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ERPMRP综合论述

文档格式:DOC| 49 页|大小 265.50KB|积分 10|2022-08-22 发布|文档ID:13996811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ERP--MRP走近ERP引子    当今时代,在全球竞争剧烈的大市场中,无论是流程式还是离散式的制造业,无论是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少品种反复生产还是原则产品大量生产的制造;制造业内部管理都也许遇到如下某些问题:如公司也许拥有卓越的销售人员推销产品,但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却没有措施如期交货,车间管理人员则抱怨说采购部门没有及时供应她们所需要的原料;事实上,采购部门的效率过高,仓库里囤积的某些材料都用不完,仓库库位饱和,资金周转很慢;许多公司要用6~13个星期的时间,才干计算出所需要得物料量,因此订货周期只能为6~13个星期;订货单和采购单上的日期和缺料单上的日期都不相似,没有一种是肯定的;财务部门不信赖仓库部门的数据,不以它来计算制导致本不能否认,以上这些状况正是我们大多数公司目前所面临的一种严峻的问题,然而,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又能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它呢?――事实是,在中国的公司界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国外的ERP/MRP II的软件厂商早已悄然地走进了中国市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ERP开始逐渐被中国的公司界、理论界所结识ERP现象     到了目前,只要我们随手翻翻有关管理、信息技术方面的报纸杂志,就会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MRP II/ERP广告和有关报道跃然纸上。

    就在人们还在为究竟什么是ERP而感到困惑的时候,新一代的像"电子商务时代的ERP"、"iERP"等概念又不断地迎面扑来     事实上,ERP所能带来的巨大效益的确对诸多公司具有相称大的诱惑力据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APICS)记录,使用一种MRP II/ERP系统,平均可觉得公司带来如下经济效益:1.库存下降30%~50%这是人们说得最多的效益由于它可使一般顾客的库存投资减少1.4~1.5倍,库存周转率提高50%2.延期交货减少80%当库存减少并稳定的时侯,顾客服务的水平提高了,使使用ERP/MRP II公司的准时交货率平均提高55%,误期率平均减少35%,这就使销售部门的信誉大大提高3.采购提前期缩短50%采购人员有了及时精确的生产筹划信息,就能集中精力进行价值分析,货源选择,研究谈判方略,理解生产问题,缩短了采购时间和节省了采购费用4.停工待料减少60%由于零件需求的透明度提高,筹划也作了改善,可以做到及时与精确,零件也能以更合理的速度准时达到,因此,生产线上的停工待料现象将会大大减少5.制导致本减少12%由于库存费用下降,劳力的节省,采购费用节省等一系列人、财、物的效应,必然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减少。

    6.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减少10%,生产能力提高10%~15%     此外,近年来ERP市场的飞速成长也显示出了它的巨大发展潜力:     从国内的状况来看,中国的MRP II/ERP行业自1995至1997年均增长速度约为27%,而1998年增长速度竞高达35%左右(不涉及财务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了4.2亿元1999年由于亚洲金融风暴滞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ERP市场有较大的回落但随着财富论坛在上海的成功召开,中美WTO合同的最后签订,使得大多数无论是中资还是外资公司,都坚定了进一步投资的信心这使得99年下半年以及的ERP市场又重现商机而来自香港大公报的消息估计,将来两年国内的ERP软件产品市场将达一百亿元左右据记录,目前中国注册公司约有一千一百万家,其中10%为大型公司,在南方公司中,约有半数以上的大中型公司有采用和购买ERP产品的筹划,但中小型公司较少,而北方公司购买ERP产品则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从整个国际上的状况来看,据美国权威市场预测研究机构AMR Research宣布,全球ERP市场在近五年内将以年综合增幅37%的速度发展1998年全球ERP市场总收入达148亿美元,到这一数字将增至520亿。

        由以上的数字可以看出,ERP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掀起了一场有关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的革命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MPR II还没有被中国的公司界人士所完全承认之前,它却已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一跃发展成为现今的电子商务时代下的ERP可见,这一新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正在以一种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中国的公司中如火如荼地被应用和发展起来了,它无疑给我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搏击的众多公司注入了新的血液因此,为了我们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一新的管理工具,很有必要先对ERP有一种清晰的结识ERP概念与历程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公司资源筹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本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公司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营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为现代公司的运营模式,反映时代对公司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发明社会财富的规定,成为公司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进一步地,我们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1.是由美国出名的计算机技术征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公司管理系统体系原则,其实质是在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筹划”) 基本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2.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构造、面向对象技术、图形顾客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3.是整合了公司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本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公司资源管理系统。

