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复习综合训练一

高二期末复习综合训练一一|选择题:1.《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美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这个事件主要反映( ) A.汉朝选官主要依据儒家思想 B.汉朝察举制存在着消极影响 C.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 D.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 ) 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 B.唐代政府对皇室滥用职权的剥夺 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 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3.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筹建中华革命党,该党要求党员要按手模宣誓,“凡入党各员,必自问甘愿服务文一人,毫不犹豫而后可此项要求 ( ) ①利于改变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涣散状况 ②一定程度上加强孙中山的权威 ③违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原则 ④可能引发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分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1950年中国发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邮票,1972-1973年中国向美国赠送大熊猫并发行《熊猫》邮票开展“熊猫外交”,体现了建国后中国外交经历了 ( ) A.从“一边倒”到独立自主 B.从亲苏到联美反苏 C.从社会主义阵营到资本主义阵营 D.从单一阵营到全方位外交5.德尼茨·加亚尔《欧洲史》:“在‘社会战争’中,同盟者为要求成为罗马公民与罗马开战……如果罗马帝国不改变这种政策,20世纪的欧洲大概不会感到,罗马曾为形成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欧洲文明作出过贡献。
这种政策”受益对象的改变是由 ( ) A.贵族到平民 B.平民到公民 C.平民到自由民 D.公民到自由民6.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通知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 )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 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7.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政权属于人民,是民主政体;政权属于少数人,是贵族政体;一个人按照法律并依靠贵族来统治国家,是君主政体;君主把自己看成一切,不要任何法律,他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是暴君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作者理想的政体是( ) A.民主政体 B.贵族政体 C.君主政体 D.暴君政体8.美国作家大卫·哈伯斯塔在创作《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时参观了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图书馆,结果发现书架上一共有88本有关越南战争的书籍,而有关朝鲜战争的著作却只有4本,这一事实多多少少概括了朝鲜战争在美国人心中的记忆。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朝鲜战争令许多美国人不堪回首 B.冷战不同时期的战略态势有别 C.受不同时期信息技术条件的制约 D.越南战争比朝鲜战争影响深远9.右图为青岛信号山麓岩壁左侧是德国占领青岛后刻上的“飞鹰国徽”,右侧是日本占领青岛后刻上的“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字样其中“大正三年”可能是指A.1895年 B.1901年 C.1914年 D.1937年10.1937年7月,中共中央向全国宣言:认同“三民主义”,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取消苏维埃政权与红军番号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是A.努力推动全民族抗战 B.暂时放弃马克思主义C.全力支持国民党政权 D.压制工农革命运动11.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教授指出:“所谓‘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在建国之初,虽然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些多边外交活动,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中国多边外交活动的范围有限,影响也不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中国的综合国力有限C.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恶劣 D.中国受“左”倾思潮影响12.以下为我国设立的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这两个特别行政区①直属于中央人民政府 ②是地方行政区域 ③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④享有高度的自治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二月革命后,俄国老百姓的要求集中在“和平、土地和面包”上但是,临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反而宣布要把战争进行到底在这种形势下,俄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实行土地制度改革C.继续进行民主革命 D.无产阶级夺取政权14.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文中智果之言表明他 A.反对立嫡以长 B.主张立君以仁 C.反对任人唯亲 D.提倡实行分封15.《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材料可知,元行省 A.最初是中央派出机构 B.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辖区广阔且权力较大16.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两次历史性巨变。
这两次巨变都 《大总统誓词》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①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③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④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18.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予人口统计的规定 A.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19.据中新网2012年2月18日报道:“日本政府认为,日本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40%会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一旦伊朗封锁该海峡,将对日本的能源供应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日本有必要向在霍尔木兹海峡周围展开的美军舰队提供协作支援……日本政府正在计划向霍尔木兹海峡派遣一支海上自卫队舰队该报道不能证明日本 A.与美争夺石油资源 B.维护与美战略同盟 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力图维护国家利益20.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二、材料题:21.(14分)历史学家王思治认为:皇权专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体制,但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宋以前,皇权是强大的,但又受到牵制……宋代以后,特别是明清,这些牵制皇权的因素逐渐消失,绝对君权才达到最完备的形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148年)更名太守……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诸侯王,(汉)高帝初置,金玺整绶,掌治其国,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
……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一一[东汉]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材料二 (唐长庆元年正月)以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门下省官职)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指皇帝诏书不当而被大臣举驳封还),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 (唐元和十三年,户部侍郎判度支皇甫鏄)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津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祐封还诏书.其事方罢 一一[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材料三 (清朝时)每日清晨,军机大臣依次入值,等待皇帝召见,……事先已将奏折贮一黄匣,待“起叫”时,捧入请旨见面”后退出,即召军机章京面授旨意……上谕有“明发”和“廷寄”之别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臣工有所奏请而降,且以事属机密,不由内阁发抄,令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诸侯王权力演变的过程5分)(2)封驳制度是唐代三省制的亮点之一。
依据材料二,概括封驳制度的特点2分)(3)运用上述材料,论证王思治先生提出的观点7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24.(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物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一一乔·萨托利《民主新论》材料二 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密尔指出:“国家的主权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或公民,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行使这种权力材料三 用豆子拈阄的方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用豆子拈阉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 ——苏格拉底材料四 它可以假借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形成的道义的力量,坚定地、迅速地和顽固地去实现独夫的意志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请回答:(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分别是什么?它们有何异同?(5分)(2)材料三、四评论的是哪一个材料中的政治制度?你如何理解这些评论3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避免材料三、四中的情况发生的?(3分)答案:BBABD BCCCA DBDBA DAAAC 21.(1)制度:郡国并行制。
1分)变化:高帝时诸侯王实际上统治其封国;景帝时失去对其封国的统治权;失去官吏的任免权;成帝时诸侯王国成为相当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4分)(2)特点:给事中有封驳权;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或没有否决权)2分)(3)评分标准:(7分)第一等:观点方面:观点理解正确,即提及皇权专制在封建社会始终是强大的;宋以前的皇权受到限制;清时绝对君权达到最完备的形态论证方面:有机结合材料,按清晰的逻辑关系充分论证如论证“皇权专制在封建社会始终是强大的”,要提及汉初的诸侯国的势力逐渐消亡,唐代给事中有封驳权,但否决权在于皇帝表述方面: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第二等:观点方面:观点理解基本正确,如不提及皇权专制在封建社会始终是强大的论证方面:结合材料,合理论证观点,逻辑关系明显表述方面:有层次,详略不当第三等:观点方面:观点理解不够准确如只提及一个观点,其他观点含糊不清论证方面:未能或很少结合材料,缺乏逻辑关系表述方面:缺乏层次,详略不当24.(1)方式:材料一是直接制民主;材料二是代议制民主2分)同:都承认主权在民1分)异:直接制民主是人民直接参与权力;代议制民主是人民通过代表行使权力2分)(2)评论:材料一。
1分)理解:豆子拈阄的方法会出现庸人治理国家的情况;有些野心家会利用直接制民主蛊惑群众左右政局2分)(3)说明:总统由选民间接产生;政府高级官员由总统提名任命;实行三权分立(3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