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牵牛花白锈病枇杷常见侵染性病害香石竹立枯病的防冶方法-广东省中山市绿资园艺提供

文档格式:DOC| 6 页|大小 678.50KB|积分 10|2022-07-12 发布|文档ID:11890524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中山绿资园艺发展有限公司是是一家从事园林景观材料销售公司 供应绿化苗木花木,园林景石,水族过滤材料,景观灯,塑木,标典等园林资材牵牛花白锈病防治方法牵牛花白锈病在上海植物图每年均有发生 (1)症状 牵牛花白锈病酌病斑,初为淡黄色,无明显边9,严重时许多病斑扩展汇合成大块病酞包围叶柄、嫩梢,使花、茎扭曲萎缩,桓株生长不良,后期在白色隆起的小疮内散放出粉末状的分生袍子危害牵牛花的叶片、叶柄、嫩茎及花 (2)发生特点 病苗以卵抱子在病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次授染的来源每年8一明间发病普遍3)防治方法 饶去感病桓株和叶、茎,改善环境条件,消除杂草,减少发病来源吱施1%波尔多浓,每隔半个月喷一次,连续二、三次枇杷常见侵染性病害与防治方法         1.叶斑病             叶斑病包括斑点病、角斑病和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引起早期落叶,使树势衰弱灰斑病还危害果实,引起果实腐烂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多从嫩叶气孔或果实皮孔及伤口侵入在温暖潮湿环境易发生,1年可多次侵染,梅雨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搞好排水、修剪和清园,改善环境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春、夏、秋、梢抽生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隔10~15天再喷1次            2.树干腐烂病            该病初时多见于根颈贴近地面处的韧皮部变褐,病部树皮开裂起翘,逐渐扩大,也有往上蔓延至树干、主枝上的,严重时波及根颈四周,植株死亡郁闭潮湿的枇杷园发生多,常见于朝西一面,和太阳曝晒有关此外,嫁接苗的接合部也易发生该病由土壤和病部组织病菌,病菌从伤口入侵             防治方法:降低地下水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发现病斑,及时刮净病皮烧毁,涂70%甲基托布津50倍液,外缚草泥绳或涂水柏油保护伤口刮病部后涂0.005%的赤霉素(920)加粪土,或用1∶4纯碱水擦洗,再涂波尔多浆,对伤口愈合效果也较好              3.胡麻色斑点病            胡麻色斑点病主要危害苗木,造成大量苗木枯死,俗称“苗瘟”初发病时,叶上出现黑紫色小点,后成灰白色病斑,连成大病斑,叶枯脱落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侵染适温10~15℃,超过20℃明显下降,多湿的梅雨季节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排水和清除杂草。

    及时剪除病叶,拔除烧毁重病苗流行前和发病初喷2~3次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苯来特1500倍液          4.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成熟果,引起果实腐烂先在果实上发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期果面凹陷,病斑上发生小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迅速扩展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由风雨和昆虫传病             防治方法:加强果园肥水和土壤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加强清园工作,减少病源上年发病重的果园,于果实将转色时用0.5%~0.6%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喷1~2次,以保护果实           5.白纹羽病             白纹羽病在排水不良的果园或种植过深易发生梅雨季节土壤中病原菌侵入根部形成层和木质部,造成根系腐烂,地上部枝叶枯萎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一般是土壤带菌            防治方法:调运苗木时要严格检疫加强清沟排水和培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挖除病株掘除病根,进行土壤消毒轻病树可在主干周围地面淋施70%甲基托布津,每株320克,或苯来特160克,在5~6月和9~10月间施药主根病部应刮除,上述药液洗根,然后覆土。

     香石竹立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别称】茎腐病、基腐病症状】初在近地面的茎基部生暗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后变黑产生粘滑性湿腐或软腐,叶片逐渐变成灰白色;当病部形成环状腐烂时,全株突然萎蔫,引起扦插苗大批死亡湿度大时,病部或根颈处土表出现蛛丝状菌丝或褐色小菌核 【病原】Tho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 病原属担子菌门真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以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为害,通过水流、带菌肥料、带菌土、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 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菊花嫩枝扦插茎组织未木栓化时易发病 【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 2-3年,病菌通过水流、农具传播后直接侵入寄主播种或栽植过深、温度较高;土壤过湿易诱发本病,露地栽培时也易发病尤其在温暖多雨季节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1)苗床或育苗盆消毒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喷在过好筛的50~60kg基质中,喷后拌匀,用塑料膜覆盖2-3天,然后把基质填回苗床,浇水后扦插或播种。

    (2)扦插深度以10mm为宜,扦插介质应通透性好,扦插后保持适宜的土壤温湿度,轻浇水,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苗迅速生长,以减轻发病 (3)采用避雨栽培法 (4)发病后及时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也可在发病期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0g对水400L淋溶于土壤中以上资料全部来自中国花木网 (5)扦插或移栽前将Trichoderma viride或T.harzianum称木霉菌营养液倒入圃地土壤中,可有效抑制该病发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无极剑圣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