    具体来讲,ERP与公司资源的关系、ERP的作用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关系等可以表述如下:   1. 公司资源与ERP    厂房、生产线、加工设备、检测设备、运送工具等都是公司的硬件资源,人力、管理、信誉、融资能力、组织构造、员工的劳动热情等就是公司的软件资源公司运营发展中,这些资源互相作用,形成公司进行生产活动、完毕客户订单、发明社会财富、实现公司价值的基本,反映公司在竟争发展中的地位    ERP系统的管理对象便是上述多种资源及生产要素,通过ERP的使用,使公司的生产过程能及时、高质地完毕客户的订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并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状况做出调节资源的决策    2. 调节运用公司资源    公司发展的重要标志便是合理调节和运用上述的资源,在没有ERP这样的现代化管理工具时,公司资源状况及调节方向不清晰,要做调节安排是相称困难的,调节过程会相称漫长,公司的组织构造只能是金字塔形的,部门间的协作交流相对较弱,资源的运营难於比较把握,并做出调节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公司资源进行管理而设计的ERP系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设计的,成功履行的成果必使公司能更好地运用资源   3. 信息技术对资源管理作用的阶段发展过程    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公司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甚至对变化管理思想起著不可估计的作用,管理思想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互成因果的环路。

    而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已在公司的管理层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技术最初在管理上的运用,也是十分简朴的,重要是记录某些数据,以便查询和汇总,而目前发展到建立在全球Internet基本上的跨国家,跨公司的运营体系,初略可分做如下阶段:    A. MIS系统阶段(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重要是记录大量原始数据、支持查询、汇总等方面的工作    B. MRP阶段(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    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根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构造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筹划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的    C. MRPⅡ阶段(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    在MRP管理系统的基本上,系统增长了对公司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同步也将财务的功能囊括进来,在公司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已能动态监察到产、供、销的所有生产过程。

        D. ERP阶段(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进入ERP阶段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公司级的管理系统更为成熟,系统增长了涉及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节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公司实现JIT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公司进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    E. 电子商务时代的ERP    Internet技术的成熟为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增长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互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公司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体现公司为达到生存竟争的供应链管抱负ERP系统相应实现这方面的功能,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公司的联合伙战     由此可见,ERP的应用的确可以有效地增进既有公司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剧烈的市场规定,它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MRP基本原理    ERP是一种庞大的管理信息系统,要讲清晰ERP原理,我们一方面要沿着ERP发展的四个重要的阶段,从最为基本的六十年代时段式MRP原理讲起 基本MRP的原理    我们都懂得,按需求的来源不同,公司内部的物料可分为独立需求和有关需求两种类型。

    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公司外部的需求来决定,例如,客户订购的产品、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售后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等;有关需求是指根据物料之间的构造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的物料所产生的需求,例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    MRP的基本任务是:⑴从最后产品的生产筹划(独立需求)导出有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有关需求);⑵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拟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生产筹划和采购筹划然而,要对的编制零件筹划,一方面必须贯彻产品的出产进度筹划,用MRPⅡ的术语就是主生产筹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这是MRP展开的根据MRP还需要懂得产品的零件构造,即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才干把主生产筹划展开成零件筹划;同步,必须懂得库存数量才干精确计算出零件的采购数量因此,基本MRP的根据是:⑴主生产筹划(MPS);⑵物料清单(BOM);⑶库存信息它们之间的逻辑流程关系见下图 MRP基本构成MRP基本构成      (1)主生产筹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简称MPS)    主生产筹划是拟定每一具体的最后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筹划。

    这里的最后产品是指对于公司来说最后完毕、要出厂的完毕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这里的具体时间段,一般是以周为单位,在有些状况下,也可以是日、旬、月主生产筹划具体规定生产什么、什么时段应当产出,它是独立需求筹划主生产筹划根据客户合同和市场预测,把经营筹划或生产大纲中的产品系列具体化,使之成为展开物料需求筹划的重要根据,起到了从综合筹划向具体筹划过渡的承上启下作用      (2)产品构造与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BOM)    MRP系统要对的计算出物料需求的时间和数量,特别是有关需求物料的数量和时间,一方面要使系统可以懂得公司所制造的产品构造和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产品构造列出构成成品或装配件的所有部件、组件、零件等的构成、装配关系和数量规定它是MRP产品拆零的基本举例来说,下图是一种大大简化了的自行车的产品构造图,它大体反映了自行车的构成:图1 自行车产品构造图    固然,这并不是我们最后所要的BOM为了便于计算机辨认,必须把产品构造图转换成规范的数据格式,这种用规范的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构造的文献就是物料清单它必须阐明组件(部件)中多种物料需求的数量和互相之间的构成构造关系。

