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方法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方法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行高效学习,获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环境的活动;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选择材料,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 《课程指南》中强调‚在活动中主要看教师是否关注幼儿与环境材料、幼儿与同伴 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否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判断,并及时地、积极地与幼儿互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教师,如何正确的观察幼儿的活动,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观察是借助人的感觉器官及其他辅助设备,如摄像机等,有目的地对心理与行为进行考察,以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在教育中,广义的观察不仅仅局限于根据一定目的获取相关信息,还包含对这些信息的解释,进而生成教育意义,即采取应对性教育策略,最终使得教育成为一个连续性的活动,能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拓展与深化一、 观察的要点寻找观察视点,制定观察目标,划定观察范围,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观察二、观察的内容1、观察、倾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2、观察、倾听孩子的情绪情感 3、观察、倾听孩子的发现了解了这些观察、倾听的内容,在我们进一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还不能什么撞在眼里就观察什么于是,又将其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去制定各个区域的观察、倾听的要点,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作逐步地调整, 明确每一次活动的观察方向如: 1、观察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幼儿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该行为? 2、观察幼儿做种种事情的方法行为方式,特别是幼儿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新行为 什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幼儿的这个行为坚持多久?幼儿能学习别人的行为吗?能否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按规则行事? 3、观察幼儿对自己的行为的感觉:表情、心情、神态 4、观察幼儿行动时所说的话 5、观察幼儿的行为引起的结果是怎样的?幼儿是否意识到这个结果? 有了这些观察的方向,能够让教师把握整体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从而及时地获得 第一手资料,并从中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作出调整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之间的成效,使孩子在一个高效、互动的环境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三、观察的方法1、定人观察2、定区观察3、幼儿自我观察4、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观察法:文字记录、表格记录、照片或DV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