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Y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复合地基

西南石油大学2007级岩土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2007级 专业方向: 岩 土 工 程 姓 名: 宋 国 映 学 号: 0708010534 老 师: 朱 云 华 老师 实习时间:2010.12.20-2010.12.31 西南石油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0.09目 录1 题目 12 工程地质条件 13 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24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5 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案选择 25.1 换填法 35.2 预压法 35.3 挤密法 45.4 固化法 55.5 桩基础 56 复合地基方案选择 56.1 复合地基桩身材料选择 56.2 复合地基成桩方案的选择 67 复合地基设计方案 67.1 复合地基设计依据 67.2 设计方案 77.2.1 地层主要参数 77.2.2 确定桩形 77.2.3 单桩承载力计算 87.2.4 求置换率 87.2.5 桩间距和桩数的确定 97.2.6 桩顶平均应力 97.2.7 桩顶平均荷载 107.2.8 桩体强度标准值 107.3 褥垫层设计 107.3.1 褥垫层设计的目的 107.4 复合地基变形验算 117.4.1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方法 117.4.2 沉降计算 118 复合地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38.1 CFG桩施工工艺 13CFG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138.2 CFG桩的施工准备 138.3 CFG桩施工技术方法 148.3.1 桩位布设及质量要求 148.3.2 成桩工序的质量要求 148.3.3 桩工艺要求 148.3.4 桩头处理 158.3.5 工程质量控制 159 液化地基处理措施 1510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510.1 质量目标 1510.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610.3 质量保证措施 1611 安全目标及措施 1811.1 安全管理目标 1811.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1811.3 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1811.3.1 人身安全 1811.3.2 用电安全 1811.3.3 机械设备安全 1911.3.4 交通安全 1911.3.5 防火安全 2012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2012.1 环境保护 2012.2 文明施工 21[摘 要] 论述了2007级岩土《地基处理》课程设计题目中的25层高层建筑的基处理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粘土为主的基处理施工方案,对粘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适合该区域软基处理的最佳方案,从而达到优化设计、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减小工程投资的目的。
关键词:粘土地基 处理方案 满足沉降量 CFG桩1 题目 某拟建建筑物总高25层出地面高度76.5m,大厦主楼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筒中筒,采用箱型基础箱底25mX40m,箱底埋深7.5m本工程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下水位较浅,约-1.5m上部结构设计荷载约为260000kN,根据地区规范要求,本场地允许变形量不应大于100mm2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土质从上至下分为9层(含亚层),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层分布及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序号土名层厚(m)ω(%)γ(kN/m3)ea1-2(MPa-1)ES1-2(MPa)k(10-6cm/s)qs(kPa)qp(kPa)三轴有效强度指标十字板强度(kPa)地基承载力(kPa)竖向水平C’(kPa)φ(0)1填土1.02a粉质粘土1.531.018.70.8570.387.70.781.73003541602b淤泥质粉质粘土2.035.517.81.1870.980.31.021.112102530403a砂质粉土6.433.518.40.90.327.461.5145351300036431003b砂质粉砂8.529.418.80.8710.138.9801604016000351204粘土4.638.019.70.7800.223.20.080.14218001219471805粗砂含粘土6.224.219.80.7000.205.61002105022000362206粘土28.034.219.40.7460.214.00.121.645190016357粉砂未穿22.420.00.6640.276.7-3 