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地貌知多少
安溪县地处戴云山脉东南坡,属低山丘陵地带戴云山支脉从与漳平交界的太华尖入境,将 全县分为两大水系,东部属晋江水系,西部属九龙江水系,并呈格子式分布一)晋江西溪因位于晋江水系之西而得名发源于桃舟乡达新村梯子岭东南坡,从西流东,过达德坂、高 会至桃舟乡转东北出境,入永春县一都下口坂,汇发源于一都鬼仔洞山东北坡的支流,经永 春县横口复入县境剑斗镇仙荣村,在剑斗汇双溪、举口溪(又称坑仔口溪),贯东南流,经白 濑乡、湖头镇纳溪美溪(福寿溪),金谷镇元口村纳龙潭溪、金谷溪,蓬莱镇纳蓬莱溪,魁斗 镇纳石竹溪,城厢镇仙苑村纳蓝溪(又称官桥溪)境内流程过剑斗、白濑、湖头、金谷、蓬 莱、城厢、凤城、参内等乡镇辖地在墩坂顶出县境入南安市仑苍镇东南流,至南安市埔头 井兜与晋江东溪汇合,经泉州湾入海,全流程182公里仙苑至南安市井兜溪流称晋江西 溪;仙苑至湖头溪流称清溪;湖头以上溪流称湖头溪;仙苑至官桥以上溪流称蓝溪集雨面积 2466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年流量83.2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6.3亿立方米,年径流 深度1064.6毫米,每平方公里年径流模数33.7立方分米/秒境内流域地形复杂,海拔高 低变幅大,以湖头为界,上游河道狭窄,环山穿谷,坡陡流急;下游河道渐宽,水流趋稳。
仙苑以下河道开阔,上游水土流失,多含沙砾,年平均输沙率达2075.37公斤/秒,年输沙 量6548.3万吨,年侵蚀模数26544吨/平方公里1957年前,晋江西溪道深水碧,湖头舟 楫可航至泉州,湖头以上溪流可放竹木筏尔后,上游森林减少,同时筑山塘水库,溪流淤 沙,水浅止航二)湖头溪支流 坑仔口溪 又称举口溪、潮碧溪,为境内晋江西溪第三大支流发源于永春县天湖山南麓, 始北流东南,经永春县下洋、境内剑斗镇潮碧,于举口注入湖头溪流程全长42公里,流 域面积290平方公里,河道坡降29.6%举口溪为坑仔口溪支流之一发源于永春县牛母林山(海拔1105.5米)东南坡,始北流南, 流经永春县景山、外洋、蔡坑后折转东南,经内堀、云溪、外堀、坂内,至举口注入湖头溪潮碧溪为坑仔口溪支流之一发源于永春县杏村后墘,始西流东南,流经蕉地、殿兜、内 洋后转向西南,经潮兜、石壁、扶地坂再向东至欧村转向源头南,经吴田坂、田螺旋,至河 溪注入湖头溪双 溪 又称剑斗溪、霞春溪,为境内晋江西溪第四大支流发源于感德镇石门堪山(海拔 1301.4米)北麓,始西北流东南,至潘田虎坪,折由北向南流至大格,再转东经熨斗、五甲、 洪佑、霞中、霞庭、霞春至剑斗镇双溪,纳岐阳溪,经剑斗井口后注入湖头溪。
流程全长约 20公里,流域面积127平方公里,河道坡降29.6%沿程纳岐阳溪、华地溪、潘田溪、石 迈溪、洋山的溪坑尾溪、拱桥溪、亭桥头溪、洪佑小房口溪、布兜溪、霞春路内溪、霞中石 古潭溪等岐阳溪发源于长坑乡水缸村双髻山东麓,流经上厝磜,向东北经感德镇槐东、槐阳、槐植、 扶地至岐阳村上洋,纳剑斗镇红星都溪,经板仔、中洋、潮坂,至剑斗双溪注入霞春溪流 程全长约13公里沿程纳水缸的解坑溪、祖厝溪、槐阳的炉山溪、槐植的南墘溪、扶地的大厝溪、东坑等都溪发源于剑斗镇月星格枢崎坑山(海拔1084.5米),流经都溪、石古林、火烧乳、磜头 至感德镇岐阳村上洋注入岐阳溪东阳溪发源于湖上乡珍地村,五阊山北麓,始南流北,经珍地、湖上、雪山、东阳铜头坂、 东山、大畲,至剑斗镇黄坑炉注入湖头溪流程全长约12公里沿程纳由义坪溪和铜头坂 溪、视坑溪等小溪流铜头坂溪发源于白石岭,始南流北,经狮仔转西向东,再经铜头坂注入东阳溪流程全长 约3公里由义圩溪发源于长坑乡大尖(海拔1099.2米)东北麓,始南流北,经面前、破田林、由义圩、 曲斗、国光尾注入东阳溪流程全长约5公里视坑溪 发源于剑斗镇前炉村视坑,由西向东北注入东阳溪。
流程全长约1.8公里飞鸦溪发源于浮同埯(海拔728.4米),流经湖上乡盛富村狮仔仑小溪、铜儿坝、溪仔坂坝、 宫门口与支流下坂溪汇合,向东流向飞鸦口、当埔注入湖头溪流程全长约5公里下镇溪发源于永春县将军格(海拔873米),始东流西,至达山转向西北至上卓,在境内汇 入由永春县石门流入的小溪向西至上寨,转南经白濑乡下镇村、过溪、岭兜,至石狮格东南转西注入湖头溪流程全长约7.8公里虾角溪发源于湖上乡上路大仑尾(海拔690.3米),始西南流东北,经寨仔尾、黄武的下角 溪、九町,至长基村注入湖头溪流程全长约2.5公里仙坑溪 位于湖头镇上田村发源于鹅角顽海拔1088.4米),始西北流东南,至产贤村炉内 转由东北向西南,纳发源于东溪岭和发源于猴山顶山麓的竹山庵头溪、产贤东坑溪、登贤尾 清坑沟等小溪流,于上仕与两条小溪汇合注入湖头溪流程全长约7公里美坂溪发源于湖头镇半山村,经福坪、林边向南,流经上坂、上湖、李子园、土楼口注入 湖头溪流程全长约6公里福寿溪 又称前进溪、溪美溪发源于五阊山东南麓,流经高山、埔美、前溪、前山、林兜、 福寿沟仔尾、溪美注入湖头溪流程全长约5公里石钟溪 发源于五阊山,流经高山、山都、横山、湖一注入湖头溪。
