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运动健身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2节 洋流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文档格式:DOC| 6 页|大小 1.82MB|积分 7|2022-08-26 发布|文档ID:14399620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 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如图a、b在赤道附近,c、d在40°N附近读甲、乙两海域的海水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两海域有风海流流过,关于该风海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D )①途经a处,流向为自东向西②途经b处,流向为自西向东③途经c处,流向为自东向西④途经d处,流向为自西向东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 根据海水等温线可以确定海域位置,再结合洋流模式、风带可知:赤道大洋东侧附近的甲海域有南北赤道暖流从东向西流经a处,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洋西侧的乙海域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北大西洋暖流或北太平洋暖流,其从西向东流经d处2.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甲、乙两海域都有利于形成大型渔场B.乙海域有利于形成大渔场,甲海域反之C.甲、乙两海域都位于大洋东岸D.甲位于大洋西岸,乙位于大洋东岸[解析] 根据洋流模式、风带和海水等温线可知:甲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大洋东侧;乙海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洋西侧,有寒暖流交汇,有利于大渔场形成太平洋表层海水可通过白令海峡流入北冰洋,其在北冰洋表层海洋环流和物质能量输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及物质能量受季节性风向影响最为明显。

    下图示意太平洋表层海水经白令海峡流入北冰洋据此完成3~4题3.太平洋表层海水年内流入楚科奇海域最多的时段为( C )A.12~次年2月 B.3~5月C.6~8月 D.9~11月4.太平洋表层海水过多流入对楚科奇海域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A )A.加速海冰消融 B.区域温度降低C.区域降水减少 D.海陆轮廓变化[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太平洋流入北冰洋海水量受季节性风向影响最为明显”可知,图示海域夏季随气压带、风带北移,南部海域以偏南风为主,且楚科奇海域夏季极地东风势力较弱,年内流入北冰洋海水量最多,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第4题,太平洋海水从低纬地区注入高纬地区,暖海水会加剧楚科奇海域海冰消融,故A正确暖海水造成楚科奇海域海水升温,故B错误暖流流经楚科奇海域,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一定程度上降水会增多,故C错误太平洋海水流入楚科奇海域对海陆轮廓影响小,排除D下图斜线区域为季节性渔场读图完成5~6题5.该渔场的成因主要得益于( C )A.寒暖流交汇B.水温高,浮游生物丰富C.底层海水上泛D.靠近陆地,营养物质丰富6.该渔场最适宜捕捞的时间是( B )A.3月~5月 B.6月~8月C.9月~11月     D.12月~次年2月[解析] 第5题,该渔场位于索马里半岛沿岸,夏季受离岸风影响,有索马里寒流经过,形成渔场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底层海水上泛,C对。

    是单一寒流形成的渔场,水温低,A、B错冬季沿岸受索马里暖流影响,不能形成渔场靠近陆地,不是主要原因,D错第6题,该渔场形成受夏季的索马里寒流影响,北半球夏季主要指6月~8月,最适宜捕捞的时间是6月~8月,B对12月~次年2月沿岸受暖流影响,其他月份寒流较弱,渔业资源较少,不是最宜捕捞时间,A、C、D错沙丁鱼喜凉水,水温14 ℃~20 ℃是它们最喜欢的温度范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附近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聚集地,每年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形成壮观的“鱼带”下图示意非洲南部沿海等温线及洋流分布据此完成7~9题7.推测沙丁鱼大迁徙的可能路线是( C )A.路线1 B.路线2C.路线3 D.路线48.沙丁鱼从厄加勒斯浅滩大迁徙的时段大约是( A )A.5、6、7月 B.8、9、10月C.11、12、1月 D.2、3、4月9.在沙丁鱼大迁徙的时段里,一艘轮船日出时从厄加勒斯角出发前往开普敦期间船员看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D )A.出发时船桅杆的影子朝向西北B.轮船航行中顺风顺水C.岸上树林枯黄叶落 D.轮船航行中常有阴雨天气[解析] 第7题,南非海岸线长约2 500公里,东西南三面由大西洋和印度洋所环抱,在西岸的大西洋有由南向北的本格拉寒流流过,在东岸的印度洋有由北向南的厄加勒斯暖流流过,在南岸有由西向东的西风漂流流过,南半球的冬季,南极冰冷的洋流沿着南非海岸线由南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水带,与外海来自南赤道温暖的厄加勒斯暖流相交汇,搅动深海的营养物质,带来了浮游生物的繁盛。

