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论文(含研究报告)撰写规范
电 子 科 技 大 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含研究报告)撰写规范(2012年修订版)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编写格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研究生学位论文(包含研究报告)撰写规范本规范中后续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报告均统称为论文一、基本结构1. 封面(见附1,由文印中心统一制做)(1)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题名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5字以内2)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学科为准,一般为二级学科,按一级学科培养的则填一级学科3)学号和作者姓名4)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署名一律以录取的为准,如有变动应以在研究生院备案的为准,且只能填写一名指导教师2. 扉页(由文印中心统一制做)包括中文扉页(见附2)和英文扉页(见附3),中英文扉页分别单设一页3. 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单设一页,排在英文扉页后(见附4)论文送审前,研究生本人及其导师均需在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上的相应位置签字4. 中文摘要硕士论文中文摘要约800字左右,博士论文中文摘要约1500字左右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格式见附5 )。
5.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另起一页开始书写,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格式见附5)6. 目录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从第一章开始中英文摘要、主要符号表等前置部分不要放在目录里7. 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中英文要对照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8. 绪论(第一章)在论文主体前,内容为:该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绪论,读者就能全面了解学位论文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内容绪论的主要研究内容的撰写宜使用将来时态,切忌将论文目录直接复制作为研究内容9.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论文各章之间应该前后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论文给出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推理正确,结论明确,无概念性和科学错误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应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的工作混淆在一起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是对各章研究内容、方法与成果的简洁准确的总结与概括,也是学位论文最后结论的依据10. 结论(最后一章)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应包括论文的核心观点要认真总结自己的创造性工作,阐述本研究内容的创新性成果在本领域内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并且要交代研究工作的局限,提出未来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应严格区分研究生本人的成果与他人的科研工作结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应是对论文主体中各章小结的简单重复,要与绪论相呼应结论的措辞要准确、严谨,不能模棱两可,避免使用“大概”、“或许”、“可能是”等词语;不应有解释性词语,而应直接给出结果常识性的结果或重复他人的结果不应作为结论11. 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个人(不超过500字)12.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论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标注的顺序放在致谢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13. 附录可以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等14. 在学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只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成果(含发表和已录用的学术论文、获奖、申请和授权专利、鉴定科研项目)。
二、书写规定1. 语言表述(1)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2)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2. 标题和层次(1)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节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不要超过一行,标题中不加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2)层次要清楚,以少为宜,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层次代号的格式如下表所示:层次名称示例备注章第一章 XX…X章序及章名居中书写,章序与章名之间空1个半角字符一级节标题1.1 XX…X节序顶格书写,与标题名间空1个半角字符,阐述内容另起一段书写二级节标题 XX…X三级节标题.1 XX…X各层次的节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只有一行或两行的文字不得做为一页的内容3. 引用文献标注引文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用12磅字体的上角标要求:(1)引用单篇文献时,如“离散卡尔曼滤波[1]”2)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止序号。
