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哲学辩证法复习提纲

文档格式:DOC| 8 页|大小 27.01KB|积分 15|2022-10-09 发布|文档ID:15951994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哲学辩证法复习提纲一、联系1、坚持联系的观点(1)什么是联系?答:(注意:①联系就是对所有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的概括和抽象,哲学上的联系与日常生活中的联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②联系包括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2)什么是联系的普遍性?答;①②③(注意:①任何事物都是处在联系中,这并不说明任何两个事物或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条件具备,两者就有联系,否则就没有联系;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这些周围的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在原因3)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答:①联系客观性的含义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联系客观性的表现是指人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也不能随意改变事物的联系③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可以改变事物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④第③点也是联系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的区别所在但与矛盾客观性有相似性4)坚持联系的观点的原理是什么?答: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或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2、因果联系(5)如何理解联系是具有多样性的?答:①记住这一结论②联系多样性的表现是指有直接和间接联系、有必然偶然联系,有内部外部联系、有因果联系,有整体和部分联系等等,即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如果材料从这方面出题,才可运用这一结论6)因果联系的形成条件是什么?答:事物之间既有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那就是因果关系注意:①光有先行后续是构不成因果联系的)(7)原因与结果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什么?答:①两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②首先,两者有区别,不能混淆,不能颠倒;③其次,两者也有联系,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方面,在不同关系中,某一事物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另一方面,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可以互为困果注意:①互为因果关系不多,在做题时如碰到相互促进的关系,就可理解为互为因果关系了8)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①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要探求其原因和结果这也是科学研究的使命);②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要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及预见性注意:①第一点主要用于认识事物的过程中;②这里的“自觉性”是指我们要善于从某一行动的后果中分析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再犯同类错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就说明这点;③这里的“预见性”是指我们要对某一事物当作原因来看待,预见它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样才能正确指导我们的具体行为,避免盲目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说明这一点;④在做主观题时,一般不要严格区分自觉性和预见性,把它们放在一起分析材料即可;但在做选择题时,有可能要求把两者明确界定出来才行,所以要注意两者的不同理解。

    3、整体和部分(9)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什么?答:①二者有区别一是二者的内涵不同,不能把两者混淆起来、等同起来;二是二者的地位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三是二者的功能不同,首先,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其次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三,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②二者有联系一是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影响着部分,部分也影响着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三是二者可以在不同关系中发生转化注意:上述划线部分的观点,有可能在主观题中直接考查,所以要记忆10)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①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或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找最优目标) ②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影响着整体,有时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注意:①运用时,要区分它们的侧重点二、发展的观点1、运动(11)什么是运动?答:(1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是什么?答:(注意:①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而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运动的主体是物质,但这并不否认意识(认识、理论、政策、计划等一切主观的东西)也是要运动、变化、发展的,不过,一切主观东西的运动其主体仍然是人脑这一物质形态;③离开物质谈运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一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3)什么是静止?其表现形式是什么?答:(1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什么?答:(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事物的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事物有某种稳定的静止的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发展的内涵(15)什么是发展?答:(注意: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所以,发展与运动、变化还是有些区别的16)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答:(注意:①不能用出现时间的先后、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事物的名称、旗号来判断新旧事物)(17)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即发展的普遍性)的表现是什么?答:①②③(18)发展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19)如何做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注意:①这三个观点在主观题中很少用来分析材料,一般都用“坚持发展的观点”来笼统地概括就行了;②第一个观点是说任何事物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又要向未来发展而去,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过去,要了解其过去,同时我们又要做到预测未来,即探究其来龙去脉;③第二个观点是说对过去的事物要把它放在过去的历史阶段去考察,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或眼光去衡量,不能苛求前人。

