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德惠市九校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0=4m/s的速度匀速运行,t=0时刻,在左端轻放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t=3s时刻传送带突然被制动而停止;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t=3.5s时滑块的速度为( )A.0m/s B.1m/sC.2m/s D.3m/s2、一个物体A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以下关于物体受到的力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支持力、压力 B.重力、压力、下滑力C.重力、摩擦力、下滑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3、如图所示,车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一小球悬挂于车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放在车厢后壁上的物体,质量为,恰与车厢相对静止.已知物体与车厢间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B.C.D.4、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 B.速率C.速度 D.摩擦力5、如图所示, 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她稳定站立时,体重计的示数为A0,关于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立”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大于 A0B.“下蹲"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小于 A0C.“起立”、"下蹲"过程,都能出现体重计的示数大于A0的现象D.“起立”的过程,先出现失重现象后出现超重现象6、如图所示,两人共提一桶水缓缓行进,则()A.两人手臂间的夹角小些省力B.两人手臂间的夹角大些省力C.调整两人手臂间的夹角,可以做到每个人对水桶的拉力大于水和水桶的重力D.不论两人手臂间的夹角如何,每个人对水桶的拉力一定小于水和水桶的重力7、大小不变的两个共点力F1与F2其合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B.合力大小既可等于F1,也可等于F2C.合力不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D.合力F的大小随F1、F2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8、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 )A.在t=4 s时,甲球的加速度大于乙球的加速度B.在t=4.4s时,两球相距最远C.在t=6 s时,甲球的速率小于乙球的速率D.在t=8 s时,两球相遇9、重150N的光滑球A悬空靠在竖直墙和三角形木块B之间,木块B的重力为1500N,且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 A.地面所受压力的大小为1650NB.地面所受压力的大小为1500NC.木块B所受水平地面摩擦力大小为150ND.木块B所受水平地面摩擦力大小N10、将一个物体在t=0时刻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t=0.8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8 m/s (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一定是在t=3.2 s时回到抛出点B.t=0.8 s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下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16 m/sD.t=0.8 s时刻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上方二、实验题11、(4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在平衡摩擦力时,不需要挂上细线和砝码盘B.“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会产生影响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D.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由于小车的摩擦力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再次平衡摩擦力(2)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选择了A、B、C、D、E、F、G作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x1=1.19cm、x2=2.40cm、x3=3.60cm、x4=4.79cm、x5=6.00cm、x6=7.22cm.已知电源频率为50 Hz,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打D点时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假设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准确的平衡了摩擦力,但在测量所挂重物的质量时,忘记了砝码盘的质量.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F关系图象可能是________A. B. C. D.12、(10分)(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都是一种计时的仪器,均使用交流电源,若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们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
2)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实验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①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m/s,②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²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9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板B长为1.2m,质量为M=1kg,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一质量为m=2kg的小铅块A放在B的左端,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2=0.3刚开始A、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获得3m/s向右的初速度(g=10m/s2),求:(1)A、B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2)通过计算说明,A最终是否滑出B;14、(14分)雨后,屋檐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她测得,屋檐到窗台的距离H=3.2m,窗户的高度为h=1.4m如果g取10m/s2,试计算:(1)水滴下落到达窗台时的速度大小;(2)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