如“……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1,5,14-17]……”(3)当提及的参考文献是句子中的有效成分时,则用12磅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3]可知”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4. 脚注采用小五号字,按两端对齐格式书写,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均空0磅脚注的序号按页编排,不同页的脚注序号不需要连续序号采用“①,……,⑩”样式,全文格式要统一,详细规定见本页脚注 脚注序号“①,……,⑩”的字体是“正文”,不是“上标”,序号与脚注内容文字之间空1个半角字符,脚注的段落格式为:单倍行距,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悬挂缩进1.5字符;中文用宋体,字号为小五号,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9磅;中英文混排时,所有标点符号(例如逗号“,”、括号“()”等)一律使用中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符号,但小数点采用英文状态下的样式“.”5. 图、表和公式文中的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连续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等图表中物理量、符号用斜体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大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图:(1)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序和图名组成),图名在图序之后空1个半角字符编写。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表示2)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或数字符号,引用的外文图除外,图中中文文字用宋体五号字,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宜采用10.5磅字同一图内文字使用应统一3)各种类型的图要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或所在行业的常用画法,同一图上能清楚地区分不同曲线引用文献中的图时,除在正文文字中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以外,还必须在图题的右上角标注参考文献序号4)图居中放置,图题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当图题超过一行时,图题仍然居中置于图的下方,但图名应左对齐编排当有分图时,各分图题按序置于主图题下方,主图题和分图题整体居中放置,分图题不分段,且分图题之间用分号隔开,当分图题的书写内容超过一行时,回行后应与主图名左对齐开始书写图之前,在正文中必须有关于本图的提示,如“见图1-1”、“如图1-1所示”等5)图题不能跨页编排;图与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编排于两页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编排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编写,将图移到下页有分图时,分图过多不能在一页内编排时,可转到下页,但总图题只编排在下页6)图应有自明性图应与图题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要注意图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表:(1)每个表格应有表题(由表序和表名组成)表名在表序之后空1个半角字符,表题中不允许出现标点符号2)表中文字为中文时用宋体五号;数字和英文时用Times New Roman字体10.5磅表之前,在正文中必须有相关文字提示,如“见表1-1”、“如表1-1所示”一般情况下表不能拆开两页编排引用文献中的表格时,除在正文文字中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以外,还必须在表题的右上角标注参考文献序号3)表题居中置于表的上方,当表题超过一行时,表题仍然居中置于表的上方,但表名左对齐编排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则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准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空着表内文字或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3)表应有自明性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要注意表的美观性和整体性公式:论文中的公式应另起行,并居中书写,公式的序号右端对齐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换行,换行时运算符号仅书写于换行式之前,不重复书写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须在文中标注,并按引用顺序附于文末。
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当参考文献为英文时,作者名在前,缩写;姓在后,全拼,首字母大写参考文献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且编号与作者之间空1个半角字符书写1)文献类型标志①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J],会议论文[C],专著[M],学位论文[D],报纸文章[N],报告[R],专利[P],标准[S];②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③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2)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期刊文章:[序号] 作者.文题[J].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会议论文:[序号] 作者.文题[C]. 会议论文集名会议地点,会议时间,起-止页码专(译)著:[序号] 作者.书名[M]. (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文题[D]. 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起-止页码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文题[N]. 报纸名,出版日期报 告:[序号] 作者.文题[R]. 报告地:报告主办单位,报告时间.专 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P]. 专利国名,专利种类,专利号,申请或授权日期技术标准:[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文题[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或获得地址:出版者,发表更新日期或引用日期举例如下:[1] 王浩刚,聂在平.三维矢量散射积分方程中奇异性分析[J].电子学报,1999, 27(12): 68-71[2] X. F. Liu, B. Z. Wang, W. Shao. A marching-on-in-order scheme for exact attenuation constant extraction of lossy transmission lines[C]. China-Japan Joint Microwav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hengdu, 2006, 527-529[3] 竺可桢.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56-60[4] 陈念永.毫米波细胞生物效应及抗肿瘤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1, 50-60[5] 顾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N].人民日报,2012年3月31日[6]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年6月25日[7] 肖珍新.一种新型排渣阀调节降温装置[P].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085830.0, 2012年4月25日[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年11月1日[9] M. Clerc. 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 fuzzy combinatorial box[EB/OL]. http://clere.maurice.free.fr/pso/Fuzzy_Discrere_PSO/Fuzzy_DPSO.htm, July 16, 20107. 量和单位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
