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服务业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商贸服务业第十一个五年专项规划

文档格式:DOCX| 16 页|大小 25.74KB|积分 20|2022-09-26 发布|文档ID:156468970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商贸服务业第十一个五年专项 规划地点: 时间: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 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 请详细阅读内容广州市越秀区商贸服务业第十一个五年专项规划越秀区经贸局“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小组二六年四月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133824613〃 前言PAGEREF _Toc133824613 \h 1一、发展环境 PAGEREFHYPERLINK \l "_Toc133824614"Toc133824614 \h 2HYPERLINK \l "_Toc133824615"Toc133824615 \h 2HYPERLINK \l "_Toc133824616"Toc133824616 \h 7HYPERLINK \l "_Toc133824617"Toc133824617 \h 8HYPERLINK \l "_Toc133824618"Toc133824618 \h 11HYPERLINK \l "_Toc133824619"Toc133824619 \h 13HYPERLINK \l "_Toc133824620"Toc133824620 \h 13HYPERLINK \l "_Toc133824621"Toc133824621 \h 13HYPERLINK \l "_Toc133824622"Toc133824622 \h 15HYPERLINK \l "_Toc133824623"(一) 优势 PAGEREF(二) 劣势 PAGEREF(三) 机遇 PAGEREF(四) 挑战 PAGEREF二、发展思路 PAGEREF(一) 指导思想 PAGEREF(二) 发展战略 PAGEREF(三) 主要目标 PAGEREF(四) 发展重点 PAGEREFToc133824623 \h 15HYPERLINK \l "_Toc133824624" _Toc133824624 \h 17HYPERLINK \l "_Toc133824625" _Toc133824625 \h 17HYPERLINK \l "_Toc133824626" _Toc133824626 \h 17HYPERLINK \l "_Toc133824627" _Toc133824627 \h 32HYPERLINK \l "_Toc133824628" PAGEREF _Toc133824628 \h 32HYPERLINK \l "_Toc133824629"PAGEREF _Toc133824629 \h 32HYPERLINK \l "_Toc133824630"PAGEREF _Toc133824630 \h 34HYPERLINK \l "_Toc133824631"PAGEREF _Toc133824631 \h 35HYPERLINK \l "_Toc133824632"PAGEREF _Toc133824632 \h 35HYPERLINK \l "_Toc133824633" 外知名度 PAGEREF _Toc133824633HYPERLINK \l "_Toc133824634"PAGEREF _Toc133824634 \h 38三、 发展布局 PAGEREF(一) 总体布局 PAGEREF(二) 空间布局 PAGEREF四、 保障措施 PAGEREF(一) 统一认识,坚持规划先行(二) 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亲商政府(三) 提升区域硬件,优化营商环境(四) 引入中介服务,加快资源整合(五) 引领模式创新,开拓发展空间(六) 打造推广区域品牌,提升国内\h 37(七) 开发人力资源,提供人才保障“十一五”时期是我区迈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为明确新时期发展目标, 提升商贸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商业和商务并驾齐驱,加快全区商贸服务 业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法制化进程,特委托商道(广州)咨询有限公司 协助编制本规划。

    规划系统梳理了我区商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发展 思路,明确发展布局,提出保障措施本规划根据我国2002年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结合我区第三产业特点,对商贸服务业进行类别划分,经适当归并, 划分为10类,包括批发、零售、贸易、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社会服 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一、发展环境2005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 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顺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全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提升了其作为广州市现代化 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和地位十五”时期我区商贸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新时期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时期,我区商贸 服务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又面临许多新挑战一)优势区位优势突出我区在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中定位为城市“内圈”的核心,是广州市的政 务中心、商贸服务业中心、金融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中 心,区位优势独特全区各大商圈密布,汇集了广州市众多的商业龙头企业, 初步形成了 “时尚、高档、精品、特色”的商业文化内涵。

