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教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普通地质学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王嵩莉冰川的地质作用PPT课件

文档格式:PPTX| 12 页|大小 1.39MB|积分 20|2022-05-23 发布|文档ID:9470377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7.7.1 1 冰川概述( (影视)冰 川影视:冰川第1页/共12页7.7.1 1 冰川概述( (形成)第一节 冰川概述冰川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由积雪形成并以缓慢的速度运动的巨大冰体一、冰川的形成 (一)雪线常年积雪区的下界 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形成终年积雪区,为冰川的积累区(堆积区);雪线以下年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只有季节性积雪,称为消融区(消耗区)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气 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 降雪量:雪线高度与降雪量成反比 地 形:雪线高度与坡度成正比昆仑山雪线第2页/共12页7.7.1 1 冰川概述( (运动、基本类型)(二)成冰过程 三、冰川的基本类型 按冰川的规模大小、外部形态特征分为: 大 陆 冰 川山岳冰川(阿尔卑斯式冰山)规模大,主要分布在南极洲、格陵兰和冰岛等地,呈面状分布不受地形约束,厚度大南极大陆冰盖面积达1320万km2,平均厚2千米以上,最厚达4200m以年流动几十米的速度流入海洋,常形成冰山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山区,受地形影响流动在山谷中规模小,长度一般为数千米到数十千米,厚度从几百米到近千米较大的山岳冰川可形成复式山岳冰川,可分为主冰川、支冰川。

    年流速数米到数十米,进入消融区融化形成冰碛地貌二、冰川的运动冰川的重要特征是不停运动,但其运动速度非常缓慢,多数观测点的年流速只有数米到数十米 太阳辐射 压力、温度 压力(重力)新鲜雪花 粒雪 冰体 冰川 重结晶 反复融、冻 流动 第3页/共12页7.2 7.2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第二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一、冰川的剥蚀作用冰川的剥蚀作用是指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岩石的破坏作用,包括挖掘作用和磨蚀作用 二、冰蚀地貌 冰斗 刃脊和角峰 冰蚀谷(“U”型谷)、悬谷 羊背石第4页/共12页7.3 7.3 冰川的搬运与沉积作用(搬运作用)第三节 冰川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将剥蚀的产物及坠落冰面的风化物一起冻结于冰体中,像传送带一样将它们带到冰川下游和末端,称为冰川的搬运作用 一、冰川的搬运作用二、冰川搬运的特点1.被搬运物与冰固结在一起搬运,搬运过程无分选,绝大部分无摩擦(无磨圆)2.山岳冰川搬运距离不长,搬运能力很强,可将直径数十米的巨石运走(称为漂砾)大陆冰川范围广,搬运距离长,冰山能将大量粗大碎屑物带入深海沉积被冰川搬运堆积的各种物质统称为冰碛,按其在冰体中的部位分为:三、冰川的堆积作用与冰碛物底碛、侧碛、内碛、中碛、表碛第5页/共12页7.7.3 3 冰川的搬运与沉积作用(冰碛物)第6页/共12页7.7.3 3 冰川的搬运与沉积作用(冰碛物及冰碛地貌)二、冰川的堆积作用与冰碛物由冰川搬运并堆积下来的物质称为冰碛物。

    冰碛物的主要特征是: 大小混杂,无分选性,砾石与粘土共存; 有的冰碛砾石表面具有磨光面和擦痕,冰擦痕常有平行的或 交叉的钉头鼠尾形具有擦痕的冰碛石称为条痕石; 绝大部分碎屑棱角分明; 不具层理构造三、冰碛地貌 冰碛丘陵由于冰体融化,原来的表碛、内碛、中碛都沉落在底碛上,称为基碛,在地表形成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有些则沿谷地两侧形成中碛堤和侧碛堤 终碛堤当冰川的补给和消融处于平衡时,即冰前位置稳定,大量冰碛物被送到冰川前端堆积构成的弧形高地 终碛堤的位置指示冰川前端所到的边界,由此可以推知古冰川活动的范围和运动特点 第7页/共12页7.7.3 3 冰川的搬运与沉积作用(冰水沉积)四、冰水沉积物及地貌 冰雪融化形成的水叫冰水,由冰水搬运和堆积的沉积物为冰水沉积物冰水沉积物常构成下列特征性地貌: 冰水扇在冰川外缘、终碛堤外侧形成的扇形堆积 纹泥(季候泥)在冰川前缘洼地由冰水注入湖泊而形成的纹层状沉积一般夏季较粗(浅色)、冬季较细(深色),两者构成一个年层,据此可推算冰川沉积的年代 蛇形丘为冰前或冰下河流堆积物, 似蛇状蜿蜒延伸的堤状地形山岳冰川主要特征及沉积物(据夏邦栋,1995)蛇形丘第8页/共12页7.7.4 4 古代冰川)第四节 古代冰川现在地球上存在着的冰川称为现代冰川,地质历史上曾存在过的冰川称古代冰川。

    最早的冰川作用发生在距今约23亿年前的古元古代,随后出现过几次显著的冰期:南华纪(7亿年前)、石炭-二叠纪(3亿年前)以及第四纪(200万年前)第四纪以前的冰川活动形成的地貌形态早已被破坏殆尽,主要是根据冰川堆积物冰碛岩及寒冷生物化石的出现来判定因此第四纪是研究古代冰川的主要对象第9页/共12页7.7.4 4 古代冰川一、冰期和间冰期在第四纪,地球上出现了几次显著的寒冷与温暖的气候交替 冰期指气候变冷,地球上冰川面积扩大的时期最大冰期时,冰川覆盖了陆地面积的32(现代冰川覆盖了陆地面积10),那时北美洲、欧洲许多地面为冰流覆盖,就像南极大陆冰川一样; 间冰期指气候转暖,冰川面积大大缩小的时期 二、我国第四纪冰川 第四纪冰期北美洲、欧洲属大陆冰川,而我国则属于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作用一般划为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由新到老为: 中 国欧洲阿尔卑斯地区大理冰期庐山-大理间冰期庐山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大姑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鄱阳冰期维尔姆冰期里斯-维尔姆间冰期里斯冰期民德-里斯间冰期民德冰期恭兹-民德间冰期恭兹冰期第10页/共12页本章学习要求与习题作业及思考题本章学习要求1.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比较冲积物与冰碛物的异同。

    学习重点冰蚀地貌及冰川堆积物初步了解冰川的形成、运动和类型的一般概念,以及冰川地质作用的特征 第11页/共1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2页/共12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可爱小牛牛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