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唐诗宋词读书笔记

文档格式:DOCX| 16 页|大小 20.96KB|积分 20|2023-04-09 发布|文档ID:19871095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唐诗宋词读书笔记唐诗宋词读书笔记1所谓“一代有一代之__”,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种代表 性的文体这些文体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以至一提起某个 时代,人们便会联想起某种文体;一提起某种文体,人们便会联 想起某个时代如汉朝的赋,六朝的骈文,唐朝的诗,宋朝的词, 元朝的曲,明清两朝的小说、戏曲,民国的白话文学等这些文 体在所代表的时代里,作者最多,作品最繁茂,艺术成就最高, 如山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唐诗是中国诗歌艺术之巅峰,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盛 况空前,后难为继词,作为比诗体更自由的韵文体裁的文体, 发起于唐,历五代,至宋而大成宋词实乃词中经典,由小令到 中、长调,可谓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名篇佳作,精华毕现正 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好诗已被唐人做尽一样,好词也被宋人做完 了唐诗宋词,犹如日月同辉,珠联璧合,共同永载中华诗歌艺 术史册,流芳百世唐代为我国诗之盛世唐人以种种因缘,在诗坛上留空前之 伟绩唐帝国从七世纪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叛乱之前一百多 年间,经济一直是上升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即 使在安史叛乱之后,由于南方的开发与南北交通保持畅通,经济 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未停顿下来。

    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 界标,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乱前以李白为代表的浪 漫主义和乱后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对峙,在诗歌创作方 面,显示了盛唐之所以为盛唐诗是在既继承前代传统,又大胆革新、勇于创造的基础上 繁荣发展起来的初唐诗人陈子昂提出以复古为革新的主张,冲 破了齐梁以来宫廷文学的苑囿,恢复了汉魏的传统,重新使诗歌 与社会政治结合起来,为唐诗开拓了一条健康的道路盛唐诗人 在初唐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六朝的艺术技巧,继承了《诗经》 以来的传统,努力表现他们自己时代的社会生活,出现了诗歌创 作的高潮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便是这高潮中两位伟大的诗人 中唐时期,又有白居易提倡新乐府运动,这个运动成为贯穿晚唐 的现实主义的巨大潮流村居苦寒白居易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被,坐卧有余温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唐宪宗元和六年,作者因母亲去世,退职回到故乡下邽的渭 村,居丧三年在这段时间,他对劳动人民的生活有进一步的了 解,对他们的痛苦深表同情。

    元和八年(八一三)冬天,他写了 这首诗,记下自己的感触唐代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央政 府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队,再加上官吏、 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 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对此深有 体验他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回观村闾间,十室九贫”,同他在 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诗》) 一样,当系他亲眼目睹的现实生活的实录这首诗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 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他们是多么痛苦呵!后一部分写 自己在这样的大寒天却是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 既无挨饿受冻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诗人把自己的生活与农 民的痛苦作了对比,深深感到惭愧和内疚,以致发出“自问是何 人?”的慨叹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 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象此诗中把农 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 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除对比之外,这首诗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语言通俗,叙写 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

    这些特点都 体现了白诗特有的通俗平易的艺术风格宋词多绮语,往往被人看低,认为其居下品,比不上诗在 下深觉不然,宋词之华美如月中嫦蛾轻舞,宋词之壮烈如大气狂 吞山河,宋词之寓意如酒香巷深待寻,我深爱宋词,虽不才,也 愿留下些文字,以供自娱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 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们先来看这首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 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借物起情,已是深秋时节,连花草也哀愁了起来,天气渐冷, 燕子也飞走了连明月也不懂离别的痛苦,只是斜光照到天明 昨夜的西风将碧树都凋谢了,独自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不见 思念的人想要寄去诗词与书信,可是山长水阔又怎知他在何处! 何等的悲凉,何等的思念晏殊还有一作《浣溪沙》内中有两句十分的出名“无可奈何 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对于花的凋谢是无可奈何的,年华 不也一样吗,离去的东西就不会回来了,可是那归来的燕子却似 曾相识一样。

