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项目施工安全质量卡控红线十条

地铁项目施工安全质量卡控红线一、 地铁项目部必须自建,满足中标合同组织机构、人 员配置要求,严禁违法分包和转包二、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各工作面作业人员数必须保证能2人的不超过3人,能9人 的不超过10人要建立人员出入工地登记制度,有条件的 要安装门禁系统三、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工程、模板 工程、地下暗挖工程以及盾构开仓等要编制专项方案,且必 须通过专家评审和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手续完善四、 起重、吊装设备等要做到操作人员有证、指挥联络 信号可靠、有限位、防碰撞装置和刹车有效等,特种设备必 须经地方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做到合法使用临时用电必须 进行专项设计,经上级主管部门专业工程师复核并按相关程 序审批后方可实施五、 基坑开挖、区间隧道施工等除第三方监测外,项目 部必须配备专业的量测技术人员进行监测工作,纳入工序管 理量测资料要真实、准确、齐全、快速反馈,量测结果要 认真分析,发现有异常时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六、 暗挖法施工(车站、区间等)必须按设计进行超前 支护、临时支护、初期支护等,尽早封闭成环;明挖法施工(车站、区间等)必须按设计支护方案实施。
七、 严格按设计和规程做好地铁防水工程,确保达到设 计标准和业主要求八、 区间隧道、车站暗挖因故停工时必须对掌子面进行 封闭,监控量测按技术规程进行,复工前应对作业场所进行 风险评估九、 隧道施工安全步距必须按下列规定严格执行:1. 隧道开挖循环进尺,在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中为0.5〜 1.2m ;在稳定岩体中为1〜1.5m2. 隧道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 面宜为5〜10m;在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中,初期支护的挖、支、 喷三环节必须紧跟,当开挖面稳定时间满足不了初期支护施 工时,应采取超前支护或注浆加固措施3. 两条平行隧道(包括导洞),相距小于1倍隧道开挖跨 度时,其前后开挖面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5m4. 台阶法的下台阶应在拱部初期支护结构基本稳定且 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进行下部台阶 开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边墙应采用单侧或双侧交错开 挖,不得使上部结构同时悬空;②一次循环开挖长度,稳定 岩体不应大于4m,土层和不稳定岩体不应大于2m;③边墙 挖至设计高程后,必须立即按设计支立钢筋格栅或型钢拱架 并喷射混凝土;④仰拱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施工5. 中隔壁法应采用台阶法先施工拱部,待初期支护结构 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按分部法施工下台阶及仰拱。
上下台阶 的左右洞体前后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5m6. 单侧壁导洞法的导洞应结合边墙设置,跨度不宜大于 0.5倍隧道宽度,洞顶宜至起拱线必须按设计施工完成导 洞临时支护后,才能施工上下台阶及仰拱7. 双侧壁导洞法的导洞跨度不宜大于0.3倍隧道宽度, 左右导洞前后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在导洞临时支护强 度和刚度均达到要求后,方可按台阶法施工上下台阶及仰 拱8. 双侧壁边桩导洞法的导洞断面尺寸应满足边桩施工 要求施工应先完成边桩再开挖上台阶,并做好拱部初期支 护结构后,方可按逆筑法施工下台阶至封底9. 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应先开挖上台阶的环形拱部,并及 时施工初期支护结构后再开挖核心土核心土应留坡度,并 不得出现反坡上台阶施工完后,按台阶法施工下台阶及仰 拱10. 双侧壁及梁柱导洞法的侧壁导洞设置应符合双侧壁 导洞法施工的规定,梁柱导洞断面尺寸应满足梁柱施工要 求施工时,相邻洞前后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先开挖 侧壁导洞和柱洞,施工完梁柱做好拱部初期支护结构后方可 按台阶法施工下台阶及仰拱11. 双侧壁桩、梁、柱导洞法的导洞断面尺寸应满足桩、 梁柱施工要求,如隧道设置底梁时,则上、下导洞中心、线应 在同一垂直面内。
施工应先开挖导洞,做好桩、梁柱结构, 上台阶拱部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方可按逆筑法施工下台阶至封底十、要建立应急救援预警机制,对隧道坍塌、基坑失稳、 高支模失稳、消防等要有应急预案,并进行必要演练和物资 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