流程全长约4.5公里南清溪发源于大埔石仔室,流经南清、上西注入湖头溪流程全长约3公里磨石坑溪 发源于湖头镇白翠岩东麓,由西流东,注入湖头溪流程全长约1.2公里半岭溪 发源于岭头山,始西北流东南,经石桥、温厝坑、沟仔尾、湖四新桥、湖三后坪注(三)清溪支流金谷溪又称佛口溪、东溪,为境内晋江西溪第五大支流发源有二,一是境内金谷镇东溪 大吕山南麓,一为境外永春县达埔天马山南麓自西北流南,经东溪、芸美汇支流河美溪, 至金谷注入清溪流程全长19公里,流域面积112平方公里,河道坡降25.7%河美溪为金谷溪最大支流发源于南安市蓬华天柱岩(海拔1033.5米)西南麓,始南流北, 至岩内转东北向西南,经境内河美安都、溪埔、溪坂头注入金谷溪流程全长约11公里芸美溪发源于南安市蓬岛北经寨西,于芸美大埯汇合4条小溪流,由东流西,经根坂、方 金后注入金谷溪流程全长约3.2公里景坑溪 发源于金谷镇景坑咬垅尾、行道,于虎形汇合流西南,经上芸、芸美则墘注入金谷 溪流程全长约3公里河山溪 发源于湖头镇东甲山东南麓,由西流东南,经路下、河美窗头注入金谷溪流程全 长约3公里蓬莱溪位于蓬莱镇东部发源于官桥镇内村村内角,屏山(海拔838.7米)南麓,始西流东, 经福山村大坝溪,汇入由蜘蛛山水库发源的小溪流,转向东北,经蓬星、植洋、岭美、岭南、岭东、联盟、蓬溪、联中、蓬新等村,至美滨村水边注入清溪。
流程全长约12公里沿程 纳蓬星的九层磜、长呈尾溪、登山的大坂溪、鸿福的西墘溪、岭东的高坑圳、庵内洋溪、联 中的大墘、内溪仔等小溪流上游建有红山、蔡洋等水库和石仑仔、竹塔内等山塘石竹溪又称魁斗溪,位于魁斗镇魁斗村东部发源于南安市山城高美格、将军山海拔794 米)南麓,经山城入境内佛仔格村吴厝垅,纳佛仔格几条小溪转向东南到后寮,纳贞洋小溪 向南到鼓顶,纳贞洋大训的溪流,转西南经尾溪村,纳镇西村溪流,经内板、龚厝、张厝, 至魁斗村注入清溪流程全长约6.5公里大卫溪位于魁斗镇大岭村发源于大岭脚头仑,流经尾墘、杉林、大卫桥注入清溪流程 全长约2公里黎山溪 发源于魁斗镇造尖山东侧,流经顶黎、大黎至洋中注入清溪流程全长约1.8公里溪东溪 位于魁斗镇溪东村东部发源于湖仔头山(海拔741米)西麓,始东流西南,经三光 寮、小梨至半仑注入清溪流程全长约2公里新墘溪发源于城厢镇霞村宝北,向北流经奇观的潮内、深田坂、新墘、后洋注入清溪流 程全长约2.5公里东洋溪发源于凤山,由北流南,经草北和美畲、碗厂,至东洋注入清溪流程全长约2.8 公里龙潭溪 又称长坑溪,为境内晋江西溪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长坑乡西部田中村太湖峰(海拔 1256.3米),始西北流向东南,沿程经珊屏、玉湖、上磜、下磜、溪边、尚卿乡翰苑村至 蓬莱镇龙居村转东北流,过新林村至金谷镇元口村注入清溪。
流程全长55公里,流域面积 41.66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1.4%其支流有玉美溪、青洋溪、新楼溪、灶美溪、少坑溪等玉美溪 龙潭溪支流之一,位于长坑乡玉美村西侧发源于长坑乡山格村东北部天北山尾(海 拔1091米)东坡和和尚帽(海拔1032米)北坡,始西向东南,流经祖格头洋转向南,过月眉 桥、风巾墘、山格、凤山、南斗、玉南、玉美,至溪边注入龙潭溪流程全长约14公里溪坂林溪 位于长坑乡山格村北发源于长坑乡月眉村西部风过尖(海拔1126米)北坡,始西 流东南,经山格村新圩,与长虹溪汇合注入玉美溪流程全长约4公里长虹溪发源于大堵山(海拔1277.1米)北坡,始西流东,入长虹水库,经尾篮仔、前坪,至 新圩与溪坂林溪汇合注入玉美溪流程全长约4公里南斗溪位于长坑乡南斗村东部发源于西溪村剌坑尖山,始北流南,经剌坑、大坂、四房、 水尾至梧林与小西村的溪流汇合,经监官、中木、大池至三角溪与玉美溪汇合流程全长约 5公里小西溪发源于大尖山西南麓,流经朴墘、南坑、草墩,至梧林与南斗溪的大西溪汇合注入 南斗溪流程全长约2.5公里玉南溪发源于长坑乡文坪村东部石壁寨(海拔912米)东麓,流经竿林、火烧山,至玉南注 入玉美溪。
流程全长约3公里松柏溪位于长坑乡珍田村发源于大堵山南坡,始西流东南,经文坪村路堂顶、文德埯、 庵格、珍田、下堀,至上磜注入玉湖溪后墘溪 发源于长坑乡同发山东麓,始西流东南,经三村村后墘、南旺,至蔡厝洋注入玉湖 溪流程全长4公里永坑溪 位于长坑乡三村村发源于牛鼻尖(海拔1177.7米)东南坡,流经三村村土楼、冷水 堀,至石盘兜注入玉湖溪流程全长约3.8公里玉湖溪 发源于漳泉格(海拔1004.4米)南,流经田中村天山、巫村,从西向东,流经尾洋、 玉湖、内堀、中堀、上磜、下磜、溪边汇入蓝田水库,注入龙潭溪流程全长约9公里, 沿程纳后墘溪、水坑溪、松柏溪等小溪流下林溪发源于长坑乡文坪村用中、后垅仔、东墘,至双溪汇合,流经华美、城门口、大洋 尾、下林注入玉美溪流程全长约4.5公里青洋溪为龙潭溪支流之一发源于古寨尾(海拔1131米)南坡,始北流南,经青洋埔、青洋 底、坝口、岭格后与衡阳村汇合,经下里、银坑、蜈蚣行、坝仔头,至双溪注入龙潭溪流程全长约10公里新楼溪为龙潭溪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蓝田乡黄柏村东南部朝天山东南坡,始西流东北, 经大湖、温宅、下口、益岭村后溪至外村转向东南,经尚卿乡徐州村、巷前、新楼村,至坝 头注入龙潭溪。