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地基处理》课程设计是完成地基处理课程教学后进行的综合应用该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所学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4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对一个具体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设计,并绘制施工图,编写课程设计报告5 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案选择习惯上,把淤泥、淤泥质土以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粘性土总称为软土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在于使低强度的土体达到稳定,并满足一定的沉降要求在地基处理中,由于建筑物的种类很多故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因素很多,而地基处理的方法也很多,主要包括换填、预压、挤密、固化及桩基础等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不但要考虑到地基的土质及其变化情况,还要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分布情况、基础类型、场地环境以及施工方法及周期等所有的地基处理方法从总体上分为2类,即浅基处理与深基处理由于使用天然地基是较为节省的方法,因此在决定对地基进行处理之前,应对上述诸多因素加以考虑,并优先考虑选用能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处理方案,以降低造价5.1 换填法换填法也称为垫层法,就是把地基上部一定范围内不符合要求的软弱土挖去,换填强度较大,压缩性较小的材料,如砂、碎石、矿渣或土等材料并加工夯实做成垫层,也有用灰土、素土等作为垫层的。
该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简便易行,但是挖除原地基软弱土的深度小于3 m是可行的如果挖土深度过大则不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考虑采用其他方法或是结合其他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是比较明智的 回填材料多种多样,也可用回收的工业废渣近年来,有些工程采用轻质材料比如粉煤灰作为回填物,其特点在于“轻”用这种材料可同时解决承载力及沉降问题 5.2 预压法预压法是在修造建筑物之前,用与设计相同或略大的荷载亦称为预压荷重如土、砂、石料等,也可利用大气压力作为预压荷载,使地基强迫压密沉陷,以提高地基的强度,减少建筑物的后期沉降量待强度变形达到设计要求后,将预压荷载搬走,而后在经预压过的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如地质条件适用,也可用布设砂井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使所得效果更佳预压法适用于软弱的正常固结或轻度超固结的粉土、粘土或有机土地基 加载预压法为常用方法,值得提出的是真空井点预压法该法自五十年代提出后,由于密封、工艺设备问题没有解决好,很长时间未能在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对该法的预压机理及工程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使之在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我国沿海地区的港口码头软基加固大多采用该法。
但是,该方法加固软基所需时间较长,按传统的加固方式施工周期为4~5个月,又由于砂井阻力的存在,使得加固效果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为研究如何改善真空预压效果而进行的室内模型实验表明:负压源下移后,可有效改善预压效果,显著缩短加固周期,并证实了在砂井底抽真空可有效减轻砂井阻力的影响当然,这一结论的得出还仅限于室内模型实验上5.3 挤密法挤密顾名思义即为增加其密实度,用密实方法使基土的孔隙减小在工程中常见的有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挤密砂柱法和碎石桩法前两者系冲击功法,后两者为振动功法 重锤夯实法是利用起重机械将锤提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然落下,多次反复夯击对地基进行加固传统的重锤夯实法只适应于软基的浅层压密,其加固效果远不如强夯法强夯法是一种快速加固软基的方法,亦名动力固结法是利用高冲击功使基土产生液化或触变后变密 由于强夯法在工程中要考虑噪音及震动影响,使得这种方法在应用时受到很多限制,当人们不得不选用挤密法时,往往将方案偏向于挤密砂桩或碎石桩但是,长期的工程实践表明,在沿海软土地区采用碎石桩不仅不经济,也没有多大效果。
秦皇岛的涉外办公楼采用碎石桩进行地基处理,竣工数月后的检测结果很不理想桩身具有一定强度,而桩间土的强度仍停留在原来水平上,挤密效果无从谈起 如下面这个例子:在对天津小王庄变电所附近区域地基处理的调研中得知:沧州某炼油厂设备装置采用碎石桩基,桩距1 m,桩径600 mm,桩长10 m,按梅花形布置处理前原地基承载力为100~140 kPa,平均值125 kPa,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15~185 kPa,平均值150 kPa,承载力增长了20%,效果并不明显 挤密桩处理一般的5~7层比较适宜,但由于土质与场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这些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有鉴于此,一种新技术“重锤冲击建筑垃圾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诞生了这种技术采用重锤,将其提到一定高度使之自由落下,锤击原地基,数击后冲成一深达2 m左右的短孔,用铲车向孔中抛填适量稍加粉碎的建筑垃圾,提锤并锤击填料,将之击入土中,击数以能托住重锤为度然后,再次填料、锤击,直至添满短孔形成一泡状锤击体为止锤击体在场区内可按矩形、三角形、梅花形布置。