    下表就是一张简朴的与自行车产品构造相相应的物料清单表1 自行车产品的物料清单注:类型中“M”为自制件,“B”为外购件     (3)库存信息    库存信息是保存公司所有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等存在状态的数据库在MRP系统中,将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甚至工装工具等统称为“物料”或“项目”为便于计算机辨认,必须对物料进行编码物料编码是MRP系统辨认物料的唯一标记①既有库存量:是指在公司仓库中实际寄存的物料的可用库存数量②筹划收到量(在途量):是指根据正在执行中的采购订单或生产订单,在将来某个时段物料将要入库或将要完毕的数量③已分派量:是指尚保存在仓库中但已被分派掉的物料数量④提前期:是指执行某项任务由开始到完毕所消耗的时间⑤订购(生产)批量:在某个时段内向供应商订购或规定生产部门生产某种物料的数量⑥安全库存量:为了避免需求或供应方面的不可预测的波动,在仓库中常常应保持最低库存数量作为安全库存量    根据以上的各个数值,可以计算出某项物料的净需求量: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派量- 筹划收到量-既有库存量MRP基本运算逻辑基本MRP的运算逻辑基本MRP的运算逻辑图如图所示:图1  MRP运算逻辑图    下面结合实例阐明MRP的运算逻辑环节。

    如图2是产品A的构造图 图2   A产品构造图    于是,目前我们就可以计算各个产品及相应部件的需求量    要注意的是,由于提前期的存在,使得物料的筹划交付时间和净需求的时间有时会产生不一致此外,我们为了简化计算,也临时没有将安全库存量考虑在内表1 产品A的需求量计算(产品A,提前期=2,批量=10)     以上计算过程表白虽然1,2,4,6周均需要A,但实际A只要3及4周交付10个即可以了这个筹划下达时间和数量就是部件B和C的毛需求的时间和数量表2 部件B的需求量计算(部件B,提前期=1,批量=20,1A=2B=2´10=20)表3 部件C的需求量计算(部件C,提前期=3,批量=60,1A=3C=3´10=30)    从这一层的分解可以看出,对于部件B,它还在需要在第3周交付个10个,为此我们还要按照产品构造展开下一层的分解分解措施和环节如前,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展开了    通过了以上的展开计算后,我们就可以得出产品A的零部件的各项有关需求量然而,现实中公司的状况远没有这样简朴,在许多加工制造性的公司中,由于产品种类繁多,并不只是产品A要用到部件B、部件C以及零件D和E,也许尚有其她产品也需要用到它们,也也许零件D、E尚有一定的独立需求(如作为服务件用的零件等)。

    因此,MRP要做的工作是要先把公司在一定期段内对同一零部件的毛需求汇总,然后再据此算出它们在各个时段内的净需求量和筹划交付量,并据以安排生产筹划和采购筹划这里为理解释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设,公司尚有产品X要用到零件D,此外,零件D尚有一定的独立需求则对零件D的总需求计算如图3所示    求得了零件D的总需求量,我们就可以根据前面简介的原理,进一步计算出该零件总的净需求量和筹划交付量,由此,有关的生产筹划和采购筹划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予以安排这样,我们就完毕了一种基本MRP的运算循环固然,这一切都是在计算机的协助下,遵循分层解决原则(ERP系统是从MPS开始计算,然后按照BOM一层层往下进行,逐级展开有关需求件的计算,直至低层)完毕的应当说,这种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管理软件而进行的物料需求量的计算,与老式的手工方式相比,计算的时间大大缩短,计算的精确度也相应地得以大幅度地提高图3  有关需求与独立需求同步存在时的需求量计算七十年代闭环MRP    60年代时段式MRP能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有关物料需求的精确时间与数量,但它还不够完善,其重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到生产公司既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

    因此,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的日期有也许因设备和工时的局限性而没有能力生产,或者因原料的局限性而无法生产同步,它也缺少根据筹划实行状况的反馈信息对筹划进行调节的功能    正是为理解决以上问题,MRP系统在七十年代发展为闭环MRP系统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筹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筹划、车间作业筹划和采购作业筹划也所有纳入MRP,形成一种封闭的系统1.闭环MRP的原理与构造    MRP系统的正常运营,需要有一种现实可行的主生产筹划它除了要反映市场需求和合同订单以外,还必须满足公司的生产能力约束条件因此,除了要编制资源需求筹划外,我们还要制定能力需求筹划(CRP),同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平衡只有在采用了措施做到能力与资源均满足负荷需求时,才干开始执行筹划    而要保证明现筹划就要控制筹划,执行MRP时要用派工单来控制加工的优先级,用采购单来控制采购的优先级这样,基本MRP系统进一步发展,把能力需求筹划和执行及控制筹划的功能也涉及进来,形成一种环形回路,称为闭环MRP,如图1示图1 闭环MRP逻辑流程图因此,闭环MRP则成为一种完整的生产筹划与控制系统2.能力需求筹划(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 CRP)(1)资源需求筹划与能力需求筹划    在闭环MRP系统中,把核心工作中心的负荷平衡称为资源需求筹划,或称为粗能力筹划,它的筹划对象为独立需求件,重要面向的是主生产筹划;把所有工作中心的负荷平衡称为能力需求筹划,或称为具体能力筹划,而它的筹划对象为有关需求件,重要面向的是车间。