流程全长约13.5公里尤俊溪发源于蓝田乡九磜村国光山东麓,始南流东北,经宝斗、大坂、尚卿乡尤俊村、内 炉,至新楼村注入新楼溪流程全长约4.3公里福林溪发源于西坪镇阳地东,笔架岭东北,流经银场、中坂、福林、土楼脚、虎崎头注入 新楼溪流程全长约3.2公里鹤厅溪又称少坑溪发源于大顶尖山(海拔709.4米),始北流西,至下村仔急转由西向东 北,经畲内至陈梨溪与文美溪汇合至下少坑,纳由许头寨发源的小溪,向北经加龙、新厝王, 至蓬莱镇鹤厅村注入龙潭溪流程全长约9公里文美溪发源于西坪镇柏叶村寮内君排山(海拔725.5米)西北坡,始南流北,经文斗山、虎 邱镇文美村、苍美,至陈梨溪注入鹤厅溪流程全长约3公里灶美溪 发源于尚卿乡黄岭村五里田西部大牛塔(海拔1012米)南坡,始北流南,经科名村大 宗洋、科名圩、大坂后、科洋村,与发源于祖厝埯尾海拔728.1米)东和发源于中山村火斗 寨东北的小溪流汇合,向西南流经灶坑内、灶坑、灶美、高婆仑,至翰卿村坝头注入龙潭溪流程全长约13公里黄邦溪 发源于蓝田乡白叶林山(海拔1096米)东北坡,始南流北,经黄柏村榕树后、土楼埕、 坂埯、外黄柏,至进德村下角注入龙潭溪流程全长约5公里。
吾邦溪发源于蓬莱镇吾邦村银双尖(海拔698米)东坡,由南流北,经吾邦村内园、土楼、 福斗、石门埯注入龙潭溪流程全长约2.3公里龙居溪发源于圳边,始南流北,经蓬莱镇龙居村大埯、苦坑、龙居圩转向西注入龙潭溪 流程全长约2.2公里蕉坑溪 发源于尚卿乡中兴村北岩(海拔595.3米)北坡,始西流东,经中兴村蕉坑后转东南, 至蓬莱镇新林村脚注入龙潭溪流程全长约2.5公里园德溪发源于狮母过寨北,始西流东北,经尚卿乡中兴村福帽、山仔后、后宅折东南经内 园德、外园德,至墓庵注入龙潭溪流程全长约2公里石神溪发源于蓬莱镇上智村大坂仑,始东流西,经岩脚、龙居大谋至龙居圩,折向北流至 温泉村苦汤、大园、汤内注入龙潭溪流程全长约4.3公里四)蓝溪支流 蓝溪又称官桥溪为境内晋江西溪的最大支流发源于芦田镇猴公山(海拔1138.1米)南 麓,从西北向东南,经芦田、湖坑,西坪镇的福潭、百尺、西坪,虎邱镇的湖邱、金榜,官 桥镇的赤岭、官、桥石壁,城厢镇的雅兴、光德,至仙苑注入晋江西溪流程全长2公里, 流域面积551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0.5%主要支流有后格溪、内赊溪、芳亭溪、竹园溪、 龙门溪等后格溪发源于蓝田乡山内寨村南林寨南,始西北流东南,经溪头、金竹坑,纳九昆仑至楼 仔小溪流(约1公里)转南至西坪镇后格村大埯,转向东南流经尾楼、巨港、新田、双溪口注 入蓝溪。
流程全长约6.3公里高婆坑发源于西坪镇笔架岭(海拔915米)西南坡,始东北流西南,至巨港注入后格溪流 程全长约1.3公里内赊溪发源于西坪镇赤水寨东北,始南流北,经六斗、后井与梨山、大古头小溪流汇合, 转由西向东流经西坪镇西坪村内赊,转向北经外赊,至安美注入蓝溪流程全长约5.2公里 后垅溪发源于西坪镇赤水寨西北,始南流北,经代垅格、大圳头至中社与发源于加怀石北、 宝潭村六斗美、内社的溪流汇合,流至后垅、尾仑注入蓝溪流程全长约4公里福潭溪发源于西坪镇盖竹村东北,始南流东北,经格兜,大德旗后,与发源于三科林东北 的小溪汇合注入蓝溪流程全长约4公里芳亭溪发源于西坪镇暗淡山(海拔1269.2米)东南坡,始北流南,经虎邱镇双格沙溪、嘉美 转东南,流经桥仔头转东北,经白叶坑、林东村大坂后、六斗、林东,芳亭村竹脚洋、尾厝, 至湖西村内宅、山后注入蓝溪流程全长约13公里沿程纳高村至林东林口、石山村小溪 流竹园溪位于虎邱镇竹园村中部发源于苦头仑,经大坪乡香仑、帽山村至前埯、竹园寨仔 仑,由南流北,经猪母穴、圳鼓下、坝口、南墘、磨石坑、湖东注入蓝溪流程全长约11 公里龙门溪位于龙门镇龙门圩西侧,为蓝溪的最大支流。
发源于厦门市同安区水洋山海拔756 米),始西南向东流4.5公里后转北流,经境内龙门镇溪内、溪坂、湖山、龙门等村,至官 桥镇三角坑注入蓝溪流程全长27公里,流域面积203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3.5%沿程 纳桂瑶溪、仙地溪、寮山溪3条主要支流桂瑶溪为龙门溪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龙门镇桂林村大尖(海拔706.2米),始西北流东南, 经桂林、桂瑶、村内、翠坑、同头溪、南山、港口、于案山汇入龙山村的名山溪,以及后垅 溪、银珠垅溪,转南向西北,流经祖厝边,再转西,于龙门圩头注入龙门溪流程全长约 14公里溪经流龙山村案山有龙船港,凡刮东南风时,港内呼呼作响,当地村民称“报天港” 前洋溪发源于大坪乡前洋村西,始西流东,经前洋村产美出县境至厦门市同安区盖集美, 后再入境注入龙门溪流程全长约6公里寮山溪为龙门溪主要支流之一位于龙门镇寮山村,发源于双架尖山南麓,始东流西,经 美卿村美墘、湖仔、陈厝田、寮山村新田头、坝仔林,至牛角湾注入龙门溪流程全长约5 公里科榜溪为龙门溪支流之一位于龙门镇榜寨村境内,发源于双架尖山海拔917.9米)北麓, 流经美顶村坂尾、美内村库边、美内,纳后堀坑小溪,经榜寨村前墘、殿后、科榜注入龙门 溪。
