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网架吊装方案

钢网架吊装方案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第二章、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设备选择 31、吊装施工特点 32、网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确定 33、吊装机械设备的选择 34、吊点及支点的选择 4第三章、吊装施工方案 51、吊装工序流程 52、施工准备 53、吊装准备 54、起吊 65、校正 66、支座焊接 7第四章、 起重、吊装安全措施及专项安全措施 7第五章 、高空作业 7第六章、吊装作业 8附表一 整体吊装格构柱布置示意图 9附表二 网架下弦吊点布置示意图 10附录二 格构式吊装工程实例 12附录三 7.93m处格构柱下钢结构布置示意图 13附录四 格构柱荷载作业范围示意图 13附录五 7.93m处方案作业荷载计算书 14第一章、工程概况XX西站位于山东省XX市境内,XX西站中心里程为DK165+400,站场规模最高旅客聚集人数为2200人,属于中型旅客车站为线侧平式站型布局,旅客进出站流线采用基本站台“平进下出”;中间站台主要通过旅客天桥与出站旅客地道“上进下出”流线模式来组织进出站人流本工程钢结构为螺栓球网架结构,网架总面积3628.24 m2,最大跨度43.4m;本工程钢网架结构材质为Q235B,钢网架杆件采用喷砂进行表面除锈处理,除锈等级为Sa2 1/2级,环氧富锌底漆和环氧云铁中间漆和氟碳面漆。
第二章、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设备选择1、吊装施工特点本工程由于网架单元多,建筑面积比较小,必须合理安排吊装顺序,又考虑到工期,使吊装方案的确定和工程的具体实施都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合理利用施工场地,选择好吊装方案和吊装顺序是本组织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网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确定 本工程螺栓球及网架杆件数量多,根据现场实际空间情况,采用在5-12轴交A-F轴分三个区域拼、吊装方式进行施工第一个区域6-11交A-C轴为地面拼装,第二区域6-11轴交C-F轴在7.93m平台上进行拼装 ,第三个区域为轴线以外及5-6轴交A-F轴11-12轴交A-F轴吊装过程中辅以钢管柱支点施工3、吊装机械设备的选择由于本工程钢网架重量最大值为40T,同时最大跨度为21.6 m,长度10.5m,垂直吊装高度为15.3m,外加设备高度,需要最大提升高度为20m即可,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用格构式拔杆进行平面散装整体吊装作业,同时汽车吊配合作业4、吊点及支点的选择本工程拟采用格构式拔杆进行网架整体提升,本工程最大受力点为支座位置,横向整体校正后,均载较平均,吊点及支点位置详见附图 第三章、吊装施工方案1、吊装工序流程本工程分四个施工段,分别为吊拼装一区(6-11轴交A-C轴)、吊拼装二区(6-8/9轴交C-F轴)、吊拼装三区(8/9-11轴交C-F轴)、散吊装四周剩余区域,网架吊装采取多吊点位移吊装,本工程为方便施工要求,先从吊拼装一区开始施工。
2、施工准备 场地内平整,不得有杂物以便于堆放材料及拼接网架结构外围存在网架悬挑结构,柱顶四周外围5m内及标高+15.300m以上不得有脚手架等影响安装主体结构的障碍物,现场内要有施工人员安全出入口,要求预留25吨吊车及运料通道口(不得小于5米)网架轴线内侧脚手架须拆除施工场地满足“三通一平”条件按设计图纸注明节编号、杆件编号、直径、长度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人施工时距离地面2米以上必须配备安全带,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对进场杆件进行规格数量清点,严格按规范对杆件进行质量检查放样轴线,根据设计尺寸和上、下弦杆件进行定位放样支座轴线3、吊装准备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安排吊装施工所有网架杆件、螺栓球连接紧固达到要求后,进行检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所有支座轴线、标高复测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所有吊装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起重机械设备检查完好,起重工上报特种作业证,所有用于本吊装工程的机械设备到位将地面拼装网架用木方垫起找平,用水准仪找平将吊装一区需要散拼的球杆拼成后提前放置在A轴外侧框架柱下4、起吊先从6-11轴交A-C轴开始吊装,用4组格构式拔杆分别在B轴交7轴、B轴交8轴、B轴交9轴、B轴交10轴,四组拔杆同时起吊将钢网架吊起至距地面1米处位置,停止起吊,检查该网架的平整度,检查索具牢固和吊装设备的稳定性,确定安全后将网架慢慢吊起,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钢网架平面位置的调整。
调整完毕后,继续缓慢起吊至距柱顶上50cm处并平移至A轴与6-10轴相交的柱顶位于支座时,可指挥吊装人员缓慢下降,当距离支座预埋件位置40—100mm时,调整支座与预埋件基准线达到准确位置,指挥吊装人员下降就位,达到安全方可摘除吊绳,然后依次填充每个格构柱处缺少的网架杆撤下格构柱移至下一个吊点准备吊装用2台25吨吊车分别在A轴和F轴外侧将剩余悬挑部分对称散装完毕,同理将6轴和11轴剩余悬挑部分散装完毕 5、校正网架根据图纸技术要求和轴线到位后,进行轴线和标高和复核,达到技术要求后,方可进行电焊临时固定采用经纬仪、水准仪进行标高和垂直度,跨度的复测最后选择下弦中央一点及各向下弦跨度的四等分点进行挠度的测试,所测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设计值的1.15倍6、支座焊接(1)检查网架整体尺寸合格后,检查支座就位是否在轴线上,以及偏移尺寸网架安装时尺寸的累计误差向两边分散,防止一侧支座就位正确,另一侧支座偏差过大 (2)检查网架标高、矢高,网架标高以四周支点为准,各支点尺寸误差在标准规范以内 (3)各部尺寸合格后,进行支座点焊固定,待具备焊接条件时再完成焊接(4)网架支座焊接应保护支座的使用性能,防止焊接飞溅物的溅入。