按一定顺序完成各锤击体后,地基便得到加固,可使上部荷载均匀传至处理后的地基上,使锤击体与土共同作用,形成复合地基由于施工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了建筑垃圾,既解决了城市污染问题,又解决了建筑物推荐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4 固化法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剂,采用灌入或拌合加固技术可达到土固化之目的其主要加固原理是土粒间增加粘结力,胶结材料(如水泥、水玻璃、丙烯酸氨或纸浆液等)充填于孔隙体中用这些方法加固的地基具有高强度和低透水性其主要方法有压力灌浆法、旋喷法及深层搅拌法 在沧州地区的软基处理中粉体喷射搅拌桩(简称粉喷桩)法被广泛应用该法是以生石灰粉或者水泥粉等粉体材料作加固料,用空压机作风源,使加固料呈雾状喷入地基内部,用特制的搅拌钻头使之与原位的地基土进行强制性搅拌,使软土与加固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硬结后形成一种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柱状加固体但是,采用该项技术必须保证将原位地基土搅拌均匀,否则将严重影响软基加固效果另外,若地基中有不明障碍物,如较大直径的石块、未清除干净的建筑基脚及地下设有地道等,则不适宜采用该法,采用该技术进行软基加固,成功的实例很多,但失败的教训也不少。
最近,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所倡导的石灰—粉煤灰桩及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技术也已得到应用,并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5.5 桩基础桩基础是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对于8层以上的屋内变电站来说,无疑采用桩基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由埋设在地基中多根细长具有一定刚性的结构物(统称桩群)和把桩群联合起来共同工作的承台2个部分组成,通过它们与地基土的相互作用,把桩基础所承担的荷载传给基土在建筑物荷载巨大,地基软弱土层深厚的情况下使用桩基础,常常是一种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的方法另外桩与地基土共同承担承载力,形成了一种更加有效的复合地基,也得到广泛的运用通过上面的比较,本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6 复合地基方案选择6.1 复合地基桩身材料选择一般复合地基桩身材料有散体桩,包括碎石桩、砂桩、渣土桩等;柔性桩,包括灰土桩、水泥土桩、二灰桩等;刚性桩,包括CFG桩、素混凝土桩等由于本工程基底压力较大,单桩承载力高,需要较大的桩身强度,对于散体桩和柔性桩,其桩身强度一般不超过3Mpa,显然桩身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并且散体桩本身没有粘结强度,主要是靠周围土的约束来传递基础传来的垂直荷载,围压对桩体强度和桩体模量有影响,而对CFG桩的影响不大,为此须采用CFG桩或素混凝土桩。
CFG桩与素混凝土桩的区别是:在素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等细骨料,又有低标号水泥的作用,能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且能使桩体具有明显的后期强度,另外CFG桩复合地基的模量大、建筑物的沉降量小,从而本工程采CFG做为桩身材料6.2 复合地基成桩方案的选择复合地基成桩方法一般有挤土法、取土法和部分挤土部分取土法挤土法通常适用于松散无水的土层,通过挤土的作用使桩间土挤密加固,本工程原有地基土为中低压缩性土,不宜采用挤土法成桩,宜采用取土法成桩取土法成桩又有众多的成孔工艺,如长螺旋钻进法、冲击钻进法、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法等,冲击钻进法成孔效率低、噪音污染严重;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法成孔的废泥浆对环境的污染较大,而长螺旋钻进法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振动小、噪音低、无环境污染、工期短,考虑地层土质条件、基坑内作业及周围环境影响,本工程宜采用长螺旋泵压混凝土法施工7 复合地基设计方案7.1 复合地基设计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9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4.《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DBJ-501-92)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规定》(Q/TY06-1997)6.机械工业部勘察研究院提供的 《北京方庄居住区芳群园高层住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7.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提供的 《北京方庄居住区芳群园一区住宅楼基础平面图》 8.《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陈晓平主编)9.《地基处理技术》 (阎明礼主编)10.《桩基设计指南》 (林天键等主编)7.2 设计方案7.2.1 地层主要参数表2 设计地层的主要参数序号土名层厚(m)ω(%)γ(kN/m3)ea1-2(MPa-1)ES1-2(MPa)k(10-6cm/s)qs(kPa)qp(kPa)三轴有效强度指标十字板强度(kPa)地基承载力(kPa)竖向水平C’(kPa)φ(0)3a砂质粉土6.433.518.40.90.327.461.5145351300036431003b砂质粉砂8.529.418.80.8710.138.9801604016000351204粘土4.638.019.70.7800.223.20.080.14218001219471805粗砂含粘土6.224.219.80.7000.205.61002105022000362206粘土28.034.219.40.7460.214.00.121.645190016357粉砂未穿22.420.00.6640.276.7-7.2.2 确定桩形1、选择桩径为Φ500mm。