    商业基础雄厚,商 务氛围浓厚,商贸旅游资源密集,对外辐射力较强,享有较高知名度商贸服务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见图1),2005年实现产值854.67亿 元,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的29.38%,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为96.10%,成为 我区的主导产业商贸服务业总量稳步增长,比重持续走高,商贸服务业成为 我区经济增长的支柱(见图2)2005年全区GDP达到889.38亿元,占全市 GDP17.39%(见图3),年平均增长率为10%,居全市各区之首;实现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362.79亿元(见图2),占全市总量的19.11%,“十五”期间年均 增长8.30%;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139.67亿元(见图4),占全市总量的 29.04%,“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3.28%两项总量指标均位居各区首位图 SEQ图\* ARABIC 1 “十五”时期越秀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走势图我区商贸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既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 满足了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我区财政收入的增长,为我区各项社 会事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图2 “十五”时期越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图图3 2005年广州市各区(市)GDP比重图4 “十五”时期越秀区商品销售总额走势图商贸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1) 商贸服务业态日趋多元化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5年我区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6167 家,实现增加值322.44亿元,占全区总量的36.25%,经济总量和单位面积产 出率均居全市各区首位高科技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全区信息 服务企业达到2885家,实现增加值33.15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73%;实 现营业额215.75亿元,增长12.23%,占全区总量的5.21%批发和零售业比 重趋于合理,现代流通业、旅游业、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迅速,形 成全方位、多业态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对经济推动作用不断增强2) 商贸服务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十五”期间我区制定并实施了电子商务规划、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环 市东CBD规划、北京路整治规划、东风东CEPA服务区定位和发展建议、永福路 整治规划、农林下路一龟岗商业街发展规划、一德路整治规划、沿江路休闲旅 游规划等多项专项规划,初步形成“两纵、四横、八圈” “两纵”是指北京 路国际商业步行区和农林下路两大商业带动轴;“四横”是指沿江路休闲滨水 商务带、中山路特色商贸发展带、东风路现代服务产业带,环市路国际商务带 四大商务产业带;“八圈”指北京路商圈、流花服装鞋业商圈、海印综合商 圈、英雄广场时尚精品商圈、东山口商圈、一德路干果海味食品和玩具批发商 圈、永福恒福汽车用品商圈、矿泉钟表皮革商圈。

    的商贸服务业发展格局环市东国际中央商务区(CBD),流花国际会展区,东风路现代服务产业区,沿江滨水休闲服务区,以及被国家授予国家信息 服务业示范园区的黄花岗科技园(信息园)都是广州商贸服务业高度聚集区 域,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彰显,创新平台初步形成中心城区发展模式推陈创新我区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发展总部经济 本规划中的总部经济是指跨国公 司、大企业的总部、区域性营运总部、分支机构、研发中心或办事处入驻该地 区,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作为一种 高端的经济形态,以集中于高级商务区或写字楼内的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 的总部或分支机构为外在表现,信息、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高度集 聚为实质,具有附加值高、产业链长、辐射力强的特性的探索,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思路,创造性地构建了发展总部经济 的政策服务体系,在完善环市东中央商务区、打造总部基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 绩总部经济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引擎,2005年区内总部经济实现营业额 2238.67亿元,同比增长11.45%,占全区的54.07%;完成增加值367.25亿 元,同比增长10.53%,占全区的41.31%。

    十五”期间,全区世界和中国 500强企业的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逾100家,如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壳牌、 西门子等一批跨国巨头均入驻本区,区内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403家,总部 企业有250家我区被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认定为“总部经济实践研究基 地”,总部经济成为我区一大特色品牌营商环境日趋优化我区以建设适宜创业发展、适宜居住生活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为目标,坚持 以人为本,致力改善城区环境和公共服务素质,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质量进一步 提高,商业基础和配套设施基本搭建,加上高素质的医疗文化教育资源相对集 中,综合营商环境相对优良的优势得到明显加强二)劣势1. 城市发展空间受阻区划调整后我区整体面积虽然有所增加,但仍是各区县之中面积最小的, 发展空间饱和的瓶颈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发展格局基本定型,可回旋的余 地少随着广州“东进、南拓、北优、西联”战略的实施,城市呈现多中心趋 势,传统城市中心面临新兴城市中心的挑战,传统中心城区的经济先发优势在 逐渐削弱尤其是纳税大户企业及知名总部企业外迁成为本区发展的一大难 题,未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增创发展的新优势,成为全区上下的焦点环境改善任务艰巨中心城区建筑密度大、土地商业利用率较低,运营成本较高,城区发展水 平不均衡,环境改善任务相当艰巨。

    同时,市政建设改造步伐缓慢,交通堵 塞、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区营商硬环境的提升形成较大制约专业市场改造难度大目前我区拥有为数众多、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专业批发市场群现有的 市场大多位于中心城区,设施老化、交通拥挤、停车难、消防问题突出,发展 模式滞后,提升专业市场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难度 均较大,成为制约商贸业升级转型的一大难题商贸服务业结构有待优化传统的商贸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仍占很大比重,传统百货业经营同质化严 重,以连锁商业、专卖店、专业店、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商贸业态多元化发 展不快新兴服务业的中小型企业居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有限,留住并引 进培育一大批骨干现代服务企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成为今后经济工作的一 大主要任务三)机遇1. 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服务业的加快转移,为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新 机遇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和 拓展市场的趋势加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达国家新的一轮服务业外包的巨大 机遇,而WTO协定的深化实施,为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动力伴随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和泛珠三角区域协作进一步加强,广东整合珠江三 角洲、面向全国与全球,吸引国际知名的大型连锁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优势在加 强,跨国分销企业在广东设立商品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现代流通体 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 和服务形式的趋势明显。