    由于MRP和MPS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因此资源需求筹划与能力需求筹划之间也是一脉相承的,而后者正是在前者的的基本上进行计算的2)能力需求筹划的根据     ①工作中心:它是多种生产或加工能力单元和成本计算单元的统称对工作中心,都统一用工时来量化其能力的大小     ②工作日历:是用于编制筹划的特殊形式的日历,它是由一般日历除去每周双休日、假日、停工和其他不生产的日子,并将日期表达为顺序形式而形成的     ③工艺路线:是一种反映制造某项"物料"加工措施及加工顺序的文献它阐明加工和装配的工序顺序,每道工序使用的工作中心,各项时间定额,外协工序的时间和费用等     ④由MRP输出的零部件作业筹划3)能力需求筹划的计算逻辑    闭环MRP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因此在编制筹划时,总是先不考虑能力约束而优先保证筹划需求,然后再进行能力筹划通过多次反复运算,调节核算,才转入下一种阶段能力需求筹划的运算过程就是把物料需求筹划定单换算成能力需求数量,生成能力需求报表这个过程可用图2来表达图2 能力需求报表生成过程    固然,在筹划时段中也有也许浮现能力需求超负荷或低负荷的状况闭环MRP能力筹划一般是通过报表的形式(直方图是常用工具)向筹划人员报告之,但是并不进行能力负荷的自动平衡,这个工作由筹划人员人工完毕。

    3.现场作业控制    各工作中心能力与负荷需求基本平衡后,接下来的一步就要集中解决如何具体地组织生产活动,使多种资源既能合理运用又能按期完毕各项订单任务,并将客观生产活动进行的状况及时反馈到系统中,以便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节与控制,这就是现场作业控制它的工作内容一般涉及如下四个方面:车间定单下达:定单下达是核算MRP生成的筹划订单,并转换为下达定单作业排序:它是指从工作中心的角度控制加工工件的作业顺序或作业优先级投入产出控制:是一种监控作业流(正在作业的车间定单)通过工作中心的技术措施运用投入/产出报告,可以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措施作业信息反馈:它重要是跟踪作业定单在制造过程中的运动,收集多种资源消耗的实际数据,更新库存余额并完毕MRP的闭环八十年代的MRPII    闭环MRP系统的浮现,使生产活动方面的多种子系统得到了统一但这还不够,由于在公司的管理中,生产管理只是一种方面,它所波及的仅仅是物流,而与物流密切有关的尚有资金流这在许多公司中是由财会人员另行管理的,这就导致了数据的反复录入与存贮,甚至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    于是,在八十年代,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种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为制造资源筹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系统,英文缩写还是MRP,为了区别物流需求筹划(亦缩写为MRP)而记为MRP II。

    1.MRPⅡ的原理与逻辑    MRPⅡ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公司作为一种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措施对公司多种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筹划、组织和控制,使她们得以协调发展,并充足地发挥作用MRPⅡ的逻辑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 MRPⅡ逻辑流程图    在流程图的右侧是筹划与控制的流程,它涉及了决策层、筹划层和控制执行层,可以理解为经营筹划管理的流程;中间是基本数据,要储存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并且反复调用这些数据信息的集成,把公司各个部门的业务沟通起来,可以理解为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左侧是重要的财务系统,这里只列出应收帐、总帐和应付帐各个联线表白信息的流向及互相之间的集成关系2.MRPⅡ管理模式的特点    MRPⅡ的特点可以从如下几种方面来阐明,每一项特点都具有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人员素质或行为变革两方面,这些特点是相辅相成的1.筹划的一贯性与可行性    MRPⅡ是一种筹划主导型管理模式,筹划层次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到技术、由粗到细逐级优化,但始终保证与公司经营战略目的一致它把一般的三级筹划管理统一起来,筹划编制工作集中在厂级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只能执行筹划、调度和反馈信息。

    筹划下达前反复验证和平衡生产能力,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节,解决好供需矛盾,保证筹划的一贯性、有效性和可执行性2.管理的系统性    MRP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把公司所有与生产经营直接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结成一种整体,各部门都从系统整体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员工都懂得自己的工作质量同其她职能的关系这只有在"一种筹划"下才干成为系统,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应被团队精神所取代3.数据共享性    MRPⅡ是一种制造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公司各部门都根据同一数据信息进行管理,任何一种数据变动都能及时地反映给所有部门,做到数据共享在统一的数据库支持下,按照规范化的解决程序进行管理和决策变化了过去那种信息不通、状况不明、盲目决策、互相矛盾的现象4.动态应变性    MRPⅡ是一种闭环系统,它规定跟踪、控制和反馈瞬息万变的实际状况,管理人员可随时根据公司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迅速作出响应,及时决策调节,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它可以及时掌握多种动态信息,保持较短的生产周期,因而有较强的应变能力5.模拟预见性    MRPⅡ具有模拟功能它可以解决"如果如何……将会如何"的问题,可以预见在相称长的筹划期内也许发生的问题,事先采用措施消除隐患,而不是等问题已经发生了再花几倍的精力去解决。