流程全长约4.2公里仙地溪为龙门溪主要支流之一发源有二,一源于谷架山(海拔998.5米)南麓,一源于杉 尾埯(海拔961.4米)东麓,经山地根竹、石尖、双凤头,于官林汇合,始西流东南,经下村 至溪瑶村茂林、溪坂村水办注入龙门溪流程全长约7.5公里上游有中池水库、粗坑水圳 等洋坑溪位于龙门镇洋坑村,发源于跌死虎山东南麓,风猪母南,始西流东,经水办、洋坑 寨、龟山、大份、大埔尾、林脚注入龙门溪流程全长约4公里官林溪 发源于龙门镇白芸村湖仔垅,始西流东,经和平村彭林墘、丘厝、官林头,至刺林 尾转北注入龙门溪流程全长约3.5公里上游建有水库格坂溪发源于龙门镇白芸坪墘,流经坑墘,至和平村格坂、张坑注入龙门溪流程全长约2公里崎头溪发源于风鼓北山(海拔1072.3米)东北麓,流经龙门镇白芸村顶寮,大生村的顶坑、 厝烧仔、寨顶,榜头村的福海、崎头、崎山脚注入龙门溪流程全长约3.5公里后坂溪 发源于龙门镇后坂村赤岭头,向东北流经庄借、过溪,转东向溪东、山美村黄厝、 中社注入龙门溪流程全长约2.3公里澳江溪 又称码头溪上游为蓬莱镇彭格村几条小溪,分别发源于蔡洋山南麓、彭格头、中 尖山南麓,于西山汇合,始西北流东南,经石亭宫、码头、乌秋至弯内,汇入由观音山南麓 发源的车营溪,至外洋、澳江注入蓝溪。
流程全长约6公里格口溪为蓝溪支流之一位于官桥镇石壁村,上游为几条坑沟,分别发源于高龙尾山海拔 996.6米)、观音山等,流经官湖、丰都、衙口和城林、旺孙坪,于格口汇合,经仙景、尾 寮注入蓝溪流程全长约2.5公里上游建有山门水库庵坑溪又称东坑,为蓝溪支流之一位于官桥镇吾宗村东北,发源于高龙尾东南,流经仙 都村城林、后坂、石路、桥仔湾至庵尾洋注入蓝溪流程全长约2公里上游建有山塘水 库洪塘小溪发源于托龙山(海拔853.9米)东麓,始西北流东南,经岭头村大岸、土楼埔和洪 塘村、过坑,转东注入蓝溪上游建有团结等山塘水库新春溪又称仙景溪位于官桥镇新春村中部,发源于加腊鸭坑、新美水库,自东北流西南, 经新春村郭美、虾脚、跳港,入虎邱镇仙景村、金榜村五府公宫前注入蓝溪流程全长约 5.5公里善益溪位于官桥镇善益村东北,素有十八坑门之称发源于善益林的水桶埯、土楼、深坑 小溪和回龙小坑、五房水库,于裕丰汇合,流经马狮、西山、山珍村珍田、岩头注入蓝溪 流程全长约3公里赤岭小溪又称新楼溪位于官桥镇赤岭、驷岭两村之间,上游为善坛村的东坑、中坑、田 头几条小溪,分别发源于茉莉尖山、格后山、白塘庵山、托龙山,于善坛村大厝汇合,始北 流南,经崎坑、西亭、路宅头,经大路街注入蓝溪。
流程全长约4.5公里上游建有水库、 山塘石头溪又称后山溪位于官桥镇莲美村东北上游为两条小溪一条由石硿几条小坑沟,经 田地、仁峰村白石的陈厝、石坝;一条发源于岭顶上道山东侧,经后山顶、塘后、护厝墘这两条小溪于内园汇合,经三角坑注入蓝溪流程全长约4公里上游建有招坑、乌坝等 水库、山塘石视涨(坑)位于官桥镇草坂村,发源于圣泉岩山麓,流经草坂村注入蓝溪溪中建有全县 最大的地下坝抽水机站,装机容量45千瓦龙地溪发源于西坪镇龙地村四埕、中厝,由东流西南,经格坂、潮内注入蓝溪流程全长 约2.3公里柏叶溪 发源于西坪镇柏叶村君排山(海拔725.6米)西南坡,由北流东,经柏叶村石光坑、 石头溪(即柏溪)、园林,至虎邱镇湖西村水办注入蓝溪流程全长约2.5公里石岩溪发源于官桥镇石岩村西部大坪山(海拔590.8米)东麓,流经石岩村西公寮、岩前埔, 由西向东南,转内洋注入蓝溪五)晋江西溪干流支流参林溪又名弥溪位于参内乡东部上游为镇东、镇中虎尾溪、磜溪、下坂溪、青蓝溪和几个山塘水库,分别发源于雷田寨南麓、西麓、流磜口村北、镇抚寨海拔592米)、湖仔头 (海拔741米)山麓,流经彭珠、桶沟岭龙潭庙下汇合,始北流南,至四路亭纳由碗窑向西流 入小溪涧,经浮龟纳由高田发源小溪,经马坑至后圳纳由瑶山流入小溪涧,至参山纳由南安 市太山发源经虎尾小溪,至大厝村牛寨山注入晋江西溪。
流程全长约9公里洋府溪 发源参内乡石董山南麓,经糖苏内、祜水后圳,于大厝村溪头自然村西北汇合注入 晋江西溪流程全长约3公里罗内溪由发源于南安市天山,流经参内乡洋乌内、田底的洋乌内宫仔溪和发源于南安市眉 山,流经坑头的坑头溪,于罗内新村汇合,经下村注入晋江西溪流程全长约6.5公里建 有冬青水库龙湖溪位于县城西南发源于城厢镇虎头壳山(海拔754.2米)东北麓,始南流北,经寨仔 尾、大墘尾、炭坑内、古山村、龙湖山西麓注入晋江西溪流程全长约5.5公里上游建有 中仑坡山塘水库、樟林前山塘水库英格溪 位于城厢镇员宅村西,发源于五峰山东北麓,始南流北,经纣田、尾园头、坝头, 至员宅于尾宫园注入晋江西溪流程全长约5公里上游建有许厝山塘水库、新岭后山塘 水库渊兜溪 发源于稳固山东麓,流经渊内岭、美尾墘、坝北、外渊,于渊兜口注入晋江西溪 流程全长约2.5公里上游建有山塘水库英 溪为晋江西溪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南安市芹山(海拔1095.4米)北麓,流经南安市 英都镇,转西向东北,进县境经城厢镇墩坂村二房、玉田村村南,再入南安市仑苍镇新路、 楼尾寨注入晋江西溪六)福美溪支流福美溪 又称福德溪,为九龙江北溪在安溪境内最大支流。
