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 -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p 武威一中 赵凤琴 一、选定作品,确定选题 选定了《祝福》《荷花淀》《故事新编》《离骚》这四篇课文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对象研究的主题有:《祝福》主题的研究、《荷花淀》环境描写的研究、《故事新编》的再编研究、《离骚》屈原性格的研究老师要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选题合在一处,建立选题库 如《祝福》的主题研究设计如下的小论文题目: 1. 的鲁镇 2. 的鲁四老爷 3.他们这样对待祥林嫂 4.谁是凶手——浅析祥林嫂的死因 5. 的祥林嫂 6.乞讨中的祥林嫂 7.没有春天的祥林嫂 8.没有春天的祥林嫂 9.从祥林嫂身上看贞洁观 10.如何对待祥林嫂的对抗 《荷花淀》的环境描写的研究:诗意的环境描写〔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环境描写的特点,自己再用诗歌的语言去表现环境特点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 1 《故事新编》的汇编〔要求学生对历史故事进展新编,去深化地提醒某种社会现象或挖苦社会上的某些人〕 《离骚》的研究性主题:我看屈原的死〔写出小论文,谈一谈自己对屈原性格的理解〕 二、 搜集资料,形成观点 论题确定后,关键就是指导学生针对论题,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网上、图书馆里相关资料很多,面对众多的资料,学生该如何选择呢?必须与自己所选的题目内容相吻合材料是为主题效劳的,材料不符合主题要求,即使再好的材料也是废品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最好选在在上这堂课的前两周布置任务这样,每个同学都有时间搜集资料,每一小组的同学又可以利用搜集资料的时间里互相交换资料,整理、修正自己的观点 三、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最能反映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谈到《祝福》的主题时同学们有如下的观点: 鲁迅先生浓缩了旧中国下层社会垂死挣扎的人们的所有无知愚昧,还有悲惨的境遇,把它们都给了祥林嫂,又把旧中国残留下来的封建思想的牢笼、礼教的束缚、文化的枷锁搬进了鲁镇《祝福》里有个鲁镇,鲁镇里有个中国 她身死于饥寒交迫,心死于封建礼教!也就理所应当的、顺其自然地死在了黑暗的“吃人”的社会中 贞洁时一把既能用来保证幸福,又能用来刺破幸福的双刃剑 2 《荷花淀》诗意的环境描写成果展示: 思*愁 荡漾的波光 怎拂去你闪满泪光的眼 摇摆的小船 怎渡走我无比思念的心 风从我身边走过 我问风:愁是什么 风不答复,只轻轻从我耳边擦过 干净地,带走我的愁 那风 一阵微风吹过 水面上的雾淡薄了起来 空气中 竟也弥漫着些许花香 那风 吹乱了她的发 不知 缭乱了谁的心 夜*月光*思念 3 夜色太重 苇子太浅 月光正好 舞动的手指间 镀上了 一层淡淡的哀愁 我不愿 我不愿,我不愿,不愿是那山坳里的野花 依着山的伟岸,去显示她的娇小 我不愿,我不愿,不愿是那盆里的牡丹 抬着傲慢的头,去让世俗评赏 好展示花中之王的风骚 不,我不愿,我不愿 不愿只做那些小花,有可以夸耀的美丽 转瞬即逝,烟消云散 不,不只这样 我要是那个铜墙铁壁 我要是那个坚强美丽 去筑起一座花的长城 4 我只愿,只愿,只愿这样 坚强地重复,梦里不变的誓言 《故事新编》汇编成果展示: 《孙二娘开店》《鲁智深反贪记》《孔乙己奇遇记》《掩耳盗铃新编》《包公和他的同僚》《八戒征婚记》《大禹治水》《爱心活动到鲁镇》《重耳当官新编》等。
《屈原》成果展示〔略〕 注:以上所有课题研究成果展示很多,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篇相关的小论文或诗歌创作等作品,另装订成册 四、教学启示 1.尤其重要的是使同学们明白了一件事:语文课可以这样上,语文可以这样学,同学们可以自己作课堂的主角,激活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同学们在确定选题、查阅资料、组织观点时,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步了他们的理论才能正如上海的一位专家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这个“自主定题”“自主研究”的学习过程:假如把学习比做摘苹果,我们关注的不仅是苹果是否摘到,更关注的是摘苹果的过程,关注学生是否对怎样摘到苹果有实在的体验这是一种意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2.同学们在学到语文根底知识的同时,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理论联络起来了,开发了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利用播送、电视、网络5 等媒体资,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并以社会的文化土壤滋润根底教育的语文之树同学们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投入了关注,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获得了一定的社会理论才能 3.培养了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交流、深化探究的才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性。
语文研究性学习之所以特别强调自主意识,是因为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理论行为的根底,只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研究意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参加研究理论活动,在体验内化的根底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研究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研究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理论活动因此,学生是否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衡量语文研究性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设计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在学生自主研究活动上下功夫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在语文活动中亲身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语文熏陶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懂得了如何化资料为我所用的原那么 4.老师角色的转变从传授到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学生是活动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如何表达呢?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不排挤老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支持老师的指导作用表如今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考虑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这种指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研究活动的始终老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老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将进步学生研究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老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的独6 立探究活动为根底,但本质上这种探究活动是在老师“导演”和指导下的活动,是老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需要运用语文学科中的大量根底知识,这不仅要求老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理解,而且要熟悉多种研究方法,还需要对当前语文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比拟深透的理解,这样老师才能帮助学生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方案,进而引导学生开展深化扎实的研究活动可以说,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老师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传授、灌输中的主导作用 7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