中华银企业成立后少有实质性的投资活动宋子文凭借其本身的才能、政府支持及广泛人脉,将中国建设银企业办成了她自己所称的“吾国第一个真正投资企业” 任中行董事长 对宋子文而言,执掌中国银行,是其在金融界的再次强势崛起 1935年4月,宋子文出任中行董事长,她所经营的金融王朝又开辟出一块新天地随即,宋子文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这个中国最大的银行身上。
早在1928年,宋子文就曾计划将实力强大的中行改组为中央银行,但遭到张嘉璈婉拒几年来,在张家璈经营下,中行继续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发展 伴随1934年以来白银风潮愈演愈烈,银行的日子不好过,实体经济更是日子难熬,纷纷埋怨银行不愿放款1935年3月,蒋介石、孔祥熙和宋子文在汉口密商,认为要扭转金融恐慌和财政困难,就得加强控制实力雄厚的中行,使之绝对听命于中央政府 蒋介石在3月22日发给孔祥熙的密电声称:国家社会皆濒破产,症结乃金融币制和发行不能统一,关键在中、交两行固执其一向吸吮国脉民膏的政策若不停然矫正,则革命绝望 利用实业界要求政府“救市”之机,南京政府快速对中、交两行增持官股,收归国营同时,将张嘉璈撵走,由宋子文前往执掌中行大权 宋子文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告,中行以后的营业方针不变,“完全商业化,铲除一切官僚之习惯,而努力于国际汇兑,重视进出口之贸易业务” 宋子文只身来到中行,主持确定推进业务方案,制订考绩标准,加强对行员业务考评,力图使中行业务有更大发展同时,作为中行董事长的宋子文,主动参加国民政府进行的影响深远的1935年币制改革,发挥了关键作用 伴随中行业务不停发展,宋子文也愈加利用中行的资金对民族金融业和工商业进行渗透和控制。
白银风潮过后,宋子文入股广东银行、南洋弟兄烟草企业等一批陷入危机的优质民营企业,其家族组员为实际控制人经济危机、战火不停,使政府干预经济的统制政策成为时代主旋律由政府干预经济、推进经济发展的思潮,一样主导了宋子文的金融方法中行投资经营的企业如此广泛,遍布金融保险、工业矿山、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等领域,地域遍布全国各地 1944年2月,身为外交部长的宋子文辞去中行董事长一职,结束在金融机构担任实职的历史 受过西方经济学系统训练的宋子文,为中国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同时,以中行及中国建设银企业为支点,宋子文大大膨胀了国家垄断资本及本身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