发源于长坑乡同发山(海拔1504.8 米)北麓,始向西北流,过祥华乡福新村至感德镇福德村转西流,经福田乡庵兜村、后坪山、 石狮、坑仔口于暗潭与祥华溪汇合后,在福前农场圆潭出境入漳平市,于涵口注入北溪境 内流程全长41公里,流域面积381.5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9.6%白石溪 位于福田乡白桃村,发源于祥华乡福洋村双髻山南坡、大佛尖东北坡、七格亭,始 东南流西北,经白石圩、白石、洋当、乌土至蕉坑后注入九龙江北溪全长约8公里堵洋溪 发源于祥华乡福洋村石寨尖山(海拔1490米)北坡,始南流北,至福洋村新路汇入由 认头山北坡发源的溪流,经胡坂向东北,至岭富注入福美溪流程全长约7公里尾洋溪发源于福田乡双埯村,始西流北,经增坑、石墘、尾洋至丰都村庵兜注入福美溪 流程全长约3.6公里陈坑溪发源于福田乡白桃村白珩寨(海拔1277.5米)东坡,始南流北,经陈坑,至丰都村庵 兜注入福美溪流程全长3公里尾厝溪 发源于桃舟乡吾培村石巷格西部风南格(海拔1333米),始北流南,经新田坪,至大 坪纳发源于雷打石山(海拔1060米)北坡的小溪,经感德镇尾厝村注入福美溪流程全长约 4.5公里产坂溪 位于滴水珩尖山西侧发源于漳州市华安县石佛山尖(海拔861.7米)西坡,始南向 北约0.5公里入境,后转西北流,经产坂后往西北,至涵口注入福美溪。
流程全长约7公里 珍山溪发源于祥华乡崎坑村蜂腰仔东南部来湖尖北坡,流经珍山村深洋、中墘、三角埯、 下井、坑尾转向西北,于大山寨东纳崎坑溪、经丰田盖兜山(海拔714.5米)东北纳丰田溪, 至滴水珩尖山(海拔690米)东纳发源于崎坑村福鼎尖山(海拔1503米)西坡由漳州市华安县 入境的溪流往西北,至涵口注入福美溪流程全长约17.5公里崎坑溪为珍山溪支流之一发源于祥华乡崎坑村大尖尾(海拔1223米)东北坡,流经蜂腰仔、 崎坑、大火围,于大山寨东坡注入珍山溪流程全长约2.3公里丰田溪为珍山溪支流之一发源于大尖尾西北坡,始南流西北,经丰田中厝、洋头、尾坂 洋,至盖兜山东北坡注入珍山溪流程全长约3公里盖兜山西侧溪 发源于崎坑村福鼎尖山(海拔1503米)西坡,流经漳州市华安县境内,始东向 西,至寨仔坂转向西北,经云林入境内,至滴水珩尖东坡注入珍山溪流程全长约11.5公 里七)祥华溪支流祥华溪又称后溪,为九龙江北溪在安溪境内第四大支流发源于长坑乡同发山西南,始东 南流西北,经祥华乡东坑村、祥华村于福田乡暗潭与福德溪汇合流程全长31公里,流域 面积147平方公里,坡降32.1%暗竹溪发源于祥华乡认头山(海拔1588米)东坡,始北流南,经祥华虹坂、深美洋,至岭兜 注入祥华溪。
流程全长约5.5公里小道溪 发源于祥华乡石狮村黄官岭格北,始南流北,经汤堀、竹林兜、屈斗、王庙,于北 斗尾注入祥华溪流程全长约3.2公里美仑溪发源于祥华乡美仑村大竹山,始东南流西北,经美西村尾墘、草坂尾至石贲旗,与 发源于观音亭汇合,经仙女真仙山(海拔1070米)东麓、谷春流入的小溪转北注入祥华溪 流程全长约5公里福洋溪发源于祥华乡福洋村西部大佛尖(海拔1543.1米)东南坡,始西流东南,至福洋尾转 西南流,并纳由双格尖(海拔1238.3米)北坡发源的小溪流,转向西注入祥华溪流程全长 约5.5公里八)龙涓溪支流 龙涓溪 是九龙江北溪在安溪境内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龙涓乡三乡和尚山南麓,始北流南, 经钱塘村至深内偏西南,过下洋、西兴、坪塔、茶溪、长基、溪泊折西流,从里口出境复向 西南流,在漳州市长泰县高层注入九龙江北溪干流境内流程全长32公里,流域面积183.8 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8.4%玳堤溪发源于莲花山(海拔959.6米)西北坡,始南流北,经洋中、大坂头折西北,经佛仔 格、桥头,至深内大溪注入龙涓溪流程全长约2.5公里福昌溪 发源于龙涓乡福昌村夫人寨南坡,始北流东南,经内窑、沙内、后坑仔、长坑仔、 山前注入龙涓溪。