    我区应凭借良好的发展基础并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更 广泛地利用外资,应用先进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引 进吸纳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商务经济,商务中心的地位 就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2. 国内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改善,为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新契 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 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重大措 施要求通过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 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 传统服务业,通过扩大内需和利用外需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 水平2005年初广东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 (粤府〔2005〕1号),提出加快服务业发展,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 推动力,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居全国前列广州市政府2005年11月下 发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以优化竞争环境和提高创新能力为 着力点,促进服务业素质提高和产业升级此外,我区也十分重视大力发展总 部经济及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商贸服务业和高新技术 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强区,使千年商都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活力。

    3. 广州及珠三角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为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新商 机目前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已经迈入“后工业化阶段”人均GDP由1997年 的3000多美元到2000年突破4000美元,共用了 3年时间,而再跃上5000美 元的新台阶只用了 2年时间,目前已经超过6000美元大关珠三角区域,特别 是广州周边区域的人均GDP也达到3000-6000美元居民消费由传统的实物消 费向服务购买转变,商贸活动向商务活动转变,金融、保险、物流、住房、信 息通讯、汽车、旅游、休闲、文化、信息和法律服务等存在着广泛的发展空 间十一五”期间,广州经济预计可以保持年均12%的高速增长,是广州市 居民人均生产总值向1万美元迈进、奠定现代化大都市基本格局、提升中心城 市地位的重要阶段城市现代化将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为我 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无限商机4. 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为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新动力按照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自身规律,我区很多成熟的商圈经长期沉淀积累 后,正处于商业价值挖掘期,也面临着升级优化的契机同时,现代服务业在 经济活动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知识密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部门迅速 成长,与制造业日益融合,这些有利形势将本区商贸服务业推向高速发展的新 起点。

    四)挑战广州市商业多中心的态势加剧了城区竞争,弱化了中心城区的先发优势, 天河区的天河北以及珠江新城在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上对环市东形成强 有力的挑战从2005年各区的几个主要指标来看(见下图),我区除商品零售 总额尚保持少量优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天河区均与我区保持接近,领先优势不 明显此外,海珠区的琶洲对流花商贸会展产生很大的冲击,荔湾区的专业市 场对我区专业市场构成挑战因此,处理好与各城区协同发展的关系,走差异 化线路,构建特色化产业结构成为我区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图5我区与其他主要城区经济指标对比(单位:亿元)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区在商贸服务业上取得巨大成就,总部经济和现代服 务业由弱到强,商业业态和网点建设逐步完善,我区在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中 城市“内圈”的核心地位得到强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越的人文环境, 高度集聚的现代服务业和方兴未艾的总部经济,赋予了我区独特的发展环境 面对未来发展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我区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 明确商贸服务业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进一步理清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思路与 策略,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二、发展思路(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 会发展全局,以商业和商务为重点,以文化和教育为两翼,围绕优化服务业结 构、提升产业素质为总体目标,以提升商贸服务业综合竞争力为主线,通过 “两手抓”,即一手抓商业,做大商业;一手抓商务,做强商务,促进商业和 商务并驾齐驱,实现“商业强区,商务兴区”的战略转型,增强对周边地区的 辐射作用,推进区域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法治化上新台阶。

    二) 发展战略1. “总部带动”战略通过政府有计划的推动、行业商会的大力宣传和辖区企业的示范带动,提 升对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的吸纳能力,在国内外树立我区作为华南地区总部经 济集聚地的良好形象,规划建设好环市路中央商务区和“三大”商务带(东风 路商务带、中山路商贸带和沿江休闲商务带),打造广州总部基地着力打造 “区域龙头为示范、重点楼宇为载体、品牌企业为带动、优质服务为支撑”的 总部经济发展新格局2. “商业强区”战略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先进经营方式来改造创新传统商业;积极发展新型业 态,延伸服务层面和服务对象;走专业化、品牌化、高档化路线,形成鲜明的 个性、品牌、服务特色;利用新开通的地铁线站,加强网点规划和业态配套, 加快轨道枢纽型商业中心建设;加快专业市场离岸化离岸化:根据中心城区 的实际,对专业市场经营中的展示、洽谈、销售、仓储、物流配送等环节进行 分离,实现“一头”(展示、洽谈、销售)在内,“两头”(仓储、物流)在 外改造,走节约高效发展之路3. “商务兴区”战略充分利用区域综合环境优良的优势,围绕构筑总部经济的乐园,现代服务 产业的高地的城区发展目标,加大商务型城区建设力度品牌公司集聚发展的 理想之地,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聚集 辐射能力强的优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商贸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 休闲产业、文化娱乐产业,不断提升服务产业规模和水平,将我区打造成为优 秀人才汇聚的创业之地,优质企业争相涌入的发展之地,打造商务型新型城 区。