    沙丁鱼是冷水鱼,海水的温度是它们迁徙的主要原因,水温14 ℃~20 ℃是它们最喜欢的温度范围当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积浅海沿岸地区时,它们会涌向海岸因此,南半球的冬季,当冰冷的洋流沿着南非海岸线由南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水带时,沙丁鱼便开始顺着冰冷的洋流,由南向北,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故线路3合适,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沙丁鱼是南半球的冬季迁移,选5、6、7月(南半球的冬季),A对第9题,5~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厄加勒斯日出东北方向,影子朝向西南方,A错;自然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错;此季节受西风影响,轮船航行为逆风,气候温和多雨,B错,故选D黑龙江是注入鄂霍次克海的最大河流,大量淡水注入,使鄂霍次克海表面形成了低盐分的水层与中国东北相比,北海道的冬季稍微温暖一些,沿岸海域很少封冻,该岛东北部的纹别市和网走市是观赏流冰的好场所流冰即冰花或冰块在风、浪、流作用下产生的流动现象据材料完成10~12题10.下列关于北海道东北部的流冰的说法,合理的是( D )A.形成于北极地区B.形成于鄂霍次克海海域,对当地钻井平台和船舶航行带来了极大威胁C.形成于北海道沿岸海域D.形成于鄂霍次克海海域,自北向南流动11.携带流冰到达北海道东北部的主要动力为( C )①日本暖流 ②千岛寒流③西北季风 ④东萨哈林寒流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12.在纹别市和网走市观赏流冰的最佳时间是( C )A.11月底12月初 B.12月底1月初C.1月底2月初 D.3月底4月初[解析]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海道东北部的流冰,流冰主要形成于鄂霍次克海,海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海水容易结冰,冰随着寒流以及冬季风由北向南移动到达日本东北部,因此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

    第11题,冰随着洋流以及冬季风由北向南移动到北海道东北部,难度较小,正确答案为③④,注意不是千岛寒流,通过位置可以判断应当是东萨哈林寒流,容易错选②,正确答案选C第12题,在纹别市和网走市观赏流冰的最佳时间应当是冬季风和寒流强盛时期,由图可知,在1月20日到2月20日之间海冰的面积最广,此时流冰的范围最大,最适合观赏,因此应选在这个时间段内,正确答案选C二、综合题13.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判断依据2)7月索马里洋流所在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相对较少?为什么?(3)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该地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答案] (1)寒流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 ℃的海区(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2)相对较多因为该季节该地盛行西南风,易形成上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浮游生物繁盛,有利于吸引鱼群聚集3)夏季盛行西南风(离岸风),气流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气候的干燥程度[解析] 第(1)题,由图中等温线数据可知: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 ℃的海区,因此为寒流。

    第(2)题,从鱼类饵料多少分析鱼群的多少,因为7月份这里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受此影响,沿岸表层为离岸流,垂直方向上形成涌升流,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第(3)题,该地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主要从影响降水的因素去分析:从风向分析,该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为离岸风,较为干燥,降水少;冬季该地盛行东北季风,从大陆吹来,较为干燥,降水少;从气温分析,因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从洋流分析,该地沿岸有寒流,降温减湿,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14.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寒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理由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3)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答案] (1)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2)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时挟带大量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3)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的大陆架地区,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解析] 第(1)题,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因此②海域易出现海雾第(2)题,从盛行风、地形、洋流三方面考虑第(3)题,图示海域有著名的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且有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小明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