流程全长约3.5公里仙景溪发源于龙涓乡南林尖山(海拔1053米)西南麓,始东流西,经桥内、陈史格、南洋、 下坂洋,至土楼注入龙涓溪流程全长约4.8公里大片溪位于龙涓乡赤片村发源于加丢尖山(海拔959米)北麓,由东流西,经宫内、七房、 六脚、视头尾,至寺前注入龙涓溪流程全长约3.3公里美岭溪发源于龙涓乡山坛村南,始南流北,经高寨、白西坑至赤墘,纳发源于加丢尖南、 经视坑的溪流转东向西,经松柏仑、美洋、溪口埯注入龙涓溪流程全长约4.8公里西坑溪 发源于龙涓乡珠塔村北、麒麟尖山(海拔1000.8米)北坡,始南向东北1公里折向东 南,流经西兴村视垅脚、墩仔坂、西坑、新兴,至古炉注入龙涓溪流程全长约4.8公里碧岭溪发源于龙涓乡珠塔村风格南和赤角棋山(海拔1219.3米)东坡,始西流东南,经碧岭 村、后坑、尾仑、下坪仔注入龙涓溪流程全长约2.6公里湖鼻溪发源于龙涓乡珠塔村南部赤角棋山南坡,始北流东南,经湖鼻水库转向东流,至内 平塔注入龙涓溪流程全长约3.5公里庄灶溪发源于龙涓乡庄灶村西北部牛港岭(海拔975.7米)和赤角棋山南,于石尖汇合自 北流南,经世都、社中宫仔尾、下尾林庵至老爹坂,纳崎畲溪、经竹班寮、上格庵,至里口 林场注入龙涓溪。
流程全长约10.5公里崎畲溪为庄灶溪支流发源于龙涓乡崎畲村西北部石虎仔尖山(海拔1035.3米)南坡,始西 流东南,经炉伴格、大仑、新坑口、崎畲、老爹坂注入庄灶溪流程全长约4公里半林溪位于龙涓乡半林村发源有三:一为金光镭(海拔899.4米)西南坡;一为鸡母抱寨南坡; 一为旗杆仑(海拔681.4米)东,于旗杆仑东北汇合,由东至西注入龙涓溪流程全长约3.8 公里长支溪 发源于半林林场山竹格,由东向西流,至长支注入龙涓溪流程全长约2公里茶溪发源于庄灶村南部吴皮山(海拔839.1米),由西流东,至茶溪注入龙涓溪流程全长 约1.5公里虱溪发源于龙涓乡龙房村内房东北部横路吊灯山(海拔1046.9米)西南坡,始东流西南, 经内房、虱溪、龙力坑转向西流,至外平塔注入龙涓溪流程全长约4.6公里徐坑溪 发源于龙涓乡福昌村西偏南部观音山(海拔875.4米)东南坡,始西流东,后折向南 流,至徐坑注入西坑溪流程全长约2.6公里九)举溪支流举 溪 是九龙江北溪在境内第三大支流发源于西坪镇盖竹村西部乌石皮山(海拔848.5米) 西南麓,始北流西南,经马鞍格、上长塔、下长塔、东山、安美村、举溪村、长新村至尾林 折向东,至水云波纳东溪后转东南,经内灶村、下马水出县境,注入漳州市长泰县枋洋上存 溪。
境内流程全长33公里,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坡降17.7%罗岩溪 发源于西坪镇赤水寨南,始北流西南,经苦竹畲、后溪、赤石、留山、双坑、虎邱 镇双都村、长坂、罗岩村,至西公庵后出境,于漳州市长泰县小溪注入举溪流程全长约14公里东 溪 发源于西坪镇宝山村埔尾岭,始北流西南,经石坂纳石草池小溪,至洋尾纳田九龙小 溪,往西南纳珠洋村小溪流,至仙景头纳留山、赤石小溪,折向西至桥山南,纳平原村产地 小溪向西南经东溪塘厝,纳塘厝小溪,至水云波注入举溪流程全长约10公里内灶溪发源于芒埯尖西南坡,始北流南,至后溪坑转向东,经茅岭、西埯至流芳转向东北, 经大林口,至下马水注入举溪鹤林溪 发源在鹤林村与内灶村交界处的塔仔尾山(海拔1137米)南坡,始西流东南,经高草 地至鹤林村石崆寮、清坪洋转南,至下寨出县境注入漳州市长泰县岩溪古层坑溪发源于芦田镇招坑村尾堀北部福鼎山(海拔1015.7米)西麓,始北流南,经招坑村 尾堀(外洋)后折东后转东南,至上塔马鞍格注入举溪流程全长约3.7公里坑尾岩溪发源于芦田镇鸿都村打石坑,始西流东南,经棕仔脚、福场、旺头格,至龙涓乡 长塔村苦溪埯注入举溪流程全长约2.3公里山竹溪发源于石壁寨(海拔986.7米)东坡,流经芦田镇鸿都村石狮转东南,纳破格仑小溪 流向南,经财座尖山(807.1米)折东流注入举溪。
流程全长约3公里田墘溪发源于白龙蕉(海拔856.6米)东麓,流经内坑官坝口、田墘,至深埔注入举溪流程全长约2.5公里长岸溪发源于龙涓乡长新村古上西北部加雉林山(海拔993.1米)东坡,始西流东,经水路后、长岸、后格仔、安美厅注入举溪流程全长约1.8公里下林溪 发源于黎山村芹山东部芹山(海拔1143.3米)东麓,始南流北,过上林石头柄折向东 南,经上林、下林、顶田、后田崎,至土西岩注入举溪流程全长约2.5公里十)白珩溪支流 白珩溪 又称白溪为九龙江北溪在境内第五大支流发源于芦田镇紫云山西北坡,始东南 流西北,经蓝田乡乌土村至芦田镇红村村转西南,达龙涓乡后田村折西北,于祥华乡白玉村 出境,入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复西南流注入九龙江北溪干流境内流程全长23公里,流 域面积131平方公里,坡降25.2%三洋溪 位于芦田镇三洋村,发源于银瓶山南麓,流经内树坂转西北,经溪宅、尾角、磜兜 注入白珩溪流程全长约6公里旧寨溪 发源于祥华乡石狮村黄宫岭格南,始东南流,经庵格、旧寨、中土楼、后埯,过香 山髻(海拔908.5)西麓转向南流,至龙涓乡后田村注入白珩溪流程全长约6公里新寨溪发源于祥华乡新寨村坑园,始北流南,经黄坑垅、乌石垅、新寨尾转西南流,至资 房尾转南注入白珩溪。