2、选择桩端持力层,选粗砂含粘土5层为桩端持力层,桩长以桩尖进入5层,有效桩长为17.0m,保护桩长为0.70m7.2.3 单桩承载力计算Rk=min(πd∑qsiLi+ɑApqp ,ƞFcuAp)式中:Rk—单桩承载力(KN);d—桩径d=400mm; qsi—桩周摩阻力(KPa)(在计算这个的时候,对于3a土层只涉及3.4m)表3 设计主要参考参数地层名称桩周摩阻力(qs)KPa桩端承载力(qp)KPa地层厚度(m)砂质粉土3513003.4砂质粉砂4016008.5粘土4218004.6粗砂含粘土5022006.2 Ap—桩端面积 Ap=πr2; Li—地层厚度(m) Rk=3.14*0.5*(3.4*35+8.5*40+4.6*42+0.5*50)+3.14*0.2*0.2*220 =1339.524KN 则取Rk=1300KN7.2.4 求置换率地基基底承载力f = 260000000/25/40=26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300KPa考虑,则根据公式:fsp=m·Rk/Ap+β·(1-m)·fk式中:fsp——复合地基承载力KPa m——置换率 Rk——单桩承载力Rk=1100KN fk——桩间土承载力fk=220KPa β——强度发挥率β=0.9 经计算:m=0.13037.2.5 桩间距和桩数的确定1、布桩按正方形布置,则由 m=πd2/4D2计算出桩距为:D=1.506m,取s=1.50m 2、桩数 N=(40/1.5)*(25/1.5) =417脚点加密,加4*4。
共布桩417+16=433棵,排列如下: 图1桩的排列平面图7.2.6 桩顶平均应力 σp=[fsp.k-β·(1-m)·fk ]/m =[300-0.9(1-0.1303)*220]/0.1303 =2296.372KPa7.2.7 桩顶平均荷载 θ=σp×Ap =2296.372 X 0.5 X 0.5 =574.09KPa7.2.8 桩体强度标准值R28≥3σp , σp取2296.37KPa式中R28:混合料(或混凝土)试块(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28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考虑施工影响因素,因此选CFG料强度C207.3 褥垫层设计 为了让复合地基更能满足要求,故设计褥垫层.7.3.1 褥垫层设计的目的1.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2.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3.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4.调整桩、土水平荷载的分担。
5.褥垫层参数如下6.褥垫层厚度:15cm;7.褥垫层顶面标高:-7.35m;8.褥垫材料:人工级配的砂石;9.褥垫施工:采用平板振捣器,往复振捣三~五遍;10.夯填密度:Dh=0.87(虚铺17.3cm,压实15cm),压实系数0.96,须满足有关垫层做法的规范;11.桩、褥垫层和基础关系图: 图2桩、褥垫层和基础关系图7.4 复合地基变形验算7.4.1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方法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中,通常有复合模量法,应力修正法,桩身压缩量法及桩基规范法7.4.2 沉降计算本工程采用桩基规范法进行计算,荷载按竖直均布荷载考虑,基础埋深按照-7.35m考虑,基础宽度19.5m;基础长度68.95m沉降计算浓度取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为40%作为沉降计算的下限沉降计算深度(Z): (Rk-γ·z)÷γ·z=40%其中:Rk=1300KPa γ=20KN/m3计算得:z=27m,故沉降计算深度为地表下34.5m桩土应力比: n=Rk÷(Ap·fp) =1300/0.25/220 =23模量提高系数量: ξ=α·[1+m·(n-1)]其中: α——桩间土强度提高系数,α=1; m——面积置换率,m=0.1303; n——桩土应力比,n=23计算得ξ=3.87利用公式: Si=∑(ΔδOI·hi)÷(ξ·Esi) S=S1+S2+S2+S3+S4+S5+S6=φ[∑(ΔδOI·hi)÷(ξ·Esi)+ ∑(ΔpOj·hj)÷Esj +..... ] 如下表所示:表4沉降计算Z(m)L/BZ/BαZiαi(mm)Ziαi-Zi-1αi-1(mm)P0/Esi△si(mm)∑△si(mm)△sn/∑△si≤0.02502010 -7.527.050.3612538.02538.00.015439.03 -10.9210.950.2542671.8433.60.03338.452 -19.4214.950.1872813.6238.60.01757.422 -24.0215.250.1842821.2120.60.01752.184-30.2215.350.1822802.390.70.01751.189-34.5216.050.1902796.310.30.01731.18659.2650.003 S=59.265<100加固土层厚度加权平均压缩模量: Esp=(3.4*18.4+8.5*18.8+4.6*19.7+0.5*19.8)/17 =18.99MPa加固土体复合压缩模量: Esp=[m·(n-1)+1]·Es经计算 Esp=73.43MPa经验沉降系数φ=0.4经计算: S=59.265mm<100mm满足设计要求。