    4. “协同发展”战略注重四个结合,一是注重把发展商贸服务业和珠三角的制造业发展结合起 来;二是注重把改造传统服务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三是注重把发展 生活服务业和发展生产服务业结合起来;四是注重将商贸服务业的品牌化、节 约化与国际化结合起来三) 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预测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不低于8%;商品 销售总额年均增长不低于9%;未来五年落户我区的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的分 支机构从目前的100多家增长到150家以上,占区经济总量60%以上现代服 务企业总数达8000家,占全区经济总量的60 %以上四) 发展重点以总部经济为核心,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新兴商贸业、休闲产业、“展 贸型”专业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五大重点——现代服务业以环市东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延 伸服务半径、服务领域和服务深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进入我区,重点 发展金融服务、专业咨询、研发设计、健康产业、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态——新兴商贸业引导鼓励发展连锁商业、专卖店、专业店、超市、网上 商城等新兴商贸业业态,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在信用、效率、信息 手段、规模化、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等方面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新兴商贸 业业态。

    ——休闲产业依托区内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与文化相结合、 旅游与商业相结合的产业,推进商旅互动,发展具有我区特色的休闲项目,着 力将麓湖休闲商务区和二沙岛休闲商务区(RBD)打造成为广州的商务休闲中 心——“展贸型”专业市场推进专业市场的升级改造,充分利用我区良好 的会展业、酒店业和信息业基础,建立方便、快捷、功能完善的交易平台,实 现离岸经营,加快“展贸型”专业市场的发展,形成行业的价格中心、交易中 心和结算中心——生产要素市场加强我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 市场建设,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生产要素市场三、发展布局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发展的硬环境,改善发展的软环境,创新发展 模式,完善产业布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强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后劲,构 建以“现代服务中心”和“中高档消费中心”为特色的产业发展布局一) 总体布局围绕总部经济,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楼宇、重点企业“三个重点”,形成 “区域龙头为示范,重点楼宇为支撑,品牌企业为带动,优质服务为支撑”的 总部经济布局以环市东国际中央商务区和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为核心区, 以东风路商务带、中山路商贸带和沿江休闲商务带为核缘区,以农林下路一东 山口商圈、英雄广场商圈、海印商圈、流花商圈、一德路海珠广场商圈、矿泉 商圈为拓展区协同发展,构筑以总部企业为龙头,“中轴叠加、两区带动、三 带并举、六圈策应”的商贸服务业发展格局。

    二) 空间布局 根据《广州市东山分区规划》和《广州越秀分区规 划》,穗府[2005]9号文归纳整理重点调整和优化“中轴叠加、两区带动、三带并举、六圈策应”的产业空 间布局(见图6)图6越秀区“一轴两区三带六圈”产业空间布局图——“中轴”传统城市中轴线北起孙中山纪念堂,南至海珠广场,西到 解放路,东达吉祥路、教育路,总面积123公顷的长方形区域,是广州两千年 来的城市中心,名胜古迹遍布,政府部门集中——“两区”是指以环市东为核心的国际中央商务区和以北京路步行街 为核心的国际商贸旅游区是指东风路商务带(贯穿东风东CEPA服务区至东风中、 东风西路甲级商务带)、中山路商贸带(中山一路至中山六路商贸带)和沿江 休闲商务带(爱群大厦至广州大桥的沿江休闲商务带)——“六圈”是指农林下路一东山口商圈、英雄广场商圈、海印商圈、 流花商圈、一德路海珠广场商圈、矿泉商圈1. “中轴叠加”规划布局规划范围 根据《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的规划》界定传统城市中轴线将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域越秀山公园与中山纪念堂是名 胜旅游区、市政府与人民公园城市广场是行政办公区、起义路是历史文化休闲 区、海珠广场是商贸旅游区布局思路围绕传统中轴线“云山珠水、一城相系”的精髓,以广州大力 打造传统中轴线为契机,规划中轴线地区的商贸、旅游、文化功能,改善周边 环境、结合周边名胜古迹与商业区的分布情况,发挥该地区的传统文化优势, 将中山五路、西湖路、惠福路、泰康路与沿江路定为商贸旅游路径,叠加全区 的商业、商务、旅游等资源,整合该区的商业功能区,利用各自优势,错位发 展,最终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效应叠加的核心商业板块。