流程全长约4.3公里白玉溪发源于祥华乡白玉村凤形,始西北流东南,经下林、白玉,至新寨资房尾注入新寨 溪流程全长约3.2公里白叶坂溪 位于祥华乡白玉坂,发源于东坑村磜尖(海拔1231米)西北坡,始东流西,至翁公 宫转南流,经大林尖东麓、石一内林(海拔992.6米)东,至东角坑转向东注入白珩溪流程 全长约7公里内地溪发源于芦田镇内地岭,过内地流西北,经石井注入白珩溪流程全长约4公里溪尾溪 位于芦田镇红村票溪尾发源于祥华乡旧寨村莲花山(海拔1221米)北麓,始西流东 南,过旧寨村香村至大林兜折西南,经郑坑村石墩坂纳郑坑溪转东南,至溪尾注入白珩溪 流程全长约9.5公里十一)双美溪支流双美溪 位于大坪乡发源于向天锣山(海拔1099.6米)北坡,始南流北,经大坪村彭 溪、外社至插旗穆(958.2米)南坡转向西南,经福美村仑顶、小内、赤溪、北溪、蝎仔脚, 转西经西坑口、双美村下加美洲折南出境注入漳州市长泰县枋洋溪境内流程全长约13.5 公里福海溪 发源于厦门市同安区脚腕岭西,始东流西南,至尖山东北麓折向西北流,经龙 潭仑、下寮、内山脚、南山、福海,至福美村蝎仔脚注入双美溪流程全长约9公里大坪溪 发源于马尖山(海拔1219.8米)西麓,始北流南,经大坪乡大坪村加琅、大坪 圩、萍州村长安埔折西南,至寮下注入福海溪。
流程全长约5.5公里世富溪 发源于立石尖(海拔1105.1米)西南坡,始西流东南,经大坪乡萍州村世富、 狗仔垵转南注入大坪溪流程全长约2.7公里土楼溪 发源于立石尖山东坡,始西流东南,经大坪乡萍州村宫后、土楼口注入大坪溪 流程全长约2.1公里杏林溪 发源于向天锣山西南,始西流东南,经杏林、山尾洋注入大坪溪流程全长约 1.5公里赤 溪 发源于虎邱镇双格村双尖仔格山南部乌石坡(海拔1061.6米)西坡,始北流南, 经双格村刘坑转向东南,至赤溪注入双美溪流程全长约3.1公里北 溪 发源于在大坪乡双美村上加美洲南部武夷尾(海拔930.2米)东北坡向东南流, 经北溪注入双美溪流程全长约2.5公里加美溪 发源于大坪乡双美村上加美洲村北,始北流西南,经下加美洲注入双美溪流程全长约2.5公里十二)其他溪支流郑坑溪 发源于香山髻(海拔908.5米),始西流东南,经郑坑村石敦坂注入溪尾溪流 程全长约2.2公里珠塔溪 发源于龙涓乡珠塔村风格东北部麒麟尖(海拔1000.8米)西北山坡,始东南流 西北,经珠塔村上社、下社至埔美转向北与浦上溪、后坑溪汇合,经歪路出境入漳州市华安 县仙都镇境内流程全长约4.5公里浦上溪 发源于虎尾棋山,始南流北,经大山(海拔902.9米)东麓石塔埔上、埔尾、桥 仔坑与珠塔溪汇合。
流程全长约2.5公里后坑溪 发源于龙涓乡珠塔村后坑(废村),由南流西北,与珠塔溪汇合流程全长1.8 公里新林溪 位于龙涓乡新岭村发源于牛港岭(海拔975.7米)西南坡,始南流东北约1.8 公里,折南转西北,经新林、半岭、新草地,至漳州市华安县良村乡溪坂注入良村溪境内 流程全长6.5公里㈠滩滩,有滩必有石,鼓怒砰磅,鳞奔势险操舟者非深谙水势,必有覆舟之虞安溪溪流 密布,古时清溪之水可通航;蓝溪之水可通至澳江;龙潭溪之水可通至蓬莱温泉,则滩之险, 引人注目后因人为活动,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河道搁浅1957年后,清溪止航,而滩 之险,不甚重要据明嘉靖《安溪县志》载:“安溪滩类赣溪、建剑,有名者凡二十有二滩”兹录于下:马上滩 在感化、来苏两里之间长半里许渊 滩 在来苏里田头山下嶙石百丈许,水自曲而出,舟运此甚危安溪之滩,此其 最险者家蓝(枷楠)滩 在龙兴里源口渡下势甚奔激,水大更为患汤港滩在崇善里蓬溪汤之旁便峒滩在崇善里一名蓬峒滩仙人跳滩在崇善里滩旁石有仙人迹流倒藤滩在崇善里溪口滩 在崇善里水平,舟楫无患芒洲滩在崇善里旁有嶙石石圳滩 在崇善里长二里,水中石多巉岩,水涨多溺舟东渊滩在崇善里石圳滩之下。
芦濑滩 在县西凤池涧之下水急而直,行舟快利可观,为八景之一学前滩 在县治东南儒学前有两港水,港水涸舟运不通葛磐滩 在在坊、永安两里之间旁有巨石磐可垂钓;中有深潭,水涨多覆舟注:以上三滩,随着城区大龙湖的形成,水势平缓桶钩滩在长泰里又名柳巷滩石佛前滩 在长泰里旁有巨石,如佛状,故名参峒滩 在长泰里水平,行舟无滞夹门滩 在长泰里长一里,石多水险象前滩 在长泰里水中石多险恶,旁有山如象形临溪,故名溪友滩 在长泰里有一港,水大舟由大港,水涸由小港中有犁壁石甚峭,舟人慎之西渊滩在长泰里不妨舟运田隙滩在长泰里南安县界滩狭而急二)潭观音潭 在虎邱镇湖东村圭峰山之左呈船形,石盘底,三面石崖,水泻崖沟,似观音 宝瓶洒下甘泉,普济众生小鼎潭 在芦田镇鸿都村形似鼎,故名青光潭 在芦田镇鸿都村林溪间中水呈蓝青色,分为上青潭与下青潭明嘉靖《安溪县志》亦载有六潭,兹录于下:黄 潭 在县治东五里许(参内乡圆潭村)大溪之中月娘潭 在永安里阊山岩下相传下有大钟,阴雨则浮大旱而零,有鼋出波心即雨 或呼为月潭,盖其形如半月也白濑龙潭 在来苏、感化两里交界旱鸣则雨,雨鸣则晴龙踪庙潭 在新康里潭之侧有巨石,石有龙迹龙塘庙潭 在依仁里。