    这将使管理人员从忙碌的事务堆里解脱出来,致力于实质性的分析研究,提供多种可行方案供领导决策6.物流、资金流的统一    MRPⅡ涉及了成本会计和财务功能,可以由生产活动直接产生财务数据,把实物形态的物料流动直接转换为价值形态的资金流动,保证生产和财务数据一致财务部门及时得到资金信息用于控制成本,通过资金流动状况反映物料和经营状况,随时分析公司的经济效益,参与决策,指引和控制经营和生产活动    以上几种方面的特点表白,MRPⅡ是一种比较完整的生产经营管理筹划体系,是实现制造业公司整体效益的有效管理模式九十年代的ERP系统    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公司竞争空间与范畴的进一步扩大,80年代MRPⅡ重要面向公司内部资源全面筹划管理的思想逐渐发展为90年代如何有效运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公司资源筹划也就随之产生ERP是在MRP-Ⅱ的基本上扩展了管理范畴,给出了新的构造1.ERP同MRPⅡ的重要区别   在资源管理范畴方面的差别    MRP II重要侧重对公司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ERP系统在MRP II的基本上扩展了管理范畴,它把客户需求和公司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公司一种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筹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送、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等进行有效管理。

    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别     MRP II系统把公司归类为几种典型的生产方式进行管理,如反复制造、批量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按库存生产等,对每一种类型均有一套管理原则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为了紧跟市场的变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及看板式生产等则是公司重要采用的生产方式,由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发展,ERP则能较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满足了公司的这种多角化经营需求    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差别     ERP除了MRP II系统的制造、分销、财务管理功能外,还增长了支持整个供应链上物料流通体系中供、产、需各个环节之间的运送管理和仓库管理;支持生产保障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支持对工作流(业务解决流程)的管理    在事务解决控制方面的差别     MRP II是通过筹划的及时滚动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它的实时性较差,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而ERP系统支持在线分析解决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售后服务即质量反馈,强调公司的事前控制能力,它可以将设计、制造、销售、运送等通过集成来并行地进行多种有关的作业,为公司提供了对质量、适应变化、客户满意、绩效等核心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

        此外,在MRP II中,财务系统只是一种信息的归结者,它的功能是将供、产、销中的数量信息转变为价值信息,是物流的价值反映而ERP系统则将财务筹划和价值控制功能集成到了整个供应链上    在跨国(或地区)经营事务解决方面的差别    目前公司的发展,使得公司内部各个组织单元之间、公司与外部的业务单元之间的协调变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ERP系统应用完整的组织架构,从而可以支持跨国经营的多国家地区、多工厂、多语种、多币制应用需求    在计算机信息解决技术方面的差别    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ERP系统得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信息进行集成管理ERP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C/S)体系构造和分布式数据解决技术,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E-business、E-commerce)、电子数据互换(EDI)此外,还能实目前不同平台上的互操作2.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重要体目前如下三个方面: 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现代公司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一公司与单一公司间的竞争,而是一种公司供应链与另一种公司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即公司不仅要依托自己的资源,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种紧密的供应链中,才干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ERP系统正是适应了这一市场竞争的需要,实现了对整个公司供应链的管理 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都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目前两各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即公司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她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伙伙伴关系,进而构成一种公司的供应链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上浮现新的机会,而公司的基本合伙伙伴不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规定期,公司组织一种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当作是公司的一种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体现事先筹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筹划体系重要涉及:主生产筹划、物流需求筹划、能力筹划、采购筹划、销售执行筹划、利润筹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筹划等,并且这些筹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解决(Transaction)有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在事务解决发生的同步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有关业务活动,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至此我们就完毕了对整个ERP原理的简介固然,ERP仍旧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对于它的最新发展,我们还会在后来的系列中予以详尽的简介最后,作为一种总结,我们可以通过图1来对ERP发展的几种重要阶段进行一下简要的回忆:图1 ERP发展阶段图ERP的重要功能模块简介     对于ERP原理的初步理解是我们结识ERP的基本,接下来,为了使人们对ERP产品有一种感性的结识,我们就要从它的功能上再予以进一步的简介     以往我们总是以某个产品为背景来简介ERP系统,但是由于各个厂家产品的风格与侧重点不尽相似,因而其ERP产品的模块构造也相差较大对于初次理解ERP的读者来说,有时也许会觉得弄不清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ERP系统因此,在这里,我们想撇开实际的产品,从公司的角度来简朴描述一下ERP系统的功能构造,即ERP可觉得公司做什么。