8 复合地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1 CFG桩施工工艺采用2台长螺旋钻机成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其优点是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振动小、噪音低、无环境污染、施工工期短、效率高,缺点是用电量大,须保证近130KW电力供应CFG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现场三通一平施工设备进场测量放线定桩位质检钻机定位钻至设计深度商品混凝土泵压混凝土至设计标高质检养护测量至设计标高凿桩头 成桩 CFG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图8.2 CFG桩的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施工用水、电接至基槽边2.根据施工的要求接好电源及水源,要求甲方提供施工用电每套设备不少于155KW,提供不少于10t/h的水源3.提供施工车辆进出厂道路畅通4.考虑钻机施工作业面,基槽底线应外放1.5m(以甲方要求和监理验线为准)。
5.由于桩顶设置15cm褥垫层,因此土方开挖时,可挖至-7.35m后进行CFG桩施工6.总包单位提供基础边轴线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为我方地基处理桩位放线及测定桩顶标高提供依据8.3 CFG桩施工技术方法8.3.1 桩位布设及质量要求根据《芳群芳园一区高层住宅楼CFG桩施工桩位图》及建设方提供的轴线为基准线进行布设桩位,经监理验收合格后,用钢钎打入地下30cm-50cm后注入石灰粉以做标记放点精度≤5cm,测角精度≤20",场地高程测量误差±5cm 8.3.2 成桩工序的质量要求桩长允许偏差≤±200mm;桩径允许偏差≤±20mm;垂直允许偏差<1%;桩位允许偏差≤D/2;桩顶标高允许偏差≤±100mm8.3.3 桩工艺要求1.造孔深度视持力层埋深而定,应满足设计桩长;若达不到设计持力层应适当的加深钻孔,直到设计地层2.现场使用2台HBT60型泵,泵压为6.0Mpa使用时,泵工应密切注意各个仪表,确保泵压达到正常3.混合料下到孔底后,每打一次泵钻具提升20cm-25cm,并始终使钻头在混合料下面50cm左右,以防断桩。
对砂层部位,提钻应控制在20cm4.要求对每一辆商品砼都应做到检查,应在有效时间内压灌入孔中,现场都应有明确记录5.提钻与泵送配合每次钻进至标高后,司钻应先将钻具提升20cm-30cm,以利于活门打开,同时通知泵工打泵现场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司钻与泵工的联系6.首盘料灌注前,因管道比较干燥,混合料容易失水,堵塞管道,因此灌注前应先使用砂浆润滑管道,然后再泵入混合料7.灌注过程中若达不到设计标高时应及时处理,若混合料超出地下水位,则采取从孔口补灌的方法,若混合料低于地下水位,补灌时泵送管应插入混合料液面下0.5m,确保不断桩8.3.4 桩头处理CFG桩施工完毕,待桩体达到一定强度(一般7天左右),方可进行开槽,槽底余土清理时确保不碰断桩体及不扰动桩间土剔除桩头用人工完成,桩顶应修平,严禁出现斜面、裂缝;如因剔桩导致桩头混凝土出现裂缝、缺口,应严格按混凝土补缺规范修补,断面凿毛,刷素水泥浆后用C25混凝土填补并振捣密实桩顶标高允许误差±100mm8.3.5 工程质量控制1.砼浇注期间,每天班制作混凝土试块一组,进行28d强度试验。
2.成桩15d后做竖向静载试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数量按设计要求做总桩数为5‰-1%,试验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3.CFG桩桩体材料中碱集料含量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标准9 液化地基处理措施考虑到3a地基的液化,一般有下面的处理方法和措施液化地基处理主要采用强夯和碎石桩的方法对中等以上的液化地基,采用碎石桩加固;对严重的液化地基,构造物基础原则上以碎石桩处理,若处理段与强夯处理相连时,采用强夯全幅处理可见可以采用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3a底层的液化的潜在危险10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0.1 质量目标优选施工及管理队伍,高标准严要求;分部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分部分项工程一次交验优良率在90%以上;工程质量优良10.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为实现质量制的关键为此,将成立以总工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人员机构设置见图:总工技术负责测量员材料站试验室质检员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人员机构设置图总工程师为质量体系总负责人,对工程质量总负责。