由大洋至龙门岭,有庙潭悬瀑数十尺,两石壁夹立,阔二丈,前 有拜石旧传尝祷雨,有龙见今遇旱祷之辄应龙 潭 在长泰(参内乡镇东村)马坑山后有三潭,下一潭最深,龙王庙在焉岁旱祷 之,灵应不爽嘉靖七年二月,旱甚,知县黄怿免冠,率士民祷于潭下,三步一拜,果雨 嘉靖三十一年六月旱,知县汪璃徒跣祈水路拜,雨辄应瀑布、温泉(一)瀑布据明清《安溪县志》等古籍记载,历史上,安溪有很多美妙奇特的瀑布,或狂放张驰, 或涓涓细流,或温情脉脉,或激越飞扬,给人们留下诸多美好的向往可惜由于时代的变迁 和水电站的建设,许多名瀑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和史书的记载中钟坑潦瀑布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钟坑潦瀑布,在来苏里侯山右麓水流风荡, 声如洪钟瀑布包纳百川,汇聚细流,富有雍容的气度,磅礴而又飘逸,激烈震撼,扣人 心弦龙潭坂瀑布 位于福田乡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龙潭坂峡谷 是戴云山脉大自然的瑰 宝每当雨季,巨大的水流摧冰碎玉般地从绿如碧玉的峭崖中凌空而下,“岩泉晴喷中天雨, 风中石乳化作雾”,而在秋冬水流量少时,山水沿着崖壁缓缓下泻,如一匹百余米银色素洁 的白练,垂挂在悬崖峭壁上,轻盈地跳着欢快的舞蹈,银壶泻玉,飞落涧底。
洪恩岩百丈潦瀑布 位于虎邱镇洪恩岩前右侧旧志载:“潦水百余丈,树林幽胜站 立远处,只见在奇峰怪石铺叠中,瀑流如修长的白衣仙子,飘然立于悬崖之上;在崖底,只 见从那天际边铺排而下的陡崖上,显露着一道道深刻的瀑痕,有道是“日照万卷画,一雨千 泪悬”今因水流变小,游人只能于雨后观赏了蓝田百丈潦瀑布 清乾隆《安溪县志》载:“百丈潦,在还二里(今蓝田乡一一引者注), 同发山南诸水皆汇于潦,飞瀑数十丈,日光照耀,变成五彩”该瀑布因蓝田水库电站建设 而基本断流,后人已很难再睹其壮观景象罗岩百丈潦瀑布 位于虎邱镇罗岩村,飞瀑百余丈水层流跌纤,珠滚玉抛,扬花点点, 无数霞雾点缀其间,大珠小珠跌落龙潭深渊,弹奏出一曲既轻柔婉转又刚劲雄壮的大自然交 响乐章,其珠花飞溅壮丽景象令人叹为观止,惜于水电开发而湮没龙船港瀑布 位于龙门镇龙山村龙潭山下,深达百尺,两壁夹立,悬瀑数十尺,蔚成奇 观跳鱼潭瀑布 位于白濑乡,两岸山峰夹峙,巉岩对垒,水流湍急,冲泻而下,悬瀑数十 丈,鱼游到此,无力上滩,跳入窟中,故称“跳鱼潭”瀑布坑尾岩瀑布 位于芦田镇鸿都村,瀑布高数十丈,飞溅如烟、如雾、如尘,尉为奇观萍洲百丈潦瀑布 位于大坪乡大坪溪石炭大峡谷中段,属九龙江水系,瀑头海拔高程 680米,落差115米,落水宽40米,沿着崖壁分成两股缓缓下泻。
双瀑左右烘托,相依相 护,气势非凡,阴阳互衬,天造地设,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白水潦瀑布 今址不详清乾隆《安溪县志》称:“白水潦瀑布,在长泰里瀑布飞泉, 奇境异常,骚人墨客,多游其间有诗赞白水潦:“晴天不断四时雨,千载常悬太古音 龙门白水潦瀑布 明嘉靖《安溪县志》载:“龙门白水潦,位于龙塘山,悬崖数十尺, 两石壁夹立,阔可二丈,前有拜石旧传尝祷雨,有龙见今遇旱祷之辄应同安举人池 显方曾作诗称赞其胜景,可惜也由于水电开发而湮没了二)温泉上汤温泉 位于龙门镇金狮村上汤自然村,龙门溪西岸有上、下两处温泉,按方位称 上汤涌泉处有池沼,池上轻烟弥漫,热气腾腾,水温高达87对,而周围沙滩涌出的温泉 极其洁净,水质HCO3 - SO4 - Na,水温30对左右,每天到此挖穴沐浴者甚多,有诗云: “省人间烟火,洗世上尘埃1983年兴建10穴鱼池,总面积6670平方米,利用温泉之水, 调节鱼池中水温,保证鱼苗过冬榜寨温泉 位于龙门镇榜寨村桂浦洋,龙门溪中水温68对,水质HCO3 - SO4 - Na 1990年12月,县政府委托省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组织对全县10处温泉出露点进行测温、地球化学取样,该地温泉可采量达2181立方米/吨,开采水温可达80°C。
1992年进 行开采,引榜寨温泉水入县城,输水管道达20公里,使安溪县城成为全省第一个温泉城大埔温泉 位于剑斗镇剑斗村大埔,湖头溪上游北畔,故名有泉眼数处,水温46C, 水质HCO3 - Na - Ca,乡人在此砌石为池,供人沐浴,并成为剑斗工矿区的天然浴池汤内坂温泉 位于剑斗镇圳下村汤内坂水温73C,水质HCO3 - Na汤内濑温泉 位于剑斗镇举口村水温50C汤头温泉 位于湖头镇汤头村,村以泉名水温48C,水质HCO3 - SO4 -Na,建有 浴池蓬莱温泉 位于蓬莱镇温泉村渡船头角落共有3处,2处水温63C,1处水温30C, 水质HCO3 - SO4 - Na,建有浴池2个,由小入大,调节水温汤内温泉 位于金谷镇汤内村水温60C,水质HCO3 - SO4 - Na,建有浴池鼓顶温泉 位于魁斗镇佛仔格村鼓顶自然村水温63C,水质HCO3 - SO4 - Na该 温泉为县地震办监测点格口温泉 位于福田乡福前农场格口水温53C,水质HCO3-SO4-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