论文中某一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量的符号、常量和变量符号必须采用斜体;计量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不定数字之后可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9点1刻”计量单位符号一律采用正体书写8. 数字按《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1987年1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公布),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9. 定理环境和证明环境等“定理”、“引理”和“证明”等字的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小四,段前空4个半角字符;定理或引理证明完毕后用证毕符号黑色方块“■”表示,证毕符号置于证明内容最后一行的末尾10. 攻博/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1)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主要学术论文、专利和专著等,书写格式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相同;(2)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主要科研成果获奖,书写格式如下:获奖人(排名情况).项目名称.获奖名称及等级,获奖时间如:XXX(4) .人工介质雷达罩技术研究.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三、印刷要求1. 封面(见附1,由文印中心统一制做)学位论文封面全校采用统一格式。
博士学位论文的封面为绿色,工程博士学位论文封面为草绿色,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封面为蓝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封面为淡黄色1)题目:宋体三号,题目一行排不下时可排两行,行间距为1.5行;(2)学科专业、指导教师等:宋体三号,行间距为1.5行2. 扉页:中文扉页(见附2,由文印中心统一制做)(1)学位论文题目:宋体二号加粗(2)作者姓名、指导教师、申请学位级别等:三号宋体加粗,行间距为1.5行当指导教师为多名指导教师时,可以在中文扉页中指导教师的位置处填写相关信息3)密级:如属保密论文,在中文扉页右上角处注明相应的密级,论文密级为内部、秘密、机密、和绝密字体:宋体四号根据我校《关于颁发<电子科技大学关于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规定>等三项保密管理规定的通知》(党密委[2009]9号文件)的要求,学校建立涉密研究生论文审查制度,对涉密研究生的论文定密严格按照规定的定密程序操作英文扉页(见附3)(1)学位论文题目: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18磅加粗,大写2)A Doctor Dissertation (Master Thesis or Master Research Report):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15磅,行间距为1.5行。
3)学科专业、作者、指导教师、学院等: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16磅, 加粗,行间距为1.5行4)英文扉页只能印制一页3. 页眉和页码页眉:(1)对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等部分,页眉分别用各部分内容的标题2)从第一章开始,奇数页页眉用“本章标题”,偶数页页眉用“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硕士研究报告”3)页眉文字为中文时,字体采用宋体五号居中书写;为英文和数字时,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10.5磅居中书写,页眉线为单横线页码:(1)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用罗马数字连续编排2)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每部分采用双面印制,即正面和背面连续编排页码若某一部分的页数为奇数时,该部分的最后一页单面印制,即该页的背面页为空白,不编页码和页眉3)从绪论(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第一章以奇数页(第“1”页)开始,第一章开始以后连续编排,其他章不是一定以奇数页开始;如第一章最后一页为第17页,则第二章就以第18页开始4)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书写;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小五4. 论文字体、字型及字号要求论文中所用中文字体(除各级标题外)为宋体,各级标题用黑体,目录中只有大标题用黑体,其他各级节标题为宋体,论文中所用数字和英文为Times New Roman字体。
1)大标题 第一章 XXX 黑体小三(2)一级节标题 4.1 实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黑体四号(3)二级节标题 实验装置 黑体四号(4)三级节标题 .1 协商系统 黑体小四(5)正文 实验取得预期效果 宋体小四(6)表题与图题 表2-1 语言的语法 宋体五号(7)参考文献及页眉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宋体五号5. 段落及行间距要求(1)从中文摘要到论文最后一页的段落和标题均取固定值为20 磅的行间距,所有段落首行空4个半角字符起书写内容2)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前段后间距: 标题级别 段前间距 段后间距 大标题 24磅 18磅 一级节标题 18磅 6磅 二级节标题 12磅 6磅 三级节标题 12磅 6磅(可适当调节上述标题的段后行距,以利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3)若两个标题之间没有文字,第二个标题的段前距设置为0磅。
4)目录及参考文献行间距取固定值为20磅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中间换页5)图、表、公式与正文之间对行间距要求如下: ①图:图题的段前为6磅,段后为12磅; ②表:表题的段前为12磅,段后为6磅; ③公式:公式的段前段后为6磅6. 用纸及打印规格(要求双面印刷,除中英文扉页、独创性声明等须单面印制外)纸张规格(mm)页边距(mm)页眉距边界(mm)页脚距边界(mm)左、右上、下A4(210×297)3030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