    同时结合地铁站点的 设置,通过地上、地下空间相结合,连接海珠广场商圈,打造富有特色的传统 城市中轴线发展带2. “两区带动”规划布局两区带动”是完善以环市东为核心的国际中央商务区和北京路步行街为 核心的国际商贸旅游区,发挥“两区”在我区商贸和商务发展中的龙头辐射作 用,成为辖区品牌商业和高级商务示范区1)环市东路国际中央商务区图7环市东路国际中央商务区规划范围规划范围环市东路国际中央商务区以环市东路为核心,南至东风路,北 至恒福路、广园路,西至麓景路以世贸大厦、广东国际大厦、东山广场、国 际电子大厦为节点、以友谊商店、丽柏广场、花园酒店等为支撑,以领事馆和 商会为贸易促进纽带布局思路以总部经济为主导、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纽带,以改善商务环 境为基础,打造成以高级商务、电子商务为动力,国际著名品牌聚集,现代服 务业发达,总部经济突出,商业及生活配套完善的高级商务、高档购物、休闲 旅游中心以地铁五号线建设为契机,优化该区域的交通、治安和环境,强化商务配 套功能有效整合黄花岗信息园、东风东现代服务区、永福国际汽车用品交易 中心等区域内的资源要素,打造集商务、金融、现代服务、信息服务等为一体 的中央商务区。

    引导永福、恒福地区商务楼宇建设,吸引知名汽车用品及汽车 配件总部企业进驻,使其从传统专业市场提升为行业总部集聚地功能分区将环市东的规划范围划分为核心区、核缘区、拓展区三个层 次以花园城市广场为核心,向东至区庄立交东山广场一带,向西 至广东国际大厦和亚洲大酒店一带沿环市东路两侧,面积约0.18平方公里的 区域围绕花园城市广场的建设,集中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档次写字楼,强化商务 办公、金融保险、高档商业、星级酒店、国际办公等功能吸引各种知名跨国 公司,使该区域成为信息密集程度最高、创新氛围浓厚和整个CBD总部经济的 中心区b.核缘区麓湖路一北较场横路一建设大马路的区域面积约1.82平方公 里重点发展创意经济功能区,以位于环市东的南方传媒影视集团、广东电视 台、南方电视台为创意经济主体,广东国际大酒店、亚洲大酒店写字楼为载体 的创意经济以文化为内核,报纸、电台、电视台为载体,广告、营销、创意 产品和服务为内涵,以辖区内文化艺术人才密集为基础,大力发展以表演艺 术、电影电视、出版、艺术品及古董市场、音乐、广告、时装及产品工业设计 等行业,将该区打造成广州乃至华南地区创意经济中心c.拓展区核缘区以西、以东的其他区域。

    面积约2.4平方公里发展重 点是信息服务功能分区和汽车用品、配件功能分区信息服务功能分区以先烈中路为主轴,以全国首家“国家信息服务业示 范园”黄花岗信息园为主导,以汇华园区、华盛园区、凯城园区和云山园区为 载体、以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为依托,以现有信息技术企业的集群 和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产业优势为基础,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电子商务、数据处 理服务等,将黄花岗信息园建设成为广州市信息服务业的高地永福路汽车用品、配件功能分区位于永福路、恒福路与广园东路交界一 带,以永福国际汽车用品交易中心、盛大国际、福怡大厦、倚云广场等大型的 汽车用品、配件十几个市场为主要载体规划定位为时尚汽车用品交易区,专 注于高附加值汽车用品(高端、小体积、低污染的汽车电子产品、装饰产品、 护理产品等)发展零售批发经营、汽车时尚用品展示、汽车用品配件进出 口、二次设计改装、汽车文化演示等六大功能,打造国内外汽车用品、配件的 行业总部2)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规划范围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东联文明路、文德路、万福路,西接起 义路、西湖路,南达沿江路,北连中山路;以北京路步行街为核心,广百大 厦、五月花商业广场、名盛广场、光明广场等商业建筑为主要节点,以南越王 宫署遗址、秦汉造船工场遗址、万木草堂、千年古道等历史古迹等为骨干景 点。

    规划思路充分利用新增商业楼宇,发掘千年越秀的商业文化内涵,注入 新的业态,扩大区域商业容量,促进传统商业文化与现代商业资源的有效结 合,实现业态优化,品味提升,打造充满岭南文化气息和现代时尚特色,集辐 射力和集聚力、文化旅游与商业休闲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商贸旅游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suijiazhuang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