    无可奈何,何其无情,似曾相识何其有情,一无情, 一有情,鲜明的对照,激烈的互射,可见它之出名,并不是偶然 的再来看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柳三变柳永的《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 无人会得凭栏意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衣 带渐宽都不悔,况伊销得人憔悴独自倚靠在高楼栏杆边,风轻轻的吹着,远望天边,仿佛离 愁从那黯黯生出残阳照着草色山光,没有人理解我的心事不 如狂放的大醉一场,对酒当歌,原来这样喝酒是无味的衣带渐 渐的宽松也不后悔,他本来就是值得我为之憔悴的啊!最后的两 句堪称一字千金,衣带渐宽终不悔,况伊销得人憔悴这种执着和 激烈,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柳永的另一作《雨霖铃》也很是著名,“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认为 是千古名句,多情总是在伤痛离别,更碰上如此孤独的清秋,今 夜酒醒在何处?风一吹,才清醒的看到两岸的杨柳,残月在天, 清光如水似有一种惊梦的感觉辛弃疾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爱国词人,他出身于农民武装队 伍,带有豪侠气质,南归后又是征战沙场,又是出任大吏,又是 啸咏山林的词人,称得上是文武双全辛弃疾一生都想着收复北 方的失地,但朝中的投降派把持了大权,使其郁郁不得志,又深 忧国家的兴亡以及对投降派的怨愤也感叹自己的年华老去,所以 他才会咏出“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 去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想当年、金 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样 的词来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堪称词界第一意境: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 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 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上篇写元宵佳节都市的繁华景象,尽管已经偏安江左,过了 长江便可以看到敌人戎马驰骋,但统治者的豪华奢侈却还是惊人 的,下篇作者突然笔锋急转,特意塑造了一个异于那群醉生梦死 之徒的少女形象,这姑娘是美丽的,又是高洁的,突然她消失在 视线中,在人群中寻找千百遍也没有看见,不想猛然回头,才发 现她悄然站在零落,游人稀疏的所在这里,我以为辛弃疾是把 自己本人寄托在那姑娘身上,“笑语盈盈暗香去”,自己的灵魂 是美丽的,“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不愿同那些醉生梦死之徒胡 混着日子宋词却有些绮语,但都颇耐人寻味,意境深远,流传至今 比如范仲淹的《苏幕遮》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比如欧 阳修的《玉楼春》中“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比 如秦观的《鹊桥仙》中“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 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词也不乏忠君爱国之作,如岳飞那首气吞山河的《满江 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读来令人热血澎湃,意 气风发又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如陆游那首《咏梅》,“无意苦争 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两句表明 了陆游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 坚贞自守的傲骨后两句写梅花不堪风雨摧残纷纷凋落,又与泥 水混杂,已经分辨不出花的样子来了,这是何等的悲惨,但“只 有香如故”不管如何摧残,梅花那特有的香味却永远如故,是怎 样也改变不了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苏轼的《水调歌头》和《念奴娇赤壁怀 古》无可否认应为宋词发展为豪放之作的代表,在此之前宋词多 为“婉约派”,直到苏轼的出现,此翁以其淋漓巨笔,书万丈豪 情,以其豪放思想,翻万丈波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 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读 后仿佛画面就在眼前,真可谓高视阔步,气势雄浑啊。

    最后,我们来看看有史以来最卓越的女词人李清照,她不仅 以惊人的才华,高步词坛,而且是最早的一个词评家她熟通音 律,掌握高度的艺术技巧,目无余子,简直不把欧、晏、苏、黄 等人放在眼下,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李清照的词,以曲折细腻 见长,能把一些非常纤细的事物或感情,通过绝妙的艺术手法加 以再现,不但以豪放见长的词人望尘莫及,便是一般婉约为宗的 高手,也相形见细有人称赞她的“宠柳娇花”“绿肥红瘦”, 也有人赏识她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却独爱“寻寻觅 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 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 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啊不知该是怎样的女人才能吟出“生 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啊唐诗宋词读书笔记2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禁会有人想到唐诗宋词,都会以唐 诗宋词为傲但真正的作品是需要读者的共鸣,需要读者对文学 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这时我想到了老师 的作用一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 审美的享受,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而领会到文学作品 的意义。

