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患者安全目标工作汇报

文档格式:DOCX| 4 页|大小 14.16KB|积分 20|2022-09-25 发布|文档ID:15595955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CHA患者安全目标工作汇报材料医院按照《CHA患者安全目标》的实施方案和评分标准,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一、领导重视,认真组织、贯彻落实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按照标准把患者安全目标工作融入医院工作的全过程通过院周会、院长办公会等会议层层落实,利用宣传板、挂图、条幅、院报、媒体公示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全员参与,增强全体职工参与目标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强化管理、夯实基础1. 抓核心制度的落实,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做好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医院按照《CHA患者安全目标》的实施方案和评分标准,从源头入手,从基础抓起,加大力度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历讨论制度》等18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涉及到医院各个部门,表达在每一个工作环节,在各项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根据“CHA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加强细节管理,从制度完善到职责落实,从三级医师查房到实习生管理,从技术操作到病历书写,从护理分级管理到病人专收专治,从药物应用到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出台了急诊与各病房之间管理流程和交接标准、急诊与手术室之间管理流程和交接标准、手术〔麻醉〕与ICU之间管理流程和交接标准、产房与病房之间的管理流程和交接标准、检验、放射、CT查对制度及患者识别流程、《手术查对制度》、《三查十对制度》、《术前患者沟通制度》、《术前患者确认制度》、《毒麻药品管理制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一系列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核心内容得到标准,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2. 从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入手,强化基本技能考核抓三基技能训练,促进医技水平提高医务科定期对医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和测评,有效地使医务人员在临床中严格执行基本规章制度与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扎实深入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按照《山东省病历书写标准》要求,组织全体医生参加病历书写培训,反复多次强化训练,标准病历和处方书写医务科定期抽查病房在架病历,发现问题立即下达整改通知单,存档的病案由老专家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将医生调到病案科给予指正,防止同一错误再次发生结合临床工作实际,针对医技科室的工作特点,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医技辅助科室在检测中发现危急数值,要立即与患者所在科室联系,双方做好登记,给予紧急处置,为急危重患者增加医疗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医疗纠纷发生通过有计划的培训、检查,病例书写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医院还对全院医师进行了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调动了广阔医务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提高了操作技能建立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制度,标准医疗执业行为;健全医疗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准入、审批、监督评价制度,使医疗技术开展更加合理化、标准化,保证新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3. 严抓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医院在抓医疗质量的同时,严抓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根据CHA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医院重新修订了切实可行的检查与考核细则,使各项指标细化、量化、全面化建立健全了各项护理工作制度,补充制定了《护理风险预案》、《护理质量安全关键流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以及《护理职业防护流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积极加强护理质量监控,提高专业护理水平和队伍综合素质,每月召开护士长工作例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防范,使护理更趋科学化、专业化完善了质量考核标准,加强夜间及节假日等薄弱时间段的检查,确保护理质量监督的经常性每月召开科室问题通报会,提出改良意见,通过反馈单反馈给各科室,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奖惩对发现的问题调查分析,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提出改良措施,为保证护理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医院还始终严格“三级质控”及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从而使临床医师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提高医疗诊治水平为确保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医院还将各临床科室的科主任确定为科室安全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医院定期召开科主任、护士长工作会议,要求科室负责人严把科内医疗质量、手术质量、护理质量、病历书写质量、各种检查、检验质量、医学影像质量等质量关口,明确工作程序、内容、时限、要求,做到了操作有标准,行为有标准,考核有细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进一步标准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实现了管理与临床医疗质量的“无缝”连接。

    近年来,医院无重大医疗过失及事故发生,继续保持了几年来医疗安全生产的良好态势三、严抓核心、质控保障、完善落实1. 是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监控是医疗质量保证的必要手段质量监控组织是实施质量监控的有利保证医院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临床药事管理委员会、输血委员会、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作为负责拟订、修改质量管理标准,监控和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职能机构每周进行一次以上的常规检查;设立院、科和质控医师三级质控网络;加强质量检查的透明度,职能部门都要将检查各方面反馈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讲评,限期整改,到达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目的近期,医院又将对问题的反馈升格为由分管领导直接反馈,加大了管理效力建立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医院将医疗安全体系分解为事前、事中、事后三层面的立体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对医疗人员业务素质培养、医疗安全意识培养、医患沟通例如解析,尤其是对青年医师进行法律法规及医疗安全讲座、医疗文明标准培训等举措,不断提高医生医疗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有效的防止了医疗行为过程中绝大部分可预见性错误2. 贯彻单病种质量控制,稳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建立了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所必要的组织体系,根据相关标注及要求要求制定了我院执行文件,并且对相关人员实施了教育培训,同时下发了我院单病种质量检测表。

    3. 加强手术安全管理修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对各级各类手术进行分级,对手术医师根据其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进行分级,对具有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展不同级别的手术进行限定制定了我院《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风险评估表》,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检查管理,确保安全实施麻醉,减少医疗过失,有效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完善药品管理体系建设用药安全是医疗安全的有效保障医院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保证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工作标准化运行组织各科室认真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特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医院加强了对药品采购和销售的管理,清理整顿药品采购渠道,抓好药品中招标采购工作,力求从源头上对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进行堵塞4.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健全、感染管理制度完善,特别是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聚集性发生的监测、耐药菌监测,加强了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测,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了患者安全。

    严格执行洗手卫生标准,定期进行洗手卫生标准培训,配置了脚踏式洗手设备,为执行洗手卫生提供了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5.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全院所有护理单元开展了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围绕服务理念更新,改善护理模式,深化人文服务,遵循“包床到护”的原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所有病房护理单元对以往功能制的排班模式均进行了调整与改变,由责任护士承包病人,护士按年资高低、能力强弱分层使用部分护理单元在薪酬分配方面打破以往的平均主义,不同岗位赋予不同奖金系数,表达了不同岗位的辛、劳、苦、累,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使护士工作价值得以表达,创优的热情不断提升6. 提供各项便民服务,强化细节制定了预约诊疗服务、免费担架、免费轮椅、病区24小时热水供给等便民服务举措,努力打造服务型医院,力争做到每一次诊断准确无误,每一项技术操作符合要求,每一种药品使用安全有效且合理,每一个医技检查及时、合理、准确,每一张处方标准、有效,每一项医疗记录到位、合格,每一项服务文明满意,每一次健康教育深入人心,每个门窗都明亮,每个水龙头都无滴漏,每块标识都醒目干净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医院的内涵建设,标准了职业行为,提升了服务水平,重塑了医务人员的形象,提高了百姓的满意度,有力促进了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了医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magui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