主要职责有对施工方案的审定、重要工序的控制、质量方案的审定技术负责主要从事各项工程质量的日常检查主要职责是:发现并制止违反《规范》及操作规程有关项目,对现场的问题进行处理等测量队设队长一名,由测量工程师兼任,设队员5-6人,配备全站仪、计算机、水准仪等全套测量设备,负责现场的施工测量、放样与检测工作试验室有专门的国家级试验室,负责对该工程的材料及试样进行试验和测试等工作质检员负责现场的质量监督及检查工作等10.3 质量保证措施1.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按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程序文件执行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意识教育,把质量看成是提高企业信誉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牢固树立对工程质量负责、对业主负责的思想,贯彻生产必须抓质量的原则,把工程质量作为考核干部和队伍的一项重要指标2.在加强作业队自检、互检和专检的基础上,公司技术设计部和质量管理部还要定期对工程进行联合检查3.对施工中易发生的质量通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详细交底,并监督检查4.做好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检查,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隐蔽工程验收制,坚持三检制及岗位责任制。
设专、兼职质检员,严格检查施工班组的施工质量,出现任何质量事故时,应及时填写质量事故报表,组织质量事故分析会,并按规定及时上报5.按监理要求,技术、质检员分期呈报工程报验单及有关质检资料,对监理提出的质量问题及时传达到施工班组,并监督班组进行整改6.做好测量放线,按甲方交给的基线测定开挖线,并经甲方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7.坚持按图纸施工,工程设计变更一律以设计单位书面通知为准,任何口头通知无效工程洽商问题在办好签证后再施工,不得擅自施工8.所有机械设备材料必须符合标准,并具有出厂合格证,严格按现行规范进行验收9.项目经理部专门设在工程技术处,对各项工程进行技术负责把关,每道工序制定岗位职责,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10.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主要技术及特种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11.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按设计施工,积极支持配合监理工作12.技术人员在开工前向全体人员作详细技术交底13.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工种的不利因素,提出并作好相应的补救和处理措施14.严把材料进场,搞好复检、抽检,确保材料质量。
15.严格贯彻技术交底,技术复核、自检、互检和隐蔽工程验收等技术管理制度技术检查复核的基本内容有:①位轴线尺寸、桩的数量和位置②混凝土标号、配合比③钻孔的深度等16.做好砼试块,每天做一组试块11 安全目标及措施11.1 安全管理目标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以确保安全施工、无事故发生11.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人员负责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落实的情况,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促使人人重视安全生产,对现场的安全生产负责各施工小组安全员则应具体负责该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安全、人员安全等,对该分项工程的安全措施进行督促实行和检查11.3 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有专职安全员及各专业工长、施工班组长等人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现场安全及文明生产的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现场安全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现场保卫小组,落实防盗措施,并由我院保安部门协助项目组搞好治安、消防及保卫工作。
11.3.1 人身安全1.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现场设专职安全监督员,各作业班组有专人负责安全管理,把日常安全管理监督与定期检查结合起来,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各种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2.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3.机械所用电缆均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车辆碾压,以防止人员触电4.设备装吊或钻机移位时,应按负荷选择索具严禁吊钩吊人,起吊物体不准在吊物下站人,更不得在物体上站人;起重机的臂下严禁站人5.抬运重物时,避免碰人灌砼后的钻孔要盖好,防止人员掉入11.3.2 用电安全1.现场配电、接线必须电工进行,电工必须持证上岗电工操作必须穿戴必要的绝缘保护用品2.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线缆等,在使用前均需进行检查其绝缘性能,不符合要求者,严禁使用3.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和内部设计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配电电器、电缆应满足用电荷载要求,严禁超负荷用电4.电气设备要采取防雨、防水措施,以免因雨、水损坏绝缘。