    它的模块功能究竟涉及哪些内容,这才是我们论述的重点     ERP是将公司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朴的说是将公司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功能模块以不同于以往的MRP或MRPII的模块,它不仅可用于生产公司的管理,并且在许多其他类型的公司如某些非生产,公益事业的公司也可导入ERP系统进行资源筹划和管理这里我们将仍然以典型的生产公司为例子来简介ERP的功能模块     在公司中,一般的管理重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生产控制(筹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这三大系统自身就是集成体,它们互相之间有相应的接口,可以较好的整合在一起来对公司进行管理此外,要特别一提的是,随着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注重的加强,已有越来越多的ERP厂商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了ERP系统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对这一功能,我们也会进行一下简要的简介财务管理模块    公司中,清晰分明的财务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ERP整个方案中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ERP中的财务模块与一般的财务软件不同,作为ERP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统的其他模块有相应的接口,可以互相集成,例如:它可将由生产活动、采购活动输入的信息自动计入财务模块生成总账、会计报表,取消了输入凭证繁琐的过程,几乎完全替代以往老式的手工操作。

    一般的ERP软件的财务部分分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大块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重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公司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成果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帐、钞票、固定资产、多币制等部分构成1总帐模块    它的功能是解决记账凭证输入、登记,输出日记账、一般明细账及总分类账,编制重要会计报表它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核心,应收帐、应付帐、固定资产核算、钞票管理、工资核算、多币制等各模块都以其为中心来互相信息传递2应收帐模块    是指公司应收的由于商品赊欠而产生的正常客户欠款帐它涉及发票管理、客户管理、付款管理、帐龄分析等功能    它和客户订单、发票解决业务相联系,同步将各项事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导入总账3应付帐模块    会计里的应付帐是公司应付购货款等帐,它涉及了发票管理、供应商管理、支票管理、帐龄分析等它可以和采购模块、库存模块完全集成以替代过去繁琐的手工操作4钞票管理模块    它重要是对钞票流入流出的控制以及零用钞票及银行存款的核算它涉及了对硬币、纸币、支票、汇票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在ERP中提供了票据维护、票据打印、付款维护、银行清单打印、付款查询、银行查询和支票查询等和钞票有关的功能。

        此外,它还和应收帐、应付帐、总账等模块集成,自动产生凭证,过入总账5固定资产核算模块    即完毕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以及折旧有关基金计提和分派的核算工作它可以协助管理者对目前固定资产的现状有所理解,并能通过该模块提供的多种措施来管理资产,以及进行相应的会计解决它的具体功能有:登录固定资产卡片和明细账,计算折旧,编制报表,以及自动编制转账凭证,并转入总账它和应付帐、成本、总账模块集成6多币制模块    这是为了适应当今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对外币结算业务的规定增多而产生的多币制将公司整个财务系统的各项功能以多种币制来表达和结算,且客户订单、库存管理及采购管理等也能使用多币制进行交易管理多币制和应收帐、应付帐、总帐、客户订单、采购等各模块均有接口,可自动生成所需数据7工资核算模块    自动进行公司员工的工资结算、分派、核算以及各项有关经费的计提它可以登录工资、打印工资清单及各类汇总报表,计算计提各项与工资有关的费用,自动做出凭证,导入总账这一模块是和总帐,成本模块集成的8成本模块    它将根据产品构造、工作中心、工序、采购等信息进行产品的多种成本的计算,以便进行成本分析和规划还能用原则成本或平均成本法按地点维护成本。

    二、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的功能重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筹划、控制、分析和预测:财务筹划:根据前期财务分析做出下期的财务筹划、预算等财务分析:提供查询功能和通过顾客定义的差别数据的图形显示进行财务绩效评估,帐户分析等财务决策: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中心内容是作出有关资金的决策,涉及资金筹集、投放及资金管理生产控制管理模块     这一部分是ERP系统的核心所在,它将公司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公司可以有效的减少库存,提高效率同步各个原本分散的生产流程的自动连接,也使得生产流程可以前后连贯的进行,而不会浮现生产脱节,耽误生产交货时间    生产控制管理是一种以筹划为导向的先进的生产、管理措施一方面,公司拟定它的一种总生产筹划,再通过系统层层细分后,下达到各部门去执行即生产部门以此生产,采购部门按此采购等等1主生产筹划    它是根据生产筹划、预测和客户订单的输入来安排将来的各周期中提供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它将生产筹划转为产品筹划,在平衡了物料和能力的需要后,精确届时间、数量的具体的进度筹划是公司在一段时期内的总活动的安排,是一种稳定的筹划,是以生产筹划、实际订单和对历史销售分析得来的预测产生的。

    2物料需求筹划    在主生产筹划决定生产多少最后产品后,再根据物料清单,把整个公司要生产的产品的数量转变为所需生产的零部件的数量,并对照既有的库存量,可得到还需加工多少,采购多少的最后数量这才是整个部门真正根据的筹划3能力需求筹划    它是在得出初步的物料需求筹划之后,将所有工作中心的总工作负荷,在与工作中心的能力平衡后产生的具体工作筹划,用以拟定生成的物料需求筹划与否是公司生产能力上可行的需求筹划能力需求筹划是一种短期的、目前实际应用的筹划4车间控制    这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作业筹划,是将作业分派到具体各个车间,再进行作业排序、作业管理、作业监控5制造原则    在编制筹划中需要许多生产基本信息,这些基本信息就是制造原则,涉及零件、产品构造、工序和工作中心,都用唯一的代码在计算机中辨认a零件代码,对物料资源的管理,对每种物料予以唯一的代码辨认b物料清单,定义产品构造的技术文献,用来编制多种筹划c工序,描述加工环节及制造和装配产品的操作顺序它涉及加工工序顺序,指明各道工序的加工设备及所需要的额定工时和工资级别等d工作中心,使用相似或相似工序的设备和劳动力构成的,从事生产进度安排、核算能力、计算成本的基本单位。