15、(13分)汽车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时获得0.4m/s2的加速度,求汽车刹车开始20 s内行驶的位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D【解析】物块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为:达到传送带速度时的时间为:则物块匀速运动时间为:物块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减速的时间为:时滑块的速度为:A.0m/s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1m/s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C.2m/s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D.3m/s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2、D【解析】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首先物体要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没有沿斜面向下滑动,说明物体还要受到斜面对物体的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选D3、A【解析】物体A跟车箱相对静止,小球、物体A和车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隔离对小球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再对A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则可求得动摩擦因数【详解】小球所受的合力应水平向右,则加速度;A与小球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则A所受的压力N=ma=mgtanθ,方向向右.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知,f=μN=mg;联立解得:tanθ=;故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球、物体A与车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通过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4、B【解析】ACD:位移、速度、摩擦力都是有大小有方向且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故ACD三项均错误B: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一个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不是矢量.故B项正确5、C【解析】AD.“起立”过程,先加速上升再减速上升,所以加速度先向上,再向下,所以先超重后失重,故体重计示数先大于A0,后小于A0,故AD错误B.下蹲过程中,人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体重计示数先小于A0,后大于A0,故B错误C.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起立”、"下蹲"过程,都能出现体重计的示数大于A0的现象,故C正确6、AC【解析】AB.合力一定时,两个分力夹角越小,分力越小,则两人手臂间的夹角小些省力,选项A正确,B错误;CD.根据力的合成知识,调整两人手臂间的夹角,当大于120°时,每个人对水桶的拉力大于水和水桶的重力,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AC.7、BD【解析】如果二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力的合成计算合力的大小,即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和;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如果二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力大小介于二力之和与二力之差之间【详解】A、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总之合力大小与分力无关,A错误;B、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可能小于分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等于分力,故B正确;C、如果两个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合力小于每一个分力,当方向相同时,则大于任一分力,因此存在有可能,故C错误;D、由力的合成法则可知,当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增大而减小,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此题关键是要理解合力的大小范围:大于两力之差,小于两力之和;分析时考虑问题要全面,既要考虑到两个力同向,也要考虑反向的情况8、ABD【解析】A.甲球的加速度故甲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乙球的加速度故甲球的加速度大于乙球的加速度.故A正确B.当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两物体相距最远,即:40+a1t=-20+a2(t-2)解得:t=4.4s即4.4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故B正确C.t=6s时甲球的速度v1=v0+a1t=40+(-10)×6=-20m/s乙球的速度甲球的速率大于乙球的速率,故C错误D.设T时刻两物体相遇,故有解得T=8s故D正确9、AD【解析】以A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墙的支持力和B的支持力,作出力图:由平衡条件得知,和的合力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有:;再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由平衡条件得: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支持力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故AD正确,BC错误10、ACD【解析】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在0.8s内的速度变化量△v=gt=10×0.8m/s=8m/s,由于初速度不为零,可知t=0.8s时刻速度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不可能竖直向下,物体处于抛出点的上方,故D正确,B错误;t=0.8s时刻速度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根据v0-gt=v,代入数据解得v0=16m/s,物体回到抛出点的时间:,故AC正确.所以ACD正确,B错误二、实验题11、 ①.A B ②.1.20 ③.0.42 ④.C【解析】(1)平衡摩擦力时不需要挂上细线和砝码,故A正确.“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不能用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表示细线的拉力,探究过程会产生误差,故B正确.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需测出多组数据进行探究,故C错误.改变小车的质量,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B(2)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打点计时器打D点时的瞬时速度是(3)实验中准确的平衡了摩擦力,但在测量所挂重物的质量时,忘记了砝码盘的质量,则当F=0时,实际的F不为零,则加速度不为零,故C正确12、 (1).0.02 (2).1.58 (3).3.53【解析】(1)若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们每隔0.02s打一个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D点的瞬时速度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aA=3m/s2水平向左;aB=3m/s2水平向右(2)没能滑出.【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A、B的加速度;(2)当A、B的速度相同时,A不再相对于B运动,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A在B上滑行的时间,通过位移关系求出A对B的位移大小,再求出相对位移大小;【详解】(1)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方向水平向左;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B==3m/s2,方向水平向右;(2)设A在B上滑动时间为t达到共同速度v=v0-aAt=aBt,解得:t=0.5s,所以v=aBt=1.5m/s,A相对地面的位移:sA=t=1.125m,B相对于地面的位移:sB=t=0.375m,A相对于B的位移为:sA-sB=0.75m<1.2m所以A没有从B上滑出;【点睛】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关键是弄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的计算公式求解加速度,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知道加速度是联系静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14、 (1)8m/s;(2)0.2s【解析】(1)依题意可得水滴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可得(2)屋檐距窗户顶的距离设水滴到达窗户顶端速度为v1,则有v12=2gh1可得v1=6m/s根据代入数据得t=0.2s15、25 m。
解析】汽车刹车所经历的运动时间为汽车刹车经过12.5s后停下来,因此20s内汽车的位移等于12.5s内的位移,由速度位移的关系式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