第四章、 起重、吊装安全措施及专项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正确佩带安全帽2)高空作业人员的作业通道在网架起吊前,利用检修马道作为临时安全通道,高空作业时将安全带扣在钢丝绳(生命线)上行走,再用另一条安全带滑杆行走,安全上做到双保险生命线长度通长设置3)网架在吊装过程中,要有专业信号指挥,严格按要求执行,吊装区域,严禁人员在里面穿行4)倒链或缆风绳不得扭转和打结,倒链的下吊钩组件不得翻转5)起重作业时,操作者不得站在重物上面操作,也不得将重物吊起后停留在空中而离开现场6)起重吊装机械,均严禁超负荷使用7)网架现场安装时用风速测量传感器实测风速,如遇雨天或五级及五级风以上时禁止吊装作业GB50755-2012-16.6)第五章 、高空作业(1)网架安装工程施工大部分工序为高空作业,在钢构件找正及焊接部位必须设置稳固的操作平台,同时设置钢爬梯或竹梯在构件上方通长拉一钢丝绳,以方便挂设安全带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同时必须先进行安全防护,认为安全可靠时,再进行作业3)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应先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符合条件时,才允许从事高空作业4)进入高空作业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安全帽、安全带的质量须经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遇雨天或五级以上大风天气,应停止高空作业,严禁进行钢梁架设工作6)传递物件不得抛掷,有可能坠落的物料应拆除或固定,防止跌落第六章、吊装作业(1)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方案选择匹配的起重设备及机具等,禁止超载吊装2)网架在起吊前应找准重心和吊点,并对起吊物的捆绑绳索按要求严格检查,各捆绑点不应有松动、打滑现象3)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不准进行吊装作业风雨过后,重新进行系统检查,保证吊装作业的安全4)正式吊装前应先进行试吊装,应将起吊物吊离地面1m,停滞5~10分钟,检查所有捆绑点及吊索具工作状况,确认无误后,进行正式吊装5)在吊装区域内应设安全警戒线,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同时起吊过程应由专人指挥,统一行动6)起重机驾驶员,起重工等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7)起吊人员和现场指挥人员必须经过劳动部门的培训,持证上岗8)吊装要施加保护,不同阶段的吊装要分别制备专用吊具,避免吊装变形并保护构件表面不受损伤附表一 整体吊装格构柱布置示意图整体吊装7.93米处网架格构柱6-11轴交C-F轴布置示意图整体吊装0.00米处网架格构柱6-11轴交A-C轴布置示意图附表二 网架下弦吊点布置示意图6-11轴交A-C轴格构柱从地面开始搭设,6-11轴交C-F轴格构柱从7.93m处搭设。
附录一 网架整体吊装方案说明1、 根据施工要求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我公司综合考虑采用地面拼装整体吊装高空合拢的方法对本网架工程进行施工,这样既能满足工期和质量的要求,同时能保证施工安全吊点位置选择见(附表五)2、 根据网架重量及施工方法我方选择轴线内用格构式拔杆进行整体吊装(形式见附录二工程案例),6-11轴交A-C轴选择4个吊装点,6-11轴交C-F轴选择10个吊点布置在原混凝土梁上(布置方式见附录三),每个吊装点设置一个格构式拔杆,每个拔杆上设置四个吊点,每个吊点上悬挂10T倒链人工进行吊装,这样既可以保证整体吊装的稳定性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做到安全、文明施工3、 轴线以外的悬挑部分选择地面拼装,汽车吊配合高空合拢4、 网架组装完成后,由公司专业质量监督员进行检查,初检合格后组织甲方、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初步确定吊装方案,吊装前由公司专业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包括吊点的选择、吊装设备的安全性能、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等初步起吊后离开地面200-300MM米后对吊装的网架及吊装设备进行检查再进行吊装作业,整个吊装过程中观察网架的挠度变化,控制在设计的范围内方法:选择2-4个点,悬挂10米钢尺,用水平仪观察每个点的上升距离,对出现偏差的位置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