5.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6.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外壳必须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一次线长度应小于5米,二次线长度应不小于30米,两侧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的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其它金属物焊把线应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地点应防雨、防潮、防砸从事电焊操作人员必须配戴符合规定的绝缘防护用品8.手持电动工具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其外绝缘应完好无损9.现场照明必须按规定布线和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10.移动、检修电器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操作11.现场施工人员不得随意操作与自己工作无关的电器设备12.对现场用电线路、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13.对于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高压线、变压器等要有醒目的安全标志11.3.3 机械设备安全1.现场所用设备布局合理、安装牢稳,周正,清洁,符合规范要求2.定期对使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不带病运转,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3.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发现机械故障及时处理,不得硬行运转,以免损坏、降低设备使用寿命或造成其它的损失4.施工中遇地下障碍物,必须请甲方清除后方可钻进,不得强行钻进,防止损坏设备5.灌注设备用完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以免残浆凝固,并禁止大锤敲打,损坏设备11.3.4 交通安全1.进出现场的车辆在现场道口要有人指挥、疏导,避免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2.车辆要严守交通规则3.施工现场内车辆应慢行11.3.5 防火安全1.对于材料和设备储存的仓库或堆放点、施工人员生活区、办公区等要特别注意防火安全,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灭火器具、消防水管和消防栓等2.现场施工设备上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3.现场内严禁吸烟,严禁有明火,以防火患12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现在我们在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带领下,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变的越来越深入人心12.1 环境保护拟建建筑物场区位于居民区附近,由于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的原因,出现对环境有影响的现象有噪音污染等针对施工中所出现的对环境有影响的问题,我们选择良好的施工机械和科学先进的施工工艺,以降低施工所产生的噪音污染。
同时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达到尽量不给环境造成污染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生产经理为首的消防、环保领导小组,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现场环保及消防管理的规章制度,遵照北京市有关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消防工作条例进行生产场容管理,每周一次对工地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火灾隐患,一经发现坚决消除现场消防工作应以防为主,防消结合,为保证消防安全,施工现场内严禁吸烟,所有明火使用都要开用火证,使用气压焊、气割设备时,氧气、乙炔瓶及明火间距要满足安全要求,并要有专人监护电气设备及线路要经常检查,防止发生因线路材料老化等原因,引起的带电起火,易燃易爆危险品应在通风良好的专门仓库存放,保持一定间距并远离火源现场内按消防布置图在设有醒目标志的地方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设专用消火栓;任何消防器材及设备均不得埋在损坏或挪作他用;保持现场道路畅通并满足消防道路的要求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发生打架斗殴,酒后操作等违纪现象设专人对施工现场24小时进行清理,施工生产的垃圾杂物应用时清理集中堆放,及时装运出场外。
12.2 文明施工1.各种材料定点存放,摆放整齐,有防雨、防潮措施2.机械设备(设施)清洁3.生活区室内外清洁,有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4.严禁酗酒闹事、偷盗赌博、打架斗殴5.遵章守纪,团结互助,与甲方有关方面真诚协作,与场区周围居民搞好关系6.杜绝混凝土遗洒,维护市容环境卫生7.现场内严禁不必要的鸣笛8.合理调整安排工序,作到文明管理、不扰民施工,在施工中可将钻机夜间安排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施工,以减少施工钻机的扰民 参考文献[1] 魏新江. 地基处理(第一版).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2[3]陈希哲. 土力学地基处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王秀丽,白良 .基础工程.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编写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