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史记·循吏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楚民俗好庳①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②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子产者,郑之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③,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
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令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①庳:bì,矮小②梱:kǔn,门槛③尺籍:汉制,把杀敌斩首的功劳记录在一尺长的竹板上,称“尺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B.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C.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D.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与“隐士”的含义完全相同B.闾里,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一般为平民居住的地方。
借指平民或邻居C.大夫,古代官阶先秦诸侯国中,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D.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叔敖宽政教民,社会和美孙叔敖执政宽缓,注重教化,使官民和睦同心,社会风俗和谐淳美B.子产执政为民,深受爱戴子产为相,百姓安居乐业;子产去世,举国悲痛,仿佛失去主心骨C.李离执法公平,以身作则李离认为属下断案有误而枉杀人命,自己有失察之罪,便自刎而死D.循吏勤政爱民,恪尽职守文中三位先贤都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守初心担使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2)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10、 D 11、A 12、C 13、 管理市场的长官向国相孙叔敖报告说:“市场乱了,老百姓无人安心在那里做买卖,秩序很不稳定您认为臣能审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所以才让我担任司法官,现在我错断案情而杀了人,应该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