附录二 格构式吊装工程实例附录三 7.93m处格构柱下钢结构布置示意图附录四 格构柱荷载作业范围示意图附录五 7.93m处方案作业荷载计算书一、7.930m处格构柱荷载计算每个格构柱本身的重量:1.35KN每个格构柱承受的网架重量:57.35KN每个格构柱作用在钢垫梁上的总荷载为:58.7KN二、钢垫梁计算: ------------------------------- | 连续梁设计 | | | | 构件:CBEAM1 | ------------------------------- ----- 设计信息 ----- 钢梁钢材:Q345 容许挠度限值[υ]: l/180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计算梁截面自重作用: 计算 活荷作用方式: 一次加载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钢梁截面: 国标宽、窄翼缘H型钢:HN250X125 各跨信息: 跨 号 : 1 2 跨度 (m): 2.10 2.00 面外支撑: 0 0 ----- 设计依据 -----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钢梁作用与验算 -----1、截面特性计算 A =3.6970e-003; Ix =3.8680e-005; Iy =2.9350e-006; Wx1=3.0940e-004; Wx2=3.0940e-004; Wy1=4.7000e-005; Wy2=4.7000e-005;2、钢梁上荷载作用 △ 恒荷载 作用跨 作用方向 荷载类型 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 荷载值2 1 竖向 4 14.40 1.20 0.00 0.00 2 竖向 4 14.40 0.90 0.00 0.00 钢梁自重作用折算均布线荷(KN/m): 0.2902; △ 活荷载 作用跨 作用方向 荷载类型 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 荷载值2 △ 风荷载 作用跨 作用方向 荷载类型 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 荷载值23、荷载效应组合 △ 基本组合 △ 组合1:1.2恒 + 1.4活 △ 组合2:1.2恒 + 1.4活 + 0.6×1.4风 △ 组合3:1.2恒 + 0.7×1.4活 + 1.4风 △ 组合4:1.35恒 + 0.7×1.4活 △ 标准组合 △ 组合5:1.0恒 + 1.0活4、第 1 跨强度、稳定验算 上部受拉(负弯矩作用区段)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控制内力(kN.m):Mx=-7.868 ;My=0.000(组合:4) 负弯矩作用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24.217 < f=310.000 第 1 跨负弯矩作用强度验算满足。
下部受拉(正弯矩作用区段)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控制内力(kN.m):Mx=5.341 ;My=0.000(组合:4) 正弯矩作用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16.439 < f=310.000 第 1 跨正弯矩作用强度验算满足 跨中上翼缘受压稳定验算控制内力(kN.m):Mx=5.341 ;My=0.000(组合:4) 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φb=0.943 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18.297 < f=310.000 第 1 跨跨中上翼缘受压稳定验算满足 抗剪验算控制内力(kN):V=15.266(组合:4) 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11.780 < f=180.000 第 1 跨抗剪验算满足5、第 2 跨强度、稳定验算 上部受拉(负弯矩作用区段)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控制内力(kN.m):Mx=-7.868 ;My=0.000(组合:4) 负弯矩作用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24.217 < f=310.000 第 2 跨负弯矩作用强度验算满足 下部受拉(正弯矩作用区段)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控制内力(kN.m):Mx=5.010 ;My=0.000(组合:4) 正弯矩作用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15.422 < f=310.000 第 2 跨正弯矩作用强度验算满足。
跨中上翼缘受压稳定验算控制内力(kN.m):Mx=5.010 ;My=0.000(组合:4) 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φb=0.954 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16.979 < f=310.000 第 2 跨跨中上翼缘受压稳定验算满足 抗剪验算控制内力(kN):V=15.018(组合:4) 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11.588 < f=180.000 第 2 跨抗剪验算满足6、连续钢梁挠度验算 验算组合: 5 第 1 跨最大挠度(mm): 0.144 第 1 跨最大挠度(mm): 0.144 (L/14533)< 容许挠度: 11.667 第 1 跨挠度验算满足 第 2 跨最大挠度(mm): 0.119 第 2 跨最大挠度(mm): 0.119 (L/16808)< 容许挠度: 11.111 第 2 跨挠度验算满足 ****** 连续钢梁验算满足 ====== 计算结束 ======三、楼面验算 格构柱作用于楼面的计算荷载:57.35KN/(4.4x3.6)=3.540KN/㎡原楼面设计活荷载:3.5KN/㎡,原楼面设计建筑面层恒荷载:2.0KN/㎡,原楼面设计荷载:3.5 KN/㎡+2.0 KN/㎡=5.5KN/㎡>3.540KN/㎡,满足要求。