    物流管理一、分销管理    销售的管理是从产品的销售筹划开始,对其销售产品、销售地区、销售客户多种信息的管理和记录,并可对销售数量、金额、利润、绩效、客户服务做出全面的分析,这样在分销管理模块中大体有三方面的功能1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和服务    它能建立一种客户信息档案,对其进行分类管理,进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客户服务,以达到最高效率的保存老客户、争取新客户在这里,要特别提到的就是近来新浮现的CRM软件,即客户关系管理,ERP与它的结合必将大大增长公司的效益2对于销售订单的管理    销售订单是ERP的入口,所有的生产筹划都是根据它下达并进行排产的而销售订单的管理是贯穿了产品生产的整个流程它涉及:a客户信用审核及查询(客户信用分级,来审核订单交易)b产品库存查询(决定与否要延期交货、分批发货或用代用品发货等)c产品报价(为客户作不同产品的报价)d订单输入、变更及跟踪(订单输入后,变更的修正,及订单的跟踪分析)e交货期的确认及交货解决(决定交货期和发货事物安排)3对于销售的记录与分析    这时系统根据销售订单的完毕状况,根据多种指标做出记录,例如客户分类记录,销售代理分类记录等等,再就这些记录成果来对公司实际销售效果进行评价:a销售记录(根据销售形式、产品、代理商、地区、销售人员、金额、数量来分别进行记录)。

    b销售分析(涉及对比目的、同期比较和订货发货分析,来从数量、金额、利润及绩效等方面作相应的分析)c客户服务(客户投诉纪录,因素分析)二、库存控制    用来控制存储物料的数量,以保证稳定的物流支持正常的生产,但又最小限度的占用资本它是一种有关的、动态的、及真实的库存控制系统它可以结合、满足有关部门的需求,随时间变化动态地调节库存,精确的反映库存现状这一系统的功能又波及:a为所有的物料建立库存,决定何时定货采购,同步作为交与采购部门采购、生产部门作生产筹划的根据b收到订购物料,通过质量检查入库,生产的产品也同样要通过检查入库c收发料的平常业务解决工作三、采购管理    拟定合理的定货量、优秀的供应商和保持最佳的安全储藏可以随时提供定购、验收的信息,跟踪和催促对外购或委外加工的物料,保证货品及时达到建立供应商的档案,用最新的成本信息来调节库存的成本具体有:a供应商信息查询(查询供应商的能力、信誉等)b催货(对外购或委外加工的物料进行跟催)c采购与委外加工记录(记录、建立档案,计算成本)d价格分析(对原料价格分析,调节库存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以往的ERP系统基本上都是以生产制造及销售过程(供应链)为中心的。

    因此,长期以来始终把与制造资源有关的资源作为公司的核心资源来进行管理但近年来,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始越来越受到公司的关注,被视为公司的资源之本在这种状况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模块,被加入到了ERP的系统中来,和ERP中的财务、生产系统构成了一种高效的、具有高度集成性的公司资源系统它与老式方式下的人事管理有着主线的不同一、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    对于公司人员、组织构造编制的多种方案,进行模拟比较和运营分析,并辅之以图形的直观评估,辅助管理者做出最后决策    制定职务模型,涉及职位规定、升迁途径和培训筹划,根据担任该职位员工的资格和条件,系统会提出针对本员工的一系列培训建议,一旦机构改组或职位变动,系统会提出一系列的职位变动或升迁建议    进行人员成本分析,可以对过去、目前、将来的人员成本作出分析及预测,并通过ERP集成环境,为公司成本分析提供根据二、招聘管理    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优秀的人才才干保证公司持久的竞争力招聘系统一般从如下几种方面提供支持: a进行招聘过程的管理,优化招聘过程,减少业务工作量;b对招聘的成本进行科学管理,从而减少招聘成本;c为选择聘任人员的岗位提供辅助信息,并有效地协助公司进行人才资源的挖掘。