    对现在的事物也要如实地反映、明确它现在所处什么阶段,是刚刚产生还是正在壮大还是行将灭亡,只有“定位”准了才能决定我们对其的态度;④第三点就是要求我们反对静止的观点,反对思想僵化安于现状的观点,要培养创新精神,要支持改革事业3、内外因(20)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内因?什么是外因?答:(原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由于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从而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就是在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产生中往前发展的内因)(外因)(注意:①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推动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这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一致的21)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什么?答: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②③④(22)为何说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答: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由此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变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可见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事物的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23)为何说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答:由于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它总是同周围的事物相互作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才能发展所以,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24)为何说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答:外因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即通过促进内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以,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注意:①上述三题可能会在辨析题中考查,所以得记忆25)内外因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要求我们要把内外相结合,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扬长避短,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注意:①内外因的方法论,在做材料题时一般不会运用来分析材料,在做辨析题时,倒要在意可能会从外因的促进和延续作用来出题26)如何对待机遇?答:①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把内外因结合起来)②对个人成长而言,机遇是外因,个人的主观努力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主观努力才能起作用,所以,善于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十分重要的③而要做到抓住和利用机遇最重要的在于人们的心理品质、思想和科学文化水平,在于勤奋努力,否则你无法把握机遇27)如何对待顺境、逆境?答: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②对个成长而言,外部环境是外因,其中顺境能够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我们如果不发挥内因的作用,即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它,而是陶醉于顺境之中,不思进取,就会使顺境虚度甚至会发生逆转,而逆境通常会给个人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但只要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与逆境抗争,也会变不利为有利,同样能够成才。

    4、量变与质变(28)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答:(注意:①量变有两个表现:其第二个表现也就是要处理好部分之间的关系,使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做题时要注意这一问题29)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答:(注意:①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开始的;②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③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30)为何说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答:(注意:①这一内容可能会在辨析题中考查31)事物的发展要经过一个什么过程?答:(注意:①这一过程有别于认识的发展过程32)量变引起质变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①(由于量变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要)坚持适度原则;②(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不适时机地促成飞跃③(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①三个方法论虽然各自都有相对应的原理,但在做题时,原理可不写,要写的话也可以用“量变引起质变”这句话来概括就行了;②第一方法论主要用在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的情况下;③第二个方法论主要用在促进事物性质变化的情况下;④第三个方法论在前面提到的两种情况都可以用;⑤重视量的变化,还要知道“优化结构”这一重要表现。

    5、前进性与曲折性(33)为什么新事物一定能战胜旧事物?(即为何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答:(注意:①联系新旧事物的含义及判断标准;②新事物一定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旧事物的扬弃要搞清楚继承什么抛弃什么34)为什么新事物的成长道路是曲折的?答:(35)事物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即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是什么?)答: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36)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二是准备走曲折的路(注意:①做主观题时,一般不用此方法论,而是直接考查其关系原理;②在考查原理时,大多数情况无须详细地把原理写出来,只要用“前进性与曲折性是辩证统一”的这句话概括就行了三、矛盾1、一分为二(37)什么是矛盾?什么是对立?什么是统一?答:(注意:①对于矛盾来说,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光看到对立会把矛盾双方割裂开来,光看到统一,会把两方面混淆起来;②矛盾双方的对立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③要把日常生活中讲的矛盾同哲学上讲的矛盾区分开来,两者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④矛盾分为内部外部两种;⑤矛盾的“统一性”也就是“同一性”,它的两个表现经常在做题时运用。

    38)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什么是矛盾的客观性?答:(39)矛盾普遍性、客观性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①②(注意: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②两分法、两点论、一分为二等是一致的,都是全面的观点;③不能把一分为二简单地理解为或等同于优点和缺点、成绩和不足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0)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什么?表现是什么?答:(注意:①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41)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2)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地位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答:(4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什么?答:(注意:①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区分出来44)在认识事物时,如何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即认识事物要遵循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答:(4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如何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答:①创造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如: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46)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是什么?答:区别(含义):联系:(47)主次矛盾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这就要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或重点);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48)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答:区别(含义):联系:(注意: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49)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答:(50)在做题时,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答:①材料涉及多个主体时,用主要矛盾;②材料出现“重点”“中心”“关键”等词语时,或与三者相似的词语时用主要矛盾;③材料涉及事物性质的界定时,用矛盾的主要方面;④材料是在分析形势、估计工作得失、评价某个人时,用矛盾的主要方面51)什么是两点论?什么是重点论?两者的关系是什么?答:(52)主次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共同方法论是什么?答:(注意:①这一方法论在你无法区分主次矛盾还是主次方面时就可运用;②它既是主次矛盾关系原理的方法论,又是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③主次矛盾、主次方面都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uehaodang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