    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跨,永 远受制于人,受人宰割;而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 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打自垮,自廿受制于人,自愿受人 宰割中科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杨叔子如是说古人留 给我们的财产要积极地继承和发扬,没有民族精神的国家是不可 能有长足发展的,所以说朱熹的那段话真不为过“须是先将诗来 吟咏四五十遍,方可看注看了又吟咏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融 液浃洽,方有见处”唐宋名诗词中既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 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么美的景色描写,也有“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千古壮观的绝句,还有“出师未捷 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 间这么具有魅力的诗句在课堂上的教授有时总会死 气沉沉,老师的讲解总是在分析诗句,让这么美的东西变得枯燥 无味,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学策略,让民主进课堂,采取平等的教 学方式,学生能够自由的质疑问难,大胆发言激起学生的热情 后,让他们读一一感悟一一再读,让读者和作者的心境有相通感, 那样的教学才是出彩的,学生才会受益当然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继承性的发扬,并在我们的实际 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的文化,才会让文化 之路走得更远,才会让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唐诗宋词读书笔记3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比如唐诗、宋词、 元曲、清明小说……而唐诗、宋词,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 峰《唐宋词赏析》浓缩了唐诗宋词的精华,让我们从中了解了 许多名诗名词其中,我映象最深的便是《爵江月和》这首词的赏析这首 词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英雄文天祥所写整首诗是这样的:“乾坤 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 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 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飘零,重来淮水,正 是应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向 江山回首一线高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这首词的赏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的告诉读者这首异乎 寻常的词是文天祥在五坡岭被叛徒所害而被俘与同时被压北行 的同乡好友邓光荐临别时写下并送给邓光荐的这首词对国族的 不幸,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是我们对文天祥的壮举表示热忱的赞 慕这首词用了苏东坡赤壁怀古的词韵这不是一般的唱和之作, 而是赤心报国的强者之歌既有巨大的政治鼓动性,又有很强的 艺术感染力其次,便是李颀的《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 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 入汉家这首诗的赏析点明了此诗是作者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 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并 具体的展现了当时边疆景象的肃穆和凄凉,告诉人们当时的历史 背景和帝王的霸道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 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并巧妙的 运用了音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意义这本是其实还有许多像此类值得大家去品读去欣赏的诗词 它们不仅在文字上有着特殊的含义,就连它们的标点符号上都有 着非凡的魅力它们不仅传达着是人在不同年代对生活产生的不 同感想,也是我们对进一步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是文学上不可 缺的部分本书清楚的讲述了大约六百多首唐诗宋词,并进行了 详细的赏析,是我们学习语文必读的一本好书历史,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山,只要你去发掘它,就会收获 无限的知识唐诗宋词读书笔记4不知是第几次拿起这本稍大的书,但还是情不自禁地像往常 一样,深深的,深深的读下去,淡黄的灯光下,岑参、杜甫、苏 轼、易安……向我扑面而来,那油墨香气之中的悠悠难诉之情像 一株株青草,悄悄地生长起来……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你迎风昂首,凌厉的边塞狂风让你的衣襟猎猎飞舞,你自岿 然不动,暗色的双眸苍鹰般盯紧了那被朝晖涂抹的地平线,然而, 那“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担,都护铁衣冷难着”的严 寒并不能冷却你的心,“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的豪情壮志填满你炙热的爱国胸襟,纵然你在无数次的征战中离 去,你那执笔昂然,豪情满怀的身影已铭刻在边疆的朝阳里……范仲淹:山映斜阳接天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却不断 遭到当权者的阻扰,革新雄图猛然迎来一盆冷水,这怎能不令人 愁肠满怀? “黯乡魂,追旅思”的苦恼向谁倾诉?眼见那“千嶂 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你却只能“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那爱国之情汹涌于胸间却不能实现,祖国的 沦陷使你“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泪眼中,我仿佛看见了深 深的无奈……苏轼: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你独自坐于江心,叶舟随波摇曳,江中之月已映入你的酒中, 两岸漆黑,但你有双明亮的眼眸,波涛汹涌,比不上你豪爽的胸 襟,即使多次被贬,你依然有着“把酒问青天”的豪情,那杯中 日月藏于你的腹中,也藏于你的笔尖,有这样宽广的胸襟,还要 介怀什么呢?于是,你那永不熄灭的热情仿佛熔化了所有怨事, 让我想与你一起“左牵黄,右擎苍”,领略那“西北望,射天狼。

    的不眠之夜……不知不觉,夜已深了,冰冷的夜风扑打着我炙热的脸颊,那 一幕幕画面还在我脑海中闪现,犹如一株株坚韧的小草,不管是 多么大的火,燃尽之后,他们依然可以轻捧着朝露,折射出令人 沉迷的华光……唐诗宋词读书笔记5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 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 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 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首句“岱宗夫如何? ”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 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 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 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 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 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 独具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 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 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 地写出自己的体验一一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 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 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 并认为无人能继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 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 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 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 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 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 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 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 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 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 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 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

    归鸟” 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 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 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 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 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 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 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 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 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 备了双重的含义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 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壕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 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 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 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lisuyan210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