    三、工资核算a能根据公司跨地区、跨部门、跨工种的不同薪资构造及解决流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薪资核算措施b与时间管理直接集成,可以及时更新,对员工的薪资核算动态化c回算功能通过和其他模块的集成,自动根据规定调节薪资构造及数据四、工时管理a根据本国或本地的日历,安排公司的运作时间以及劳动力的作息时间表b运用远端考勤系统,可以将员工的实际出勤状况记录到主系统中,并把与员工薪资、奖金有关的时间数据导入薪资系统和成本核算中五、差旅核算    系统可以自动控制从差旅申请,差旅批准到差旅报销整个流程并且通过集成环境将核算数据导进财务成本核算模块中去ERP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有关ERP的引入是许多公司颇为关注的问题自从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了第一套 MRP II 软件以来,MRP II/ERP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已经历了近从起步、摸索到成熟的风雨历程据不完全记录,国内目前已约有700家公司购买或使用了这种先进的管理软件然而,其应用的效果很不平衡,各个公司差距较大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整个过程进行一下回忆和思考回忆国内的MRP-II/ERP的应用和发展过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启动期。

      这一阶段几乎贯穿了整个八十年代,其重要特点是立足于MRP-II的引进、实行以及部分应用阶段,其应用范畴局限在老式的机械制造业内(多为机床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由于受多种障碍的制约,应用的效果有限,被人们称之为“三个三分之一论”阶段   在八十年代,中国刚进入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尚不具有或不强烈公司的生产管理问题重重:机械制造工业人均劳动生产率大概仅为先进工业国家的几十分之一;产品交货周期长;库存储藏资金占用大、设备运用率低等等为了改善这种落后的状况,国内机械工业系统中某些公司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北京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等先后从国外引进了MRP-II软件作为MRP-II在中国应用的先驱者, 它们曾经走过了一段坎坷而曲折的道路   一方面,存在着管理软件自身的技术问题当时引进的国外软件大都是运营在大、中型计算机上,多是相对封闭的专用系统,开放性、通用性极差,设备庞大,操作复杂,系统性能的提高困难并且国外的软件没有完毕本地化的工作,再有就是耗资巨大等,同步又缺少相应配套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另一方面,存在着缺少MRP-II应用与实行的经验问题。

    再次,存在着思想结识上的障碍问题当时公司的领导大都对这一项目的注重限度不够,只是将其视作为一项单纯的计算机技术尽管如此,仍有些公司获得了某些效益,如北京第一机床厂、沈阳机床厂和沈阳鼓风机厂等;也有的公司应用并不抱负,例如广州标致汽车公司在八十年代后期共斥资多万法郎从法国引进了MRP-II系统并安装在两台BULL公司的DPS7000主机上,目的是实现对全公司的订单、库存、生产、销售、人事、财务等进行统一管理,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益,但成果其应用的部分尚达不到软件系统的十分之一功能故从整体来看,公司所得到的效益与巨大的投资及当时的宏图大略相去甚远   为此,有人觉得“国外的MRP-II软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厂情”;某些专家学者在分析和总结这段的应用状况后,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论点,即:“国外的MRP-II软件三分之一可以用,三分之一修改之后可以用,三分之一不能用这就是被人们戏称的“三个三分之一”论阶段第二阶段:成长期   这一阶段大体是从1990年至1996年,其重要特性是MRP-II/ERP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从实践上否认了以往的观念,被人们称为“三个三分之一休矣”的阶段。

      该阶段唱主角的大多还是外国软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的经济体制已从筹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产品市场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对老式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该阶段的管理软件虽仍然重要还是定位在MRP-II软件的推广与应用上,然而波及的领域已突破了机械行业而扩展到航天航空、电子与家电、制药、化工等行业典型的公司有成都飞机制造工业公司、广东科龙容声冰箱厂、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上海机床厂、一汽-大众汽车集团等此外,象北京第一机床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等老牌的MRP-II顾客在启动了国家“863”的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重点工程后,都先后获得了可喜的收益如北京第一机床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以生产管理为核心,联接了物资供应、生产、筹划、财务等各个职能部门,可以迅速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筹划、平衡能力,效率提高了30多倍,为此于1995年11月获得了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授予的“工业领先奖”;广东科龙容声冰箱厂的MRP-II项目,经美国APICS(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 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 Inc. 创立于1957年)的专家认定达到了A级应用水平,等等。

    总之,大多数的MRP-II顾客在应用系统之后都获得了或多或少的收益,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之因此获得了这样的成绩,重要因素在于:一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构造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出和普及、软件系统在UNIX小型机/工作站上以及微机平台上的扩展和软件开发趋势的通用性和开放性都使得MRP-II的应用向更深更广的范畴发展;二是由于中国公司已进入体制转变和创新阶段,积极地革新公司管理制度和措施,并采用新型的管理手段来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三是某些国外的软件公司已完毕了本地化的工作,其产品在开放性和通用性方面也作了许多改善,同步国内的财务制度和市场机制也逐渐向国际化靠拢,再有就是某些国内的公司对国外软件通过二次开发和改装后形成了国内版本的软件并将其推向市场,使得中国的公司有了更广的选择范畴;四是人们在通过了一段学习和摸索之后,在观念上开始转变,实践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此,业界有识之士高声疾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痛苦女王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