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学案2 新人教版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目标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夏商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哪些;学会细致观察课文的图片,从中获得有效的历史信息2、学习重点: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学习难点:理解分封制和礼仪教化的作用,学习设计西周的社会网络图自主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8-32页的内容,完成填空,并把相关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1、请同学们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授予某个诸侯,称为“_________________”,由诸侯管理_________________诸侯必须服从_________________,管理_________________,保卫_________________2、夏商西周社会等级分明,划分为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划分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3、夏商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看下图,说一说西周社会分封制的主要内容2、你的疑点、难点:【自我测试】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度2、关于西周的分封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周王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归诸侯所有B.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将血缘关系融入国家统治C.诸侯因为政绩突出而得到周天子的分封D.诸侯与周天子相互对峙3、夏商西周时期,毫无人身自由的是( )A.士 B.诸侯 C.平民 D.奴隶4、实行分封制是在(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夏朝二、非选择题材料一:“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左传》 (原文大意:天上有十个太阳,人间分为十个等级……所以王统治公,公统治大夫,大夫统治士,士往下逐层统治各级奴仆)材料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注:祀:祭祀。
戎:战争1.根据材料一判断,这反映了西周什么社会制度? 2.根据材料二,夏商西周国家统治者为什么非常重视祭祀祖先的礼仪活动?【巩固提升】B、选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__________产生的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2、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 )A.征服更多的地方 B.加强对各地的统治C.建立起许多的诸侯国 D.使诸侯朝见天子3、以下关于夏商西周国家,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军队 ②刑法 ③兴办教育 ④礼仪教化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天子之: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摘自《礼记•王制篇》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卿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摘自《孟子•告子》回答:1、材料一说明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制度?分赐土地多少的依据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巡狩”和“述职”各指什么?诸侯和天子的关系如何?3、材料二对诸侯作了哪些法律规定?此规定的目的是什么?【课后反思】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A、 必做题一、 单项选择题:1.C 2.B 3.D 4.C 二、 非选择题1.分封制 2.夏商西周时期,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生活在氏族或宗族血缘纽带编织的社会网络之中,统治阶级通过祭祀祖先的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起到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B、选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C 二、非选择题(1)分封制;根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2)天子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封疆的诸侯向天子汇报工作的完成情况,以评定其是否称职;上级和下级关系3)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定期朝觐、纳贡和服役;目的是巩固周天子居于全国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