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金版学案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第三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Word版含解析

文档格式:DOC| 11 页|大小 361KB|积分 10|2021-11-15 发布|文档ID:40244786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 2019.4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一)教材第34页思考思考提示: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总体来说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地区地多、人多、水少、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有效措施之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二)教材第35页思考思考提示:1.分析图中的三条曲线可以看出: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可耕地总面积减少,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到2000年左右时,世界耕地供需平衡,此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继续减少,所需耕地面积继续增加,可耕地不能满足所需耕地的需求,耕地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2.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使世界耕地面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若按现有的生产水平,世界可耕地满足所需耕地可延缓到2010年左右若按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可耕地满足所需耕地分别可延缓到2040年和2070年左右以后又出现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并且越来越尖锐。

    3.如果使现有农业生产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又能延缓一段时期翻一番可延缓到2025年,翻两番可延缓到2050年,此后又出现了耕地不足4.不可行因为开垦土地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只能把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延缓一段时间更何况可供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提高所以耕地的供需矛盾实质上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三)教材第36页图3.5图表分析:(1)曲线的斜率(或陡缓)体现了人口变化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速度的快慢2)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变化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情况不同人口数量多的时期,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口增长快的时期,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快四)教材第36页思考(上)思考提示:我国人口变化、耕地面积变化的历史趋势与发展前景1)历史趋势:自唐朝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2)发展前景:我国人口仍在增长,后备的耕地资源有限,城市、工业、交通等还要占用耕地,所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仍然有减少的趋势五)教材第36页思考(下)针对近年来耕地被占用的情况应采取的措施有:①控制人口数量;②加强法制建设,严禁乱占耕地;③在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中尽量少占耕地。

    六)教材第37页图3.6图表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在消费水平固定在1975年的条件下,这些矿产资源的预期寿命为20—300年;②而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这些矿产资源的预期寿命只有10~80年;③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可开采寿命也衰减得较多;④目前氟、银、锌、汞、铅等矿产资源已经耗竭,而钨、锡、铜等矿产资源濒临耗竭2017年3月22日是第25个“世界水日”,“世界水日”的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据此,完成1~3题1.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  )①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不均匀 ②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 ③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 ④水资源的浪费 ⑤全球变暖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2.新加坡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①新加坡的年降水量十分稀少 ②新加坡的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境内河流很少 ③新加坡的年降水量虽十分丰富,但地区分布与季节分配都十分不均匀 ④人口的激增与经济的高速发展A.③④ B.②④C.①④ D.①②3.世界上缺水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  )A.降水稀少B.远离海洋C.淡水资源匮乏D.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①为自然原因,②③④为人为原因,即用水需求增大,且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第2题,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并不稀少,地区分布与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该国境内少河流湖泊、人口激增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第3题,由新加坡缺水的例子可知当地降水并非稀少,水资源也不贫乏,而是这些淡水大多以径流的形式流入海洋,造成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答案:1.D 2.B 3.D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9.2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39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5%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读近年来耕地减少因素构成图,回答4~5题4.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5.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①③⑤ D.②④⑥解析:第4题,我国耕地比重小主要与我国地形特征的比重有关第5题,读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可知,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筑用地和灾害损失是我国耕地减少的四大影响因素,对应③④⑤⑥选项。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②草场普遍超载并不是直接原因,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4.B 5.B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随着矿产资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有些矿产资源发生短缺甚至耗竭据此回答6~7题6.下列有关矿产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的特性之一是其非可再生性B.发展中国家因人口多,对矿产资源的消费量大C.全世界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D.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矿产资源的供需状况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这是其特性之一;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3/4的矿产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全世界矿产资源的消费量明显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发展中国家虽然消费的矿产资源较少,但是也存在着矿产资源短缺问题答案:B7.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矿产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B.主要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C.开采中采富弃贫,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D.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一般来说,东多西少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矿产资源中贫矿多,富矿少,加之采矿时采富弃贫,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

    在分布上,我国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或西部地区,而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答案:B8.读下图,完成(1)~(4)题1)图中表示世界可耕地总面积的曲线与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曲线相交的时间是2000年左右,这表明,在那个时候世界耕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50年以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写出3条)(3)我国耕地约为19.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中央还要求西部地区将坡面在25度以上的耕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4)耕地供求矛盾的实质是________,解决此矛盾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此图当世界所需耕地面积和可耕地面积两条线相交时,供需平衡,此后便会出现供需矛盾如果进一步开垦耕地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可使供需矛盾出现的时间推迟,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耕地不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地矛盾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1950年以后,也就是二战以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耕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同期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退化严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西部大开发中应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答案:(1)供需平衡 (2)①人口增加,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大量占用耕地;②人类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③人类滥垦滥伐造成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植树种草能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更需要植树种草4)人地矛盾 控制人口增长读以下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9~10题9.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地形 B.气温、降水量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地形、土壤解析:各省区水土配合差异主要与气候(降水)和地形有关答案:A10.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区)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解析:我国北方地区平原广阔,但雨季开始晚,结束较早,总降水量偏少,地面径流总量小。

    答案:D读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1题11.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B.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C.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D.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解析:我国人均耕地逐渐减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厂矿、道路等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减少答案:B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据此,完成12~13题国家储量/%产量/%消费量/%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资料缺失026其他5132012.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1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解析:我国稀土资源储量的减少与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关系密切。

    稀土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将会造成严重的稀土资源短缺,因此必须对稀土原矿和经过初级加工的稀土进行出口控制;同时加强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答案:12.C 13.B1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示意某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1)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1)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环渤海地区762.1627.708.48全国701.77119.8716.34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能源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其原因是什么?(2)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解析:由表可知,环渤海地区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全国高;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较全国低第(1)题,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高、水耗较低,其原因是环渤海地区的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高。

    第(2)题,由第(1)题可知,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高该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紧张,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等答案:(1)特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高;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较低原因:环渤海地区的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高2)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紧张,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